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第十一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66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A.先部后控制B。
先控制后部C。
从基线到方格网 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
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
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
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
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
A。
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
施工点位的精度 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
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
地形 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
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
控制测量 B.放样 C.测图 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A.相近B。
相同 C.相对要低 D。
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
测图的逆过程D。
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A.1/2B.1/4C.1/6 D。
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A。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
水平角与高程D。
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
空间距离 B。
水平距离 C。
空间坐标D。
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1002.下列测量工作中,不属于施工测量的是()。
A.测设建筑基线B.建筑物定位C.建筑物测绘D.轴线投测1003.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测设数据是()。
A.纵、横坐标增量B.两个角度C.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D.两段距离1004.沉降观测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可采用固定测量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和()的“三固定”方法。
A.固定测量时间B.固定测量周期C.固定测量路线D.固定测量精度1005.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的抄平通常都是利用()完成的。
A.水准仪B.经纬仪C.钢尺D.皮数杆1006.施工时为了使用方便,一般在基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3~4m 测设一个(),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A.水平桩B.龙门桩C.轴线控制桩D.定位桩1007.在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和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A.建筑总平面图B.建筑平面图C.建筑立面图D.基础平面图1008.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宜将施工平面控制网布设成()。
A.建筑方格网B.导线网C.三角网D.GPS网1009.根据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若采用()则不需预先计算放样数据。
A.水准仪B.经纬仪C.铅直仪D.全站仪1010.布设高程施工控制网时,水准点距离基坑回填边线不应小于(),以保证水准点的稳定,方便进行高程放样工作。
A.5mB.10mC.15mD.20m1011.采用设置轴线控制桩法引测轴线时,轴线控制桩一般设在开挖边线()以外的地方,并用水泥砂浆加固。
A.1m~2mB.1m~3mC.3m~5mD.5m~7m1012.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高层民用建筑楼面标高传递时,一般需()底层标高点向上传递,最后用水准仪检查传递的高程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A.1个B.2个C.3个D.4个1013.建筑物沉降观测常用的方法是()。
A.距离测量B.水准测量C.角度测量D.坐标测量1014.关于施工测量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环境差,容易损坏。
PDA 数字测图法——用PDA 代替笔记本电脑工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问题,但需要购买能安装在PDA 上的专用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测绘的测图精灵。
九、建筑施工测量[题9-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答: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y x,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为《工程测量规范》,不同建筑物施工测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高,低层与小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低。
[题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与坡度。
[题9-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盘位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
[题9-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AB 间的水平距离为D。
在A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 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 方向线,量取水准仪高A i ,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的水准尺,旋转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至水准尺读数为仪器高A i为止,此时,仪器视线坡度即为i 。
在中间点1,2 处打木桩,在桩顶上立水准尺使其读数均等于仪器高A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设计坡度线。
[题9-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1) 使用南方测绘NTS-31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模式,按( )翻页到P2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V 的值精确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一、授课性质、目的及任务建筑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工程监理及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
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技术,掌握工程测量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建筑施工中能进行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并能进行简单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基本作业方法。
2、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高程、测角、测距离的操作过程,并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检验技能,了解简单的校正方法。
熟悉仪器的养护、保管方法。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测量的知识技能,正确并迅速进行建筑施工测量。
4、能利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5、熟悉野外测量工作的方式方法,养成不畏艰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爱护公物的品德。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1.2 地面点位的确定1.3 测量工作概述第二章水准测量2.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2.2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2.3 DS3 型水准仪的使用2.4 水准测量的实测与记录2.5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2.6 水准测量的误差与注意事项2.7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第三章角度测量3.1 水平角观测的基本原理3.2 DJ6 型经纬仪3.3 光学经纬仪的使用3.4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3.5 垂直角的观测方法3.6 水平角观测误差及其减弱措施3.7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四章距离测量4.1 地面点的标定与直线定线4.2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4.3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4.4 直线定向4.5 罗盘仪及其使用第五章控制测量5.1 控制测量概述5.2 导线测量外业5.3 导线测量内业5.4 高程控制测量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6.1 概述6.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特征6.3 评定精度的指标6.4 误差传播定律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7.1 概述7.2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图廓7.3 地形符号和地貌符号7.4 碎部测量前的准备工作7.5 碎部测量第八章地形图的应用8.1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8.2 地形图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9.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测量9.2 平面点位的测量9.3 测设已知水平线及已知坡度第十章建筑施工测量10.1 施工测量概述10.2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10.3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0.4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10.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10.6 激光垂直仪的使用10.7 烟囱水塔的施工测量10.8 建筑物变形观测10.9 竣工总平面图的绘制*第十一章曲线建筑物的施工测量11.1 弧形建筑物的施工测量11.2 椭圆形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第十二章管道工程测量12.1 中线测量12.2纵横断面的测量12.3管道施工测量12.4管道竣工测量四、实习内容(一)课堂实习实习一水准仪的使用实习二水准仪的检验校正实习三经纬仪的使用实习四经纬仪测水平角实习五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实习六钢尺量距实习七用钢尺和经纬仪做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测量(二)集中实习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实习1、踏勘、选点2、测定各导线点高程3、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4、经纬仪导线测量内业5、碎部测量6、地形图的描绘与整饰五、学时安排(一)课时分配表(二)集中实习时间分配表。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1. 引言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是一种关键的工程测量方法,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的重要性、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在不同类型建筑物中的应用。
2. 工业建筑测量工业建筑包括工厂、仓库、生产设施等,常常需要精确的测量以确保设备和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1 水平测量水平测量是工业建筑测量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用于准确测量建筑地面的平整度以及不同位置之间的高度差。
常用的水平测量工具包括水平仪、测量标尺和测量车。
2.2 垂直测量垂直测量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垂直高度差。
这在工业建筑中尤为重要,因为建筑物必须保持垂直稳定以确保安全性。
常见的垂直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车和测量杆。
2.3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在工业建筑测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工程师常常需要测量不同部分之间的角度,以便进行准确的设计和施工。
最常用的角度测量工具是全站仪和激光测量仪。
3. 民用建筑测量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
与工业建筑测量相比,民用建筑测量更加注重美观、实用性和舒适性。
3.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一种在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民用建筑测量方法。
它用于测量建筑用地的地形和地势,以便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
常见的地形测量工具包括激光测距仪、全站仪和GPS。
3.2 建筑布局在民用建筑中,建筑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测量和确定建筑物在地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测量师通常使用全站仪、测量车和测量杆等工具来进行建筑布局。
3.3 室内测量室内测量是民用建筑设计和装修中常见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尺寸和布局,以便进行合理的室内设计和家具布置。
常用的室内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卷尺、激光测距仪和角度测量仪。
4.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应用实例4.1 工业建筑实例在工业建筑中,测量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和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工厂的建设中,工程师需要测量和确定不同机器设备的位置和方向,以便进行有效的生产布局和工作流程。
施工测量基本知识第一节施工测量概述一、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其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通过测量手段和方法,用线条、桩点等可见标志,在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这种由图纸到现场的测量工作称为测设,也称为放样。
施工测量除了测设外,还包括为了保证放样精度和统一坐标系统,事先在施工场地上进行的前期测量工作——施工:控制测量;为了检查每道工序施工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确定竣工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真实位置和高程,而进行的事后测量工作——检查验收与竣工测量;为了监视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位置和高程的变化情况,而进行的周期性测量工作——变形测量。
由于工程类型的不同和施工现场条件的不同,具体的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会各有所不同,相应的施工测量方法也各有所不同,本章先介绍最基本、最常用并可普遍应用于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法,即基本测量要素(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的测设方法,以及地面点位的测设方法,然后在下一章详细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总的来说,为了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位置的准确,以及其内部几何关系的准确,满足使用、安全与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应以较高的精度进行施工测量。
但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测量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同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不同的工阶段,其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较高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应使用经过检校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作业,测量作业的工作程序应符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一般原则,内业计算和外业测量时均应细心操作,注意复核.防止出错,测量方法和精度应符合有关的测量规范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测量与施工进度关系密切施工测量直接为工程的施工服务,一般每道工序施工前都要先进行放样测量,为了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应按照施工进度及时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
《建筑施工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建筑施工工程测量二、对象:中等专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三、课时:68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工作;掌握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厂房施工测量、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的相关内容及方法。
●技能目标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进行基本测量工作,同时掌握内外业计算规则,并能对测量仪器进行简单的检验与校正。
●能力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外业培训学生技能动手能力、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善于合作的品质,体验生产工作的乐趣。
六、教学设计思路(项目教学型、任务引领型、工作过程型、学习领域型)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以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堂讲授侧重于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计算方法的论述。
在教学中要做到合理组织授课内容,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板书、推导等)、多媒体课件方法和现场演示方法。
在授课要求注意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做到测量学理论深度适当,实用性技术够用,加大测量学知识应用的力度。
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手段,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表现;对于难以阐述清楚的实践性知识,采用现场演示和录像的方式,使学生易于模仿。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充分运用工作任务的引领加大对测量仪器的认识实习,设计若干个与实际工程相似的项目模拟教学,提高课间实习环节和实训周实习环节的质量,让学生通过若干个项目的模拟实训,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八、教学评价建议九、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现采用《建筑施工测量》-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廖春洪主编,但与现学校专业组指定的建筑测量教学标准有部分知识点未做说明,建议专业组成立专门的校本教材开发小组,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团队合作用于编制校本教材(二)教学建议: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