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族在康熙朝担当的角色
- 格式:pdf
- 大小:48.39 KB
- 文档页数:2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芹圃,号芹溪,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
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而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其中,后40回由高鹗制作,因为曹雪芹的手稿遗失了。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
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故事的因源,却在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下贵族的生活纪实。
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
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贫困潦倒的曹雪芹,祖父竟是康熙身边的大红人著名作家二月河于1989年著作经典长篇小说《康熙大帝》,小说里康熙身边从小一起张大的玩伴叫魏东亭,历史上是没有这个人的,魏东亭只是作者剧情需要所杜撰,他的原型叫曹寅。
历来曹魏连称,以魏代曹,而曹寅字“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为“东亭”,所以历史上的曹楝亭,就变成了小说里的魏东亭,只是作者玩的一个文字游戏。
曹寅两个儿子曹颙、继子曹頫,而曹頫便是曹雪芹之父。
因为曹寅与康熙特殊关系,康熙年间他们两也先后担任江宁织造。
曹雪芹(约1715-约1763),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
曹雪芹是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
这时曹寅的父亲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
康熙皇帝出生以后,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
曹玺的妻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
曹寅与皇家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
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
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
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博学多能而又风姿英绝,二十多岁时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
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加关照的结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年)四月,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年)十一月,调江宁织造。
其所遗苏州织造一缺,由其内兄李煦(时为畅春园总管)接替。
高一必修(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考点总结一、了解作者1.了解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而被革职,南京的家产全被抄没,仅把北京的房产“酌量拨给”,“以资养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
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
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泪尽而逝”。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查考,只能从书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据专家考证:全书共110回,因为曹雪芹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提纲是110回。
前八十回在他去世前已传抄于世。
后三十回也基本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后来终于迷失。
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到十八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曹雪芹生平事迹材料(3篇)《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冲突,也隐蔽着重重的危机。
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
各族人民的抵抗斗争日益剧烈,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也日见明显。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终是四皇子胤稹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马上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肯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对待。
1727年(雍正五年)末、1728年(雍正六年)初,曹頫因织造差员讹诈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
曹家从今败落。
经受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根底。
《红楼梦》创作开头时,雪芹年未二十。
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在他三十岁之前,全书除有少数章回未分定,因而个别回目也须重拟确定,以及有几处尚缺诗待补外,正文部份已根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书稿匆忙交付其亲友脂砚斋等人加批誊清。
最终有十年左右时间,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过的。
不知是交通不便还是另有缘由,他好像与脂砚斋等人极少接触,也没有再去做书稿的扫尾工作,甚至没有迹象说明他审读、校正过已誊抄出来的那部份书稿,或许是迫于生计只好临时辍笔先作“稻粱谋”吧。
其友人敦诚曾写诗对他奉劝,盼望他虽僻居山村,仍能连续像从前那样写书:“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曹雪芹人物简介篇二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曹雪芹的故事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作者,他的故事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又号雪坡,清代著名小说家。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诗文,擅长书法,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如意,饱受苦难和挫折。
曹雪芹的父亲曹寅是一位文人,曾任职于康熙朝的翰林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到江宁。
曹雪芹的成长环境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追求。
他努力钻研经史子集,饱读诗书,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曹雪芹的一生饱经沧桑,曾历经家族衰落、官场挫折、生活困顿等苦难,但他从未放弃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在清朝末年,他开始创作《红楼梦》,这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红楼梦》以其宏大的气魄、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感情描写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曹雪芹的一生并不如意,他饱受贫困和挫折的折磨,最终在贫困中逝世,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应有的赏识。
然而,尽管曹雪芹的一生饱受苦难和挫折,但他却用自己的才华和毅力,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不朽的文学巨著。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持追求理想,不断努力,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曹雪芹的故事,是一个执着追求的故事,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文学创作的艰辛,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文学创作者,也感动着无数的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岁月的长河中,曹雪芹的故事永远流传,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美好,不断创造辉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曹雪芹祖父曾为康熙当了20年密探
导语: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
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
江宁织造曹寅熟练地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许看的。
这张纸在康熙的手中打开后,是一张1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密奏。
这种纸从江宁到北京,骑马传递大约要20天左右。
这项在曹寅和康熙皇帝之间的秘密传送,一直进行了20年。
因此,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称曹寅为“康熙的密探”。
康熙的密探们
曹寅将他折成六角形的密报,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
他又拿出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他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
这封信康熙皇帝看完后,也许会加御批,也许只写三个字“知道了”。
但最后都会被一个朱红的“封”字封过以后,重新传到曹寅的手中。
在康熙王朝的晚期,康熙帝非常重视他赋予曹寅及其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后代曹、曹等人这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允许他们“专折密奏”江南地区的官风民情,并“亲手写奏帖来”,这种千里眼加耳报神的职责的
生活常识分享。
曹雪芹曹雪芹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
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
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
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
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
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
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还在江宁织造府内接见过孙氏,称她为“吾家老人”。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
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
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頫时受斥责。
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
曹家从此败落。
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家族跟雍正有什么仇恨,雍正非要要搞垮曹雪
芹家族
本文导读:
曹雪芹的曾祖母曾做过康熙帝的保母,深得康熙的尊敬,他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
后来,曹寅又主政江宁织造,并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康熙六次下江南,有四次都是曹家接待的。
当时的曹家,有权有势,是南京城第一豪门。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一点也不假。
满清王朝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方面,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是以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有能力的皇子都有机会。
也就是说,在皇帝去世之前,谁都不敢说一定能坐上皇位。
身为清朝的名门望族,为了能够让家族一直繁盛下去,肯定会在各皇子给自己找一个未来的靠山。
可惜的是,他们押错了注,并没有看好当时的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成了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就开始对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进行打击,也没有放过当时支持他兄弟的党羽,其中就包括曹家。
在1727年,也就是雍正五年,雍正皇帝就以骚扰驿站、
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名,把曹家的主心骨曹頫革职查办,并对曹家进行抄家。
此时的曹雪芹才13岁,就被家人一起被强制迁到北京,曹家就此没落。
因为在皇权的争夺中站错了队,也就导致后来曹家的没落。
在皇权至上的古代,这也是十分残忍,却极为现实的事情。
曹雪芹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进攻下辽阳时归附的。
曹振彦在明金战争以及入关后平姜壤之叛的战争中立过功,历任山西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等官职。
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
曹振彦之媳,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皇帝的保姆。
康熙二年,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前后共21年,最后病故在江宁织造任上。
曹玺死后,康
熙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有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
曹寅和康熙自幼便有深厚的友谊,康熙五岁受书时,曹寅就是伴读,后曹寅又选授銮仪卫事,侍康熙左右,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曹寅一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职期间内,可见当时曹家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帝关系之亲密。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诗善文,兼擅词曲,又是个有名的藏书家,曾主持《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良好作用。
曹寅死后,康熙命他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曹颙上任后三年后病故。
康熙有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之职共60余年。
雍正上台后,先从曹頫舅舅李煦开刀,抄了他的家,接着又发落到黑龙江最荒远苦寒之地,冻饿折磨致死。
雍正五年,曹頫因“骚扰驿站〞被捕,复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以及“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被革职抄家。
曹頫
入狱,并被“枷号〞,曹家遂移居北京。
据史料记载,曹家半在京曾居住“蒜市口十
七间半〞房屋。
清代居士曹雪芹生平简介曹雪芹,名沾,字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曹雪芹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曹雪芹生平简介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字梦阮,号雪琴。
先祖原是汉族,后入满族,为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有60年之久,世受皇恩,为康熙皇帝的重要亲信之一。
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因宫廷政治斗争,曹家屡遭牵扯,被革职抄家,曹家全家前往北京,家道逐渐式微。
曹雪芹童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活在脂粉堆里。
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尚年幼,经历了从繁荣到贫困的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为其后来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自曹家被抄后,宫廷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堵住了曹雪芹走仕途的路,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成败,看透了官场,所以,他也没打算走仕途,这一点从贾宝玉对官场的厌恶也可以看到。
据说曹雪芹能诗善画,早年与友人经常书信往来,研讨诗画。
晚年的曹雪芹居住在北京西郊,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只能以卖画为生,乾隆二十七年,40多岁的曹雪芹幼子夭亡,曹雪芹忧伤至极,病情加重,同年冬天,曹雪芹在贫困交加中辞世,其好友出资将其入葬。
曹雪芹一生正史无考,其因《红楼梦》而为我们所知,更因《红楼梦》而使整个曹氏家族被我们再三研究,但除了《红楼梦》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这也可能是命运留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因为残缺,才算圆满,因为残缺,才留给我们更多研究的可能。
曹雪芹的作品除了一部《红楼梦》,曹雪芹留给我们的作品并不多,也就是一些散见于和有人通信的信中,内容也并不可考,但一部《红楼梦》足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远是其它作品无法撼动的。
一部《红楼梦》可以说写尽了世间的所有,儿女情长、社会万象、百科知识、家族兴衰、百态人生等,其内容的丰富性值得我们终生去研究,抛却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单单就里面几百位性格各异的人物,都够我们眼花缭乱的,上至老爷夫人,下至丫鬟仆人,个个都性格鲜明。
[键入文字]曹雪芹家族地位显赫祖母曾是康熙帝奶妈【历史故事野史秘闻】曹雪芹家族地位显赫祖母曾是康熙帝奶妈有人说红楼梦大致可以看做是曹雪芹的自传,这话不假,因为据考证,曹雪芹一家地位曾经很显赫。
曹雪芹的始祖是东北铁岭一带的汉人,后来被入侵的满族人俘虏,因此成为贵族的家奴。
用满族人话说叫包衣旗人,意思是家下人,就是家奴。
后来,这些人跟随了多尔衮,多尔衮可是个很有头脸的人,因此曹家人一下改换了门庭,成为大清国的从龙旧臣,也成为了上三旗的人。
到了康熙年间,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妈,皇帝是吃过她的奶水长大的,因此对她家格外看重,为了报答孙氏的养育之恩,特委派孙氏的丈夫曹玺做江宁织造监督一职,地位略低于两江总督。
但是能直接向皇帝提供各种情报。
有了这层关系,曹玺的儿子曹寅小时候就是康熙皇帝的发小和伴读,两个人表明是君臣,其实就是兄弟,很有点桃园弟兄的情谊。
当年康熙智擒大奸臣鳌拜,曹寅可是没少出力。
因此曹寅很受到皇帝的赏识,做了江南织造,并且荣升为通政使,也就是朝廷的三品大员。
曹寅的大女儿做了皇帝贵族平郡王讷尔苏的王妃,此举把曹家的地位提到更高,和贵族平等,当时叫做抬旗。
曹雪芹家族地位显赫祖母曾是康熙帝奶妈曹家先后有四人担任江南织造,康熙南巡有四次由曹寅接驾,场面的宏大,档次的豪华,不容赘述。
红楼梦里说:“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侧批:点正题正文)……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
)”尤其是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当时孙夫人已经六十八岁,照规矩先序国礼,再叙家1。
一、曹雪芹介绍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就是说他家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注:包衣就是家奴。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乳母,(也即是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即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帝玄烨宠信。
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即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及时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
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雍正即位后,雍正初年,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后又遣回北京(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
补充:曹家败落本质原因:太子之争,曹家当时支持的是八阿哥,但最终即位的是四阿哥雍正。
因而受牵连。
当时苏州也有织造,(曹頫在担任江宁织造之前曾短期地担任过一段时间苏州织造,后才担任江宁织造。
)苏州织造官署是现在的市十中。
担任苏州织造的是李煦。
李旭和曹家交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李家和曹家其实可以说是当时康熙帝放在民间的两个密探。
曹雪芹家族成长史:因为她而受到康熙宠爱官位世袭!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经是个阔少爷,所以他才能把富贵人家的生活写得那么细致。
什么山珍海味、金玉绫罗,那真是数不胜数,连烧个茄子都要用好几只鸡来作配料。
要说他们家的富贵风光,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曹雪芹家接了四次驾。
曹雪芹史书上说,因为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镇压山西叛乱有功,所以让他监理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虽然只是五品官,不过身处江南,而且干的是替皇家买办、督造的活儿,所以是公认的肥差。
按理来说官位是不可以世袭的。
不过康熙实在是太宠爱曹家了,所以曹家能够一直世袭江宁织造这一职务。
按品级,江宁织造不过是个五品官,就算是皇帝南巡,他们家也只有搬小板凳充当吃瓜群众的份儿,然而康熙却不愿意住在行宫,偏偏要住到他们家里。
曹家,尤其是到了曹玺的儿子曹寅当家的时候,能够如此受康熙宠幸,曹玺的女人可谓功不可没。
康熙曹玺的妻子孙氏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过她却和康熙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康熙一出生,就得到了顺治帝的喜爱,为他取名玄烨。
康熙小的时候没有出过痘(天花),顺治帝怕他染上这种不治之症,不得已委托可靠的奶妈带他到紫禁城外哺养。
当时曹玺的妻子孙氏就是康熙最重要的奶妈,她不仅负责给康熙喂奶,还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后来康熙还加封孙氏为一品诰命夫人。
由于母亲孙氏与康熙的特殊关系,曹寅从小就有机会进宫,给康熙作了伴读小书童。
十六岁时曹寅又成了康熙的贴身保镖,还在铲除鳌拜时立下汗马功劳。
父亲曹玺死后,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小小的五品官给皇帝递交奏折原本是很困难的,不过在曹寅面前,这都不是个事儿。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曹寅给康熙递交过几百封奏折,康熙甚至还会很亲切地给曹寅的奏折朱批“知道了”。
在曹寅病重时,他的大舅哥苏州织造李煦上书请康熙赐药,康熙的朱批写了很多话,并且把珍贵的进口药金鸡纳霜派驿马加急送往曹家。
不过可惜的是,金鸡纳霜还没送到,曹寅就被疟疾虐死了。
曹雪芹的家族背景怎么样?有多显赫?本文导读:有人说《红楼梦》其实可以看做是曹雪芹的自传,其实不然,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家庭地位可以说是十分显赫。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因此曹雪芹的童年过得十分幸福。
童年的他,调皮淘气,厌恶八股文,反感科举考试,一读四书五经就头疼,整日扑在园子里,和姊妹丫鬟们一起玩,偶尔醉心闲书、吟诗作画,游戏人生,十分快活。
唯一能管教他的便是他的叔父曹頫。
曹頫对曹雪芹的教育非常重视,生怕辜负了死去的兄长。
但每当曹雪芹闯祸,曹頫怒不可遏想要惩戒他时,祖母李氏就会出来维护他,寡嫂也抽搭着抹眼泪,一群女眷围在一旁帮腔,反倒像是曹頫做了错事。
而这段美好的日子,却在他十二岁那年戛然而止。
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新皇帝开始检查旧账,当年康熙南巡的花销让曹家人无法弥补这巨大的亏空,以致惶惶不可终日。
雍正元年,皇帝以追查亏空的名义,查处了曹雪芹的舅爷李煦,并逮捕了所有的子女奴婢。
雍正五年十二月底,曹家也受到查抄,大年夜,曹家人一下子成了罪犯。
曹雪芹从此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变成了一贫如洗的人,真正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当时尚年幼的曹雪芹目睹了家道中落,感受到世态炎凉,渐渐地活泼好动的他变得沉默寡言。
祸不单行,不到两年,最宠他的祖母也去世了,加上母亲的病倒和祖父的颓靡不振,曹家昔日的辉煌在这个冬天结束了。
雍正末期,曹雪芹开始挑起家庭重担,渐渐地能够帮着曹頫料理些家务了。
因着曹頫懒于应酬,曹雪芹就出来代为接待,结识了一些政商名流和文坛前辈,并在他们的影响下树立了著书立说、立德立言的远大志向,把年少时的浪漫痴情淘汰了些,开始为了家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一度勤奋读书,访师觅友,多方拜谒朝中权贵。
曹雪芹的家族有多显赫?曾祖母是康熙的奶娘,爷爷是康熙的侍卫⼀部《红楼梦》成就了曹雪芹,它⾄今仍被众多读者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古代的长篇⼩说,《红楼梦》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坛上的地位也很⾼。
曹雪芹⽣于⼀个富贵的家庭,后来家道中落,曹雪芹凭着⾃⼰奋发图强,努⼒写完了这部巨作。
曹雪芹的曾祖在江宁担任织造,曾祖母是康熙的奶娘,因康熙对他这位奶娘感情很深,所以很照顾曹家,后来曹雪芹的爷爷还⼀度成为康熙的侍卫;为此曹家在当时的南京可谓富甲⼀⽅,⽽且还特别有权有势,被当地⼈仰慕。
曾经有不少⼈弹劾过曹家,但最终都被康熙压了下来。
可以说曹家在⼀段时间内很受康熙的重视和信任,康熙六下江南时,就有四次住在曹家。
曹雪芹从⼩锦⾐⽟⾷,整⽇与丫鬟们读书、写字、玩耍,⽣活⼗分奢侈悠闲。
曹雪芹就像他⽂中的宝⽟⼀样厌恶科举考试,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股⽂,尽管其⽗对其严厉,但是由于奶奶的袒护和溺爱,⽗亲对雪芹也⽆可奈何。
到了1727年,曹雪芹的⽗亲因为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名被撤职⼊狱,第⼆年曹家被抄家,不得已曹家迁到北京,从此家族⼀蹶不振,慢慢的衰落。
到了北京后不仅要偿还所⽋债务,家⾥还被盗窃,不得已只得抵押房契,雪芹也在这次⼤变动中慢慢懂得了⼈情世故。
雍正末年时,曹雪芹越来越成熟,慢慢地开始扛起家中的负担,因为曹雪芹的⽗亲辞职在家,懒于与外客应酬。
接待客⼈的事就落在了曹雪芹⾝上,雪芹也逐渐结识了很多各界的知名⼈⼠,在这些⼈的影响下,曹雪芹把早期的痴情也慢慢放下了,开始有了远⼤的理想,为家族的振兴努⼒着。
尽管曹雪芹很努⼒,但也⽆法凭⼀已之⼒把家族恢复到原先的模样;但是他不放弃;后来雪芹住草庵,靠着卖字画以及朋友的救济为⽣。
晚年时,他的朋友来告诫曹雪芹要知难⽽退,专⼼写书。
雪芹也不负众望,在西⼭隐居了⼗⼏年,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完成了《红楼梦》;雪芹从南京游玩回来后,仍是专⼼制作他的⽂学。
但在乾隆27年的时候,他的幼⼦不幸病亡,曹雪芹由于悲痛过极,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