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及翻译理论英文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1
翻译理论⼀外国翻译史和翻译名家西⽅翻译史可⼤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的翻译研究⽅法:①语义学翻译法(philological approach)②语⾔学翻译法(linguistic approach)③交际学翻译法(communication approach)④社会符号学翻译法(socio-semiotic approach)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源于美国翻译理论家,《圣经》翻译家尤⾦.奈达(Eugene A.Nida)创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语⾔学翻译法:着眼的基本问题是原⽂的字⾯意义(the literal character of the source text)篇章的主题结构和风格(the thematic structur and style of the discouse).这种⽅法强调直译。
(公元前⼀世纪,古罗马翻译家兼演说家西塞罗:翻译不应拘泥与原⽂的词语⽽注重原⽂的思想,坚持不可逐字死译⽽要符合译⽂的语⾔规则与特性)。
18世纪中叶,爱丁堡⼤学的历史学教授泰特勒在《翻译的原则》⼀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原则:①译⽂应完整的再现原⽂的思想内容——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the original work。
②译⽂的风格,笔调应与原⽂的性质相同——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③译⽂应像原⽂⼀样流畅⾃然——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语⾔学翻译法:现代语⾔⽂学发展的产物,它主张在对⽐语⾔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基础上制定的⼀系列规则以实现等值(equivalence)这⼀学派的代表⼈物:英国语⾔学家卡特福特catford,法国的穆南和前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等⼈。
三美原则英语
"三美原则"是中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即“信、达、雅”。
这三个原则在英语中的表达如下:
1. "Faithfulness" (信):指翻译应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不应该有任何误解或遗漏。
2. "Expressiveness" (达):指翻译应该通顺流畅,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 "Elegance" (雅):指翻译应该具有文学美感,使用优美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译文具有吸引力。
这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的,翻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兼顾这三个方面,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林纾翻译理论: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贡献:“善译”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浅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任何时代,任何大师的翻译都离不开社会背景,个人经历,自身修养,因此我们在谈及严复的翻译原则时需要对他的教育经历,所处时代进行略析。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就是严复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所谓“信”,即是忠实、准确、无误;“达”,即是达意、通顺、流畅。
而对“雅”却是众说纷纭,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共识。
有人将其理解为“典雅”、“高雅”;有人理解为“文采”、“雅致”;有人理解为“风格”、“韵味”。
所以在具体讨论“雅”字之前,需要了解“雅”在中国古语中的含义。
雅者,古正也。
是正确,合乎规范的一种标准。
我认为这三原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能够切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主旨要点,具有可信度,当然,要语意通顺,流畅顺达,能够使读者明白作者所想表达的丰富情感,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思想的表达,这就需要一种标准,一种规范。
因此,后来的翻译家们都一直遵循翻译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力图使自己的翻译符合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严复这三原则的影响。
现今,对于翻译的准则和规范是数代人经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总结出来的,但是依然沿袭了严复的“雅”的思想内涵,即在“信”、“达”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遵循着一种准则与规范,当然也会结合时代的特色,这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我们在关注和研究某位思想家,翻译家的翻译作品时除了要知道是否做到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流畅,也要了解翻译家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这样才能评价翻译家是否遵循一种准则与规范,翻译的作品是否是经典。
严复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鲁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一些翻译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然而,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起点.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
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
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
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重视翻译并大力加以倡导的人是鲁迅。
- 236-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析英文翻译的“信达雅”郑州凯耀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李笋【摘要】“信达雅”是严复在1898年《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观点,即“译事三难:信达雅”,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验证,是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和原则。
本文首先对“信达雅”的提出环境以及学术界的争论进行了研究,然后研究了“信达雅”的基本思想以及其在现代的运用,其受到很多学者的推崇,成为指导我国翻译的基本理论。
接着研究了“信达雅”的原意与现意,其产生受到一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且受到译者文学思想基础的影响,处于开放和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结合来发展。
【关键词】英文翻译 “信达雅” 文化一、“信达雅”的提出“信达雅”的翻译理论是由严复在1898年的《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我国翻译理论界最普遍的标准,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理论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普遍遵从的标准。
“信达雅”可谓是一个顶峰,为了对科学的翻译标准进行研究,之后又出现了刘重德的“信、达、切”、郁达夫的“学、思、得”、许渊冲的“美、化、之”等,相比之下还是严复的“信达雅”比较精炼。
但是人们对这一翻译标准的评价却褒贬不一,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三个词的含义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上。
有些反对者认为严复的理论是不负责任的,对之后的翻译危害不浅,在新时代以其理论为基础建立新的翻译理论是不可能的。
二、“信达雅”的解读与运用信(fidelity)从狭义层面来理解即译本应该忠于原作,也就是利用另一类语言将原作所表达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从广义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实现“全方位的信”,“信达雅”仅仅只留一个“信”就可以了,翻译需要忠实于内容,还要求模仿原文的语言形态结构。
对于原文的忠实也不是无条件的,需要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的需求以及译者的主观理解。
达(expressiveness)是翻译中最难的一个环节,要精确表达原文作者的意思,让读者也能够深刻体会其中要表达的风格、精神等,只有这样的“达”才可以更好地诠释“信”。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中国翻译理论浅说―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1.严复的“信达雅”2.鲁迅的直译3.林语堂的美学4.郭沫若的创作论5.朱光潜的艺术论 6.傅雷的神似 7.钱钟书的化境 8.许渊冲的竞赛论 1 严复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Lu has translated & introduced 200 works by 100 authors from 14 countries, half of which are in Russian. ? The first period:(1903---1919)? While he was in Japan.in 1903年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以及编译的《斯巴达之魂》。
? In 1907,《红星佚史》cooperated with Zhouzuoren. ? In 1909,《域外小说集》?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的思想 ? 鲁迅先生主张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反对顺而不信。
鲁迅所主张的“宁信而不顺”中的“不顺”,就是在翻译时,“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而“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 其实,韦努蒂早在1986年在其发表于Criticism28(Spring)的一篇名为“TheTranslator’Invisibil时”的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异化翻译”的概念(参见Robinson,1997:97).但这个概念真正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其名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于1995年出版之后。
南国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从严复三字翻译原则“信、达、雅”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姓名梁贤贤学号120110519单位英文学院年级专业2012级英语翻译指导教师张映先完成时间2016年4 月教务处制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Yan Fu's Three - WordTranslation PrincipleLiang Xianxian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BA in English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April, 2016DECLARATIONThe thesis contains no material which has been accepted for the award of any other degree or diploma in an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 and belief, the thesis contains no material previously published or written by another person, except when due references are made in the text of the thesis.Signature: Liang Xianxian 梁贤贤Date: April 10th, 2016ACKNOWLEDGEMENTSFirst, my sincere gratitude must be extended to my supervisor Zhang Yingxian, for her dedicated commitment of time, efforts, encouragement. In the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thesis to its completion, Miss Zhang kept in touch with me. And her useful and patient assistance can not be emphasized too much. Under her strict guidance, I have been able to doing my research work independently and successfully. Second, my appreciation should also go to my classmates and my families who gave me support and reasonable advice on my thesis.Finally, many thanks must be given to my college for educating me, providing me with a lot of research materials from its library and local area network. Their earnest and comprehensive instructions have helped me complete this thesis smoothly. With their enlightenment, I will take efforts to be better.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gresses,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is presenting us a scene of blooming.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s have the effect of captivating the hearts of consumers and inspiring their desire to buy the product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ublicity, advertising designers often use puns to reach the business purpose. Pun is concise, humorous and interesting so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advertisements can easily and quickly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Having a good command of the classific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puns and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skill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will b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 implied beauty and effect.Many well-known translation theo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ummed up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which is the most typical “Three-character Guide”, initiated by Yan Fu. Yan Fu thinks that translation has to do three difficult things: to be faithful, expressive and elegant.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nfluenced the translation circle deeply. A lot of scholars think it is an essential standard and regard it as the goal that a best translator will try his effort to reach.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analysis of Pun Translation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six effective skills can be extracted from Yan Fu’s theory. They are selection, creation, addition and omission, division, rhetorical antithesis and rhyme, reduplication and repetition .Based on these approaches,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new viewing angle forPun Translation and offer inspirations to future translations in this field.Key Words:Yan Fu ' s theory; 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kills; translation of puns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广告业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
浅谈严复“信,达,雅”翻译理论应用于外贸英语翻译作者:陈姗姗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7期【摘要】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著名翻译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即“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历来广为各大家使用。
《外贸英语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外贸翻译,从严复“信,达,雅”的角度规范外贸英语的中英翻译,有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助于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从事外贸工作。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 “三美”原则英译赏析严复《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各种涉外合同协议、公函、书信、通知、电报、演讲等日益增多,使得外贸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贸英语翻译也越来越重要。
一、严复简介及“信,达,雅”原则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李克强曾这样评价严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