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传感器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传感器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传感器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可按系统、区域等划分检验批。

三、GB50606-2010规范摘要

主控项目

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

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

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12.1.1 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和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阀的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经抽样实验阀体强度、阀芯泄漏应满足产品说明规定。

2 电动阀的驱动器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 电动阀门的驱动器行程、压力和最大关闭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必要时宜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温度、压力、流量、电量等计量器具(仪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校验,必要时宜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12.3.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感器的安装需进行焊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

2 传感器、执行器接线盒的引入口不宜朝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

3 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线应按照接线图和设备说明书进行,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部均应标明编号。

4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应安装在水流平稳的直管段,应避开水流流束死角,且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处。

5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且气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且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

6 仪表电缆电线的屏蔽层,应在控制室仪表盘柜侧接地,同一回路的屏蔽层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12.3.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箱柜)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控制器箱接线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3 传感器、执行器均不应被保温材料遮盖。

4 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等传感器和压差开关应在风管保温完成并经吹扫后安装。

5 传感器、执行器宜安装在光线充足、方便操作的位置;应避免安装在有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电磁场干扰、高温的位置。

6 传感器、执行器安装过程中不应敲击、震动,安装应牢固、平正;安装传感器、执行器的各种构件间应连接牢固、受力均匀,并应作防锈处理。

7 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宜与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

8 水管型压力、压差、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等安装套管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的防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智能建筑智能化工程名词解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 1.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简称BA系统,是以一台微机为中心,由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对分布于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即DDC)进行连接,通过特定的末端设备,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它是基于现代控制论中分布式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型系统,是具有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的目标是对建筑物内大多数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建筑物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合理的运行状态。 整个网络共分三级,上层一级一台微机工作站,中层一级为若干台区域智能分站(即DDC),下面一级为若干末端设备,包括各种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水位、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传感器和变送器及阀门、风门、湿度、调节阀等多种执行器件。本系统对建筑物大多数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如对空调系统、冷冻机组、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给排水回路、各种水泵、照明回路等等的状态监测和启停控制,对变配电高低压回路、电梯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 2.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室外、风管、水管的平均温度,故温度传感器包括室内外温度传感器和风管、水管温度传感器。他们通常是以铂、镍、热电阻或热电偶作为传感元件,有1kΩ镍薄膜、1kΩ镍平均值、1kΩ铂薄膜、1kΩ和100kΩ铂等效平均值以及2.2kΩ热敏电阻等类型。传感器将其阻值变化信号经线性化处理,再由放大单元转换成温度变化成比例的0~10VDC或4~20mA的输出信号;或者按其阻值变化作出相应温度变化的校正曲线进行阻值与实际温度值的交换。 3.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和管道的相对湿度。 通常采用阻性疏松聚合物技术来测量相对湿度,这保证了良好的线性度和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即使在相对湿度(RH)较高的情况下也具备了线性度和稳定性。它同时匹配二极管温度补偿,保证了相对湿度测量范围内的精度,其输出信号通常为4~20mA;在0~100量程范围内的精度,一般在2%~5%之间。 因此,可根据被测介质的湿度范围、场所、精度和价格进行选择,以满足BAS监控的要求。 4.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 压力、压差传感器是将空气压力或液体压力信号转换为4~20mA或0~10V的电气变换装置,压差开头是随着空气或液体的流量、压力或压差引起开关动作的装置。 它们主要用于空气压力、流量和液体压力、流量的监测、电容式压差传感器,可以测量0~5000Pa的空气压力,其精度达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非常低的压力下仍具有良好的分辨力,空气压差开关是在两个传感孔检测到的压差,作用于控制器薄膜的两侧,用弹簧承托的薄膜移动并启动开关,用于监视风机运行状态和过渡器阻力状态的监测,检定暖通或通风管内的空气质量,变风量系统最大空气流量控制等。 液体压差传感器,通常采用由霍尔元件作为磁电转换的元件组成的霍尔压力变送器,静态承受压差额定值为16bar,其精度可达±1.5%。薄膜型液体压力传感器其精度可达±(0.25%~1%)。 5.电磁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而工作的流量测量仪表,它由检测和转换两个单元组成,被测介质的流量经检测单元转换成感应电势,然后经放大转换成4~20mA直流信号输出。 6.涡轮式流量传感器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第七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内部的各种机电设备的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极大加速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它以计算机局部网络为通讯基础,对建筑物内部的电力、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安保、运输等建筑设备进行全面的运行管理、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使建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节约能耗,为人们提供优良的服务。注意:1、本章所谈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只适用于楼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工程。设备安装所用的支架、支座等制作套第二册相应定额项目;2 、线缆布设套第十一册相应定额项目。3、全系统的调试费可按总人工费的30%计取。 1、多表远传系统 1)远传基表及控制设备安装 远传基表分为冷/暖水表、脉冲电表、煤气表和冷/热计量表等四大类,再配以用户采集器、管理中心服务器、微机中心等、构成了智能建筑耗能表远程抄冩智能系统,如下图示(见136页图5-7)其原理是将耗能表(水、电、气、热)的数据转换成脉冲信号,由用户采集器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储存、并通过系统总线将脉冲信号传输到楼宇管理中心服务器。再经过通讯接口(适配器)集成于物业管理微机管理中心,进行实时耗能表数据自动处理。同时电力、煤气、自来水和热力公司可通过(LAN)网络直接读取各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数据、发出收费通知,从而实现对耗能计量的高效管理。 远传基表的安装分为、冷/暖水表、脉冲电表、煤气表和冷/热计量表等四大类、分别套用12-435~12-438定额号以“个”为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其设备费另计。 远传基表的分部分项项目编码为“031203001”其工作内容为:1)远传基表的安装、2)控制阀安装及调试等。 控制阀又称执行机构,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设备(执行器、执行机构)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信号)、可转换成位移输出、并通过相应的调节装置改变流入、流出被控对象的物质或能量,从而实现控制调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湿度等参数的目的。 电动阀也称为电动调节阀、是一种流量调节装置、根据用途可分为燃气用电动阀和冷∕热用电动阀,口径均为Φ32以内、分别套用12-439~12-440定额号、以“个”为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其设备费另计。 电动阀的分部分项项目编码为“031204008”其工作内容为:1)电动阀的本体安装、2)单体调试等。 抄表采集系统和中心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采集器具有实时采集、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功能。采集器分为电力载波抄表集中器、集中式远程总线抄表采集器、分散式远程总线抄表采集器等三种,分别套用12-441、12-442、12-444定额号、以“个”为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其设备费另计。 其中,集中载波抄表通讯采集系统是采用220V电力线路作为数据传输介质、水、暖、电气消耗表的数据存储在电力载波抄表采集器中、每个采集器可连接不小于16个耗能表,这样,电力载波抄表采集系统可连接255个电力载波采集器。此系统通讯多采用LonworKs, 再和其它LonworKs 的系统连接起来就可形成一个数据采集控制网络。如下图示(137页5-8图)小区管理中心计算机可以定时查阅用户的耗能数据,以便查阅和收费。 抄表采集系统设备的安装是按墙上明装考虑的、其中抄表采集器安装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远程抄表采集器的配套抄表主机及抄表控制器、多表采集智能终端(含控制器)、多表采集智能终端调试、读表器、通讯接口等、分别套用12-445~12-450定额号、以“个”为计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只是分享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 为加强_____ 智能大厦的设备监控系统(BAS)工程质量管理,受建设 方_______________ 委托,_____________ 公司对由____________ 公司设计, 公司安装调试的______________ 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进行系统验收检测,并对检 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负责。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和配合条件: 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 2施工图设计文件 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4隐蔽工程和过程检验记录; 5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6设备和系统自检测记录; 7竣工图纸(至少包括;设备布置及管线平面图、设备清单、子系统控制原理图、控制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相关监控设备电气接线图、监控点表等)8系统试运行记录。 9参与验收检测人员:我公司委派________ 、____ 、等—名持证上岗监 测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检测; 施工方设备安装人员和软件调试人员、建设方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方现 场监理人员协助检测。 10提供检测场所、电源以及其他检测必要条件。 二、检测依据: (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及其他国家现行

标准、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等。 (二)约定行业公认标准: 《BAS 一次仪表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1) 《BAS 系统测量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2)调节系统性能指标:衰减比4:1~10:1; 残余偏差(控制精度):新风机出风温度〉士2C;湿度〉士5%RH 空调回风温度〉士1C;热交换器出水温度〉士1C; 压差调节〉士KPa 三、主要检测仪器仪表: 1 、DTC 7088 超声波流量计、 2、867B 数字多用表、 3、空气压差表、 4、AVM-07 风速仪、 5、WBG-0-2 二等标准温度计、 6、HM10 温湿度表、 7、照度表、 8、标准压力表、 9、钳形电流表、 10、秒表、 11 、多路记录仪(视BA 软件而定)等。 四、检测内容: 设备监控系统检测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

温度传感器报告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是和人类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过程三大参量(流量、压力、温度)之一,也是国际单位制(SI)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温度测量是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很久以来,这方面己有多种测温元件和传感器得到普及,但是直到今天,为了适应各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医疗、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广泛要求,仍在不断研发新型测温元件和传感器、新的测温方法、新的测温材料、新的市场应用。要准确地测量温度也非易事,如测温元件选择不当、测量方法不宜,均不能得到满意结果。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传感器的销售额为327亿元人民币,其中温度传感器占整个传感器市场的14%,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 温度传感器的特点 作为一个理想的温度传感器,应该具备以下要求:测量围广、精度高、可靠性好、时漂小、重量轻、响应快、价格低、能批量生产等。但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温度传感器是不存在的,应根据应用现场灵活使用各种温度传感器。这是因为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 ● 不同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围和特点是不同的。 几种重要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围和特点,如表1所示。 ● 测温的准确度与测量方法有关。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通常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类,两种测量方法的特点如 ● 不同的测温元件应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 通常采用的测量电路有三种。“电阻式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要考虑消除非线性误差和热电阻导线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电势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该电路需考虑线性化和冷端补偿,信号处理电路较热电阻的复杂。“电流型测温元件测量电路”,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是最典型的电流型温度测量元件,当电源电压变化、外接导线变化时,该电路输出电流基本不受影响,非常适合远距离测温。 温度测量的最新进展 ● 研制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测温元件和温度传感器。 铂薄膜温度传感器膜厚1μm,可置于极小的测量空间,作温度场分布测量,响应时间不超过1ms,偶丝最小直径25μm,热偶体积小于1×10-4mm3,质量小于1μg。 多色比色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求出被测物体发射率的近似值,提高辐射测温的精

传感器实训报告.doc

温度数字检测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内容: 通过本实训设计并制作温度数字检测系统,把所制作传感器 应用于温度检测系统中。 二、实训要求: 学习、复习相关传感器的理论,检测系统的组成;设计制作温度数字检测系统电路,含设计电路,测试元件,电路布线,焊接元件,调试传感器电路;传感器应用于温度检测系统中,完成系统的接线和调试,并完成设计报告。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 温度数字检测系统电路的设计 理解掌握所设计的温度数字检测系统电路的要求,测量对 象、范围、原理;电路信号变换电路,信号处理单元的功能;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框图 2. 测试元件,电路布线,焊接元件,调试传感器电路;

3.传感器电路的过程验收; 4.传感器应用于温度检测系统中,完成系统的接线和调试。 5.设计报告 按要求完成设计报告:温度数字检测系统电路的系统框图、原理、功能电路的工作过程、主要元件的性能原理、电路图、装配图。 四、温度传感器LM35中文资料 TO-92封装引脚图SO-8 IC式封装引脚图 供电电压35V到-0.2V 输出电压6V至-1.0V 输出电流10mA 指定工作温度范围 LM35A -55℃ to +150℃ ATmega8L资料 –?工作电压 –– 2.7 - 5.5V (ATmega8L) –– 4.5 - 5.5V (ATmega8) –?速度等级

–– 0 - 8 MHz (ATmega8L) –– 0 - 16 MHz (ATmega8) –? 4 Mhz时功耗 , 3V, 25°C ––工作模式: 3.6 mA ––空闲模式: 1.0 mA ––掉电模式: 0.5 μA –引脚说明 –VCC 数字电路的电源。 –GND 地。 –端口 B(PB7..PB0) –XTAL1/XTAL2/TOSC1/TOSC2 –端口 B 为 8 位双向 I/O 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 –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 –低时将输出电流。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 B 处于高阻状态。 –通过时钟选择熔丝位的设置, PB6 可作为反向振荡放大器或时钟操作电路的输入端。 –通过时钟选择熔丝位的设置 PB7 可作为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端。 –若将片内标定 RC 振荡器作为芯片时钟源,且 ASSR 寄存器的

【工程表格模板】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空调系统)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填表说明: 一、该表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员填写,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机构,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签字确认。相关签字人要求本人签字。 二、规范要点: 7.2.1条: 1 通风机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2 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3 固定风机的地脚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2.2条: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防护罩(网)或其它安全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2.3条: 1 型号、规格、方向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现场组装的组合空气调节机组做漏风量的检测,其漏风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的规定。 检查数量:(抽检20%不少于1台,净化空调机组1~5级全数检查,6~9级抽检50%)7.2.7条:静电空气过滤器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检查数量:(抽检20%不少于1台) 7.2.8条: 1 电加热器与钢结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2 电加热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3 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检查数量:(抽检20%不少于1台) 7.2.9条:干蒸汽加湿器的安装蒸汽喷管不应朝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核对材料、观察检查或电阻测定。 三、监督检查: 1 同施工单位专业技术员共同检查 2 通风机叶轮转子与机壳的组装位置应正确,叶轮进风口插入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的深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或为叶轮外径值的 1﹪,检查通风机中心位移允许偏差10mm传动轴水平度纵向允许偏差0.2‰、横向允许偏差0.3‰联轴器两轴芯径向位移不大于0.05mm,两轴线倾斜不大于0.02% 检查方法:(用水平仪、百分表检查) 3 风机的隔振钢支吊架,其结构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技术文件的规定,焊接应牢固焊缝饱满、均匀。 4 机组于供回水管的连接应正确,且严密不漏。 检查数量:(抽检20%不少于1台) 5 机组应清扫干净,箱体内应无杂物、垃圾和积尘。 6 机组内空气过滤器(网)和空气热交换器翅片应清洁完好。 检查数量:(抽检20%不少于1台) 7 换热器与系统供回水管的连接应正确且严密不漏。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元件成为霍尔元件,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 H =K H IB ,当保持霍尔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而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则输出的霍尔电动势为kx U H ,式中k —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表示了元件的方向。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磁场梯度越均匀,输出线性度就越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15V 直流电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实验模板的插座中,实验板的连接线按图9-1进行。1、3为电源±5V , 2、4为输出。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大致在磁铁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9-1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测微头往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9-1。 表9-1 X (mm ) V(mv) 作出V-X 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对传感器要轻拿轻放,绝不可掉到地上。 2、不要将霍尔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错接成±15V ,否则将可能烧毁霍尔元件。 六、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时什么量的变化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所得得实验数据做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归纳总结霍尔元件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应怎样进行补偿。 实验二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性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性能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集成温度传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0℃之间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为克服温敏晶体管U b电压生产时的离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电路。集成温度传感器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二种,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它相当于一个恒流源。因此它具有不易受接触电阻、引

风机安装验收记录表

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分部工程名称验收结果备注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制造单位年月日

建设单位年月日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子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验收结果备注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制造单位年月日

建设单位年月日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序号检验批名称检验批数验收结果备注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制造单位年月日

机舱检查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性质:一般表hnfd001 分项工程名称××#机舱检查 工 序 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结论 机舱外观检查机 舱 壳 体 壳体外观 无裂缝、无污染、表面光滑; 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孔附件安装孔符合设计要求吊装孔 机舱吊装时无挤压,关闭后密 封良好防尘毛刷螺栓拧紧,毛刷无破损、变形 连 接 法 兰 与塔 架 连接 法兰 外观无污染、浮绣;无毛刺 螺栓 孔 主控 间距均匀,平面度、椭圆度符 合设计技术要求与轮 毂 连接 法兰 外观无污染、浮绣;无毛刺 螺栓 孔 主控 间距均匀,平面度、椭圆度符 合设计技术要求 部件检查 发电机主控 接线牢固,无尘土,电缆无破 损 连轴器主控螺栓打紧 液压制动器主控制动器工作正常 齿轮箱主控油管接头无松动,油位正常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制造单位年月日

机舱安装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性质:主控表hnfd002 分项工程名称××#机舱安装 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结论机舱起吊就位主控设备无损伤,位置正确 机舱和塔架连接 法兰面清洁,无尘土、铁销及杂 物 机舱与叶轮连接螺栓主控二硫化钼涂抹均匀,数目足够、无漏装,丝扣无破损、外露2~3扣,紧固次数标示清晰 初拧设计值 复拧设计值 终拧设计值 塔架机舱连接法兰 外观 平整、光洁,无毛刺、凸 起 平面度误差mm ≤ 机舱法兰定位销就位后更换为相应螺栓 机舱外壳外观干净、无污物;有明显标志,无裂痕、明显的 划痕 避雷针安装结构表面干净,无疤痕、泥沙等污垢;安装垂直、牢固 风速仪安装角度对正、安装牢固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

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院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机械楼5楼同组人员: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传感器第一次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1/4o U EK ε=,其中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 放大器输出调零。 3. 电桥调零。 4.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由matlab 拟合结果得到,其相关系数为0.9998,拟合度很好,说明输出电压与应变计上的质量是线性关系,且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系统灵敏度S = ΔU ΔW =0.0535V/Kg (即直线斜率),非线性误差= Δm yFS = 0.08 10.7 ×100%= 0.75% 五、思考题 单臂电桥工作时,作为桥臂电阻的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答:(1)负(受压)应变片;因为应变片受压,所以应该选则(2)负(受压)应变片。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1234R R R R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3o U EK 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都得到了改善。 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 1.根据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050 100150200 x y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工程概况 阳光大厦工程分主楼和附楼。主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附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116802.9m2,属一类超高层民用建筑。本工程所有设备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操作和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安装了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对输入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86台、压力压差传感器202套、流量传感器167套、电量送变器160套和其他输入设备等进行监控。 2、施工准备 根据工程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的进展,组织各子系统施工单位部分施工人员到施工现场,配合土建完成前期的管线预埋工作。 土建工程进展到具备了大批弱电系统施工人员进场的条件后,项目经理部立即组织和协调施工人员进场,同时要组织完成如下工作: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资料,深入理解设计意图、施工要点,综合勘察施工现场。 (2)按照现场总平面部署组织施工队伍、施工机具及首批施工材料进场。 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管路敷设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本工程在室外或在室内潮湿场所敷设管路时采用镀锌钢管,在吊顶内或楼板内等处敷设时采用紧固式电线管。钢管敷设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吊顶内、假天花内及不封闭式竖井通道内的配管,应按明配管工艺要求施工,其管路走向应横平竖直,吊顶内、假天花内管路支架固定,采用抱卡固定吊杆方式。电气竖井及机房明配管,采用离墙马卡沿墙固定,间距不大于1.5m。 2.镀锌钢管管子炜弯采用冷煨法。管径25mm以下的钢管,用手板炜管器,管径25mm以上钢管,用液压煨管器,炜弯处凹扁度应符合规定。 3.断管采用钢锯,无齿锯或砂轮锯,需断切的管子尺寸最准,断口平齐,断口处用锉将管口内外锉光,清楚毛刺,管内铁屑清楚干净。 4.镀锌钢管管子套丝采用套丝机,根据管子外径及扣距选用相应板牙,将管子用台虎钳或龙门压架钳紧牢固,再把绞板套在管端,均匀用力,不得过猛,随套随浇冷却液。丝扣不乱且干净清晰。管箍上好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扣不应过长。 5.严格按图纸要求敷设管线,坐标与标高准确,固定牢固。管路敷设按规定要求加装接线盒,吊顶内、假天花内接线盒按要求用扁钢加以固定,按事先预留孔、洞下盒、箱,待稳住盒、箱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6.电线管穿过建筑物之沉降缝处,必须使用套管,并敷设一条单独的回路保护导线跨接结构沉降缝、伸缩缝,以保持有效的电气连接性。导线截面选择必须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一)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智能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等各子系统。 (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1>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应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中第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1.2>各类传感器、变送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的进场验收要求: <1.2.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1.2.2>外观检查: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2.1>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2.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2.3>空调与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设备、照明控制箱、电梯设备安装就位,并应预留好设计文件中要求的控制信号接入点。 <3>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管理,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中的有关规定。 <4>施工及施工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4.1>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电线、电缆导管和线路敷设,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的施工应按GB50303中第12章至第1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工程实施中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4.2>传感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控制柜和其他设备安装时应符合GB50303第6章及第7章、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5>工程调试完成后,系统承包商要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系统功能(含系统联动功能)进行现场测试,传感器可用高精度仪表现场校验,使用现场控制器改变给定值或用信号发生器对执行器进行检测,传感器和执行器要逐点测试;系统功能、通信接口功能要逐项测试;并填写系统自检表。 <6>工程调试完成经与工程建设单位协商后可投入系统试运行,应由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派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试运行,认真作好值班运行记录;并应保存系统试运行的原始记录和全部历史数据。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内容及方法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内容及方法 ――节选自《上海市智能建筑检验及等级评估细则(试行)》1总则 1.0.1为配合《上海市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及《上海市智能建筑等级评估试行办法》的施行,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写了本细则。 1.0.2本细则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除住宅以外的种类智能建筑的检验及等级评估。 1.0.3本细则中所述的智能建筑依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划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1.0.4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讯息工期质量检验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1.0.5本细则中未涉及到的功能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当本细则中提出的检验及评估方法及要求与国标、行标不一致时,以国标、行标为准。 1.0.6本细则由上海市智能建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2.3建筑设备最监控系统检验内容及方法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验采用现场检查及在线测试方式进行。测试结果按以下相关国家标准以及设备厂家的技术标准和用户功能要求进行评估。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 16-92) 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 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5)建设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6)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2.3.1验收基本条件 在进行检验以前,系统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2.3.1.1中央监控室 1)中央监控室用于安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中央监控设备。中央监控室内所有设备有足够的安装和维护空间,并具备扩容空间。 2)中央监控室的环境满足第2.1.1.条的要求。 2.3.1.2建筑物的供电电源符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供电电源的设计要求。 2.3.1.3建筑物的照明符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视觉照明的设计要求。 2.3.1.4建筑物各房间的室内空调环境符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空调的设计要求。 2.3.1.5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相关的楼宇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结束。 2.3.1.6根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文件,已完成系统的全部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2.3.1.7系统安装调试、试运行后的正常连续投运时间大于3个月。 2.3.1.8具备了以下技术文件: 1)工程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选型论证; (2)系统规模容量(被监控设备数及系统相应的输入/输出点数表);(3)控制工艺说明; (4)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等。2)竣工图(可在原设计图基本上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改绘),包括:(1)系统结构图;

传感器试验报告.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及实验 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XXXXXXX 工学院实验报告单 课程名称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 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 桥性能实验 日期 所在系 自动化 班级 所学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 4/εEK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 1、R 2、R 3、R 4。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1= R 2= R 3= R 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2、接入模块电源±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 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Vo2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 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 1(即模块左上方的R 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 R 5、R 6、R 7接成直流电桥(R 5、R 6、R 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接上桥路电源±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在电子秤上放上托盘,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 一般规定 18.1.1 本章适用于建筑物(群)所属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的设计。BAS可对下列子系统进行设备运行和建筑节能的监测与控制: 1 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 2 热交换系统; 3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 4 给水与排水系统; 5 供配电系统; 6 公共照明系统; 7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注释】 BAS按工作范围有两种定义方法,即广义的BAS和狭义的BAS。广义的BAS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狭义的BAS 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它不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可将狭义二字去掉,简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BAS”。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是各类建筑设备,为了界定其范围并与《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GB50339保持一致,本规范规定这些建筑设备的监控可划分为7个子系统。 18.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支持开放式系统技术,宜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 2 应选择先进、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容易扩展、维护和升级; 3 选择的第三方子系统或产品应具备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4 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确定系统的可集成性; 5 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 6 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重要性等确定采取冗余、容错等技术。 【注释】集散控制系统DCS虽然号称是分布式控制系统,但实际上只做到了半分布,现场设备层并没有实现彻底分布,控制依赖于控制器。真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FCS中,现场的各测控点

风机安装验收记录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 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分部工程名称验收结果备注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

监理单位年月日 制造单位年月日 建设单位年月日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子单位工程名称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验收结果备注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施工单位年月日 监理单位年月日 制造单位年月日 建设单位年月日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分部工程名称 序号检验批名称检验批数验收结果备注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制造单位年月日

机舱检查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性质:一般表hnfd001 分项工程名称××#机舱检查 工 序 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结论 机舱外观检查机 舱 壳 体 壳体外观 无裂缝、无污染、表面光滑; 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孔附件安装孔符合设计要求吊装孔 机舱吊装时无挤压,关闭后密 封良好防尘毛刷螺栓拧紧,毛刷无破损、变形 连 接 法 兰 与塔 架 连接 法兰 外观无污染、浮绣;无毛刺 螺栓 孔 主控 间距均匀,平面度、椭圆度符 合设计技术要求与轮 毂 连接 法兰 外观无污染、浮绣;无毛刺 螺栓 孔 主控 间距均匀,平面度、椭圆度符 合设计技术要求 部件检查 发电机主控 接线牢固,无尘土,电缆无破 损 连轴器主控螺栓打紧 液压制动器主控制动器工作正常 齿轮箱主控油管接头无松动,油位正常 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施工单位年月日监理单位年月日

制造单位年月日 机舱安装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性质:主控表hnfd002 分项工程名称××#机舱安装 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结果结论机舱起吊就位主控设备无损伤,位置正确 机舱和塔架连接 法兰面清洁,无尘土、铁销及杂 物 机舱与叶轮连接螺栓主控N.M 二硫化钼涂抹均匀,数目足够、无漏装,丝扣无破损、外露2~3扣,紧固次数标示清晰 初拧设计值 复拧设计值 终拧设计值 塔架机舱连接法兰 外观 平整、光洁,无毛刺、凸 起 平面度误差mm ≤0.5 机舱法兰定位销就位后更换为相应螺栓 机舱外壳外观干净、无污物;有明显标志,无裂痕、明显的 划痕 避雷针安装结构表面干净,无疤痕、泥沙等污垢;安装垂直、牢固 风速仪安装角度对正、安装牢固验收结论: 验收单位签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1、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1—4所示。 图1—4 传感器托盘安装示意图

风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风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项别项目质量标准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 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离心式通风机机身水平度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0.2/1000 2 轴流式通风机机身水平度机身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0.2/1000 3 罗茨式鼓风机机身水平度机身纵、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0.2/1000 4 鼓风机转子间隙必须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5 试运转 (正常运转后,调整至公称 压力下,电动机的电流不得 超过额定值。如无异常现象, 将风机调整到最小负荷)继 续运转到现定时间) 1.运行平稳,转子与机子无摩擦声音: 2.径向振幅,不得超过规定值: 3.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滚 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0C 4.油路、水路不得漏油、漏水 6 地脚螺栓 应垂直,螺母应拧紧,扭力矩一致,螺母 与垫圈与设备底座的接触应紧密 7 皮带轮组装三角皮带的张力应适当,松紧程度应一致 一般项目 项目允许偏差1 安装基 准线 与建筑轴线距离±20mm 2 与设备 平面位置±10mm 3 标高+20mm -10mm 4 曲轴不平度0.1/1000 5 曲轴中心线与机身中心线垂直度0.1/1000 6 卧式氨压缩机气缸水平度0.05/1000 7 皮带轮端面铅垂度0.5/1000 8 两皮带轮端面在同一平面内0.5mm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材料5522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9 :薛磊 序号: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