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67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遵医嘱用药: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药物的剂量、频次和用法正确使用药物。
2. 慎选药物: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应慎选药物,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3. 避免多药合用: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容易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样容易引起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因此尽量避免多药合用。
4. 注意正确用量:老年人代谢能力低下,药物往往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积累造成药物过量,因此需注意正确用量。
5. 定期复查:老年人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压、血糖、肝功能等,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
6. 注意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因此需要调整用药时间,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7. 谨慎使用非处方药:老年人在使用非处方药时需谨慎,遵循正确用药原则,如正确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说明剂量使用、不超过规定用药时间等。
8. 避免饮食限制: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避免特殊饮食限制,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9. 注意饮食搭配:对于需与食物一起服用的药物,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饮食搭配,并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用药。
10. 避免忘记用药:老年人记忆力可能下降,易忘记用药,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定提醒闹钟、使用药盒等,以保证用药的及时和准确。
11. 不随便更换药物:老年人在用药期间不应随意更换药物,如果需要更换药物,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
12. 避免自行减量:老年人在用药期间不应自行减量,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轻易停药或减少药量,以免影响疗效。
13. 注意药物储存:老年人在家中应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阴凉处,远离阳光和潮湿,避免药物受损或产生变质。
14. 谨慎使用镇痛药:老年人在使用镇痛药物时需谨慎,遵循医嘱使用,并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依赖或不良反应。
1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向医生咨询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老年合理用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赵荣生zhao_rongsheng@本课程讲授内容1. 老年合理用药的意义2.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3.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4.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5. 老年人诊疗用药原则6. 老年人常用药物一、合理用药的意义药物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甚至毒性。
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能使患者迅速恢复健康,可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冒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反之,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损害健康,贻误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以医学和药学知识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而合理选用药物;药师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审核并调配处方、用药咨询、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提供全程化的临床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提高用药的依从性,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说,临床合理用药是医生、药师和患者的共同目标。
临床中合理用药的关键包括:正确地诊断,正确选择药物(正确的药物、用法和用量);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史(有无过敏史、遗传因素等);结合患者状况选用药物(机体状态、年龄、性别、体重);根据病变部位选用药物(合适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注意合并用药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经济地使用药物。
在诊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状况选用药物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如机体状态、年龄、性别、体重等,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儿童、老年人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和运动员等。
本课程将就老年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
二、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健康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逐渐延长。
另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出生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维化和钙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血压易波动,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受损,易发生血栓形成,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改变,具体包括:一)药物吸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肠道的吸收表面积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减慢,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二)药物分布老年人的体液分布发生改变,体液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药物在血浆中的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药物在组织内的浓度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药物代谢老年人的肝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积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药物排泄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药物的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下降,药物的蓄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各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用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疗效,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三)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高风险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限制使用。
四)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导致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用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作者:赵鑫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0期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不能与普通成年人一样看待。
老年人机体老化,相关功能退化或降低,对药物的代谢有其特殊性;且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用药品种较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因此,更需要注意合理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五种药”法则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罹患疾病多种并存,服用的药物也会较多。
但老年人用药还是应该少而精,同时服用的药物一般不应超过5種。
个体化原则老年人在用药时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遵循“小剂量起用,缓慢增量,如需停药,缓慢减量”的原则。
暂时停药原则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情况特殊,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较高,在服药期间如出现新的不良症状,暂时停药是最安全的干预措施。
家人监护原则对于一些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差的老人,未按要求服药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家人要特别关心这些老人的用药情况,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营养干预原则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器官机能下降,大多是负氮平衡代谢(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量低于消耗的蛋白质量,产生的氮收支不平衡状态),一旦长期患病,就会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到药物的治疗。
因此要重视食物营养成分的选择和搭配,促使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用药时间的管理老年人服药时一定要注意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不同的药物都有其各自的最佳吸收时间,只有按时按量服药,药物才能更好地被吸收,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不注意用药时间的管理则会适得其反,严重者还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分类管理老年人由于记忆下降,视力也有所减退,且服药品种较多,容易混淆而错服药物。
家人可以买一些药物的收纳盒,帮助老年人做好药物的分类管理。
建议根据药品的颜色、形状、性状进行分类,对每一类药物都做出明显的标识区分,并在药物收纳盒上粘贴标签或者用马克笔在盒子的不同格子上标明药品名称、服用时间及用量,方便老年人每日合理服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与保健继续教育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
老年人药品用量相对增加。
而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使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作用及排泄均有改变,加之一个老年人身上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固然较多,因此如何对老年人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和老年药学的重要内容,给老年人合理用药,提高老年人用药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已刻不容缓。
(一)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相结合而用药。
1、老年人对药物吸收特点:因老年人胃肠黏膜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药物的解离和溶解、从而药物吸收。
胃动脉硬化,血流降低,因而药物吸收减少或推迟,胃动力改变,胃排空速度减慢、肠蠕动减慢,使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
2、老年人的药物分布特点:老年人机体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水和肌肉组织减少,脂肪成分增加,导致水溶性药物如“扑热息痛”等的分布减少,血药浓度增高。
而对脂溶性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等在组织中分布增多,且作用持久。
3、老年人血浆蛋白减少,是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如“杜冷丁”、“水杨酸”、“苯妥英钠”及“口服降糖药”等药物减少且有药理活性的游离药物增多,而致机体血药浓度增高,生物有效浓度也有可能提高。
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并用药物多,药物之间相互竞争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从而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型药物增多,易产生毒性。
4、药物的代谢特点:肝脏是主要代谢器官。
而老年人肝功能性肝细胞数减少,肝血流量下降,尤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活性下降,对药物的氧化、还原、水解下降,从而使药物在血液及组织中的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此类在肝代谢的药物如“四环素”、“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眠尔通”等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明显升高,半衰期延长20%到50%。
对“安定”这一药物比青壮年延长4到5倍,而药物“奎尼丁”、“西咪替丁”、“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普萘洛尔”,“利多卡因”等的代谢率随增龄而明显下降。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1.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应该减少用药量和剂量,尽可能避免多药联用。
2. 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可能选择口服药物,避免使用注射剂和吸入剂,特别是激素类药物、抗生素和镇静催眠药等。
3. 在用药前应该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信息,避免用药过敏和药物相互作用。
4.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如酒类、浓茶、咖啡等,以及过度疲劳、过度饮食、忧虑、焦虑等。
5. 定期复查用药效果和安全性,避免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以及避免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意外事故。
老年人应该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老年人健康和长寿。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