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德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德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德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德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在德语的报刊文章中为数不少的复合词由作者即兴构成,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德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语法关系,并可通过句法手段表达出来。只有在篇章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复合词的完整语义。

关键词复合词启示性构词语义篇章

我们在阅读德语报刊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词在词典里找不到相应的词条,成为阅读理解的“拦路虎”。的确,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不断地有新的领域被开拓出来。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需要用语言来加以表达,许许多多的新词也就应运而生,而词典的编撰是无法与词汇的发展同步的。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词汇同样也在以爆炸的速度迅速地膨胀、增长着。我们在阅读外文报刊时会遇到“新面孔”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实际上纯粹的新造词是极为罕见的,现在的所谓“新词”其实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其途径有二:一是给原有的词赋予新的意义,表现为词义的增加、转折、引申等;二是将原有的词(有时也吸收外来词素)按照构词规律组合而成新词,例如Netz(网)和Seite(面,页)这两个词因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因特网的发展而增加了新的含义,同时它们也与其它单词共同构成了许多新的词,如Netz-Software(网络软件), Internet-Seite(因特网网页)等。在这些新词中复合词是最能产、最有表现力的形式,因而是我们阅读时遭遇最多的障碍。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研究德语复合词的构词规律,探讨在没有词典帮助的情况下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一德语复合词的启示性

在德语阅读中,没有词典的帮助,我们仍然能理解大多数复合词。这首先是因为德语复合词的构成极有规律,显示出很强的启示性(Motivation)。

就简单词而言,其外在的形式(读音、字母)和内容(词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没有启示性1。只有极少数简单词能依稀看出点语音启示性的痕迹,如拟声词Kuckuck,Kikeriki,Wauwau等。而几乎所有的新词都具有启示性。具有启示性的词也被称为“透明词”。对于一个陌生的复合词,如果我们熟悉其构词成分和构词规律,便可推知其基本含义。如:Finanzkrise (金融危机) = Finanz + Krise: finanzielle Krise; Handelskrieg (贸易战) = Handel + -s- + Krieg: Krieg im Handel等。这是因为,按照转换生成构词学派的观点,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Sprachkompetenz),能够根据有限的句法规则理解和创造无限的句子,同样,人们也能够根据有限的构词规则理解和创造无限的新词2。这一过程的实现,即是以句法结构为表现形式的深层结构(Tiefenstruktur)向表层结构(Oberfl?chenstruktur)的转换,例如Finanzkrise←Krise,die im Finanzbereich ausbricht。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复合词时,经由它的表层结构可以回溯到它的深层结构,从而得到它的释义。

复合词的启示性有强弱之分。新出现的复合词大都由作者即兴构成,被称为“瞬间构词”(Augenblicksbildung) 或“临时构词”(okkasionelle Bildung),这些新词一般结构较为松散,启示性就强,很容易理解。有些词是“一次性”的,有些词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被广为接受并收入词典。在这一词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词逐渐摆脱其构词成分的语义约束而倾向于建立独立的固定语义,其启示性也就随之减弱甚至完全丧失(Demotivierung),并成为惯用词(Idiom)而无法解析。试比较Gro?stadt(大城市)和Gro?mutter(祖母,外祖母),前者可以理解为eine gro?e Stadt,而后者却不能说是gro?e Mutter。惯用词中有的是固定概念的命名,如Milchstra?e(银河,而不是“牛奶路”);有的是词义的扩大或缩小,如Verwaltungsk?rper(行政团体,K?rper最初指的是人或动物的躯干,现在扩大到可指物质的东西),Hochzeit(原指一般的宗教节日,后来缩小到专指“婚礼”);有的是词义带有修辞色彩,如Wetterhahn(风信旗,旗为鸡的形状),以及一些习语中的复合词如das geht über die Hutschnur (Hutschnur本义“帽带”,但在此固定搭配中其本义已消失,与其它词共同表示“这太过分了”)等等。因此,对于已惯用化的词,整个复合词的词义与构词成分的意义往往相去甚远,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而应查阅词典并根据上下文来判定正确的词义。

在复合词中,完全惯用化的情况是不多的,大多数复合词都能由其构词成分而推知其含义,但也不是简单、机械的意义相加。

要正确地理解复合词的词义,首先必须了解复合词的构词规律,还要明确其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同时一定的基础词汇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通过分析结构和构词语义来理解德语复合词

通过分析构词成分可以推知复合词的含义。构词成分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句法手段(词组或句子)表达出来,使复合词词义明朗化,从而帮助我们更为精确地获取复合词的词义信息。按照各构词成分之间的关系,德语复合词可分为并列型复合词(Kopulativkomposita) 和限定型复合词(Determinativkompsita)。

并列型复合词的数量不多,其构词成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主从之分,互相不限定、不修饰,形成了“既是…又是…”的结构,通常可用und 转换成词组。整个复合词的语义一般为两个构词成分的语义交叉部分,如Südost(东南),taubstumm(又聋又哑),Dichterkomponist(诗人兼作曲家),Radiowecker(带闹钟的收音机)等。也有一些并列型复合词是由互相矛盾的形容词组成的,如schwarzwei?, bittersü?。还有一些由连字符连接而成,如deutsch-chinesisch, politisch-wirtschaftlich 等。并列型复合词大都易于理解。

数量最多的是限定型复合词。其构词成分的第二部分为基本词(Grundwort),决定着复合词的语法特征(词类、性、数、格等)和语义上的基本类属,是复合词的核心。第一部分为限定词(Bestimmungswort),在语义和语法上从属于基本词,对基本词作进一步说明。例如,Wirtschaftsbau(经济建设)和Wohnungsbau(住房建设),基本词Bau(建设)确定了复合词所属的词场(Wortfeld),限定词Wirtschaft(经济)和Wohnung(住房)又将范围进一步缩小、限定,从而使具有相同词根的两个复合词从意义上区别开来。复合词中各构词成分的前后顺序是固定的,更动之后词义便改变了,如Arbeitsstunde(工作的小时数)不等同于Stundenarbeit(按小时计的工作),Kuhmilch(牛奶)当然也不是Milchkuh(奶牛),这种情况在阅读时不容忽视。

限定型复合词一般是二元的,即由两个成分构成,但在报刊文章中三元复合词也常常出现,如Sozialversicherungsbeitrag(社会保险费),Lohnsteuerklasse(工资所得税等级)等。多元复合词有时是限定型和连接型的混合体,如Schwarzwei?fernseher(黑白电视机), Südost-Asien(东南亚)。无论构词成分多少,它们首先会被划为两部分,然后再继续逐层划分。正确的划分对词义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造成歧义,如Hauptstra?enbauplan3共有四个成分,在第一次划分时出现三种情形:Haupt-Stra?enbauplan(街道修建的总体规划), Hauptstra?en-Bauplan(主要街道的修建计划), Hauptstra?enbau-Plan(主要街道修建的计划), 后两种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但与前一种有较大不同。为了澄清这种多义性,文章中出现的多元复合词常常由连字符连接,以便于读者理解。

限定型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种语法语义关系:

1.从属关系

这类复合词的两个构词成分之间呈现的定语关系可用第二格及定语从句来表示,或者说明一种占有关系,如Staatsfirma (国营公司,可解释为Firma des Staats/ Firma, die der Staat besitzt),或是体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Marktanteil (市场分额,可解释为Anteil des Markts) 等。

2.修饰关系

这一类复合词占了大多数。其限定词从不同角度对基本词进行进一步说明、限定,具体又可分为:

--表示构成材料或组成部分:(woraus?) Eisblume (冰花,可解释为Blume aus Eis),Kundenkreis (客户群,可解释为Kreis aus Kunden)

--表示地点、方向等:(wo? woher? wohin?) Asien-Krise (亚洲危机,可解释为Krise in Asien), Chinareise (中国旅行,可解释为Reise nach China)

--表示时间:(wann?) Monatsverdienst (月收入,可解释为Verdienst im Momat)

--说明原因:(warum?) Hochwasserschaden (洪水灾害,可解释为Schaden infolge des Hochwassers)

--指明方式、工具:(womit?) Geldstrafe (罚款,可解释为Strafe mit Geld), Bahnfahrt (火车旅行,可解释为Fahrt mit der Bahn)

--表示目的、用途:(wozu? wofür?) Bauprojekt (工程项目,可解释为Projekt zum Bau), Arbeitslosenhilfe (失业救助,可解释为Hilfe für die Arbeitslosen)

--陈述性质、特征:(was für ein?) Gesamtumsatz (总营业额,可解释为gesamter Umsatz), Finanzhilfe (财政资助,可解释为finanzielle Hilfe)

--说明基本词的内容、涉及的方面等:Urlaubsgesetz (休假规定,可解释为Gesetz über Urlaub), Haushaltsplan (财政预算案,可解释为Plan über Haushalt)

3.主谓关系

限定词相当于主语,基本词相当于动词谓语,表示限定词的行为或过程,如Kursverfall (股市下跌,可解释为Der Kurs verf?llt.), Preiserh?hung (价格上涨,可解释为Der Preis erh?ht sich.) 。

4.动宾关系

限定词相当于基本词的第四格宾语(少数为第三格),如Betriebsprüfung (企业考查,可解释为Man prüft den Betrieb.), Netzwechsel (网络转换,可解释为Man wechselt das Netz. )。

在多元复合词中可能同时包含两种以上的语义关系,如前文提到的Hauptstra?enbauplan 一词中就存在着说明性质、内容和目的的修饰关系以及动宾关系。

在德语复合词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形式,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包括1)物主型复合词(Possessivkompositum),具有借代、借喻等修辞色彩,如Langbein(不是“长腿”,而是“腿长的人”),Rotk?ppchen(专指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小红帽”,而不是一般的红帽子);2)紧缩复合词(Zusammenrückung),如der Leerenbecher(酒徒),der Dreik?sehoch(小不点儿),das Dankesch?n (感谢),das Vergi?meinnicht(勿忘草)等,由句子或词组不改变语序和词形而组成,没有基本词和限定词之分,其词类、词性也不由最后成分决定;3)拼缀词(Zusammenbildung),借助派生手段由词组复合而成,如Au?erachtlassen(忽视), Inhaftnahme(监禁)等。

另外,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发现,作为复合词构词成分的不仅仅是德语词,外来词的吸收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德语构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由英语单词共同参与组成的德语复合词俯拾皆是,如Online-Angebot(在线供应), Non-food-Einkauf(非食品的购买),Service-Agentur (售后服务处),Single-Haushalt(个人财务)等等。因此,对其他的外语,尤其是英语,有所了解,无疑有助于德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三在篇章基础上理解复合词

探讨德语复合词的词义,除了了解复合词本身的结构之外,还需了解德语复合词在篇章(Text)基础上的重要构词规律,需在特定的语境(Kontext)中对复合词进行分析。

语境,不仅指篇章内部的环境,即语言的上下文(sprachlicher Kontext);还可以指“情景语境”(Situationskontext),包括篇章形成的背景知识、情况常识、特定环境等;还可以是“文化语境”(kultureller Kontext),指的是文章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在同一篇文章中,一些复合词可找到一个甚至多个相应的语篇成分(Textelement),达成语义上的衔接。这些语篇成分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复合词另行描述4,对复合词的理解极具启发价值。

1)复合词与相关语篇成分语义上所指同一(referenzidentisch),所含信息量等价。

其中有的在各成分形式上也完全一致,后者为前者的分解形式,如:

EU-Finanzminister(欧盟财政部长)--- Finanzminister der EU

Asienkrise(亚洲危机)--- die asiatische Krise

Jahresende(年终)--- Ende des Jahres

有的可视为后者是前者的释义、改写,如:

Bauarbeiter(建筑工人)--- Menschen aus Bauberufen

Kursverfall(股市跌落)--- …die B?rsenkurse fallen

Haushaltssanierung(财政整顿)--- …da? es die Staatsfinanzen dauerhaft saniert habe…

有的互为同义词、近义词,如:

Arbeitsplatz(工作岗位)--- Job

Bauunternehmen(建筑企业)--- Baufirma

Nachbarland(邻国)--- Nachbarstaat

2)复合词与相关语篇成分语义上不完全对应,而是上下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等,如:Mitgliedsland(成员国)--- Teilnehmer an der W?hrungsunion

Finanzministertagung(财政部长会议)--- Ministertagung --- Tagung

Baufacharbeiter(建筑技工)--- Facharbeiter --- Arbeiter

3)复合词的相关语篇成分没有直接出现,而是一种内隐(implizite)的形式,如:

在一篇文章的标题“Krisenmanager in der Krise”中,Krisenmanager 很容易理解为Manager in der Krise(危机中的经理),猜测大概是介绍某个人物。但进入正文后马上就能发现,Manager 实际上是指Internationale W?hrungsfond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eltbank(世界银行)这两个金融机构,文章评论的是它们在亚洲经济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在报刊文章中特别是标题中,作者用词常常“别有用心”,真正所指尚待下文分解,有时要读完整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人们用于交际的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排除歧义,确定所指。如Leistungsf?higkeit 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体现不同的含义,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指“机器的功率”,也可以是“工作效率”,但此时出现于经济评论中“Jedes Land verfügt entsprechend seiner Gr??e und wirtschaftlichen Leistungsf?higkeit über eine bestimmte Quote, nach der sich seine Einzahlungen und die im Notfall zu beanspruchende Kreditsumme richten.”(每个国家都具有与其规模和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定额,并以此来决定支付以及在紧急情况下所需的贷款数额)自然指的是国家的“经济实力”。

在德语报刊文章里出现的复合新词更是基于篇章而为篇章服务的,大都与篇章主题紧密相联,同属于一个相同的或相关的词场(Wortfeld)。复合词所带有的这种明显的主题色彩,给词义的理解起了一个定向作用。例如在一篇题为“Dresdner Bank ist trotz Krise in Asien für Europas Kapitalm?rkte optimistisch”(尽管亚洲爆发危机,德累斯顿银行仍对欧洲金融市场持乐观态度)的文章中出现了以下围绕Krise(危机)和Kapitalmarkt(金融市场)的复合词:Kapitalmarkt-Expert(金融市场专家), Euro-B?rse(欧洲股市), Bankanalyst(银行分析家), Privatanleger(个人购买者), Regierungsanleihen(国债), Dollar-Bestand(美元储备), Zinsverzicht(利息放弃), Immobilienkrise (不动产危机), Liquidit?tskrise(偿付危机)等等。

对于复合词词义的探讨,篇章所提供的不仅是具体的语言环境,还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背景暗示,要求读者本身具备相应的知识与之呼应,否则造成理解上的不完整甚至偏差。如Dollar-Banane 是个从表面看几乎没有逻辑关系的即兴构词,令人纳闷什么是“美元香蕉”。虽然文中也有一些相关的词,如Bananenpolitik(香蕉政策), Bananenmarktordnung(香蕉市场规定)等,但仍不足以使人明白,美元和香蕉怎么会联系到一起。如果读者平时关心时事,对国际贸易有所了解,便会很快明白此文是针对由来已久的美欧香蕉贸易争端的,而Dollar-Banane 则指的是美洲国家出口的香蕉。

另外,由于政治立场、感情倾向等因素,作者在谴词造句过程中赋予文章一定的修辞色彩,使一些词偏离了本义,理解上就要注重其意义的引申,挖掘其真正的内涵。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具有启示性的)复合词,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它的构词成分及其构成方式来联想、猜测、推知它的基本词义,但这种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当词语进入具体的言语活动后,它所包含的语义往往是非常丰富而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的意义,如情境义、词外义和联想义等等,若单从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去理解,是领会不到其中的“言外之义”的。要想完全领悟复合词的蕴涵,应立足于篇章,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在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经由分析综合而完成。

主动地研究探讨词义的方法,不再一味地依赖词典或是消极地等待老师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阅读理

解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整个德语学习都有促进作用。

注释

1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索绪尔:102。

2 Chomsky 认为,语言具有创造性。参见俞如珍,金顺德:170。

3 此例参考邹培国:81。

4 即篇章语言学的“复指”(Wiederaufgabe)。

参考文献

1)Dederding, Hans-Martin: Wortbildung, Syntax, Text. Erlangen 1982

2)Fleischer, Wolfgang: Wortbildung der deutschen Gegenwartssprache. Leipzig 1983

3)Naumann, Bernd: Einführung in die Wortbildungslehre des Deutschen. Niemeyer 1986

4)Ortner, Hanspeter/ Ortner, Lorelies: Zur Theorie und Praxis der Kompositaforschung. Tübingen 1984

5)Zhu, Jianhua: Morphologie, Semantik und Funktion fachsprachlicher Komposita. Heidelberg 1987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

8)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9)朱建华:语篇基础上的德语构词分析,《篇章语言学研究论集》,45-62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邹培国:现代德语构词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年

[汉德,词法,文化差异]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德词法学中的文化差异

从对比语言学角度浅析汉德词法学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谓说话,它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方式的一种。对于一个非外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即构成了其语言概念的全部,他们并没有必要去追究语言的深层涵义。然而对于我们外语的专业学习者,对比母语和外语的互通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好外语,还可以使我们对母语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对语言的深层概念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语言特点及规则的学科。语言有其规则,大脑里有其语言系统。当人们想要说话时,他就可以运用语言规则来表达交流。 而语言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大多数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世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点和特色,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和背景。但是世界各族人民对待自然、社会现象、日常交际等都有大致一致的看法。他们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是由此却产生了语言一致性规则。语言既然有一致性,是不是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语言的通性,对另一门语言的学习就会变得容易了呢?因此,语言学又出现了一个分支---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各语言之间的混合、杂交以及母语和外来语之间的冲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词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使学习第二语言更加容易和深入。由于对比语言学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科,在本文中,本人只能对汉德语言学中词法学部分进行浅显比较。又由于德语中的构词方式分为衍生法、派生法和复合法,而汉语的构词法中多以复合法为主,所以本人主要对比汉德语中复合词构成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一)衍生法是基于词本身进行的曲折变化。比如德语中经常把一个动词用作名词,leben 用作动词表示生活、活着,而das Leben则表达生活这个名词性概念,比如我们常说生活真美好,此处das Leben才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比较类似于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常说种这个字,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播种;也可以用作名字,表示用来结出果实的种子;甚至我们把种子作为定语使用,种子选手来形容有潜质的比赛者。 (二)派生法是在词本身加上前缀或后缀来扩展词的含义。比如在德语中,我们经常把动词的词尾变成er,来表示做这个动作的人或者工具。比如把arbEiten工作这个词变为der Arbeiter,就表示工人,做这个动作的人。 wecken唤醒变为 der Wecker,就表示做唤醒这个动作的工具,义为闹钟。中文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字后面加个子字,来表示身份或者名词概念,像骗这个动词后面加个子就变成了骗子,指做这个动作的人;日就可以变成日子,表示生活,而不再是一个名词太阳或者量词几天的意思了。 (三)复合法的构词方式在德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汉语中更是最主要的构词方式。在汉德语中,复合法的构词方式既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一致性,又体现出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复合词的构成一致性的一面。我曾经在一位德国朋友家里,看见妈妈正在擦拭孩子满嘴的巧克力酱,同时揶揄孩子Naschkatze,naschen是德语中的动词吃的意思,但是这个吃是带有贬义的,可以指偷吃或者贪食甜食的含义,Katze是动物猫,合在一起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在中国母亲宠溺的唤孩子馋猫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下,汉德语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非常类似的动词+名词的组合,就连用来打比方的动物都同时选用猫咪的形象。还有一个例子,虽然德国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级别的,但是初到德国的人都会喝不惯,因为德国的水质很硬,我又一次在德国朋友面前抱怨德国的硬水,以为他肯定不懂我的意思我

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

2003年10月第17卷第4期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Oct.,2003 Vol.17 No.4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 陈宇涵1,任汇江2 (1.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烟台264005;2.烟台大学总务处,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版)中,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近三千个双音复合词,利用义素分析法,从两个语素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及如何显映词义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归纳出60种语义结构模式,对部分模式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双音复合词;语义;构词法;语义结构模式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03)04011305 一、引言 1.分析双音词语义结构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复合词数量众多,结构复杂,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进行了分析;其后,这个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关注着。但对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的研究,大多仍局限于语法的角度,缺乏词义的分析,浮于结构的表层。 自60年代初,国外语言学的重点由句法向语义转移,语义学的范围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在现代语言学中,语义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获得了长足进展[1,2]。在我国,关于语义的研究亦于近年蓬勃兴起,学者们纷纷致力于汉语的语义研究[3,4]。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语言的意义。词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单位和运用单位,词汇是静态语义的主要载体。对句子的语义分析,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构成句子的词的语义上。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双音节词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双音节词中,合成词又占绝大多数;占据合成词主体位置的,是复合词。因此,对复合词的语义研究,在汉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单纯词的内部是没有结构的;双音节派生词内部的结构关系也比较简单。与它们相比,复合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要复杂得多,科学地揭示它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于正确地解释它的词义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对词汇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为了满足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对语言学提出的越来越多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复合词构成规律及语素间关系的研究。 2.由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词目,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现代汉语词汇的概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和信度,最大限度地控制误差变异、排除无关变异的影响,我们把这次调查的对象限定在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范围内,不把被标注了书面语体色彩的词、方言词以及反映旧时代事物的词收入调查的样本之内。为保证样本与总体的同构,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保证均匀地抽取各部分个体,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采用了以下取样方式:从每5页中选取一页,从这一页中选取一列(多是右边一列)。用这种方式,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版)中筛选出合条件共2751个词。 在分析、确定语素义、词义时,立足汉语现状, — 3 1 1 — [收稿日期]20030702 [作者简介]陈宇涵,1969年生,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助理编辑,硕士。

德语日常词汇大全

德语日常词汇大全 essen und trinken etwas 一些die Banane 香蕉 der Zucker 糖das Br?tchen 小面包 die Speisekarte 菜单der Durst 口渴 die Rechnung 帐单die Flasche 瓶子 der Apfel 苹果das Getr?nk 饮料 das Brot 面包der Kaffee 咖啡 die Disko 迪厅die Lebensmittel 食物,食品 der Fisch 鱼das Obst 水果 der Gast 客人die Sahne 奶油 der Hunger 饿die Wein 葡萄酒 der Kuchen 蛋糕das Bier 啤酒 die Milch 牛奶die Butter 黄油 die Pommes frites 薯条das Ei 蛋 der Saft 果汁das Fleisch 肉 der Schinken 火腿das Glas (玻璃)杯 das Wasser 水die Kartofel 土豆 das Lieblingsessen 最喜欢的食物das Frühstück 早餐 der Reis 大米das H?hnchen 童子鸡 der Salat 沙拉der Kiosk 小亭子 der Tee 茶das Lokal 饭馆,酒店 die Zigarette 香烟das ?l 油 die Birne 梨das Restaurant 酒店 das Cafe 咖啡das Salz 盐 das Essen 吃die Tomate 西红柿 bestellen 预订kochen 烹饪 bitter 苦的rauchen 抽烟 sü?甜的schmecken (+DAT)美味的ein bisschen 一点点trinken 喝 essen 吃wunderbar (指菜肴)精美的wenig 少量的 wohnen der Stuhl 椅子der Kühlschrank 冰箱 das Bett 床das Sofa 沙发 das Bild 画die Uhr 钟 der Fernsehen 电视der Bücherschrank 书柜 der Eletroherd 电子炉der Schreibtisch 书桌 der Schrank 柜子der Tisch 桌子 die Adreese 地址das Feuer 火 der Balkon 阳台der Herd 炉灶 das Doppelzimmer 双人房das Licht 明亮的,光明的das Einzelzimmer 单人房der Ort 地点,位置

常用实用德语构词法最全版 前缀后缀大全培训资料

常用实用德语构词法最全版前缀后缀大全

前缀:un-; ein-, aus-; ver-; er-; ent-; ueber-; ab-; mit-; zu-; an-; miss-; zer- 后缀:-frei, -los; -ik, -ie; -mittel; -wesen -------------------------------------------------------------------------------- I- 前缀 un:un 可做名词,形容词及副词的前缀,表示否定和相反的意义。前缀un 永远重读。 die Lust 兴趣 die Unlust 缺乏兴趣 das Glueck 幸福 das Unglueck 不幸 die Natur 自然 die Unnatur 不自然 die Ruhe 安静 die Unruhe 不安 ruhig 安静的 unruhig 心神不定 klar 清楚的 unklar 不清楚的 sauber 干净的 unsauber 不干净的 puenktlich 准时的 unpuenktlich 不准时的 gern 乐意 ungern 不愿意 II- 后缀 -frei 和 -los:

由名词加后缀 -frei 构成的形容词,表示不受该名词所指事物的约束和负担,即frei von etwas(’something)sein(‘existence): Fehler + frei = fehlerfrei 无误的 Sorge + frei = sorgefrei 无忧无虑的 Atomwaffen + frei = atomwaffenfrei 无核的 由名词加后缀 -los 构成的形容词,表示失去或没有该名词所指的内容,即ohne(‘withou t) etwas: Fleisch + los = fleischlos 无肉的 Arbeit + los = arbeitslos 失业的 Kinder + los = kinderlos 无子女的 III- 外来语后缀 -ik 和 -ie: 1- 带有后缀 -ik 或 -ie 的名词一般表示知识领域或学校专业,这类词永远是阴性,重音一般都落在词尾上。 Mathematik 数学 Philosophie 哲学 Musik 音乐 Geographie 地理 Physik 物理 Psychologie 心理学 Agrotechnik 农业技术 Soziologie 社会学 注意:Agrotechnik 重音在第一音节,是个例外。 2- 由这类名词构成的形容词需加后缀 -isch Politik politisch 政治的 但: Musik musikalisch 音乐的

德语报刊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德语报刊中复合词词义的理解 在德语的报刊文章中为数不少的复合词由作者即兴构成,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德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语法关系,并可通过句法手段表达出来。只有在篇章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复合词的完整语义。 我们在阅读德语报刊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词在词典里找不到相应的词条,成为阅读理解的“拦路虎”。的确,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不断地有新的领域被开拓出来。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需要用语言来加以表达,许许多多的新词也就应运而生,而词典的编撰是无法与词汇的发展同步的。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词汇同样也在以爆炸的速度迅速地膨胀、增长着。我们在阅读外文报刊时会遇到“新面孔”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实际上纯粹的新造词是极为罕见的,现在的所谓“新词”其实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其途径有二:一是给原有的词赋予新的意义,表现为词义的增加、转折、引申等;二是将原有的词(有时也吸收外来词素)按照构词规律组合而成新词,例如Netz(网)和Seite(面,页)这两个词因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因特网的发展而增加了新的含义,同时它们也与其它单词共同构成了许多新的词,如Netz-Software(网络软件), Internet-Seite(因特网网页)等。在这些新词中复合词是最能产、最有表现力的形式,因而是我们阅读时遭遇最多的障碍。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研究德语复合词的构词规律,探讨在没有词典帮助的情况下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一德语复合词的启示性 在德语阅读中,没有词典的帮助,我们仍然能理解大多数复合词。这首先是因为德语复合词的构成极有规律,显示出很强的启示性(Motivation)。 就简单词而言,其外在的形式(读音、字母)和内容(词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没有启示性1。只有极少数简单词能依稀看出点语音启示性的痕迹,如拟声词Kuckuck,Kikeriki,Wauwau等。而几乎所有的新词都具有启示性。具有启示性的词也被称为“透明词”。对于一个陌生的复合词,如果我们熟悉其构词成分和构词规律,便可推知其基本含义。如:Finanzkrise (金融危机) = Finanz + Krise: finanzielle Krise; Handelskrieg (贸易战) = Handel + -s- + Krieg: Krieg im Handel等。这是因为,按照转换生成构词学派的观点,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Sprachkompetenz),能够根据有限的句法规则理解和创造无限的句子,同样,人们也能够根据有限的构词规则理解和创造无限的新词2。这一过程的实现,即是以句法结构为表现形式的深层结构(Tiefenstruktur)向表层结构(Oberflaechenstruktur)的转换,例如Finanzkrise←Krise,die im Finanzbereich ausbricht。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复合词时,经由它的表层结构可以回溯到它的深层结构,从而得到它的释义。 复合词的启示性有强弱之分。新出现的复合词大都由作者即兴构成,被称为“瞬间构 词”(Augenblicksbildung) 或“临时构词”(okkasionelle Bildung),这些新词一般结构较为松散,启示性就强,很容易理解。有些词是“一次性”的,有些词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被广为接受并收入词典。在这一词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词逐渐摆脱其构词成分的语义约束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2卷第5期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Vol.22No.5 2000年9月(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 tion)Sep.,2000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陈瑶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近年来(1994年至1998)复合词结构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1、研究观念相对化;2、研究方法多样化;3、研究目标多元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0)05-0065-06 一、研究观念相对化 建国到九十年代初,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多半是/非此即彼0的研究,即对复合词结构的有关问题经常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而且各持一端,各有一套支撑自己观点的语言事实,只是较少坐下来用对方的语言事实来检验自己的观点。近年来,研究者们较注意打破前人既有的研究框架,将复合词的研究相对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复合词的研究更贴近汉语的实际。这种相对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既此既彼0的研究。这种研究注意分清前人两种相反观点的利弊,根据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折中的观点,这种折中并不是一种中庸,而是一种对/非此即彼0研究的反思,是一种使复合词结构研究更接近复合词自身结构规律的积极努力。 如在复合词结构性质的研究中,以前对复合词结构的性质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复合词的结构与短语的结构一致,应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八十年代中期大都这样认为);一种认为复合词有与短语相差很大的结构规律,应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刘叔新1990)。近年来,有的研究者通过对形名结构的复合词的深入分析,从复合词结构中的词素类与复合词的词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以及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与词序形式有较整齐的因应规律,某些词素序与词序一样能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事实出发,对/复合词的形类与其直接成分的形类不同0 (施关淦1988),/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素意义关系类型一般不与特定的词素序形式相因应0(刘叔新1990),复合词的结构具有词汇性的观点提出疑议,认为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并不是单纯的语法学或词汇学问题,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性质0的问题(王政红1998)。也就是说,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应该与语法学和词汇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既此既彼0的观念在复合词与短语划界的研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我们知道,由于 [收稿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陈瑶(1971)),女,湖北武汉市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研究生。

(完整版)单纯词和合成词(复合词和派生词)

词是由构词语素构成的,没有变词语素的事儿,所以一般只根据构词语素的情况来分析词的结构。根据词中各个构词语素出现的情况,一般把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个大类。 单纯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一般而言单纯词是一个语素,而且只能是词根,词缀是不能单独构词的,词尾则根本就不是构词成分。例如汉语的“人、手、水、河、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等,英语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等都是单纯词。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类: 一类是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词就是复合词,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所以叫做复合词。例如汉语的“思想、学习、黄瓜、大豆、胆怯”等,英语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 一类是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就是派生词。派生词的意义是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词缀有的在词的前面,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前后都有词缀,词缀往往表示意义或功能上的类化。例如汉语的派生词“老师、阿妈、作者、读者、路子、石头、盖儿、慢性、客气、深化”,英语的如“friendless、 friendly、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等。英语unkindly、汉语的“非霸权主义”、“反革命者”是前后都有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也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词合成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五种。 并列式:几个构词语素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如:喜悦、根本、语言、长久、尺寸、岁月、动静、国家、窗户、妻子、睡觉。 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如:白菜、铁路、国债、物色、雪白、瓜分。 补充式:前一个语素是词义中心,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如:拆穿、打倒、推翻、改进、人口、花朵、布匹、纸张。 支配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表示动作对象。如:干事、中肯、表态、司机、伤心、丢人、照常、围脖。 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事物,后一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动作。如:地震、眼尖、心疼、肉麻、肉松、自卫、性急。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前面。如:老虎、老乡、老大、阿姨、阿飞、可笑、可怜、非法、非常、以后。 后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后面。如:患者、兔子、刀子、田头、恶化、歌手、队员、土气、画家、绿油油。 返回 要注意区别易混的合成词: 偏正式和支配式:偏正式一定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中心,支配式没有这种中心。如:围墙、围裙、围脖、围巾、围棋,其中“围脖”是支配式,其它词的中心意义是后一语素,前一语素修饰后一语

16句实用的德语日常用语

1 这个秃子特别挑剔,他尽鸡蛋里面挑骨头。我们离他远点。 Der Glatzkopf is sehr heikel. Er versucht überall, ein Harr in der Supper zu finden. Wir müssen Distanz zu ihm halten. 2 Erik是个有点怪的人。他有时会有些怪念头。你可别见怪! Erik ist ein etwas eigenartiger Mensch. Manchmal hat er nur Grillen im Kopf. Nimm das nicht so ernst! 3 你要相信我,Fritz遇事只盯着他的利益。 Glaub mir! dass Fritz bei allem, was ihn betrifft, nur seine Interessen und seinen Vorteil im Auge hat. 4 你必须小心这个人,他还很会利用别人,会对用的着的人溜须拍马。 Auf den Man musst du aufpassen. Er versteht es gut, die anderen auszunutzen. Er geht eben immer dem Richtigen um den Bart. 5 他的话不可信。他从不遵守诺言,这我不能容忍。 Auf seine Worte kann man sich nicht verlassen. Er haelt nie seine Versprechen. So was lasse ich mir nicht gefallen. 6你见过Harald发火吗?他现在才露出真面目。 Hast du diesen Wutausbruch von Harald miterlebt? Er hat jetzt sein wahres Gesicht gezeigt. 7. 这根本没有可以伤心的。万事开头难。 Nimm das nicht so tragisch. aller Anfang ist schwer. 8. 你觉得主要是语言上的问题,还是内容上的问题。 Wo hast du mehr Probleme, sprachlich oder inhaltlich? 9. 你尽说傻话,你不能因为开始的困难而低头。 Das ist doch dummes Zeug. Bei den Anfangsschwierigkeiten darf man nicht gleich den Kopf h?ngen lassen. 10 坐在你旁边的学生是个同性恋,你别动心。 Der Student neben dir ist ein Homo. Mach dir keine Hoffnung. 11 我想和你只是个别谈谈。 Ich m?chte mit dir nur unter vier Augen sprechen. 12 你或许爱上他了。 Du bist wohl in ihn verliebt. 13 为了一间小房子我快把腿跑断了。 Ich habe mir wegen eines kleinen Zimmers die Füsse abgelaufen. 14 真可笑,教授为了让学生们安静下来,竟然吹口哨。 Es ist echt ein Witz! Der Professor hat sogar in seiner Vorgesung gepfeifet, um die Studenten zur Ruhe zu bringen. 15. 功夫不负有心人,祝贺! Deine Mühe hat sich gelohnt! Gratuliere! 16 我想,我紧张地心快停跳了,当我进去的时候。 Ich glaube, mir bleibt das Herz vor Aufregung stehen, wenn ich eintrete.

德语中的“奇葩”复合词

德语中的“奇葩”复合词 德语的特色之一是复合词(ZusammengesetzteW?rter)。因此德语里产生了很多有创意的组合,其中不乏令翻译者无法直视、无从下手的奇葩单词。 die Waldeinsamkeit“森林孤独”,人自愿在森林里感受一种伤感浪漫的感觉。 der Kummerspeck“忧伤肥肉”,形容出于忧伤而暴食,导致体重不可避免地增加。 der Sandkastenfreund“沙箱朋友”,从孩童时代就相识的朋友。 Das Drachenfutter“龙饲料”送给伴侣或亲近之人的礼物(传统上是花),以安抚她/他的情绪。 das Fremdsch?men“他人羞耻”,为别人感到害臊。 Die Rabenmutter“乌鸦妈妈”不负责任的母亲。常常用来形容自称没有足够时间照顾自己孩子的职业女性。 Der Treppenwitz“楼梯笑话”,最初的意思是指某人太晚才想到(“出门走在楼梯上”才想到)的一个很有内涵的想法。现在也用于指代“命运的讽刺”、“很傻的笑话”或者“不合时宜的、可笑的行为”。 Das Backpfeifengesicht“耳光脸”,对喜欢滋事或者不讨人喜欢的人的蔑称。 Die Torschlusspanik“关门恐惧症”,害怕错过生命中重要事件的恐惧感。 Das Fernweh“远痛”,很多语言里都有“乡思”一词,而“远痛”形容

的是一种与之相反的“思远”之情:对远方挠心挠肝儿的向往。 Ohrwurm“耳虫”,这是德国人特别喜欢的一个词语,用来形容那种余音绕耳、在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的曲子。 Der Handschuhschneeballwerfer“手套雪球抛掷手”,形容某人是胆小鬼。 大连语桥德语培训学校

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词表

现代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词表A:1.安危8 adj+adj→n 2.捭阖30 v+v→v 3.褒贬bāobiǎn 45 v+v→v 4.褒贬bāobian 45 v+v→v 5.本末64 n+n→n 6.彼此71 pron+pron→pron 7.标本87 n+n→n 8.表里90 n+n→n 9.宾主94 n+n→n 10.冰炭96 n+n→n 11.伯仲103 n+n→n B: 12.薄厚106 adj+adj→n 13.裁缝cáiféng 124 v+v→v 14.裁缝cáifeng 124 v+v→n 15.操纵134 v+v→v 16.产销149 v+v→v 17.长短151 adj+adj→n 18.唱和157 v+v→v 19.朝野161 n+n→n 20.臣民165 n+n→n

21.沉浮166 v+v→v 22.晨昏168 n+n→n 23.成败171 v+v→n 24.城镇176 n+n→n 25.乘除176 v+v→n 26.迟早182 adj+adj→adv 27.出没198 v+v→v 28.出纳198 v+v→n 29.出入199 v+v→v/n 30.传习210 v+v→v C: 31.春秋218 n+n→n47 32.雌雄225 n+n→n 33.粗细231 adj+adj→n 34.存亡236 v+v→n 35.大小257 adj+adj→n/adv 36.旦夕268 n+n→n 37.得失283 v+v→n 38.弟妹300 n+n→n 39.弟兄300 n+n→n 40.颠末303 n+n→n 41.东西dōngxī325 n+n→n

德语最常用的100个单词

德语学习-德语入门-德语最常用的100个单词 Posted by deyu100 Posted in 德语词汇 最常用的100个德语单词(英德对照) 1. der / die / das (def. art.) the; (dem. pron.) that, those; (rel. pron) who, that 2. und (conj.) and 3. sein (verb) to be; (aux./perfect tense) 4. in (prep.) in [variation: im in the] 5. ein (indef. art.) a, an; (pron.) one (of) 6. zu (prep.) to, at; (adv.) too 7. haben (verb) to have; (aux./perfect tense) 8. ich (pers. pron.) I 9. werden (verb) to become; (aux./future tense); ; (aux./passive voice) 10. sie (pron.) she, her; they, them; Sie (pron.) you (formal) 11. von (prep.) from, of 12. nicht (adv.) not 13. mit (prep.) with 14. es (pron.) it 15. sich (refl. pron.) -self 16. auch (adv.) also, too 17. auf (prep.) on, at, in 18. für (prep.) for 19. an (prep.) at, on [variation: am at/on the] 20. er (pron.) he 21. so (adv.) so; thus, this way, such 22. dass (conj.) that 23. k?nnen (verb) can, to be able 24. dies (pron.) this, that 25. als (conj.) as, when; (adv.) than 26. ihr (pron.) you, her; (poss. adj.) her, their, hers, theirs; Ihr (poss. adj.) your (formal) 27. ja (adv.) yes; certainly, really 28. wie (adv.) how; as 29. bei (prep.) by, with, at 30. oder (conj.) or 31. wir (pron.) we 32. aber (conj.) but; (adv./flavoring particle) 33. dann (adv.) then 34. man (pron.) one, you 35. da (adv.) there; (conj.) because 36. sein (poss. adj.) his, its 37. noch (adv.) still, yet 38. nach (prep.) after, toward 39. was (pron.) what 40. also (adv.) so, therefore 41. aus (prep.) out, out of, from

Wortbildung 构词法

Wortbildung aus Wikipedia, der freien Enzyklop?die Wechseln zu: Navigation, Suche Die Wortbildung untersucht und beschreibt Verfahren und Gesetzm??igkeiten bei der Bildung neuer komplexer W?rter (Lexeme) auf der Basis schon vorhandener sprachlicher Mittel. Hierfür werden sprachliche Elemente wie einfache und komplexe W?rter, Morpheme, Affixe und Fugenelemente eingesetzt. Sie ist also eine M?glichkeit der Wortschatzerweiterung. Weitere Arten der Wortschatzerweiterung sind Entlehnung, Bedeutungswandel und Neusch?pfung. Die Wortbildung ist neben Bedeutungswandel und Entlehnung eines der Hauptverfahren der Bezeichnungsfindung beziehungsweise des Bezeichnungswandels; diese sind Untersuchungsgegenstand der Onomasiologie. Hauptverfahren im Deutschen zur Bildung neuer W?rter ist die Neukombination vorhandener W?rter oder besonderer Wortbildungselemente. Im Einzelnen besch?ftigt sich die Wortbildungslehre mit den Arten, Modellen und Mitteln der Wortbildung: diachronisch als Prozess, synchronisch als Ergebnis. Neben traditionellen, auf das Sprachsystem ('langue') bezogenen Fragestellungen, kristallisiert sich gegenw?rtig eine st?rker am Sprachgebrauch ('parole') orientierte Forschungsrichtung heraus (vgl. Elsen/Michel 2007). Klassifikationsm?glichkeiten [Bearbeiten] nach H?ufigkeit: okkasionell: spontan entstandene, kontextabh?ngige Gelegenheitsbildungen; Bedeutung aus den Bestandteilen herleitbar (z. B. Mauermond, Kernvorstellung) usuell: in den festen Wortschatz eingegangene Bildungen; oft demotiviert (z. B. Augenblick, Faustregel) unm?glich: systematisch blockierte Bildungen, meistens durch semantische Regularit?ten (z. B. *schlafbar, *tischsicher, *fehlergro?) aber auch lexikalisch blockiert (z. B. *Stehler) nach Produktivit?t: produktiv: die Wortbildungsmethode ist in der Gegenwartssprache noch zur Bildung neuer W?rter verwendbar (z. B. –ung, -er, -bar) unproduktiv: die Wortbildungsmethode ist in der Gegenwartssprache nicht mehr zur Bildung neuer W?rter verwendbar, war jedoch in der Vergangenheit produktiv (z. B. –t wie in Fahrt , -de wie in Freude) Einheiten der Wortbildung [Bearbeiten] Zu den Verfahren morphologischer Wortbildung z?hlen Affigierung mit Suffigierung, Pr?figierung, Infigierung und Zirkumfigierung, die Komposition mit ihren Untergruppen: reine Komposition (Substantivkomposita und Adjektivkomposita) und das kombinierte Verfahren aus Komposition und Suffigierung. Als Einheiten der Wortbildung gelten die sprachlichen Elemente, die zur Bildung neuer W?rter verwendet werden: Wort: W?rter werden in Texten als Wortformen realisiert: Sohn - der Hund des Sohnes; Mann - dem Manne muss geholfen werden, M?nner stehen auf der Stra?e. Konfix: Konfixe sind Einheiten, die in Texten nur gebunden vorkommen: ident-, geo-, dog-, thermo-, bio-, -phil. Konfixe sind vor allem entlehnte Einheiten. Aber auch solche einheimischen Einheiten wie stief-, schwieger- und zimper- werden als Konfixe bezeichnet. Wortbildungsaffix: Wortbildungsaffixe(auch: Derivateme genannt) sind im Gegensatz zu W?rtern gebunden und im Gegensatz zu W?rtern und Konfixen nicht basisf?hig, d. h. Affixe k?nnen nicht mit sich selbst W?rter bilden: mutig, ermutigen. Die Wortbildungsaffixe werden ihrer Stellung entsprechend in Pr?fixe (un-, ur-), Suffixe (-heit, -lich) und Zirkumfixe (ge-…-e in Gerede) gegliedert Satz und Phrase: Satz: Mein Haus steht im Wald! und Phrasen: grüne Bohnen, blaue Augen

偏义复合词

偏义合成词 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 例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例2: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例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4.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 7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通假字 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 如: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德语名词中的性

德语名词在语法上有阳性(Maskulinum)、阴性(Femininum)和中性(Neutrum)三种性别,分别用冠词der,die和das表示。除一部分人和动物的名词可按其自然性归于阳性和阴性以外,大部分名词只有语法性别。名词性的确定无定准,约定俗成。例如同为餐具,匙是阳性(der L?ffel),叉是阴性(die Gabel),刀是中性(das Messer);抽象名词理解(der Verstand),理智(die Vernunft),良知(das Gewissen),性就不同。学习德语,如果记不住名词的性,在使用时就会出错。所以学习一个名词,一定要跟冠词一起记。当然,德语名词的性也不是全然没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总结一下: 1. 自然性 der die das 自然人:Mann, Herr家族:Vater, Sohn, Bruder亲属:Onkel, Neffe侄子/外甥, Vetter表/堂兄弟,Enkel孙子职业:Arzt, Lehrer 其他:K?nig Frau, Dame Mutter, Tochter, Schwester Tante, Nichte, Kusine, Enkelin ?rztin, Lehrerin K?nigin 性别不确定:Kind, Baby, 缩小词: M?dchen, Fr?ulein, 带阳性后缀: -er: Lehrer, Schüler -ler: Sportler -ner: Redner外来语后缀: -ag(e): Geologe地质学家, Physiologe 心理学家 -ant: Praktikant, Laborant -?r: Million?r, Sekret?r -ent: Student, Patient -eur: Ingenieur, Konstrukteur设计师 -graf: Fotograf -ier: Offizier军官 -iker: Physiker, Politiker -ist: Sozialist, Journalist -or: Professor, Doktor 带阴性后缀 -in:Lehrerin, Schülerin Sportlerin Rednerin Geologin, Physiologin Praktikantin, Laborantin Million?rin, Sekret?rin Studentin, Patientin Ingenieurin, Konstrukteurin Fotografin Offizierin Physikerin, Politikerin Sozialistin, Journalistin Professorin, Doktorin 雄性动物 Wolf, Kater公猫, Hahn公鸡, Bulle公牛雌性动物 W?lfin, Katze, Henne, Kuh 小动物: Küken, V?gelein 雌雄总称: Schwein, Pferd, Rind, Schaf, Huhn, Kamel骆驼 2. 按意义分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