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肺转移的偏方
- 格式:pdf
- 大小:70.46 KB
- 文档页数:1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对于是肺癌病人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增加康复几率。
但是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的时候都是晚期,都已经出现了扩散转移,如肺癌骨转移,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中药方子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药方一:南沙参、北沙参各30克,天冬12克,元参15克,百部12克,鱼腥草、山海螺各30克,葶苈子12克,生苡仁30克,八日札、瓜蒌皮各15克,赤芍、苦参各12克,干蟾皮9克,夏枯草、海藻各12克,石上柏、芙蓉叶、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散结。
中药方二:制附片120克(先煎4小时),黄芪60克,桂枝、王不留行各30克,大枣12枚、干姜6克,炙甘草,丹参、莪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主治:阳虚型肺癌。
中药方三:生黄芪60克,党参、海藻、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白术、半夏、陈皮各15克,茯苓25克,甘草、胆南星各5克,山药、黄精各20克,三七粉(另冲)3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适应症:肺癌脾虚痰湿证方剂。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寻找中药方子,可能会网上搜索,或是听别人说,但是偏方治疗疾病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要知道,一种偏方不是适合所有病人,也并不是所有的偏方都是有效的,不当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会加速患者的死亡,抗癌之路不要寻求速战速决,所以追求偏方也不能盲目。
治疗肺癌建议患者去正规的医院找老经验的老中医进行治疗。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对症治疗,需根据病情来定,并非像有的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中医治疗疾病的时候,切忌有病乱投医。
一定要谨慎客观的看待中医,在无法确定所要就诊的中医大夫是否具备真实医术和水平的时候,不要盲目相信,跟风就诊。
只有确定中医大夫本身拥有合法的行医资格,有真实的辩证处方能力,值得信任的人品,才可以放心的就诊。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推荐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袁希福教授,行医30多年,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各种肿瘤病人数以万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名中医焦中华,治疗肺癌骨转移经验方
用药组成
全栝楼,浙贝母,清半夏,白花蛇舌草,蚤休,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太子参,砂仁,炒三仙,蜈蚣,地龙,陈皮,甘草
功效:清解瘀毒、益气扶正。
主治:用于治疗肺癌骨转移。
随证加减
一般不作加减,坚持服用全方。
若阴虚明显,可酌加麦冬、沙参、石斛、玉竹、天花粉、五味子以益气养阴;气虚甚,重用黄芪,茯苓,改用人参以大补元气、补肺健脾;
兼有胸水,憋喘明显,酌加炒葶苈子、桑白皮、泽泻、猪苓、薏苡仁以泻肺平喘、健脾利水;
兼发热,加鱼腥草、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化痰排脓;兼咳血,酌加仙鹤草、白茅根、侧柏叶、三七粉以凉血止血。
用药分析
方中全栝楼、浙贝母、清半夏、白花蛇舌草、蚤休清热解毒、化瘀散结;蜈蚣、地龙祛风通络止痛;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太子参、甘草健脾益气;配砂仁、焦三仙、陈皮理气和胃、化食消积,既可改善病人食欲,又可促进补益药物的吸收。
小结:纵观全方,扶正与祛邪并重,胃纳得以改善,气血生化有源,脏腑功能逐渐恢复,机体抵抗力增强,则正盛邪退,肿瘤生长得到控制。
现代药理亦证实,补益药物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作用。
选自:《国家级名老中医用药特辑·癌症诊治》。
【民间祖传秘方】骨癌偏方秘方方1:黑骨头20克,蜜桶花30克,仙桃草30克。
用法:水煎4次,每次煎15分钟,合并药液分4次服,每次1茶杯,1日1剂。
备注:本方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接骨止痛的功效。
来源:云南省曲靖四中郭金声献方----------------------------------------------------------------------------------------------方2:七叶一枝花6克,田七1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备注:本方对骨癌、阴茎癌有一定疗效。
来源:百色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杨顺发献方----------------------------------------------------------------------------------------------------方3:白毛藤30克,补骨脂30克,大麻药10克,草蘚30克,小红参30克,三七6克,痄腮树30克,六方藤16克,刺五加15克。
用法:均为干品,切片,水煎服。
每日1剂,每日服3次。
备注:本方用于治疗骨癌患者。
有扶正固本,消积散结,攻补兼施的功效。
服药期间忌食酸冷、辛燥之物。
来源:《云南中药志》-----------------------------------------------------------------方4:蟾酥皮1张。
用法:将蟾酥处死后剥皮,立即贴敷在病变处,保留2~3天。
备注:本药对各种骨癌转移的肿胀、疼痛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来源:乌鲁木齐市中医院庆华献方】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对肺癌有用的十三个偏方对于治疗肺癌的偏方来讲,一般有效果偏方主要是针对肺癌的症状有:咯血或血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甚至全身疲乏、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
以下为临床方面有效要偏方:[方一]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西洋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萎、色腥草、川贝对于治疗肺癌的偏方来讲,一般有效果偏方主要是针对肺癌的症状有:咯血或血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甚至全身疲乏、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
以下为临床方面有效要偏方:[方一]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西洋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萎、色腥草、川贝母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
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出自《福建中医药》1992. 6期,功能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
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
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曲次。
本方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
本药膳可作为呼吸道癌症、肺气肿、肺心痛患者的辅助食品。
[方三]鱼腥草30克,瓜萎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
水煎服,每日1 剂。
本方为上海龙华医院治疗乌。
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方四]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萎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治疗癌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五]垂盆草、白英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出自《千家妙方》,功能抗癌消肿,对肺癌有效。
[方六]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
中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偏方是什么转移性骨肿瘤的饮食疗法一、中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偏方是什么二参三子汤药物组成:玄参、北沙参各30克,麦冬、女贞子、辛肃、黄芪、卷柏、菟丝子、苍耳子各15克,知母12克,石斛、党参、白术各25克,紫草20克,山豆根、白芷、山药、石菖蒲各10克。
加减:牙痛、耳聋、鼻衄加防风、半枝莲、生地、龙炎;咽燥口干、头晕乏力加芦根、花粉、瓜蒌仁;颈部包块加海藻、昆布、山慈菇、川贝;苔黄厚腻、纳少加藿香、佩兰、薏米、仙;气血凝滞、头痛剧烈、颈部活动受限、复视。
耳鸣,加夏枯草、川芎、蔓荆子、枸杞子、菊花、薄荷;白血球下降加补骨脂、红参、鸡血藤;放疗后颈部皮肤红肿热痛加石膏。
双花。
连翘放射性皮炎用兔毛烧灰调麻油外敷。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
扶正生津汤药物组成:麦冬、白茅根、党参、夭参各12克,沙参_茯苓、白术、生地各10克,玄参、玉竹、银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毛藤20-30克,甘草3克,丹参12-15克。
加减:白细胞降低加生黄芪、枸杞子、鸡血藤,酌减白茅根、麦冬、玄参、天冬;发烧加青蒿、黄芩、连翘,食欲不振加建曲、麦芽、山楂、鸡内金;头痛加川芎、防风、独活,白芷,酌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玄参;便秘加干瓜蒌、麻仁、大黄;失眠烦躁加五味子、珍珠母、枣仁。
用法:放疗期间,每天服1剂,每剂煎3次,代茶饮用。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外在的症状(1)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疼痛较轻,从间歇性变为持续性,严重者易引起注意,轻者被忽视。
位于脊柱者可表现为腰部胸背部、肋胸部、颈疼痛。
在胸椎者常伴单侧或双侧的肋间神经痛。
在腰椎者可以表现出腹痛。
疼痛的特点常有变化,制动无效。
疼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进展迅速。
位于骨盆者常伴有髋关节股内侧疼痛;位于股骨上端及肱骨上端者常伴有关节功能障碍。
(2)肿块位于深部的骨转移肿瘤早期不易发现。
肿块只反映出局部的疼痛。
约5%因肿块而就诊。
极少见靠近关节附近的肿瘤可以引起关节功能障碍。
中医肿瘤篇之骨癌例患者某男,23岁。
因右大腿剧烈疼痛伴咳嗽胸痛半年,在当地医院诊治,经X 线片和CT 检查,考虑为股骨骨肉瘤,并发肺转移,活检诊断为骨肉瘤。
因并发肺转移,失去手术价值,行化疗3给周期后复查肺部肿块缩小,并发少量胸水。
但右大腿仍剧烈疼痛,患者不愿继续化疗。
转入我院,中医科会诊:患者精神食欲极差,全身乏力,面色略晦暗,纳少,大便溏稀,小便尚可,舌淡紫无苔,脉沉细。
考虑三阴寒凝,命火不主温煦汽化,脾胃中气不和。
先给温阳理中保胃气5剂汤药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能进食,疼痛仍剧烈。
从肾论治骨癌,给大剂补肾加消瘤化症汤合方使用,30剂后疼痛逐渐好转,考虑到患者有胸水,加十枣汤以利水,至此病人服药已60剂,复查胸水消失,肺部之肿块无变化,右大腿疼痛好转,食欲精神尚可,能自主下床活动。
大剂消瘤化症汤和固肾气方服用半年后,入院时症状缓解,肺部之肿块仍存在,因患者家属想继续化疗,而放弃中医治疗而转院。
骨癌骨肿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
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病死率极高。
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骨肿瘤。
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病因。
部分多发性骨软骨瘤和纤维样增殖症与家族遗传有关。
骨肿瘤一般有三种,一是原发性骨肿瘤,二是继发性骨肿瘤(由良性转为恶性),三是转移性骨肿瘤。
中医对骨癌早有认识,中医学也强调遗传因素的影响,认为先天肾气不足,或恣欲伤肾,以致肾火郁遏、骨髓空虚、骨失荣养而成瘤。
骨由肾主,而肾为先天之本,《素问·评热病论》有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故骨肉瘤的发生当首先责之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肾精空弱,骨养无力,邪毒趁虚内侵,著而不去。
后天因素如劳动过甚、房事不节,导致的肾虚不固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素问·调经论》曰: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邪毒内侵后,占经阻络,气血不畅,瘀血内生,闭郁邪毒。
十九种癌症治疗偏方1.治肝癌秘方1.1加减参赭培气汤【来源】段风舞,《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赭石15克(先煎),太子参10克,生怀山药15克,天花粉、天冬各10克,鳖甲15克,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夏枯草15克,生黄芪、枸杞子、焦山楂各30克,泽泻、猪苓、龙葵、白英各15克,白芍10克,焦六曲30克,三七粉3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
视病情增减日服量。
1.2健脾活血汤【来源】潘敏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云苓、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各9克,蚤休、牡蛎各30克,鼠妇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1.3理气消癥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15克,金铃子9克,丹参12克,漏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红藤15克,生牡蛎、半枝莲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1.4消癌散【来源】王连舫《千家妙方·下》【组成】白术20克,当归、山慈菇各30克,昆布、海藻各12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25克,三棱10克,太子参30克(人参效果更佳)。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同时配合饮用葵芯茶(向日葵秆内之芯,适量切片,泡茶饮,频频饮之)。
1.5化癌散【来源】陈茂梧,《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组成】天然牛黄8克,田三七粉200克,藏红花80克,冬虫夏草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50包。
每日1包,温开水送服,连服100包。
1.6肝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柴胡15克,白术1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赤、白芍各10克,白英40克,龙葵30克,莪术、鳖甲、焦山楂、神曲各15克,枳壳10克,元胡、川楝子各15克,斑蝥1个(去头足翅)、白蚤休15克,昆布、海藻、生黄芪,女贞子各20克,枸杞子15克,生苡仁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或共研细末,每服10~1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肺癌骨转移后的中医药方
第478课:肺癌骨转移后的中医药方
表现:早期肺癌骨转移的症状不明显,晚期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是疼痛。
从产生骨转移到出现临床疼痛,往往需要1年以上时间。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的特点是位置固定、疼痛逐渐加重,夜间较明显;胸椎转移会产生束带样疼痛;腰椎转移常发生沿下肢外侧向足外侧的放射性疼痛,随咳嗽、排便等活动加重。
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
原因:脾肾两亏,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方法:健脾益肾,行气活血化瘀,益气散结。
方子:党参12克、白术12 克、茯苓12 克、山药15克、甘草6 克、炒扁豆12克、当归15 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 克、莲子10 克、生薏苡仁30克、桔梗6 克、生黄芪80克、蜈蚣2条、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石斛10克、麦冬10 克、制附子8 克、五味子10克、肉桂3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大枣10克。
如果咳血加仙鹤草60克、旱墨莲30克、白茅根20 克、白芨30克。
血瘀加柴胡10克、枳壳12克、香附9克、丹参20克。
痰热壅肺加鱼腥草15克、黄芩10克、浙贝母15克、陈皮12克。
如果胸痛加全瓜蒌15克、元胡15克。
上肢痛加桂枝12 羌活12。
下肢痛加杜仲20 独活12 补骨脂20。
瘀血阻滞刺痛、固定不移加三七5克(三七粉冲服)、丹参2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三袋,早中晚各一袋。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再加入其它继续熬。
近些年,宫颈癌的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治愈率却很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患者在早期治疗后1-2年内会出现复发转移,据对宫颈癌转移部位统计,肺部为第一位,这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
随着中医在治疗宫颈癌肺转移方面的显著效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这种治疗方式,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个宫颈癌肺转移的中医治疗药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宫颈癌肺转移的中医治疗药方:三联平衡疗法三联平衡疗法由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长期以来,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总结毕生治癌经验,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成功研制出的纯中药抗癌良药。
该疗法是在原有袁氏治癌疗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更好的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效果,实现了由传统抗癌向现代抗癌的革命性转变,在抗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宫颈癌肺转移优势:1、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宫颈癌肺转移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能快速杀灭癌细胞,排除癌毒素,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最终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康复。
2、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宫颈癌肺转移是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同时调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全方位、多通道,立体作战的策略,较单一的药品见效快。
3、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宫颈癌肺转移与其他抗癌技术并不冲突。
三联平衡疗法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
【治疗病例】云惠婷(化名),宫颈癌,女,46岁,新乡市人。
2010年10月在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后行放、化疗治疗,2011年初发现转移。
2011年8月找到袁希福就诊,到诊时精神差,胸闷,气促咳嗽,乏力,易感冒,仅能进流食,袁希福遂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中药治疗,9月10日,乏力改善,饮食量增加,咳嗽明显减轻,10月10日来诊,精神可,纳食恢复,胸闷减轻,现继续服用中药巩固治疗中。
骨癌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骨癌中晚期极其容易出现转移,其中以肺部最为常见。
在临床上,骨癌肺转移的治疗多是进行化疗和中医治疗,尤其是中医更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仍希望能寻找到一些有效的偏方,能够改善自身的症状,接下来就为广大病友介绍4则偏方,但是其科学性还有待考证,患者要在询问过中医专家后方能使用,切勿自己盲目尝试,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治疗骨癌肺转移的偏方:
1、修复骨质方:冬虫夏草15g、补骨脂10g、知母10g、仙茅6g、黄柏10g、地骨皮6g、骨碎补20g。
2、抗癌方:蛴螬15g、鼠妇30g、三棱20g、莪术20g、土元20g、补骨脂20g、元胡20g、透骨草30g、海风藤30g、鸡血藤30g、铜绿6g、壁虎10g。
3、抗瘤胶囊方:蛴螬120g、壁虎120g、蜂房150g、刘寄奴200g、续断200g、三棱200g、莪术200g、女贞子130g、知母150g。
共为细粉,装入零号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五粒。
4、中药汤剂镇痛煎:忍冬藤30g、当归15g、白芍20g、补骨脂30g、生熟地各30g、藤梨根30g、制乳没各15g、白屈菜30g、元胡15g、川芎15g、全虫10g、蜈蚣4条路路通30g、制大黄3g。
活血通络,固肾镇痛。
主治骨肉瘤及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全身疼痛症状明显者。
除了上述偏方之外,还有一种科学的中医疗法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青睐,那就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独创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明显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
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
另外,三联平衡疗法治疗骨癌肺转移注重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全面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由于治疗效果显著,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