电气设计规范及手册
- 格式:xlsx
- 大小:20.29 KB
- 文档页数: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5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一般规定本章适用于城镇普通及康居住宅的电气设计,住宅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普通住宅套型按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分为一、二、三、四类。
康居住宅分为:基本型(1A)、提高型(2A)、先进型(3A)。
住宅电气设计应与国家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住宅电气设计一般包括:供配电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器;线路敷设及防雷、接地等。
负荷等级住宅楼的负荷等级应遵守本规范第3 章表3.2.2 常用用电负荷分级表的规定,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应符合消防电源的供电要求。
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调系统的高级住宅、19 层及以上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一级负荷要求设计。
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的消防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住宅小区的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
2 住宅小区的220/380V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3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宜留有发展的备用回路。
4 住宅小区内重要的集中负荷宜由变电所设专线供电。
5 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T、TN-S、TN-C-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6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应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
剩余电流动作值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不大于25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300mA。
2)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为250~400A 时,断路器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宜为500mA。
3)当住宅的电源总进线断路器整定值大于400A 时,宜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设若干组具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剩余电流动作值按本款1)、2)项设定。
电气设计一二次手册
电气设计一二次手册是一种专门针对电气设计中的一次和二次系统的手册,旨在为电气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有关电气系统设计的全面指导。
该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一次系统设计:
一次系统概述:介绍一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一次系统元件:详细描述一次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如变压器、发电机、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一次系统设计原则:介绍一次系统设计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一次系统计算:提供一次系统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如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
2. 二次系统设计:
二次系统概述:介绍二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二次系统元件:详细描述二次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如继电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二次系统设计原则:介绍二次系统设计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二次系统图纸绘制:提供二次系统图纸的绘制方法和规范,包括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等。
3. 电气安全与可靠性:
电气安全:介绍电气安全的基本概念、标准和规范,以及预防触电、电气火灾等方面的知识。
可靠性:介绍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标准和规范,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4. 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
工程实例:提供一些实际的电气设计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案例分析:对一些典型的电气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以提高读者的故障排除和事故处理能力。
总之,电气设计一二次手册是电气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的重要参考工具,它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和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2017版一、总则与设计规范本手册为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旨在确保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设计时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电力系统与电站容量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充分了解电力系统概况,包括电源、电网结构、负荷特性等。
根据工程需求,合理确定电站容量,以满足供电需求。
三、电气主接线与厂用电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灵活和经济的要求。
同时,厂用电系统设计也应注重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四、短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是电气设备选择和保护配置的重要依据。
应根据系统参数、设备参数和短路类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以确定电气设备的要求。
五、电气设备选择与布置电气设备选择应满足工作条件、技术性能和环境要求,并考虑经济性。
设备布置应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便于运行和维护。
六、过电压与绝缘配合为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应采取适当的过电压保护措施和绝缘配合。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耐压水平和绝缘强度,合理配置保护设备。
七、接地装置与安全防护接地装置是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设计时应根据设备和接地要求,合理选择接地方式和材料,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同时,应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遮栏、护罩等。
八、电缆与电线敷设电缆和电线的敷设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设计时应考虑电缆和电线的型号、规格、数量和敷设方式,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负荷和环境影响。
此外,应采取适当的防火、防水等措施,以确保电线和电缆的安全运行。
九、照明与电源照明系统设计应满足场所照度、均匀度和照明质量的要求,同时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电源配置应根据设备需求和供电条件,合理选择电源方式和设备,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十、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监控系统可以对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为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继电保护则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防止事故扩大。
电气设计流程及规范✧电气设计实施时间:签订商务合同,成立项目后,电气工程师进入项目组。
✧电气设计的阶段性要求:每个阶段都必须有书面的成果物(文件)。
✧电气设计阶段划分:需求确认、电气方案设计、电气工艺设计、项目竣工资料一、需求确认调研结论按下表填写(文件1)电气调研表.xlsx二、电气方案设计电气方案和机械方案息息相关,不可脱节于机械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方案的确定,也需要电气的可实现性、易实现性、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等作为依据。
根据现场布局、客户要求,设计动作流程图。
按工位、或工段进行划分;输出表格文件。
1、动作总图(文件2)用表格格式,表达出全部的动作。
相当于一个动作概图,并标注出人工工位、自动工位。
如下:也可以输出PPT文档格式,如4.0工厂项目:未来工厂项目流程图.pptx2、工位、工段流程图(文件3)用流程图方式,一个工位或工段做在一个工作表中,有多个工位或工段汇总在同一个工作薄。
3、工位选型图(文件4)用表格格式,用于说明各工位的硬件配置。
比如马达的类型和品牌要求,PLC类型和品牌要求等。
并写明选择依据。
4、总线通讯拓扑图(文件5)例图:·或者5、节拍计算表(文件6)节拍计算表.xlsx6、采购清单(文件7)采购清单.xlsx这部分包括两种清单:①各类物料的汇总清单,用于采购下单。
②箱柜清单,以每个电箱或电柜为单位整理的清单。
用于电气原理图制作及电气装配施工。
7、单线原理图(文件8)单线原理图.pdf8、箱柜位置图(文件9)在布局图中标示电箱最终确定位置,方便电缆的布线,并对每个箱子或者柜子进行命名编号。
并与机械工程师、客户技术负责人确认布局后,定稿签署作为现场施工的依据。
例图:9、IO 表(文件10)指定分配PLC 的每个输入、出点所连接的设备。
多工位的项目,按工位进行定义。
例图:10、工段编号图(文件11)每个工段或工位,都需要命名一个编号。
便于在后面编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准确指向某一工段。
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一次设计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一次设计一、设计基础1.1 设计依据电气一次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1.2 设计范围电气一次设计的范围包括输配电线路设计、变电站设计、配电装置设计、电力监控系统设计等。
1.3 设计任务电气一次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和计算,出具设计文件,并指导施工和验收。
二、设计内容2.1 输配电线路设计输配电线路设计应根据所处环境、用电负荷、线路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导线规格、杆塔型号、设备配置等,进行线路走向、杆塔位置、导线张力等方面的计算和确定,编制线路设计方案、杆塔布置图、绝缘子串图等,确保线路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2 变电站设计变电站设计应根据所处电网电压等级、用电负荷、运行方式等,选用合适的变电设备,编制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主接线图、单线图、接地装置图等,明确变电站的连接方式、保护控制手段及技术性能要求,确保其安全运行。
2.3 配电装置设计配电装置设计应根据所处电网电压等级、用电负荷、供电方式等因素,合理选用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等装置及其配置,进行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开关操作方案、保护控制方案等的计算和确定,编制配电箱图、配电接线图、主接线图等,确保配电装置可靠、稳定、经济运行。
2.4 电力监控系统设计电力监控系统设计应统筹考虑电网、变电站、配电装置等装置运行状态和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等问题,设计系统硬件及软件结构,编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接线图、系统流程图等,确保电力监控系统可靠、稳定、安全运行。
三、设计文件3.1 设计文件的种类和内容电气一次设计的主要设计文件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技术规格书、工程验收规范等。
3.2 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严格按设计程序、设计标准进行编制,保证设计质量、文件准确性和工程实效。
四、施工与验收4.1 施工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格书等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电气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是针对设计和工程技术师编制的一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完全设计手册。
本文将会分析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涵盖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引言在电力工程电气设计的一次部分,首先需要对于设计目标进行明确,以确保所设计的系统满足要求。
在引言部分,详细介绍了要求、规定、标准和规范,以及针对本设计手册中所涵盖的所有系统的技术要求。
2. 设计原则电气一次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人类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在此基础上,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如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等问题。
3. 电压等级在设计中,需要明确所设计的电网的电压等级,以决定电气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一般来说,电力网中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低压,或者极高压、超高压、特高压、高压、中压、低压等级。
电压等级不仅影响设备的选型和规格,还影响到维修、运行等方面。
4. 线路设计线路设计是电气一次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线路类型、线路损耗、减损降噪、线路工程参数、线路结构、连结和接地等。
线路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要素:输电功率、线路绕组电流、线路电阻和电感等参数。
5. 变电站设计在电气一次设计中,变电站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变电站设计主要包括:变电站类型、变电站结构、变电站规格、变电站负荷和电源设计等。
变电站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下要素:供电可靠性、变送器容量、变压器耐压能力、变压器绕组电冲击等考虑因素。
6. 电气一次装置的选择在电气一次设计中,电气装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各类装置的类型、规格、原理、应用范围等。
电气一次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可靠性、性能、价格、燃料消耗量和保养成本等。
7. 自动化控制和保护在电气一次设计中,自动化控制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 供配电系统3.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2.8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十页)3.3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3.2条: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第11页)4 配变电所4.3配电变压器选择4.3.5条: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第17-18页)4.7低压配电装置4.7.3条: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第24页)4.9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9.1条: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第25页)4.9.2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负荷下列规定:1 变配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变配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第25页)7 低压配电7.4导体选择7.4.2条: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3)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表达线路敷设方式、部位、照明灯具安装方式的文字代号§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表达内容标注代号对照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用轨形护套线敷设GBV 沿钢索敷设SR S 线吊式CP用塑制线槽敷设PR XC/VXC 沿屋架或层架下弦敷设BE LM 自在器线吊式CP X用硬质塑制管敷设PC VG 沿柱敷设CLE ZM 固定线吊式CP1 X1 用半硬塑制管敷设FEC ZVG/BYG 沿墙敷设WE QM 防水线吊式CP2 X2 用可挠型塑制管敷设KRG 沿天棚敷设CE PM 吊线器式CP3 X3 用薄电线管敷设TC DG 在能进入的吊顶内敷设ACE PNM 链吊式CH L 用厚电线管敷设G 暗敷在梁内BC LA 管吊式P G用水煤气钢管敷设SC G/GG 暗敷在柱内CLC ZA 吸顶式或直附式S D用金属线槽敷设SR GC/GXC 暗敷在屋面内或顶板内CC PA 嵌入式R R用电缆桥架(或托盘)敷设CT 暗敷在地面内或地板内FC DA 顶棚内安装CR DR 用瓷夹敷设PL CJ 暗敷在不能进入的吊顶内AC PNA 墙壁内安装WR BR用塑制夹敷设PCL VT 暗敷在墙内WC QA 台上安装T T用蛇皮管敷设CP 柱上安装(灯具)CL Z 支架上安装SP J用瓷瓶式或瓷柱式绝缘子敷设K CP 座装(灯具)HM ZH 壁装式W B23§室内电气管线、配电设备与其它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表§注:1、表内无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上面时的数据,有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下面时的数据。
2、在不能满足表中所列距离情况下,应采取下列措施:(1) 电气管线与蒸气管线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应在蒸气管或电气管外包以绝热层,此时平行净距可减减至200毫米,交叉处仅 须考虑施工操作和便于维护的距离。
(2) 电气管线与暖水管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可在暖水管外包绝热层。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电气一次部分1. 引言本文档是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内容。
电气一次部分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输电、配电以及电能的分配和控制。
本文将从电气一次部分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以及常用设备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基本知识在进行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包括电路、电气设备、电能负荷以及电气安全等。
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的概述:2.1 电路电路是电力工程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由电源、负载以及导线和开关等组成。
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类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2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指在电力工程中用于变换、保护和控制电能的各种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盘等。
不同的电气设备在设计中有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2.3 电能负荷电能负荷是指电力系统中需要供电的设备或者用户的总用电需求。
在设计中需要对电能负荷进行估算和分析,以便确定适当的设备容量和电能供应方案。
2.4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电力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使用和运行。
3. 设计原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3.1 可靠性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选择和配置,以及合理的备份措施。
3.2 安全性电气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在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操作和保护。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标准和保护设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经济性电气系统的经济性是指系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选择和配置,以及运行成本的控制,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常用设备电气一次部分涉及到许多常用的设备,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主要功能:4.1 变压器变压器是电气系统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变换电压等级。
(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手册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非标成套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气设计作为装备制造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安全与可靠性。
本文旨在探讨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的相关知识,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概述1.定义与分类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是指根据客户需求,为特定设备提供的定制化电气设计方案。
它包括电气控制系统、电气布线、电气元件选择等方面。
2.设计流程与要点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流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调试与验收。
在设计过程中,需注重安全性、可靠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考虑。
三、电气设计基础知识1.电气元件及其选择电气元件包括开关、变压器、电机、传感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设备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确保其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
2.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电气控制系统作为设备的“大脑”,其设计至关重要。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原理、功能需求、操作方式等因素,确保控制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3.电气布线设计电气布线设计要求整齐、清晰、易于维护。
合理布局线缆走向、选用合适规格的线缆、确保接线端子可靠连接等都是电气布线设计的关键点。
四、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实例分析1.设备类型及需求分析以某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分析其设备类型、功能需求、工作环境等因素,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与实施根据需求分析,提出电气设计方案,包括电气控制系统、电气布线、电气元件选择等。
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确保设备质量。
3.成果评估与优化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与评估,不断优化电气设计,提高设备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电气设计注意事项与建议1.安全性保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接地、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2.可靠性提升选用高品质的电气元件,合理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3.节能与环保关注电气设备的能耗,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气元件,降低运行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紫铜100%> 金70%> 铝60~40%> 锌> 黄铜40~20%> 铁17%> 青铜(磷铜)15%> 钢7%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一.规程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2.《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GB50060;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4.《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1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1.《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29.《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30.《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31.《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32.《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33.《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GB9089.1~9089.2;34.《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35.《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36.《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37.《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38.《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12501;39.《电工电子设备按防电击保护的分类》GB/T12501.2 (第二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40.《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41.《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1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42.《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2 (第二部分:特殊情况) ;4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4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6158;45.《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21(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46.《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2(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47.《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3(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4 章: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48.《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4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49.《建筑物的电气装置》GB16895.5(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3章:过电流保护);50.《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6(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布线系统);51.《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8(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6 节:狭窄的可导电场所);52.《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9(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53.《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0(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5章:欠电压保护);54.《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1(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6节:低压电气装置对高压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55.《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6(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保护);56.《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18379;57.《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58.《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59.《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注:以上所有规程、规范以考试年度1月1日以前实施的最新版本为准。
电气工程中的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详解电气系统设计在电气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确保电气系统的操作安全、可靠、高效,各国电气工程领域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电气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以详解的方式介绍电气系统设计的规范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一、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电气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的位置,以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2. 可靠性:电气系统设计需要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故障,以保障设备的连续供电和运行效率。
3. 高效性:电气系统设计应该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高系统的能效,并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少能源浪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电气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1. 设计输入:电气系统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准确明确各种输入参数,包括负载需求、供电要求、运行条件等,以便进行系统设计和选材。
2. 设计计算:根据输入参数,进行系统电气设计计算,包括线路电压降、电缆截面积、电缆长度、短路电流等,确保系统满足规范要求并具备合适的容错能力。
3. 设备选型:在电气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包括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确保设备在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电气接线:电气系统设计要求合理规划电气接线,减少电缆长度和电压降。
接线应坚固可靠,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5. 接地设计:电气系统的接地设计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一环。
设计要求将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的接地与大地良好连接,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6. 避雷保护:电气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避雷保护的要求,包括安装适当的避雷装置、接地保护和绝缘保护等,在雷电活跃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7. 灯具照明设计:电气系统设计中的照明设计要求提供适当的照明水平和均匀性,减少眩光和阴影,同时考虑照明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第一部分: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气系统是民用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建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了建筑内部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本手册将从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常见问题等方面介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数据,希望对电气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1. 电气系统概述电气系统是指为了向民用建筑内部的设备和设施提供电力而设计的系统。
它包括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接地系统等部分。
2. 电气负荷电气负荷是指建筑内所有设备和设施消耗的电力总量。
在设计电气系统时,需要合理评估建筑的电气负荷,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电气设计标准电气设计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例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34)等电气设计标准。
第三部分:设计原则1. 安全性电气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性要求,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2. 可靠性电气系统的设计应当保证设备和设施的稳定运行,降低因电气故障引起的停电情况,提高供电可靠性。
3. 灵活性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内部布局的灵活性,为后续的建筑改造和设备更新留有足够的余地。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电气线路设计在电气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规划线路布置、截面积和保护措施,以减少电压降和线路损耗。
2. 照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光线的明暗度、色温和节能性,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以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节能性。
3. 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电气设备的漏电流迅速导入大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五部分:电气设计常用公式与计算方法1. 负荷计算公式电气负荷的计算公式为:负荷 = 功率 / 电压。
2. 电缆截面积计算电缆的截面积计算公式为:截面积 = (电缆负荷 / 电流密度)* 安全系数。
3. 接地模型计算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类型和土壤电阻率,计算出合适的接地电阻值。
电气专业标准规范大全篇一:电气专业规范大全电气专业规范大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所址选择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接近负荷中心;二、进出线方便;三、接近电源侧;四、设备运输方便;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和变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一章介绍1.1 电气设计手册的重要性电气设计手册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包含了电气设计中所需的各种标准、规范、图纸和材料选用等信息,是设计工程师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1.2 电气设计手册的内容电气设计手册一般包括电气一次和二次部分两大部分内容。
电气二次部分是指电气系统中低压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如配电柜、开关柜、控制柜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手册内容。
第二章设计手册的主要内容2.1 电气二次部分设计原则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合理经济的原则。
设计手册中应包括有关这些原则的应用指南。
2.2 设备选型和参数设计手册应包括各种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参数,如配电柜、开关柜、控制柜、电动机等,对于不同场合的设备选型应有相应的说明和推荐。
2.3 接线图和回路图设计手册中应包括各种电气设备的接线图和回路图,以便工程师在实际设计中参考使用。
2.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手册中应包括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如PLC控制系统、DCS系统等,同时应包括控制系统的布置图和接线图。
2.5 防护和安全措施设计手册中应包括各种电气设备的防护和安全措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以确保电气系统运行时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设计手册的编写要求3.1 表述清晰明了设计手册中的内容应表述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式,以便广大工程师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
3.2 信息全面准确设计手册中的信息应全面准确,不应遗漏重要内容,同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和矛盾的情况。
3.3 结构合理设计手册的结构应合理,内容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章节顺序,便于读者查阅和使用。
3.4 格式规范设计手册应遵循统一的格式规范,包括文字排版、图纸标注、图表编号等,以便于读者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设计手册的应用4.1 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设计手册是指导电气设计工程师进行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工程师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应全面准确地参考设计手册中的内容。
(非标成套)装备电气设计手册摘要:一、引言二、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生产成本3.确保生产安全三、电气设计的基本步骤1.了解设备需求2.设计电气原理图3.选型电气元件4.布局电气元件四、电气原理图设计要点1.符号和颜色的规范2.线路的简洁与清晰3.接线方式的规范五、电气元件选型要点1.元件类型的选择2.参数的匹配3.考虑环境和可靠性六、电气布局设计要点1.布局的合理性2.布线的规范3.预留足够的空间七、案例分析1.某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电气设计过程2.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八、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标自动化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设计作为设备的核心部分,对于设备的性能、效率、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设计能够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配置电气元件,使设备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电气设计,选择性价比高的电气元件,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确保生产安全:合理的电气设计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故障、短路、过载等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三、电气设计的基本步骤**1.了解设备需求:在开始电气设计之前,首先要深入了解设备的功能、性能需求,以便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电气原理图:根据设备需求,绘制电气原理图,明确各个电气元件之间的关系和信号流向。
3.选型电气元件:根据电气原理图,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开关、保护元件等。
4.布局电气元件:合理规划电气元件的布局,使布局简洁、美观、易于维护。
**四、电气原理图设计要点**1.符号和颜色的规范: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使用规范的电气符号和颜色,以便于理解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