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三角涡虫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3.12 KB
- 文档页数:4
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污染形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药残留、废弃物处理等,它们进入水体后易于蓄积在水生生物和底泥中,长期积累可能导致生物毒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对重金属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浓度和分布进行准确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有效保护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检测技术,可以提高重金属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快速性,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水环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是水环境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污染形式,对水体、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快速地检测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源头,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也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对水环境中重金属检测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为解决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不同重金属检测方法的比较与评价,为选择适合实际应用的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促进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水环境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来源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城市排水、大气沉降和自然地质。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元素和化合物,如铅、汞、镉、铬等。
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作者:吴嘉文漆亚乔苏燕瑜来源:《农产品加工·下》2019年第08期摘要:对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检测技术进行研究。
分析了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包括重金属的来源、种类及其危害,并分析和研究水产品中重金属的几种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关键词: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中图分类号:X52 ; ; 文献标志码:A ; ;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8.052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d the pollution statu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heavy metals in aquatic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llution status of heavy metals in aquatic products,including the sources,types and hazards of heavy metals,and analyzed and studies several detection techniques for heavy metals in aquatic products,includ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Key words:aquatic products;pollution of heavy metal;detection technology0 ; 引言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包括鱼、蟹、虾、贝类、藻类、海兽等捕捞和养殖的新鲜水产品,还有以新鲜水产品为原料经过干制、盐渍、熏制、冷冻、熟制加工而成的产品。
⽔体沉积物重⾦属⽣物有效性及评价⽅法第6卷第5期1998年10⽉环境科学进展ADVANCES IN ENV IRONMENTAL SCIENCEV ol.,6,No.5O ct., 1998⽔体沉积物重⾦属⽣物有效性及评价⽅法何孟常(中国科学院⽣态环境研究中⼼环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在研究以重⾦属为主要污染物的⽔体中,通常把沉积物视为探索环境重⾦属污染的⼯具。
由于沉积物中重⾦属化学⾏为和⽣态效应的复杂性,对沉积物中重⾦属⽣物有效性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本⽂就沉积物中重⾦属的⽣物有效性及沉积物质量评价⽅法作了简要评述。
包括沉积物对⽔⽣⽣物的作⽤机理,孔隙⽔重⾦属浓度的估算,沉积物质量评价⽅法,沉积物质量基准。
关键词:研究⽅法有机污染物⼟壤迁移环境⾏为沉积物作为⽔环境中重⾦属的主要蓄积库,反映了⽔体受重⾦属污染状况。
同时,在环境条件改变时,束缚在沉积物中的重⾦属可被释放出来(F rstner,1987),造成⼆次污染。
由于重⾦属化学⾏为和⽣态效应的复杂性,对沉积物中重⾦属的研究是国际环境科学界不衰的研究课题。
本⽂就沉积物中重⾦属⽣物有效性及评价⽅法作⼀评述。
⼀、沉积物中重⾦属对⽔⽣⽣物的影响1.对⽔⽣⽣物的影响途径沉积物中重⾦属污染物对⽔⽣⽣物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直接的和直接的。
⾮直接途径中,沉积物中的重⾦属通过平衡分配进⼊孔隙⽔中,孔隙⽔中的重⾦属通过扩散过程进⼊上覆⽔,其中游离分⼦与简单络离⼦可为⽣物体吸收,并在⽣物体内发⽣各种⽣化与⽣理过程,产⽣积累和危害。
另⼀种途径是底栖⽆脊椎动物直接取⾷沉积物,并通过⾷物链向鱼体中富集。
两种途径最终都会危害⼈体。
2.重⾦属-⽔⽣⽣物的相互作⽤机理(FIAM模型)⼤量的实验表明,重⾦属对⽔⽣⽣物的效应可以⽤⾦属离⼦活性态(metal activity)浓度描述。
Morel(1983)系统地描述了重⾦属-⽣物相互作⽤的⾃由离⼦活性态模型(free ion activity model,FIAM)。
东亚三角头涡虫(Dugesia japonic)的生态观察
车明常;汝骅;沈宗健
【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1
【摘要】东亚三角头涡虫(Dugesia japonic)(简称涡虫)是动物学教科书中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它在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有助于涡虫的养殖,进一步了解涡虫的生物学特性,我从1983年以来对东亚三角头涡虫的生态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和研究,现将部分结果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车明常;汝骅;沈宗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
【相关文献】
1.鲁中山区东亚三角头涡虫有性生殖过程研究初报 [J], 王衍喜;陈艳珍;张录强
2.东亚三角头涡虫一氧化氮合酶的组织化学定位初步研究 [J], 王晓安;蒋小满;刘新海
3.东亚三角头涡虫的全年采集与培养 [J], 周启贵
4.N,N-二甲基乙酰胺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毒性效应的研究 [J], 房春娟;孙燕;李治;姚艳霞;赵洁
5.珞珈山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遗传多样性贫乏的RAPD证据 [J], 刘辰莹;江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Cu污染监测生物的研究
陆超华;谢文造;周国君
【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
【年(卷),期】1998(17)2
【摘要】进行了近江牡蛎Crasostrearivularis对Cu的累积和排出实验。
近江牡蛎对海水中Cu的累积是净累积型,其体内的Cu含量与海水的Cu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近江牡蛎体内的Cu含量与暴露时间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Cu从近江牡蛎体内排出的生物学半衰期为131d,近江牡蛎对Cu的累积随海水盐度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海水盐度的变化对近江牡蛎体内残留Cu的影响不明显。
近江牡蛎是比较理想的海洋重金属Cu污染的监测生物。
【总页数】7页(P17-23)
【关键词】重金属;牡蛎;铜;海洋污染;生物监测
【作者】陆超华;谢文造;周国君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50.322.5;X835
【相关文献】
1.重金属Cu2+,Pb2+和Zn2+胁迫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SOD活性影响研究 [J], 江天久;牛涛
2.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锌污染监测生物 [J], 陆超华;谢文造
3.近江牡蛎作为重金属污染生物指示种的初步研究 [J], 陆超华
4.近江牡蛎作为海洋重金属镉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J], 陆超华;谢文造
5.重金属Cu^(2+),Pb^(2+)和Zn^(2+)胁迫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SOD活性影响研究 [J], 江天久;牛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角涡虫一、简介三角涡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微型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
它的体形呈三角形,因此得名。
三角涡虫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微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成员之一。
二、生态习性三角涡虫主要栖息于淡水环境,如湖泊、河流、水塘等。
它们常常栖息于水底的沉积物中,利用伪足来觅食。
三角涡虫是微型食肉动物,以其他小型水生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不同水质和温度条件下生存繁衍。
三、生命周期三角涡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孢子阶段、游泳孢子虫阶段和滑行孢子虫阶段。
在孢子阶段,三角涡虫通过孢子的形式在水中传播和繁殖。
游泳孢子虫阶段是它们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它们具有游泳能力,可以在水中自由移动。
而在滑行孢子虫阶段,三角涡虫通过伪足在水底滑行觅食。
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三角涡虫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们通过捕食小型水生生物和有机碎屑,帮助维持水体中生物种群的平衡。
同时,三角涡虫也是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参与了食物链的传递。
在水体污染和环境变化等问题中,三角涡虫的生存状态往往可以反映出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
五、保护意义保护三角涡虫及其栖息环境对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水体污染的防治,减少化学物质对三角涡虫的影响。
此外,定期监测和研究三角涡虫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语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持续影响下,保护三角涡虫和其生存环境,不仅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更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护。
希望人类与三角涡虫及其他微小生物和谐共生,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以上是关于三角涡虫的一些基本介绍和生态意义,希望能够增进对三角涡虫这一微型生物的了解和重视。
[收稿日期] 2001-09-05[个人简历] 李安萍(1962-),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从事无脊椎动物的形态、分类方面的研究。
三角涡虫的生物学研究李安萍(太原师范学院 生物系, 山西 太原 030001)[摘 要] 三角涡虫是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的代表动物,其独特的结构和极强的再生能力是研究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好材料,在动物的起源及演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三角涡虫;生物学;再生[文章编号] 1008-6994(2001)03-0023-03 [中图分类号] Q95 [文献标识码] C 三角涡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 2helminthes )、涡虫纲(Turbellaria )、三肠目(Tri 2cladida )、淡水亚目(Paludicola )、三角涡虫科(Dugesiidae )、三角涡虫属(Dugesia ),是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的代表动物。
在动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扁形动物门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界的演化发展已由水生向陆生、由固着或漂浮生活向自由爬行生活过渡,并在形态演化上相应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水平上关键性的变化。
因此,在动物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它也是研究动物起源、进化、胚胎发育、染色体、行为以及细胞分化的好材料。
现在,本文就三角涡虫的一些研究做一简要概括。
一、三角涡虫种名的由来及确定三角涡虫,体长一般10~15毫米,体柔软,背腹扁平,头明显呈三角形,耳突发达,眼点一对。
一般终年生活于0~20℃水中,据日本专家研究,我国目前已知有1种,即: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Ichikawa et kawakatsu ,1964)。
涡虫为肉食性动物,腹面中央稍后有口,口内是长管状的咽。
咽能伸出口外,其前端呈喇叭状的吻,用于吸食食物。
体多为黄、棕、黑等深浅不同的褐色。
三角涡虫最初是由Dug és 于1830年发现并定名为Planaria g onocephala ,后由Hesse 于1897年改名为欧洲三角涡虫(Euplanaria g ono 2cephala ,)它是一种分布于欧洲和非洲的三角涡虫,不产于东亚。
铜对东亚三角涡虫运动和再生的影响(英文)
张秀芳;毕思超;仝昊;庞秋香;宋新华;赵博生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目的]研究铜对涡虫运动和再生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铜溶液处理涡虫,分别进行了4和6d的培养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
[结果]成体涡虫
24,48,72和96h运动的半抑制浓度(mIC50)分别为3.86,3.73,3.47和
2.61mgCu2+/L。
幼虫24,48,72和96h运动的半抑制浓度(mIC50)分别为2.22,1.64,0.87和0.93mgCu2+/L。
整体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
涡虫6d的眼点和耳突再生的半抑制浓度分别是0.76,0.78mgCu2+/L。
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
[结论]支持涡虫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
【总页数】3页(P333-335)
【作者】张秀芳;毕思超;仝昊;庞秋香;宋新华;赵博生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珞珈山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遗传多样性贫乏的RAPD证据刘辰莹;江慧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2005(27)3
【摘要】无脊椎动物是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优势的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还未受人们重视。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取样于武汉大学珞珈山的一个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该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11.3%,遗传相似度0.9505~1.0000,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978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180,UPGMA聚类分析显示该群体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各项参数显示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贫乏。
根据RAPD分析结果,该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遗传多样性贫乏与其周围生境退化有关,也可能与东亚三角头涡虫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这一独特的繁殖方式相关。
【总页数】6页(P9-14)
【关键词】东亚三角头涡虫;遗传多样性;RAPD
【作者】刘辰莹;江慧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46
【相关文献】
1.基于RAPD技术检测不同烃链长度咪唑基离子液体对日本三角涡虫的遗传毒性[J], 张合彩;石长应;刘童祎;刘艳方;陈广文;刘德增
2.鲁中山区东亚三角头涡虫有性生殖过程研究初报 [J], 王衍喜;陈艳珍;张录强
3.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李家乐;钱荣华;鲍宝龙;汪桂玲;戚鸟定
4.黄河三角洲柽柳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J], 赵景奎;徐立安;解荷峰;赵大勇;黄敏仁
5.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 [J], 张四明;邓怀;危起伟;汪登强;吴清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FOS对再生东亚三角涡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苗自利;袁佐清【摘要】为了探究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再生涡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再生中的涡虫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酶活性的测定的方法来探究PFOS对再生中东亚三角涡虫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PFOS 刺激涡虫产生应激反应。
在再生早期,PFOS胁迫会造成涡虫的氧化损伤和脂质的过氧化,并表现出随着PFOS浓度的升高,涡虫氧化损伤程度加剧的趋势;再生5 d时,机体产生抗氧化的反应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在再生的后期,由于涡虫对药物的耐受作用,涡虫的抗氧化反应不显著。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 a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has been a typical predominant perfluorinated chemicals (PFCs)in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we used regenerated planarians(Dugesia japonica)to evaluate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PFOS on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FOS stimulated planarians to generate the stress respons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generation, PFOS stress caused oxidative damage and lipid peroxide of planarian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FOS increasing, oxidative damage degree of planarian intensified;at the 5th day of regeneration, the body produced oxidation reaction to eliminate oxygen free radicals;in the late stage of regeneration,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planarian was no longer significant because of drug tolerance.【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页(P211-215)【关键词】PFOS;东亚三角涡虫;再生;抗氧化酶活性【作者】苗自利;袁佐清【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正文语种】中文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是全氟化合物(PFCs)降解的产物之一,其结构中具有C-F键,具有稳定、疏水、疏油等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3]。
利用贝类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问题,这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贝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常见的底栖动物,它们可以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因此,研究利用贝类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利用贝类来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构建适合本地海域的贝类监测网络,选择合适的贝类作为监测对象;2. 采集贝类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3. 分析贝类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4. 建立重金属含量的预测模型,预测贝类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5. 分析贝类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海洋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具有以下意义:1. 建立本地海洋重金属污染监测体系,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 通过贝类监测,及时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推进生态保护工作;3. 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醒社会公众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现场调查、贝类采集和分析测定、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研究涉及的具体科学技术包括生态学、水质学、污染控制、数据分析等。
同时,本研究还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如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完成监测点的选择和贝类采集等工作。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的成果包括:1. 建立适用于本地海域的贝类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明确监测要点、监测贝类种类和监测频次等;2. 各监测点贝类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和时空分布特征;3. 重金属含量的预测模型及变化趋势预测结果;4. 针对污染源进行探究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总时长为12个月,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前期:调研文献、选址确定、监测贝类选择;2. 研究中期:采集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型建立;3. 研究后期:污染源分析、撰写论文、制作报告。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中轮虫、水螅、涡虫类受试生物的筛选郑欣;闫振广;刘征涛;刘婷婷;王晓南;武江越;王伟莉【摘要】轮虫、水螅、涡虫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因其对水体污染较敏感,所以对水生生物基准研究有重要意义.依据我国生物区系资料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8种代表性本土轮虫、水螅、涡虫类生物.参照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指南,搜集、筛选了这8种代表性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对各物种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农药、有机锡化物、表面活性剂、吡啶胺类杀菌剂.分析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依据累积概率对代表性生物的物种敏感性进行分类,结果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绿水螅(Hydrav iridissima)、普通水螅(Hydra vulgaris)对重金属铜的累积概率为6.5%、85%和10.4%,普通水螅(Hydra vulgaris)对重金属汞的累积概率为6.3%;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四齿腔轮虫(Lecane quadridentata)对五氯酚钠的累积概率为5.1%和7.6%;褐水螅(Hydrao ligactis)和绿水螅(Hydra viridissima)对三丁基氧化锡的累积概率为6.9%和13.8%,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对氟啶胺的累积概率为6.7%,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对四氯化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累积概率分别为6.7%和7.1%.上述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绿水螅对重金属铜敏感;普通水螅对重金属铜和汞敏感;龟甲轮虫和四齿腔轮虫对农药敏感;褐水螅和绿水螅对有机锡化物敏感;萼花臂尾轮虫对吡啶胺类杀菌剂敏感;日本三角涡虫对四氯化碳、表面活性剂敏感.这7种代表性生物可作为相关污染物的水生生物基准受试物种.【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5(010)001【总页数】10页(P225-234)【关键词】基准受试生物;轮虫;水螅;涡虫;水生生物基准;物种敏感度分布【作者】郑欣;闫振广;刘征涛;刘婷婷;王晓南;武江越;王伟莉【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水生动物主要包括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等,其中轮虫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是水生动物中比较低等的类群。
涡虫用于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研究
刘昌利;郭伶俐;田华祥;马永富
【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4)2
【摘要】为探讨涡虫用于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可行性,利用涡虫对水质变化敏感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涡虫在Ⅰ-Ⅴ类地表中无性生殖和再生速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涡虫的无性生殖和切割再生与地表水质量密切有关,涡虫的无性生殖速度、切割再生速度在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水中差异显著(p<0.05).因此涡虫可作为水质监测的指示性生物.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刘昌利;郭伶俐;田华祥;马永富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六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六安,237012;六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六安,237012;六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六安,237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5
【相关文献】
1.关于环保、水利行业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比较研究 [J], 李梓君; 蔡建楠
2.偏远村镇地表水体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研究 [J], 段立红
3.偏远村镇地表水体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研究 [J], 段立红
4.地表水质监测数据应用于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J], 蒋凌霄
5.地表水质监测数据应用于环境管理的几点思考 [J], 蒋凌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角帆蚌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曹磊;王方园;刘书谐;张根芳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年(卷),期】2017(37)9
【摘要】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河蚌资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分析三角帆蚌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来源以及重金属污染对三角帆蚌的影响,综述处理三角帆蚌养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几种方法,包括换水法、吸附法、絮凝法、植物修复法、生物吸附法及生物絮凝法.指出各类方法所适用的条件,并对控制三角帆蚌养殖水体重金属源头污染提出建议.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曹磊;王方园;刘书谐;张根芳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22+1;X5
【相关文献】
1.基于16Sr DNA比较研究混养三角帆蚌和鲢鳙对池塘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不同地区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理化环境的季节变化
3.三角帆蚌养殖水体重
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4.三角帆蚌对综合养殖水体水质及鱼蚌生长的影响5.不同放养和管理模式下三角帆蚌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初级生产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亚三角涡虫PSA蛋白的表达、鉴定及抑菌分析
刘斌;赵博生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PCR扩增含酶切位点的DjPsa基因(ORF),构建了DjPs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DjPsa,转化入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ting(His-Tag抗体)分析表达蛋白,抑菌试验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以包涵体的形式高效表达,其蛋白的分子大小约为25 kD;Western blotting检测说明得到的蛋白为PSA重组蛋白:抑菌试验显示复性后的PSA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活性提供基础.【总页数】6页(P134-139)
【作者】刘斌;赵博生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淄博,255049;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淄博,25504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东亚三角涡虫DjStag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干扰效果鉴定 [J], 袁佐清;赵博生
2.东亚三角涡虫Dj14-3-3ε原核表达及鉴定 [J], 杨武;赵博生
3.PFOS对东亚三角涡虫HSP70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J], 宫晓宁;袁佐清;白芸
4.东亚三角涡虫胰蛋白酶Djtry 的表达和酶活分析 [J], 周鲁明;刘殿辰;孙欢欢;赵博生
5.东亚三角涡虫Rab蛋白cDNA序列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J], 姚杨;黄原;苏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