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问世200多年来,其影响之深远无法估量。《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有三:一是鲁迅,二是《红楼梦》,三是中医中药。他把《红楼梦》看成是对世界文化三大贡献之一。曹雪芹的名字,可以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司、托尔斯泰并列在一起。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这是“红学”研究中极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一课仅从曹雪芹“特殊的人生遭际”、“狂傲的气质性格”、“非凡的文学才能”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与同学们作一探讨。

一、特殊的遭际熔炼出特殊的思想

特殊的家庭和人生遭际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必不可少的生活前提,同时也为他准备下了思想前提。大凡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而这一经历往往是伟大人物所以成其为伟大的生活基础和动力之源。特别是不幸的遭遇,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还会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因而成就经天纬地的著述。屈原是这样,司马迁是这样,孙膑是这样,曹雪芹也是这样。

1.家世的变迁与生平的厄运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芹圃、芹溪、雪芹。他的祖上是汉人,他原籍是河北丰润县,大约在明朝末年,他的先祖曹锡远迁居东北,入了满州籍,汉军正白旗,大概在辽宁铁岭附近。后来他的高祖曹振彦,随着清兵入关, 曾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两地地方官。从曾祖曹玺开始得到宫廷的亲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红楼梦》第五回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第十三回也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这里说的是贾家,实际上是以曹家为生活原形的。由康熙二年到雍正六年,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到他的父亲曹頫三代四人近60年世袭江宁织造。他的祖父曹寅更是多任了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监察御使。李发元《两淮巡盐御使题名碑记》说:“两淮税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官无常品,“织造”这个官职虽无品级,却是内务府的肥缺,也是皇帝的近幸,是当时一个有钱、有势的要职。他们替皇帝置办宫廷的衣服装饰及日常用品,实际是皇商。同时,曹玺曹寅任内,康熙还给他们特殊的任务,即访查江南的吏治民情,负责了解江南一带地方官吏的政绩和人民对朝廷的情绪和流动情况,向康熙作专折奏报,官虽不大,却可以直达圣听,曹家有权向皇帝密奏,所以又是皇帝的耳目。另一方面曹家还负责团结江南文士。曹玺曹寅都多才艺,广交游,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能做诗词戏曲,喜欢藏书和刻书,爱小说。著有《栈亭诗杪》。有名的《全唐诗》就是他在杨州负责刊刻而成的。曹寅还编撰过一本《居常饮馔录》,是一部饮食艺术全书。《红楼梦》中的茶酒点心和菜肴那样讲究精致,不是没有来由的。由于曹寅的人品、才华和爱好,他与江南许多名士有交往,成为他的好友和座上客。当然,曹家也有许多自己的幕僚。可以想象,他们时相唱和,以至聚会观赏,在当时的江南名士群,也曾是一番盛事。

曹家为什么会得到康熙的亲幸?首先,曹家不是一般的内务府成员,而是一个当时有名的诗书世家,曹家世代书香,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重视。同时,曹雪芹的曾祖母曹玺的夫人是康熙皇帝的奶娘,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侍读,这大概也是皇帝亲幸曹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以曹家为行宫。

古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曹氏家族从始祖曹锡远“从龙入关”,到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恰好五世,称之为“赫赫百年”,并非虚语。康熙死后,继位的是雍正。雍正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权,巩固统治地位,一面培植私党,一面打击他父亲的亲信和其他兄弟的势力。曹家在这场皇亲间的斗争中受到牵连,成了被打击的对象。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被革职,于是这“富贵流传已将百年”,烜赫一时的大家族,一落千丈,衰败下来了。

曹頫带着全家老小,离开金陵的旧居,迁到北京。但是,这次抄家后,曹家似乎又有所恢复,虽不可能如先前兴隆,倒也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味道。尽管如此,毕竟好景不长,到了乾隆年间,曹家又因政事横遭突变,第二次抄家就使曹家彻底破落,一贫如洗,导致了最后的“树倒猢狲散”,“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后来他住在北京西郊,直到离开人世。第一次抄家时,曹雪芹13岁, 第二次抄家时,曹雪芹20岁左右。

上面是曹家的大致情况,由于史料太少,不能知道更多。至于有关作家曹雪芹个人的资料就更少,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关于曹雪芹的传记材料和他的诗文集。这使所有研究曹雪芹的人都感到困难。幸而在他的朋友敦诚、敦敏和张宜泉诸人的诗篇里还保存着一些关于曹雪芹的零星史料,诗的数量虽不多,但有很重要的价值。通过那些诗篇,我们知道曹雪芹的后来生活极端困苦:

寻诗人去留僧壁,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旧梦忆繁华。

——敦敏《赠曹雪芹》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敦诚《赠曹雪芹》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贫困生活。房屋破败,全家穷到吃粥,酒钱也付不出,靠卖画来贴补家用。秦淮风月,金陵脂粉的旧日繁华,同今天的衰败零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敦诚说他“于今环堵蓬蒿屯”。敦敏《访曹雪芹不遇》中说“柴扉晚烟薄,山村不见人”,张宜泉在《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的诗里,有“寂寞西郊人到罕”之句,在《题芹溪居士》诗里有:“庐结西郊别样幽”之句,这些都是曹雪芹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跌落到“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困境地的证明。

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开始了他伟大的文学创作,他用顽强的毅力抵抗着生活的艰难,用他心中的血,眼中的泪凝结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遗憾的是,曹雪芹没有写完《红楼梦》,他只写了前80回。脂砚斋在批语中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2.高阔的阅历和丰厚的生活经验

从曹雪芹朋友的诗歌“秦淮旧梦忆繁华”、“废馆颓楼梦旧家”的金陵和“杨州旧事”,可以看出,曹雪芹的祖辈所曾经创造过的典型的封建大家族的环境,对曹雪芹无可否认的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果曹雪芹没有那一段“亲见亲闻”的贵族生活经历,他就不可能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光彩照人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个文学巨匠,有伟大的创造力,他驰骋想象虚构出了绚烂多姿的故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写了那么多纷繁复杂的矛盾纠葛和人生悲剧。但是他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建立在他所经历的生活的基础之上的。曹家是个直通宫廷的官僚地主大家族,曹雪芹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家族里,熟悉那里的一切。这个家族为他在《红楼梦》中描写贾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他“上演”《红楼梦》提供了一个“舞台”,他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而且运用自如。

曹雪芹在这个家庭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使他的《红楼梦》好像生活的再现。这一方面的例证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比方:《红楼梦》里三天两头开宴,各种吃食菜肴五花入门。配料、烹饪、用具都写得极为详细。《红楼梦》写了四百多人物,频繁出场的也

有近百人,他们的服饰装束各有不同,就是一个人的服装也经常更换,贾宝玉、王熙凤有多少套衣服?说不清。还有各种首饰,各种化装。贾家三天两头请医看病,每看必开药方,如此等等,就连女子的针织技术曹雪芹也很精通。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就表现了曹雪芹在这方面的高超技艺。

俄罗斯进献给皇帝用孔雀羽毛做成的孔雀裘,皇帝给了贾府,贾母给了宝玉,宝玉穿上第一天就烧了个洞,吓得宝玉不知如何是好,婆子捧着孔雀裘出去找最高明的缝衣匠缝补,没人敢接,怡红院一片混乱,都没了主义。这时晴雯正发高烧,一阵阵昏晕。当她得知此事时,挺着病体用了一夜的时间,补全了孔雀裘:

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说不的我挣命罢了!?

……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小一个竹弓钉绷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缝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来,后依本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一时听得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毛来。宝玉忙要了瞧瞧,笑道:?真真一样了。?

就连给女孩子做口红之类的事,贾宝玉也十分精通,其实,那都是曹雪芹曾经做过的。

3.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

曹雪芹的家庭是个诗书世家,从他曾祖曹玺到父亲曹頫都能写诗填词,特别是他的祖父曹寅,更是个有名的文士,而曹雪芹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生活,从小就饱读经书。《红楼梦》里的那些女孩子都是在少年时代就博通古今,才华横溢,这也与曹雪芹少年就已拥有丰富学识有关。曹雪芹学识的渊博也完全可以从《红楼梦》里得到证明。人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其实不过分。《红楼梦》里,曹雪芹涉及了历史、哲学、伦理、宗教、文学、法律、医学、园林学、绘画……等多方面知识领域。

仅以宗教为例,贾宝玉批判儒家学说的核心“仁”,封建礼教的最高标准是“杀身成仁”,“文死谏,武死战”,贾宝玉对此给以了尖锐的批判。作品中涉及道家学说,贾宝玉随口就说出经典。“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南华经》)《红楼梦》里也多处涉及到佛家,贾宝玉在林黛玉和史湘云那里受了委曲,感到无趣,想出家,就写了一个佛家的偈语: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和一首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红楼梦》里的女孩们和贾宝玉在一起引经据典,才华横溢的时候,无所不知,简直就是天神。

《红楼梦》所涉及的知识实在太多,然而曹雪芹在作品中并没有卖弄学问之嫌。他是把渊博的知识化作了作品的血和肉,成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由于巧妙地运用了这些知

识,使作品更具魅力。

曹雪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不因祸变而消沉,不因穷困而潦倒,反而更激发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入思考,他的遭遇正是他思想升华的契机。曹雪芹饱尝辛酸,历尽屈辱,生活境域一落千丈, 却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人民,使他视野扩大,头脑清新,把狭隘的牢骚和感慨逐渐变成为对整个社会、时代、家庭的冷静审视,对历史、人生、乃至爱情的深入探求,发生了思想精神的重大飞跃和升华。这种飞跃和升华是他能创作《红楼梦》并使《红楼梦》具有划时代的思想意义、成为流传千古名著的根本所在。

他的家庭是与朝廷至为密切的豪门旺族,他从他的家庭中看到了比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更充分,更集中地表现出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本质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关系,也更便利地看到和亲身感受到了许多社会历史现象的折光。他发现了诸多的情和爱,怨和恨,发现了不仅他本人经历了痛苦,而且还有更多的人经受了更加悲惨,更加不幸的命运。他发现整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是个黑暗的天地。当他对那所有的不幸寻根究底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他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大胆怀疑。他愤闷不平,淤积成胸中的块垒。他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光明,他终于发现,有一群女孩是唯一的亮点,正如作者在第一回中所说: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故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已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牗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露,阶柳庭花,更觉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

曹雪芹回首往事,检点人生,发现闺阁中历历有人,那些美丽的裙钗正是黑暗之中的一丝光明,而且那些女子“皆出我之上”,他不忍因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而使裙钗泯灭。于是欣然命笔,用他心中的血眼中的泪去抒写她们,同情她们,歌颂她们。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为了要写出他对历史、社会、家庭、婚姻、乃至爱情等问题的见解,要写出他心中的爱和恨。而所有这些都是从他所熟悉的包括贾宝玉在内的那些女孩子以及由她们阔展出来的故事里升发出来的。贾宝玉和那些女孩子,是曹雪芹阐发见解、抒发爱和恨的载体,那些人物承担这样的载体的使命是他们的幸运和光荣,曹雪芹爱她们,他在她们身上付出了全部的感情和全部的心血。正因如此他们才历史地放射出了璨烂的光彩。那些人物形象永远深刻在人们的心里。

由于曹雪芹的深入反思,形成了他超出常人和超越时代的领悟与思想升华,《红楼梦》才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深邃的思想性和伟大的艺术性。《红楼梦》是作者先进的世界观和伟大艺术创造力的完美统一。

曹雪芹的一生是饱受磨难的一生。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历史给了作家不幸的遭遇,历史才为我们奉献了一个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曹雪芹是伟大的,在他去世二百多年的今天,我们仍然缅怀他,记念他。他如一轮太阳,永远照耀在文学艺术的天空。

二、狂傲的气质决狂傲的选择

曹雪芹所以能写出《红楼梦》,还与他的气质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曹雪芹的气质性格,从曹雪芹的朋友留下来的诗篇可以得知曹雪芹是个傲骨嶙峋、心境广阔、性格诙谐、喜酒健谈的人。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曹雪芹的气质性格是“狂”,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狂傲”。

1.朋友的评价

曹雪芹的狂傲可以从他的朋友、他的名字以及他对世事的态度得到证明。敦敏《题芹圃画石》诗说: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觉此支离。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今天的人们无人不知曹雪芹是个大文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当时是个出名的大画家,他最善画的是嶙峋之石。敦敏所题,就是曹雪芹画石的画,见那石气势非凡,说他画中的巨石是他雄中的块垒。敦敏的诗是对画所题。而《红楼梦》何尝不是他雄中块垒,《红楼梦》的原名《石头记》,这首诗用在《红楼梦》上也是恰如其分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曹雪芹的傲骨世间少有,点出了他的狂傲性格。

敦诚也说他“步兵白眼向人斜”,“狂于阮步兵”,阮步兵就是阮籍。是魏末竹林七贤之一,是历史上有名的狂人。

曹雪芹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霑”,他给自己起名叫“梦阮”。“霑”是霑溉雨露,蒙受皇恩之意。而“梦阮”则是梦阮籍。

宫廷画院曾请他去当画师,如果去了,他的收入完全可以维持家产庭生活,但他坚决不去,决不与当时的统治集团合作。

2.《红楼梦》的推断

除他的朋友们对他的判断外,曹雪芹的狂傲还可以从他在《红楼梦》里关于人的分类的论述得到证明。

《红楼梦》第二回,曹雪芹通过贾雨村之口说出了这样一段极其重要的话,这段话对于我们了解曹雪芹的气质性格大有益处: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

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当今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邪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偶因风荡,或被云摧,

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悮而逸出者,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搏击掀发。既然发泄,那邪气亦必赋之于人,假使或男或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

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臵之千万人之中,其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

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如前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秦少游……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这一段文字是说,人分大贤、大恶、余者三类。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运

生世治,劫生世危。曹雪芹主要并不是要说这两种人,而是浓墨重笔地要写第三种人,就是“余者”。这“余者”是秉正邪两气而生者。这一段文字是为《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所写,是说贾宝玉是秉正邪两气而生“置之千万人之中,其灵秀之气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

谬不尽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他生于公候富贵之家,是个“情痴情种”。但是,曹雪芹

既然把人分成三类,那么作者曹雪芹自己就必属其中之一类,这个判断恐怕是合理的。那么,

曹雪芹是属那一类呢?我们先用推理法:曹雪芹既然给自己起名梦阮,阮籍是他的崇拜者,

而阮籍又是被曹雪芹列为秉正邪两气而生之人的第三位,那么曹雪芹也是秉正邪两气而生之

人就应当是合理的推论。A等于B,B等于C, A也等于C。进一步推下去,阮籍是狂傲之士,

曹雪芹当然也是狂傲之士,只少是把狂傲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

曹雪芹的狂傲与《红楼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曹雪芹在他还没有经历被抄家的

遭遇时,他不过和其他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一样,过着“锦衣纨绔,饫甘厌肥”的生活,如果

他在那种温柔富贵之乡里生活一生,我们也就看不到《红楼梦》,我们也就永远不知道曹雪

芹这个人。同样,如果曹雪芹是个与其他的公子哥一样的平庸之辈,他遭受了生活的波折,

他也会逆来顺受,被历史吞没,漠漠无闻。但是曹雪芹是性格顽强,胸有沟壑的那一类,他

是正邪两赋之人,是个狂傲之士,他即使生长于“薄祚寒门”,“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

庸人驱制。”他要与命运抗争,他要与时代抗争。但是他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有什么能力与那

个虽然已经腐败但却仍然强大的黑暗势力抗争呢,唯一的选择,动用手中的笔来书写心中的

不平,抒发心中的爱和恨。封建势力可以抄他的家,但不可以抄他的思想,可以控制他的行动,但不可以控制他手中的笔。他要用如椽大笔,描画出他用血和泪浇筑成,永远活在人们

心中的那些人物;他要用如椽大笔,挥洒出一股巨风,使文坛的天空震动。这种傲岸挺拔的

气质性格与他的深邃的思想一样,是他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批

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的动力之源。

三、非凡的文学才能

曹雪芹的《红楼梦》所以能跃上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峰巅,还与他非凡的创作才能密切相关。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的历史地位:“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

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鲁迅全集》第

8卷第350页。)这无疑是极高的赞许,然而绝非过誉,这是鲁迅先生在考察了中国小说发

展的全部历史之后得出的极精确的结论。

曹雪芹从创作一开始,就“立志打破历来小说的窠臼”(《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第一回脂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创作原则。他写道: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

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鐫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种奇书。?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

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历来野史,皆蹈一辙,或讪谤君臣,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姓名,又必傍

出一小人拨乱其间,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环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理即文,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句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只愿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

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我师意为如何??

《红楼梦》的问世使世人皆惊。结束了小说不登大雅之堂的历史。然而,关于《红楼梦》比以往小说到底有什么不同的研究,也就是它的伟大之处在哪里的研究,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在进行着,至今仍在继续着。所以《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的超凡和伟大不能简单说清,本文仅举几例探微以知著:

(一)反戈一击

《红楼梦》是一部反封建小说,不过它的反法与其它小说不同,它不像《水浒传》那样,直接歌颂起义的农民军,直接抨击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也不像《西游记》那样,采用寓言的形式,说明封建正统并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而是可以把它打得落花流水;又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笔力来控诉封建科举制度害人的残酷。《红楼梦》的反封建,主要是从内部来反,从封建阵营内部一层深入一层地剥露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吃人的礼教、自欺欺人的伦理道德、腐朽昏庸而又强暴的封建宗法制度对青年男女的迫害。作者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自旧营垒中来,反戈一击,制强敌于死命。因此封建统治阶级也特别切齿痛恨它,《红楼梦》自刊行以来,即被视为洪水猛兽,作为“谤书”屡遭查禁。充分显现了《红楼梦》从内部杀来的威力。贾探春在第七十四回说过一段话: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族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这句话虽说是针对贾家这个正在败落的家族,但也说出了封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

(二)胜过《金瓶梅》

《红楼梦》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细腻地描写日常生活,生动地运用口语等方面,显然受到了比它早出现一百多年的《金瓶梅》的影响,正如脂砚斋所说,曹雪芹

“深得‘金瓶’壶奥”。但是《红楼梦》的成就却远远地超过了《金瓶梅》。《金瓶梅》也描写了一个家庭兴衰的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它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比较广阔的,但读了《金瓶梅》的人会感到,这是一些多么丑恶的人物,多么肮脏的生活。它是能够引起厌恶的效果的。然而《金瓶梅》却对那些丑恶的人物和肮脏生活没有愤慨,有时甚至表现了欣赏的态度。有人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好像《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我说这俩人大不相同,潘金莲心胸狭窄,阴险歹毒,整天没有什么事可做,也没什么才能,只在姐妹间动心眼儿,她的心理活动的核心是争风吃醋,和西门庆一样,是个淫欲狂人,为争风害死了李瓶儿。而王熙凤则不同,她是荣国府的总管,有比男人还强的理家才能,善于杀伐决断。风趣爽快,人未到声先到,她到那里,那里就是一片欢笑。虽也贪财不摘手段,但有时也乐于助人。虽也与男人有不净之嫌,却不像潘金莲那样贪婪。她是个多面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两相对照,确有天壤之别。《金瓶梅》里没有爱情,只有淫欲;而《红楼梦》里的爱情多么清纯,多么坚贞。《红楼梦》思想深邃;而《金瓶梅》却没有提出任何正面的东西。

(三)思想一致是爱情的基础《红楼梦》里曾经提到两部很有名的描写爱情的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贾宝玉对林黛玉称赞《西厢记》说:“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林黛玉看完以后觉得“词藻警333人,余香满口”。以后他们常常引用它里面精彩的句子。后来林黛玉又独自听到《牡丹亭》《惊梦》一折中的唱词,她“十分感慨缠绵”,以至“心动神摇”,“如醉如痴”,最后落下泪来。可以看出,作者是十分欣赏这两部名剧的。然而,《红楼梦》的爱情描写却远远超过了《西厢记》和《牡丹亭》。

《西厢记》所描写的爱情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使张君瑞一下就着魔的不过是崔莺莺的美貌和风度;引动崔莺莺的也不过是张君瑞的相貌和才情。然后就是相思病和幽期密约。这样的情节后来成了许多小说和戏曲的公式。我们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这种情节。异性之间的爱悦最先总是由于外貌的吸引;而且在一般青年男女根本没有接触机会的封建时代,一见倾心的爱情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但是,《西厢记》所描写的爱情到底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西厢记》里面最有吸引力的人物并不是张君瑞和崔莺莺,而是红娘。《牡丹亭》所描写的爱情更离奇一些。它还不是发生于真正的一见,而是发生于梦中。文学的世界里面奇特的想象是完全可以容许的。这也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太没有接触和恋爱的机会。作者汤显祖在题词中说:情之至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他就是以这个大胆幻想的故事来写爱情的力量。但杜丽娘的爱情根据是什么呢?她对柳梦梅说,“爱的你一品人才”,“看上你年少多情”。这也仍然是比较简单的。

《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把追求思想一致作为爱情的基础,这是《红楼梦》第一次这样明确地写出来的。贾宝玉对于薛宝钗的美貌和肉体的丰润是曾经动过羡慕之心的,然而他所选择的却是林黛玉,这并不仅仅因为从较长时期的生活中自然形成了感情,而是因为薛宝钗所信奉的是封建正统派的思想,并且用那种思想来劝导他,林黛玉却从来不说那些“混胀话”。从来不曾劝他去走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立身扬名”的道路。贾宝玉和林黛玉把思想、人生观、情趣的一致作为爱情的原则,曹雪芹生活在两个世纪以前,他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这是一个在当时的一般男女无法实现,因而实际是为未来提出的理想。伟大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的,它所提出的理想不仅属于它那个时代,而且属于未来。

(四)举重若轻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的辛辣和无情往往是在生活中,在玩笑中不经意地进行的。这没有高超的创作才能是作不到的。比方他写男女间的关系。正当的关系是不合礼法的,不正当的关系反倒是合理的。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但在他的小说中却用情节实现了。司棋因与表哥恋爱,只是保存了表哥的一封信、一双鞋就被逼得自杀。晴雯只是对宝玉好些,就被赶出了大观园,乃至病死。林黛玉只是因大胆与贾宝玉恋爱,最后也被逼得魂归离恨天。可是封建统治者们怎样呢,贾琏和鲍二的媳妇私通,被王熙凤撞见,大闹起来,贾琏乘酒兴拔出剑来要杀王熙凤,王熙凤跑到贾母那里,贾母是怎么说的呢?她对王熙凤说:

?什么要紧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似的,那保的住呢?从小儿人人都打这么过。这都是我的不是,叫你多喝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你放心,明儿我叫你女婿替你赔不是,你今儿别过去臊着他。?

贾母这段话说的多么轻松,好像开玩笑。“人人都打这么过”,“馋嘴猫似的”,一语道破,满口仁义道德的封建主子们都是这样过的,“什么要紧事”。可是与他们对待司棋、晴雯和林黛玉的态度对照起来看,就把封建统治者的伪善丑恶本质全都暴露出来了。曹雪芹在不经意间把封建礼教讽刺和批判得辛辣而力透纸背。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而诸侯之门道德存焉。”这句话用来形容贾府的是非颠倒,也是非常合适的。宁国府就更不成提统,贾珍霸占了儿媳秦可卿,秦可卿命丧天香楼,贾珍大悲大痛,大操大办,哭得泪人似的。且看这一段:

?贾珍哭得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众人劝道:‘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且说贾珍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意。可巧薛蟠来吊,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说是铁网山上出的,作了棺材,万年不坏的。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现在还封在店里,也没有人买得起。你若要,就抬来看看。’贾珍听说甚喜,即命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声如玉石。大家称奇。贾珍笑问道:‘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没处买;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银子作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连声道谢不尽,即命解锯造成。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殓以上等杉木也罢了。’贾珍如何肯听。?

贾珍如此的禽兽,又是如此的道貌岸然。曹雪芹揭露和讽刺得也如此透彻又是如此自然。这种举重若轻的创作手段真是前所未有,高超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五)伞状结构

《红楼梦》的结构独具匠心,前无古人。贾宝玉是全书自始至终的主人公,与贾宝玉发生着各种关系的人物也有数十人,以贾宝玉这一轴心为伞柄,贾宝玉与每个人物连成一条线,即是伞翅,伞翅向四外张开,那复杂的关系织成伞布,而那跌宕起伏的故事就是伞布上的花纹和图案。这是一把巨大的伞,是一把美丽的伞。这一结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包括世界名著在内,没有一家可与曹雪芹并肩比美。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名著,大多都是单线结构,(安娜·卡列尼娜是双线结构),不是说单线和双线不好,是说单线和双线较易掌握,而《红楼梦》的结构最难以驾驭,没有非凡的天才是作不到的。直到今天,中国的和外国的小说,畅销的也好,获得诺贝尔奖的也好,还没有用曹雪芹的伞状结构写出小说的。在这个伞状结构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草蛇灰线,就是最不被人注意的小人物,也有声有色,形象鲜明。就拿给晴雯看病的胡庸医来说,他给晴雯看完病,一般都以为他在小说中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谁想到他到后来又给尤二姐看病。而且他出场两次,性格是一致的,给晴雯看病时,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来,他看着晴雯染红了的、二三寸长的指甲发呆,哪里还有心看病,结果开了个方子,被贾宝玉说成是虎狼药,请了王大夫重新开了方子。他给尤二姐看病时非要看一看气色不可,一见尤二姐长的美,早魂飞天外了,还看什么病。曹雪芹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描写都这样精确,草蛇灰线,前后一致。一个小人物,构成了伞布上两处细小精致的花纹。巨大的伞布就是这样细密地织成的。

综上所述,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在命途多舛的境域中摆脱幽怨,直面人生,冷对社会,反思家庭。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笔,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渊博的知识,驰骋想象,用他那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创作了彪炳千古的《红楼梦》。曹雪芹和《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史天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们将永远记念他,并为之骄傲。

参考文献:

[1] 刘梦溪.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 [M].690页、559页、690页注释[2]、[11]、[5].

[2] 大学语文·遥远的绝响[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3] 鲁迅全集(第8卷)第350页.

[4]茅盾.关于曹雪芹[J].文艺报,1963(12).

[5]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红楼梦评论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

[6] 何其芳.论《红楼梦》[J].文学评论,1963(6).

[7] 刘大杰.红楼梦引论[M].746页.

[8] 张天翼.略谈《红楼梦》的人物 [J].文艺报,1963(12).

[9] 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曹雪芹《红楼梦》文本解读(定)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曹雪芹《红楼梦》文本解读 作品简介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此书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便征服了万千读者的心。民间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可证其盛。“红学”研究历时二百余年,仍然不衰,使人叹为观止。鲁迅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其内蕴广博。 《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不仅在国内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而且已有英、法、俄等十几种语种的译本,幷且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对它进行研究,《红楼梦》正日益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作家素材 曹雪芹(约1724—约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初年,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巨大反差,使他对贫民百姓的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晚年迁居北京西郊农村,生活更凄凉、悲惨,“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从事“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创作。约乾隆二十九年(1762)幼子夭亡,使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曹雪芹贫病无医,“泪尽而逝”,只留下尚未完稿的《红楼梦》(有说法认为《红楼梦》应该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后半部“被借阅者迷失”) 从曹雪芹晚年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可知,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的诗,有创新独特之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赞道:“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识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 【解读】 [人生际遇] 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从豪华奢侈到穷困落魄的巨变,给他的身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把自己的遭遇,把自己的血和泪,凝结成为文字,用它记录下内心的向往和理想,使自己的感情升华,于是写下了《红楼梦》。由此可见,丰富的人生际遇是创作的源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人最可贵的是有志向,最难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曹雪芹花费十载写红楼,终成不朽巨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光辉的目标,伟大的胜利,都要从脚踏实地开始做起,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创作是人们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曹雪芹经历了生活中

曹雪芹著《红楼梦》的原因

曹雪芹著《红楼梦》的原因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位石头谜,他画过石头画,写过石头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记》中的主人翁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幻化成的,“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通灵宝玉”,据考证就是雨花石。雨花石在南京产于“聚宝山”,在六合产于“灵岩山”,所以,曹雪芹把它神化为“通灵宝玉”。 在乾隆年间,曹雪芹住在正白旗写《石头记》。香山的老人爱说“《石头记》记石头”。曹雪芹写的这本书,从一开始说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被丢弃在青埂峰下,后来随着下界的神瑛侍者身入红尘,经历了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一直到顽石归天,全书结束,就是写的一块顽石的故事。 曹雪芹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还在江宁织造府内接见过孙氏,称她为“吾家老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頫时受斥责。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曹雪芹名著红楼梦读后感5篇-红楼梦读书心得

曹雪芹名著红楼梦读后感5篇-红楼梦读书心得   我所看的《红楼梦》,不仅仅是120回的通行本,还有周汝昌校汇本、甲戌本、戚序本,一共四个版本。我没有看高鹗的续书,因为我总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那样子的,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红楼梦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1 中国有四大名着《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东风一望遥。”“[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

红楼梦第一回 主线 主题 对结局的揭示

【神话】首先,作者以青埂峰顽石补天不成幻形入世的神话将小说套入了神话的框架,顽石及其幻形通灵宝玉成为小说的叙述者。现代红学研究者大都认为这是曹雪芹为了避免文字狱所采用的“烟云模糊”法。但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这样的写法还应有美学方面的原因,曹雪芹有意利用神话给小说罩上一层恍惚迷离的面纱,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吸引读者去探索云雾后面的秘密。 其次,作者介绍青埂峰顽石实即为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痴顽“性格作铺垫。顽石”无材补天”,“无材”即“不材”:不成材、不成器,亦即不是补天的材料。顽石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一方面“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另一方面“如此质蠢,并更无奇 贵之处”,只好与人“踞脚而已”,这正隐喻贾宝玉秉正邪两赋之 性,“聪俊灵秀”而又“乖僻邪谬”,以致“夭下无能第一,古今 不肖无双”。贾宝玉鄙弃功名利禄,拒绝走仕途经济之路,即拒 绝补封建社会之天,与顽石之自认“无材不堪入选”态度相 再次,作者通过顽石之言阐述了自己的文艺思想。曹雪芹 反对俗套,借石头之口贬斥“皆蹈一辙”之“野史”、“淫秽污 臭”之“风月笔墨”,以及“千部共出一套”之“才子佳人之 书”,提出“令世人换新眼目”,实际上提出了文学必须创新的主 张。而石头所言“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 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失其真传者”,则强调求真。这实 际上是曹雪芹提出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再次,避免文字狱。 一、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二、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三、甄士隐败落终出家, 四、贾雨村发迹娶娇杏。 一、三部分写甄士隐之荣枯,二、四部分记贾雨村之暴发。 甄、贾二人的人生浮沉既有联系,又为对比,正是小说所要反 映的封建末世社会现实的缩影。 玉在匿(犊)中求善价,钦于奋内侍时飞。 这贾雨村言(假语村言)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是脂批点明,只 读到雪芹八十回原作的我们,恐怕也只能与甄士隐一样认为贾 雨村抱负不凡了。幸而甲戌本在此联中夹有脂批:“表过黛玉则 紧接上宝钗”,句下又有批语:“前用二玉合传,今用二宝合 传,自是书中正眼。”我们这才知道:联语上句“玉”指宝玉,下 句“钗”指宝钗,“二玉合传”即神瑛绛珠的木石前盟,“二宝合 传”即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 其一,交代“二 玉合传”一与“二宝合传”,提示小说的情节主线即宝黛钗爱情婚 姻悲剧,其次,以对甄英莲一生的预示概写封建时代女性的悲 剧命运,点明小说的这一重要主题。

曹雪芹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曹雪芹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完曹雪芹的《红楼梦》,你也许最爱才貌双全的林黛玉,也许最爱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气质的薛宝钗,但XXXX最喜欢“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的晴雯……下面是XX为大家提供的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

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XX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和《红楼梦》第一节生平和创作概况一、家世: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等(1715?——1764?)他的远祖原是明朝的军官,是东北辽阳人,明后期被后金军队俘虏,编入满州正白旗当“包衣”(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意思是家奴)。正白旗原由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率领,多尔衮死后由皇帝亲自统领,曹家从此有机会接近皇帝。曹雪芹的曾祖父叫曹玺,当过内务府郎中,其妻孙氏是康熙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年幼时当过康熙的伴读,康熙即位后曾任内务府郎中、江宁织造兼两淮盐务监察御史等职。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内。反正用皇家的钱去招待皇帝,曹寅因此花费了大量的官银,这为曹家埋下了祸根。曹寅的文学修养很高,是江南的文人领袖,与当时著名文人尤侗、查慎行、朱彝尊、洪昇等人都有交往,著有《楝亭诗钞》《楝亭词钞》《楝亭文钞》等,还编过剧本,奉旨刊印了大型诗歌总集《全唐诗》。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其文学修养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祖父的影响。江宁织造是一个肥缺,负责管理纺织业并采办宫廷用品;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向康熙密报各方面情况。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儿子曹顒继承父职,曹顒继任三年后又病死,康熙又让曹寅的妻子过继了其叔的一个儿子曹頫,继续担任江宁织造。二、生平:曹雪芹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十三岁左右为第一阶段。曹雪芹大概就是曹頫的儿子,在康熙五十四年下诏令他过继的那年出生,因而取名为“霑”(暗喻沐浴皇恩之意,这与作品中写宝玉一生下来口里就衔着一块玉有关)。曹寅在世时,由于多次接待皇帝等原因,亏欠了大量公款,直到曹頫时还未还清。雍正五年,曹頫从江宁押送绸缎进京,经过山东长清县等地的驿站时,向驿站勒索银子,被山东巡抚塞楞额弹劾。追查起来,发现曹家大量挪用官银,结果被革职,次年又被抄家。除留下北京崇文门外十七间房子和三对奴仆外,其余家产全部查封。雍正六年,曹雪芹至多不过十三岁,举家从金陵迁至北京。(关于曹家受罚的情况,红学家周汝昌认为是出于政治原因,雍正即位后,排斥异已分子,曹家与康熙帝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胤禵关系密切,雍正就借机进行打击)。从十三四岁到二十三四岁是第二阶段。这次抄家事变以后,曹家从皇帝的宠臣沦为平民,虽受到沉重的打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由于曹頫在被抄家以前已转移了部分家产(金银细软),再加上曹寅的两个女儿都是满族亲王的王妃,曹家的经济情况还比较宽裕,还能保证曹雪芹有良好的接受教育条件,否则后来就不可能写出《红楼梦》。乾隆即位以后,为了笼络人心,宣布对一些官员的欠款实行赦免,一度曾重新启用曹家及其亲戚。如曹寅的妹夫傅鼐在乾隆元年升任兵部尚书,后来又兼刑部尚书;曹寅的大女婿(曹雪芹的姑夫)福彭担任正白旗满州都统。因此在乾隆初期曹家曾有一段“中兴”或“小康”的日子。期间曹雪芹也曾以贡生的身份入国子监读书。《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贾家的一些人在栊翠庵品茶,用的茶具都非常讲究,脂砚斋评语指出就是根据乾隆二年谢园送茶的往事写成。但好景不长,乾隆四年,因庄亲王允禄等人谋反案的牵连,曹家又一次遭到更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这时的曹雪芹已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二十四五岁到逝世是第三阶段。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穷困潦倒的时期。期间曹家的生活情况,至今未发现可靠的资料,传说他曾考取过贡生(梁恭辰《北东园笔录》),成年后在北京西单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担任“助教”,结识了在这里读书的清皇族子弟敦敏、敦诚(皇太极第八子阿济格之后)和裕瑞(皇太极第十子多铎之后),后来又结识了私塾先生张宜泉,这几个人都是曹雪芹的终生好友。曹在这段时期的生活情况,我们只能在他这几位朋友的诗文中见其一斑。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从中可知曹喜欢谈天,语言幽默,经常发表一些精辟的见解。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曹雪芹曾入两江总督尹继善署为幕僚,大概由于性格的傲岸不羁,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年以后就翩然告归。据说吏部侍郎、兼管皇家画院的董邦达在敦敏家认识曹雪芹以后,曾请曹去画院任职,但被曹谢绝了。张宜泉《题芹溪居士》“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

曹雪芹简介

红楼梦资料汇编 一、曹雪芹介绍 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因其很喜欢竹林七贤之“阮籍”,故取字中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就是说他家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注:包衣就是家奴。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乳母,(也即是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即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帝玄烨宠信。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即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及时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饫yù甘餍肥”的贵族生活,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雍正即位后,雍正初年,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后又遣回北京(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贫困生活。 补充: 曹家败落本质原因:太子之争,曹家当时支持的是八阿哥,但最终即位的是四阿哥雍正。因而受牵连。 当时苏州也有织造,(曹頫在担任江宁织造之前曾短期地担任过一段时间苏州织造,后才担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官署是现在的市十中。担任苏州织造的是李煦。李旭和曹家交好,苏州织造,江宁织造,李家和曹家其实可以说是当时康熙帝放在民间的两个密探。向皇帝汇报当时民间社会上的消息。李家也是八哥党的,因而在后来皇族的争权内斗中也遭受了牵连,后被发配到了黑龙江。其家人在苏州街上作为官奴被卖,但是一连十天无人敢买。 曹家则隐入了北京胡同,从此败落。曹家可以这般全身而退也亏了曹家在皇宫里的亲人里应外合以及求情。不然也不会比李家好到哪里去。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书写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困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他写《红楼梦》,“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现在北京西山有曹雪芹纪念馆。

红楼梦真实结局,有诗为证

红楼梦真实结局,有诗为证 清人明义的诗集《绿烟琐窗集》中,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是现存最早的题红诗,历来为红学家们所重视。明义姓富察氏,字我斋,满洲镶黄旗人,生卒年不详,据吴恩裕考证大概生于乾隆五年左右。他是傅恒之兄傅清的儿子,傅恒一家在乾隆时出将入相,烜赫一时,而明义本人则终身担任上驷院侍卫一职。 红学家们对明义及其诗集作过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明义的生平以及与曹雪芹的关系上,很少有人将明义的诗与《红楼梦》的文本内容比照,从研究《红楼梦》一书的成书过程的角度来作详细的考释。我认为明义当时见到并据以题诗的《红楼梦》,既不是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也不是八十回本《石头记》,而是一个比现存八十回本《石头记》更早,情节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本子。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注意到明义的《题红楼梦》二十首中有多首诗和今本《红楼梦》以及《石头记》所对应的情节不符合,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所以对明义的这二十首绝句所咏内容本身进行细致的考释,可以约略得见《红楼梦》一书的早期原貌,对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很有意义。 为方便论述,先将明义的二十首诗并序转录于下,

再对每一首诗所咏内容逐一分析: 题红楼梦. (清)富察明义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 其所谓大观园者, 即今随园故址, 惜其书未传, 世鲜知者, 余见其钞本焉。 一、佳园结构类天成, 快绿怡红别样名, 长槛曲栏随处有, 春风秋月总关情。 二、怡红院里斗娇娥, 娣娣姨姨笑语和, 天气不寒还不暖, 曈昽日影入帘多。 三、潇湘别院晚沉沉, 闻道多情复病心, 悄向花阴寻侍女, 问他曾否泪沾襟。 四、追随小蝶过墙来, 忽见丛花无数开, 尽力一头还两把, 扇纨遗却在苍苔。 五、侍儿枉自费疑猜, 泪未全收笑又开, 三尺玉罗为手帕, 无端掷去复抛来。 六、晚归薄醉帽颜攲, 错认猧儿唤玉狸, 忽向内房闻语笑, 强来灯下一回嬉。 七、红楼春梦好模糊, 不记金钗正幅图, 往事风流真一瞬, 题诗赢得静工夫。 八、帘栊悄悄控金钩, 不识多人何处游, 留得小红独坐在, 笑教开镜与梳头。 九、红罗绣缬束纤腰, 一夜春眠魂梦娇, 晓起自惊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芹 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极而衰的时期。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1763年2月12日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可惜,他的诗画留存下来的不多。曹雪芹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小说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从中表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矛盾中根据人物身分地位刻画人物,又善于以艺术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情绪。他笔下的人物,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贤淑善良又巧于迎合的薛宝钗,泼辣、狠毒的王熙凤,逆来顺受的尤二姐,刚烈不屈的尤三姐等无一不是栩栩如生。在事件和人物的刻画上,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美与丑、虚与实、统治与被统治的描写相互补充,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红楼梦》语言简洁纯净,准确传神而多彩,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书中诗词歌赋的运用,对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起了很好的作用。《红楼梦》的光辉成就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对后世家庭社会小说有极大影响。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问世200多年来,其影响之深远无法估量。《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有三:一是鲁迅,二是《红楼梦》,三是中医中药。他把《红楼梦》看成是对世界文化三大贡献之一。曹雪芹的名字,可以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司、托尔斯泰并列在一起。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这是“红学”研究中极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这一课仅从曹雪芹“特殊的人生遭际”、“狂傲的气质性格”、“非凡的文学才能”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与同学们作一探讨。 一、特殊的遭际熔炼出特殊的思想 特殊的家庭和人生遭际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必不可少的生活前提,同时也为他准备下了思想前提。大凡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而这一经历往往是伟大人物所以成其为伟大的生活基础和动力之源。特别是不幸的遭遇,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还会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因而成就经天纬地的著述。屈原是这样,司马迁是这样,孙膑是这样,曹雪芹也是这样。 1.家世的变迁与生平的厄运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芹圃、芹溪、雪芹。他的祖上是汉人,他原籍是河北丰润县,大约在明朝末年,他的先祖曹锡远迁居东北,入了满州籍,汉军正白旗,大概在辽宁铁岭附近。后来他的高祖曹振彦,随着清兵入关, 曾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两地地方官。从曾祖曹玺开始得到宫廷的亲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红楼梦》第五回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第十三回也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这里说的是贾家,实际上是以曹家为生活原形的。由康熙二年到雍正六年,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到他的父亲曹頫三代四人近60年世袭江宁织造。他的祖父曹寅更是多任了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监察御使。李发元《两淮巡盐御使题名碑记》说:“两淮税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官无常品,“织造”这个官职虽无品级,却是内务府的肥缺,也是皇帝的近幸,是当时一个有钱、有势的要职。他们替皇帝置办宫廷的衣服装饰及日常用品,实际是皇商。同时,曹玺曹寅任内,康熙还给他们特殊的任务,即访查江南的吏治民情,负责了解江南一带地方官吏的政绩和人民对朝廷的情绪和流动情况,向康熙作专折奏报,官虽不大,却可以直达圣听,曹家有权向皇帝密奏,所以又是皇帝的耳目。另一方面曹家还负责团结江南文士。曹玺曹寅都多才艺,广交游,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能做诗词戏曲,喜欢藏书和刻书,爱小说。著有《栈亭诗杪》。有名的《全唐诗》就是他在杨州负责刊刻而成的。曹寅还编撰过一本《居常饮馔录》,是一部饮食艺术全书。《红楼梦》中的茶酒点心和菜肴那样讲究精致,不是没有来由的。由于曹寅的人品、才华和爱好,他与江南许多名士有交往,成为他的好友和座上客。当然,曹家也有许多自己的幕僚。可以想象,他们时相唱和,以至聚会观赏,在当时的江南名士群,也曾是一番盛事。 曹家为什么会得到康熙的亲幸?首先,曹家不是一般的内务府成员,而是一个当时有名的诗书世家,曹家世代书香,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重视。同时,曹雪芹的曾祖母曹玺的夫人是康熙皇帝的奶娘,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侍读,这大概也是皇帝亲幸曹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以曹家为行宫。 古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曹氏家族从始祖曹锡远“从龙入关”,到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恰好五世,称之为“赫赫百年”,并非虚语。康熙死后,继位的是雍正。雍正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权,巩固统治地位,一面培植私党,一面打击他父亲的亲信和其他兄弟的势力。曹家在这场皇亲间的斗争中受到牵连,成了被打击的对象。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被革职,于是这“富贵流传已将百年”,烜赫一时的大家族,一落千丈,衰败下来了。

旧时真本红楼梦(一)原本《红楼梦》被迷失的28回的内容!

(2)旧时真本红楼梦(一) 原本《红楼梦》被迷失的28 回的内容! 文学界重大发现! 旧时真本红楼梦 原本《红楼梦》被迷失的28回的内容!(一) 作者:吴梅村、严绳孙(王晓丰点评)发布时间:2013-02-20 简介: “曹雪芹”真的是《红楼梦》的作者吗?不久前,一位安徽的 藏家公布了家藏的《石头记》80回以后的28回内容,这极有可能就是迷失的“旧时真本”《红楼梦》!而不是续书,此本现在被人称为“何初本”或者“吴祖本”,相信这将成为此书成书300多年来最重大的事情!本人结合前80回的伏笔和“脂批”,在每回回后对该书的真实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点评。这个本子能够解决几乎“红学”研究中遇到的所有重大难题,包括 作者是谁、成书时间、创作目的、脂砚斋、脂批、畸笏叟以及主要人物的结局等,彻底否定了红学家一百多年来的理论,相信中国将引发一场“红学大革命”!也将为所谓的“纪念曹雪芹近世250周年”的活动增添幽默的一笔。 · 1.前言 · 2.回目

· 3.第八十一回 惜昵近公子做良媒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4.第八十一回分析点评 · 5.第八十二回 王熙凤病求千翼方林黛玉闷作十独吟· 6.第八十二回分析点评 · 7.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临终念子孙王夫人膏肓托儿女· 8.第八十三回分析点评 · 9.第八十四回 薛宝钗弥望霭烟缘史湘云喜得如意郎· 10.第八十四回分析点评 · 11.第八十五回 痴王孙传信牵奇缘惭妙尼避情乘游槎· 12.第八十五回分析点评 · 13.第八十六回 挑正庶风月断佳偶祭祖祠清明泣远嫁· 14.第八十六回分析点评 · 15.第八十七回 花柳质命断无情兽绣户女自绝美韶华· 16.第八十七回分析点评 · 17.第八十八回

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

1.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创作《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答: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小时侯的贵族家庭生活有助于他创作出自叙传性质的《红楼梦》;曹雪芹的家庭还是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家庭,小时侯受到的文学素养的熏陶使他能够创作出精美的《红楼梦》来。 2.《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怎么出现的?真的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吗? 答:由于《红楼梦》没有完成,有很多人顺着曹雪芹的思路续写,其中高鹗续写的后40回比较好。他大体遵循了曹雪芹创作,完成了《红楼梦》悲剧的主题。一个叫程伟元的出版家把曹雪芹的《红楼梦》80回与高鹗续写的后40回合在一起出版了两次,从此《红楼梦》便在中国流行起来。因此,后四十回并不是偶于鼓担上得来的。 3.简述黛玉的两次葬花的起因。 答:第一次葬花黛玉认为宝玉想把落花送入池中的做法不妥,因为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会糟蹋花,于是两人一起将花葬在黛玉原来的花冢里。第二次是起因是黛玉错疑宝玉,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未发泄,又勾起了伤春愁思,于是把残花拿去掩埋。 4.简述宝玉挨打始末。 答:先是忠顺王府打发人来向贾家索要戏子,接着又有贾环将金钏之死诬陷在宝玉身上,最终导致贾政惊气交加而欲将宝玉“立刻打死”,且不满小厮的力度而亲自操板,众门客无法劝阻,王夫人的哭阻也无法让其回心转意,直到贾母前来,以言语相激,贾政罢手,被打得气息奄奄的宝玉被抬回房。 5.简述“宝玉挨打”事件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答:王夫人先抱着板子哭着说宝玉该打,然后从贾政一贯庄重角度请“老爷自重”并以“怕老太太不自在”来要挟。无效后又抱住贾政求,说母子相依,既然要勒死儿子,她只能和宝玉一起死,并爬在宝玉身上大哭,冲突得以稍稍缓和,但王夫人看到宝玉挨打程度,悲痛下痛哭死去的长子,致使贾政落泪。或答:贾母一来便以“先打死我”让贾政又急又痛。面对贾政的赔笑,厉声回应以自己“没生个好儿子”来讽刺贾政对自己封锁消息。尽管贾政小心翼翼赔罪,说不再打宝玉,但贾母不信,仍赌气要回南京,并以让王夫人从此别疼宝玉,以便将来“少生一口气”来表达对贾政的不满,把贾政逼得苦苦认罪。或答贾政亦可。 6.“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红楼梦》的《葬花吟》,吟诗是林黛玉。《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7.简析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表现的性格特征。 答:晴雯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晴雯却出任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8.简述《红楼梦》中某一个人物出场的情景。 答:在《红楼梦》中,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这些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背景分析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曹雪芹写红楼梦的背景分析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单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个总主题下,作者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现存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因而这两个典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在曹雪芹的笔下,象征着封建社会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就是腐败不堪的两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作者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是作者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总抹一笔,是最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除了享乐,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外,没有一件正经的事干,而且他们勾结官府,草菅人命。在曹雪芹的笔下,连当时的封建朝廷都不过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妃回府,只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其他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作者笔下的这幅省亲图,除了虚有其表的空排场外,动到真情实感的就是这一副哭泣的场面。 作者通过贾宝玉,反对“文死谏、武死战”,说“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骂那些官僚是“国贼禄鬼”。说孔孟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杜撰”的。作者还通过探春之口,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说理学大师朱熹的话,也不过是“虚比浮词,哪里都真有的?”大家知道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在清代是封建法规的准绳,是治国之大纲,人人违反不得的,而曹雪芹却用这些亦庄亦谐的话,来加以轻蔑和否定。 贾宝玉特别反对“仕途经济”,即让他走读书做官的道路。这“仕途经济”,是历来封建政权得以世世延续的根本制度,也即是众所周知的科举制度。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反对“仕途经济”,无异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的基础。 《红楼梦》里作者着力描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这个爱情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所不同。首先,贾宝玉、林黛玉的

曹雪芹的 《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曹雪芹的 《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回 关于曹雪芹写了多少回,看法不一。高鹗和程伟元认为,曹雪芹写了 120 回,后 40 回失传,所以高鹗又补写 40 回,加一块儿也是 120 回。很多人对高鹗 嗤之以鼻,但我认为,高鹗续书其实对《红楼梦 》的传播贡献挺大的,起码他使《红楼梦》这本书看起来更完整,方便人们 阅读,现在各出版社都出 120 回本《红楼梦》,人们了解《红楼梦》,大多数是 从 120 回本开始的,足见他的续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有人认为, 曹雪芹实际上写了 108 回, 现存 78 回, 丢了 30 回。 在后 30 回, 石头要回归大荒山,书末还有“情榜”,“情榜”中有“情情”、“情不情”, 也有“金陵十二钗”排名, 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可惜, 后 30 回被人“借”去了, 所以《红楼梦》不完整。“借”书的人很有可能是官府,很厉害,他们有“借” 无还, 实际上就把这本书查抄了。 我奇怪的是, 他们为什么不“借”前面 78 回? 这样岂不是更彻底? 官方认为前 80 回曹雪芹写的,但据周汝昌先生考证,第 79、80 两回不是曹 雪芹所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红楼梦稿》第 78 回末,有“兰墅阅过”的字 样,“兰墅”就是高鹗,说明只比曹雪芹只晚了二十年左右的高鹗看的也是 78 回。 我认为,曹雪芹实际上就写了 78 回。因为反着看《红楼梦》,到第 78 回的 时候, 应该进宫的也进宫了, 主人公也“斩情归水月”了, 应该祭的也祭了, 《芙 蓉诔》也写完了,该发悲音的“异兆”也“发”了、该感凄清的也“感”了,三 春也过了,到第 78 回已是非常完整的故事 。你认为曹雪芹会画蛇添足,再写几十回吗? 关于《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已经“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我们看前面 78 回,“批阅”和“增删”的迹象非常明显,甚至到临死的时候,曹雪芹还在 “批阅”和“增删”。 如果后面章节被“借”去, 曹雪芹还会连续十年平心静气 去“批阅”和“增删”吗? 在书的正文, 谁是“金陵十二钗”写得非常隐晦, 甚至不破解“难题”不可 能知道“金陵十二钗”是谁,书末会有“排名”吗?这也是个问题。 清朝有“文字狱”,乾隆年间更为严重。有很多文学 作品

2020曹雪芹小说红楼梦读后感

2020曹雪芹小说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曹雪芹透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 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以下是收集的2020曹雪芹小说红楼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您喜欢。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 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 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欺凌和对封建社会

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 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

曹雪芹与红楼梦

中国十大王朝之曹雪芹与《红楼梦》 清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就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思想和艺术性上,都达到古典小说的艺术顶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曹雪芹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说大师,为我国古典文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曹雪芹,名沾,字芹圃,雪琴是他的号,他还有“梦阮”“芹溪”两个号,意在表明自己不拘世俗,无意功禄。曹雪芹是汉人,却有着皇家家奴出身,他的祖上是内务府包衣旗下左领人,负责管理皇家的各种事务。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妈,与皇家有哺乳之恩,康熙主政天下以后,曹家逐渐腾达。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派往南京出任江宁织造,常往南京,专门为皇家办理龙衣凤帔之类的日用品。不久又被赐予正一品衔,江宁织造是个肥缺,油水极足,曹雪芹的的祖父曹寅与康熙是奶兄弟,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不仅继任其父亲职位,还兼任过两淮巡盐御史,后来,由于康熙的一手操办,曹家还将女儿嫁给皇家后代,成了皇家的姻亲,地位极其显赫。康熙六次南巡,曹家四次接驾,并在曹家下榻小憩,曹雪芹的父亲接任曹寅的职位不久就去世了,曹雪芹是他的遗腹子,孤儿寡母的曹家逐渐衰落。雍正时期,曹家被抄家罢官,迁居北京,从荣华富贵的童年走出来的曹雪芹,经历了世态炎凉,加深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与洞察。 到了北京以后,曹雪芹开始读书,结交了一批同病相怜的贵族知识分子,并开始了诗酒村野、书画民间的生活。根据现有研究表明,

曹雪芹是在极度贫困中写作《红楼梦》的,喝薄粥,披褐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十多年的辛劳凝聚成一部煌煌巨著。《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成书时间大致在乾隆当政的前二十年间,《红楼梦》原计划写120回,曹雪芹只写了前80回就去世了,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而成。全书以贾家荣宁二府为中心,从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众多人物的活动,具体解剖了贾府由盛而衰的深刻原因。 小说充满了个性解放色彩,对中国18世纪帝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批判,尤其是在描写轻年女性,对婚姻自由、地位平等的追求方面,达到当时世界前沿水平。 曹雪芹是一个写人物的大师,上至帝王,下至奴婢、优伶,全书共写了5000多人,其中女性的描写与刻画尤见功底。小说中女性大都不乏才华,却命比纸薄,难逃沦为男性附庸结局,元春随然贵为皇妃,却终日寂寞如海,空耗人生,迎春嫁后整天受气,在悲恨中离开人世,黛玉被逼死,巧姐被拐卖,至于尤二姐、尤三姐、香菱、思棋等等成为男性社会的牺牲品,小说就是这样,通过女性形象塑造,对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封建伦常进行了文化抨击,表达了一种类似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诉求。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我国精英文化的典范之作,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洗炼,描述情趣盎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晴雯等人,是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闪闪发光的人物,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在人类文化史上永远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