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式及应用效果随着药物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临床合理用药的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临床合理用药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药学干预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和应用。
本文侧重于阐述临床合理用药的药物干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一、药学干预的定义及意义药学干预,是指药师在医师合法处方和经患者同意后,对患者所用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用药方案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干预,以达到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学干预是药师与医师、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协作的一种模式。
通过药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态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药学干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医疗质量药学干预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制定更合理、更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药物误用和不当使用,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降低不良药物反应和经济负担药学干预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同时,药学干预可以合理使用药品,降低了患者的药物经济负担,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可持续性。
3.加强医疗团队合作药学干预需要药师与医师、护士等医疗专业人员紧密协作,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起互信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医疗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药学干预的方式药学干预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药学评估药学评估是药师对患者所用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剂量、频率、用药方式等方面。
在评估过程中,药师需要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综合分析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而提出改善方案或建议。
2.药学监护药学监护是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干预。
药学监护可以实时掌握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药物副作用、相互作用等问题,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安全性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药物剂量监护:指导医师或药师制定个体化的用药计划,监测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浓度,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用药效果达到最佳。
3. 药物互动监护:监测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医师或药师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
4. 临床药物评价:根据临床试验和现有的研究文献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提供适当的建议。
5. 药品信息与教育:为医师、药师和患者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6. 周期性病例复查:对重症患者或长期用药患者进行周期性病例复查,评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药物安全性,以及剂量的调整。
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老年人用药的重要性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对于保障其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存在,他们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应该得到重视和遵守。
二、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2.1 个体化用药原则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个体化用药原则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础。
医生应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2.2 安全性原则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关键。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老年人的肝肾功能调整,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导致毒副作用。
此外,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药物,如高风险药物和窄治疗指数药物。
2.3 简化用药原则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用药多种药物,因此,简化用药原则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用药依从性。
医生应尽量减少老年人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用药,以降低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2.4 适度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应遵循适度用药原则,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较弱,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
三、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3.1 定期复查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的药物监测有助于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用药多种药物,因此,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增加。
医生应了解老年人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必要时,应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3.3 避免滥用抗生素老年人常常面临多种感染的风险,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和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应谨慎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原则,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健康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药物管理与用药指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龄化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而药物管理与用药指导在老人健康养老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用药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
一、老年人药物管理的重要性1.老年人药物管理的背景与现状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常常面临着多种疾病的困扰,需要依赖药物来控制疾病的状态。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会变差,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药物管理成为老年人养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2.老年人药物管理的意义和目标老年人药物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老年人安全使用药物。
其目标是合理用药,通过监测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效果、副作用及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老年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药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1.个体化用药方案老年人的药物管理需要基于其个体化的需要和疾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
为此,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耐受能力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频次。
2.规范用药规律老年人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严格遵守医嘱。
同时,在服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与饮食的协调,特别是那些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
此外,老年人需要避免自行停药或者随意更换药物,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
3.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十分重要。
在用药指导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老年人正在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4.定期复查评估老年人的疾病状态和身体机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药物管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医生应该定期与老年人沟通,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进行调整。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其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合理用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药物。
合理用药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对药物的处理能力减弱。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可能发生改变,因此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其次,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增加了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常常存在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忘记或错误使用药物。
因此,合理用药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应对策略:1. 定期复诊:老年人应定期到医生或药剂师那里复诊,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医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多学习:老年人应该主动了解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用量,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可以请教医生或药剂师,参加药物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自己的用药知识。
3. 统一管理:老年人可以将所有的药物都放置在同一个固定的地方,并建立一个详细的药物管理清单,包括药物的名称、用量、使用频率等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设置定时提醒用药的方式,避免漏服或错误服药。
4.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期间,应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如果出现不适或有需求要调整用药,应事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5. 注意存储:老年人应妥善存放药物,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情况。
避免各种药物混淆,以免造成错误用药。
6. 定期检查药物过期时间: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并处理过期的药物,防止使用过期药物带来不良后果。
7. 寻求专业帮助:老年人在遇到用药问题时,应随时寻求医生或药剂师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并解答老年人的疑问。
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药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分支,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药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药学在其中的具体作用。
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必要性1.1 老年人特殊的健康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各种慢性疾病、多发病以及多病同时存在的特点。
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这些疾病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老年人需要进行专门的健康管理,以保证身体健康。
1.2 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药学作为研究药物的起源、性质、制剂、作用、药理、药效等方面知识的学科,对于老年人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药学在药物治疗、用药安全、合理用药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为老年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二、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具体作用2.1 药物治疗老年人需要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
药学通过研究药物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为老年人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2 用药安全老年人由于多病多药,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副作用增加等问题。
药学借助药品信息数据库,为老年人提供用药安全的指导,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2.3 合理用药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
药学通过研究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为老年人确定合理的药物剂量,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者剂量不足的问题。
2.4 药物监测老年人使用药物后需要进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监测。
药学通过研究药物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为老年人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挑战与展望3.1 挑战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机制的复杂性,给药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不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存在差异,这也给药学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展望药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老年人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摘要】本文描述了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老年人药物治疗中的潜在问题, 某些药物对老年病人的影响, 药师在老年人药学监护中的作用, 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具体内容及讲述了老年人合理用药及药学监护。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药学监护【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84-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将迅速加大。
为了迎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药学工作者必须大力研究老年药学。
多种疾病的并破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由此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影响老年人药物治疗的不利因素。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PC)要求医院药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病人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来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PC 也是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所存在缺陷、使患者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须措施。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药物消费品种及数量多、用药复杂,应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1.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1.1 65岁以后的老年人,心输出量减少,致使消化道血流减少约40%,加之消化道运动减慢,会使药物吸收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胃粘膜衰退,70岁左右的老人,平均胃酸缺乏可达20%~30%,对于那些需要酸性环境水解生效的药物,就会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1.2 在药物分布方面,由于老年体内水分减少,对那些易在脂肪分布的药物会产生较大影响,药物蓄积作用时间持久;而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轿峰浓度增高。
老年人血浆蛋白量随增龄而减少,这将增加游离药物的浓度。
1.3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改变最明显的是排泄,老年人随着增龄,肾血流量以每年1.5%~1.9%的速度递减;肾小球损伤,以至肾小球滤过在50岁至90岁之间可下降50%,这些因素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特别是那些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大大延长。
1.4 老年人肝血流量随着增龄减少,如65岁比25岁时下降近40%~50%,功能性肝细胞减少药物代谢效能减低,对少数需经肝脏转化才具活性的药物,药效降低;肝细胞灭活能力下降,一些经肝脏代谢药物会使药物浓度升高或消除时间延缓,在给药剂量相同时,老年人比青年人更易出现毒副作用。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摘要】目的:通过提高药剂人员素质,严格全面掌握药品知识特性,因人而异提供药学服务,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合理用药目的。
方法:药剂人员要了解熟知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并同时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方能合理用药。
结论:合理用药和药学服务密切相关。
【关键词】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030-02药品是把“双刃剑”,它能治病,但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就是指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有害反应。
如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容易出现嗜睡、困倦、乏力,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易引起干咳,癌症患者使用化疗药品会引起脱发、身体虚弱,还有四环素牙,这些都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但药品不良反应不包括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错误的用药方法、剂量以及滥用药物、自杀性用药等。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
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1.合理正确用药正确用药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一是建立个人用药档案。
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的同时,要建立个人用药档案,详细记录个人治病时用药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反应等。
二是有针对性地用药。
患者根据诊断,要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再用药,绝不能凭自己的患病症状和用药经验购买、使用药品,这样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
三是掌握给药时机。
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一类解热镇痛药就要在饭后服。
四是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
有些病人认为“注射比吃药见效快”。
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注射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就比较严重。
关于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摘要:一、老年人用药的背景和重要性二、老年人用药面临的问题三、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1.实行个体化治疗2.遵循小剂量起用、缓慢增量、如需停药,缓慢减量的原则3.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4.注意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变化5.优先选择对疾病治疗最有效、最可信的药物正文: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用药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的衰老,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生了改变,因此,老年人用药需要特别谨慎。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首先,老年人用药应实行个体化治疗。
由于老年人各器官衰老的特点,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生了改变,因而很难制定统一的给药标准。
针对老年病人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其次,老年人用药应遵循小剂量起用、缓慢增量、如需停药,缓慢减量的原则。
这是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药物分布容积或清除率的变化,可导致血浆药物浓度老年患者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因此,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引发的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停药,也应缓慢减量,以避免突然停药引发的反跳现象。
第三,老年人用药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的衰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从而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第四,老年人用药需要考虑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变化。
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有所降低,因此,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会有所改变。
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最后,老年人用药应优先选择对疾病治疗最有效、最可信的药物。
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优先选择对疾病治疗最有效、最可信的药物。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张永华;王小萍【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OPD-AE)患者治疗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学监护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方法:药师参与吴忠市人民医院1例COPD-AE患者临床诊疗过程,特别是治疗中各种药物的实施和调整,与医生共同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该例COPD-AE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治疗进行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2(012)012【总页数】3页(P1130-1132)【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用药分析;药学监护【作者】张永华;王小萍【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宁夏吴忠751100;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剂科,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呼吸道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老年人群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2006年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会议(GOLD)指南及中国COPD诊治指南[1]中强调,COPD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需要将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祛痰剂与抗菌药物列为COPD-AE的规范化治疗。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青光眼、骨关节病等;同时,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本文通过对1例COPD-AE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20余年来每于受凉后或冬季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痰多为黄白色黏痰,喘息,胸闷,气短。
多次院外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可好转,但一直未规范治疗,近2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间断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活动耐力明显受限。
药学监护与合理用药本文主要探讨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确保用药群体合理用药。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为公众提供直接、负责任、与药物使用有关的药学监护服务。
专业、细致的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实行药学监护可促进合理用药。
标签:药学监护;合理用药;药物治疗;药学专业药物具有两重性,可治病亦可致病,被形象的比喻为“一把双刃剑”。
合理使用药物能防病治病,反之用药不当,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药源性疾病,甚至致残、致死。
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每年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250万人,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我国各级医院主要患者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急症患者中有1%~4%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1]。
所以,药师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监护,确保用药群体合理用药,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1 PC的概念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1987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 提出,1990年定义为:“PC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
这些结果包括:①治愈疾病;②消除或减轻症状;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
这种治疗过程的执行和监测对患者将会产生3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3]。
统一的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
PC是提供直接、负责的且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直接面向患者,与医生、护士共同承担责任,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2 合理用药的标准合理用药即采取正确的方法将合格药品用于合适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合理用药的标准:①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②用药指征适宜;③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满意,价格适宜;④药物正确无误;⑤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⑥调配无误(包括提供适宜的用药信息);⑦患者依从性良好[5]。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定期做健康体检: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常常变化较快,因此定期做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2. 咨询医生:老年人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特别是多个医生同时治疗时,可能会存在不同医嘱的情况。
咨询医生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潜在风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合理储存药物:老年人应将药物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曝晒和潮湿。
同时,应将药物储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
4.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老年人由于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药物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同时,老年人应注意按时服药,特别是长期用药者,应保持良好的规律性。
5. 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特别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
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停药。
6. 不滥用药物:老年人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尽量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锻炼来改善健康状况。
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减少许多慢性病的发生。
7. 定期复查和调整药物方案:老年人使用药物后,应定期复查身体状况,并与医生及时沟通,以便调整药物方案。
药物方案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是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潜在风险,并定期复查并调整药物方案。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药物的储存和服药时间,避免滥用药物,尽量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锻炼来改善健康状况。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方法:药剂人员要了解熟知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并同时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药学监护,方能合理用药。
结果:撑握老年患者的生理特征与药学监护,能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合理用药。
结论: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密切相关。
药学监护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 ,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医院药学实践中的一项全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的衰退,特别是肝、肾功能的衰退,使药物的动力学、药效学较成年人有所不同,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服用其他药物,使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加。
在临床中要充分认识老年患者的上述特点调整药
物剂量,加强药学监护,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老年人生理及用药特点
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少,如同时用几种药物,由于竞争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将影响游离药物的血浆浓度。
老年人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蠕动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血流量减少。
老年人的这些变化,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尤其是那些在酸性环境中水解而生效的前体药物,其生物利用度会大大降低。
老年人的肾脏的重量在40~80岁之间要减少10%~20%,主要是肾单位的数量减少;肾血流量65岁老年人仅为青年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50岁~90岁之间可下降50%;肾小球分泌功能也大大降低。
老年人肾脏的上述巨大变化,大大地影响了药物自肾脏的排泄,使药物的血浆浓度增高,延缓药物的消除,因此,老年人用药,要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6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3/4为宜。
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85岁的老年人仅为青年人的40%~60%;药酶(P-450)活性亦下降。
另外,老年人功能性干细胞减少对药物的代谢也有一定影响。
2 合理用药
2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用药适应症要强,品种要少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服药物。
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这样可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如一般伤风感冒、慢性便秘及失眠等,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找原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预防这些常见病的发生。
并先选用非药物疗法和心理治疗。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慢性病者尽量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闲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
急性病
者可选用注射用药(如静注、静滴、肌肉或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肉或皮下注射。
用药剂量要小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小,60~80岁老年人用成人剂量的3/4~4/5,80岁以上者则只用1/2。
有肝、肾功能障碍的中老年人用量应更小。
鉴于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用量就尽量做到个体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不断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要遵照医嘱服药要按医生处方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用药。
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到疗程时,要及时停药或减量。
由于老年人常出现忘服、重服、多服、误服或漏服等现象,常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康复,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最好由专人监督。
3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具体内容
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要识别和检查:(1)治疗中所用每种药物用药目的;(2)
用药史,包括用过的所有OTC药物;(3)无明确适应症的药物;(4)药物-疾病禁忌症/预防措施;(5)药物-药物相互作用;(6)病人对药物理解和信任的程度;(7)病人对每种治疗方案的配合情况;(8)尽量减少给药次数,以提高病人对治疗的顺从性;(9)要考虑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药物治疗的影响;(10)评估给药剂量时,要考虑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因素;(11)确定与治疗进展有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12)安全性的证据无药物不良反应;(13)可疑的药物毒性及不良反应记录。
实施药学监护中药师应注意的问题药师在参与药学监护中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医师进行交流,以免引起医师的反感。
医院药师也应适当学习心理学,以便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面对现实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宣泄心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医院药师的服务态度可以引起一系列情绪和情感反应,伴随这些心理反应又常常出现相关的生理性变化。
在药学监护中,药师可以适当应用心理治疗手段对病人加强心理保健教育,减轻患者的情绪障碍,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2~4] 。
通讯作者:王亚玲。
王亚玲(1973-),女(汉族),陕西省扶风县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