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1)
- 格式:docx
- 大小:14.40 KB
- 文档页数: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
1.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赎买形式是:
A. 利润分配
B. 按劳分配
C. 定息
D.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正确答案:A满分:4分
2.衡量一种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是其能否【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C. 达到共同富裕
D. 实现社会公正
正确答案:A满分:4分
3.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A. 共同理想
B. 最高理想
C. 基本纲领
D. 新世纪目标
正确答案:A满分:4分
4.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
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
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确答案:D满分:4分
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发展的过程
C. 事物发展的结果
D.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4秋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 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间联系的根本内容
C. 事物发展的状态
D.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选择:D
2.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阶级斗争
B. 社会革命
C. 科学技术
D. 物质生产力
-----------------选择:D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的绝对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矛盾性
-----------------选择:B
4.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选择:D
5.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
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B. 参议会制度
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择:D
6.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A. 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发展的过程
C. 事物发展的结果
D.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选择:D
7.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春在线作业2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选择:D2.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选择:B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是A. 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 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D.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选择:B4.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选择:D5. 建国后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A. 团结、教育、改造B. 利用、限制、改造C.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D. 量才使用、适当照顾-----------------选择:B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选择:C7.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
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B. 参议会制度
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B. 状态和形式
C. 基本方向和道路
D. 客观性和条件性
答案:B
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 资产阶级专政
B. 产阶级专政
C. 农民主专政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答案:D
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 主观性
B. 能动性
C. 随意性
D. 物质性
答案:D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
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1)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快捷的全球信息,但互联网本身还不完善,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和一些病毒数据,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邪教组织、贩毒集团、黑社会势力也在利用这一新的传煤手段进行新的犯罪活动。
这说明A. 新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C.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积极和消极的对立统一D. 矛盾双方的转化总是在无条件地进行着,否则就不会有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正确答案:B 满分:4分2.“我们现在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A.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B. 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C.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 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正确答案:C 满分:4分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正确答案:A满分:4分得分:4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贡献在于A. 提出实事求是B. 强调解放思想C. 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 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B满分:4分得分:45.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B. 参议会制度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答案:B满分:4分6.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A. 客观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观点D. 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B满分:4分得分:47.股份合作制是A. 一种新的所有制B. 所有制实现形式C. 公有制实现形式D. 私有制实现形式正确答案:C满分:4分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正确答案:C满分:4分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人口因素B. 地理环境C. 社会基本矛盾D. 科学技术正确答案:C满分:4分得分:410.《论十大关系》指出,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次序是A. 农、轻、重B. 重、轻、农C. 轻、农、重D. 重、轻、农正确答案:A满分:4分得分:4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逐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而运动只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3.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赎买形式是利润分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前,赎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即由国家按照一定比例赎买私人资本,并按照资本额的比例分配利润。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真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才是真理。
5.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折中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正确解释世界的统一性,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统一而成的,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是折中主义观点。
6.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是在《改造我们的研究》中。
在这篇文章中,___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然后再根据规律指导实践,实现人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7.衡量一种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是其能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任何制度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是衡量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
8.下列属于规律客观性表现的有:规律既可以创造,也可以消灭;人们只能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认识到了规律,规律就会存在。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10.1956年8月___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这一方针强调了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以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数量多,数量不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D第2题,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间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第3题,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正确答案:C第4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科教兴国D、改革开放正确答案:A第5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分析是在A、《论十大关系》B、八大政治报告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答案:B第6题,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过渡”是A、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正确答案:B第7题,质是指A、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外在规定性B、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质就是事物的属性D、质就是事物的多种属性的集合正确答案:B第8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A、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B、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化国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确答案:D第9题,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国家政权的反映C、科学文化的反映D、政治法律制度的反映正确答案:A第10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D第11题,关于国家资本主义,论述正确的有:A、党和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资本主义C、用各种形式同国营经济相联系的资本主义D、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E、经营管理不受外来干涉的资本主义正确答案:A,B,C,D第12题,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可知论B、反映论C、实践论D、先验论E、不可知论正确答案:A,B,C第13题,下列现象哪些属于质变A、苹果腐烂B、气温升高C、社会制度变革D、猿变人E、植物生长正确答案:A,C,D第14题,物质是A、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B、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C、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D、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E、某些物质我们不能认识正确答案:A,B,C,D第15题,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答案:B,C,D第16题,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主观想象D、有客观内容的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正确答案:A,B,D,E第17题,下列关于质论述正确的是A、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外在规定性B、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C、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D、只有全面了解事物的属性,才能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有的时期采取联合政策,有的时期采取斗争政策。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不是有的时期联合,有的时期斗争,而是同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所以应该联合它,又因为这个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应该对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进行斗争。
只联合不斗争,或只斗争不联合,都是错误的。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这种说法正确。
(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因此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深刻性等特点。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因此,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人们,我们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是在于对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是A. 按需分配B. 按劳分配C. 按资分配D.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正确答案:B1.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D.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B2.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 建国之后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C. 土地改革完成之后D. 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之后?正确答案:B2. 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A. 形而上学观点B. 折哀主义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诡辩论观点?正确答案:C3.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哲学B. 国家政权C. 政党D. 政治法律思想?正确答案:B3. 实践是A. 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B.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正确答案:B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C.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D4. 事物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A.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B. 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联系C. 对不同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D. 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切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正确答案:D5.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正确答案:B5. 第一次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在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 八大政治报告C. 《论十大关系》D. 《矛盾论》?正确答案:A6.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答案:D6.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科学技术D. 物质生产力?正确答案:D7.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是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 工人阶级和官僚资本之间的矛盾C.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D. 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C7. 毛泽东在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是在A. 《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答案:A8. 否定之否定规律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正确答案:A8.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A. 总资产占优势B. 企业规模C.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 企业数量?正确答案:C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起止时间是A. 20 世纪50年代中至20 世纪70 年代末B. 20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80年代末C. 20 世纪80年代末20 世纪末D. 21世纪初21世纪50年?正确答案:C9.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A. 改革开放B. 发展生产力C. 发展科学技术D. 消灭两极分化?正确答案:B10. 全国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A. 1949年B. 1950年C. 1955年D. 1956年?正确答案:D10. 1956年8月毛泽东还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阐明了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应坚持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向科学进军”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 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A. 经济建设B. 精神文明建设C. 改革开放D. 四项基本原则E.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正确答案:CD1. 关于实践的观点正确的是A. 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E.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正确答案:ABCD2. 从56年到66年期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有A. 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理论B.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C.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D. 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E. 生产关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的思想?正确答案:ABCDE2. 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 规律可以改变B. 规律及可以创造出来,也可以消灭掉C. 无论人们认识它与否、承认它与否,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D. 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E. 规律不能违背,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正确答案:CDE3.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有A.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的方针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E.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正确答案:ABCDE3. 下列关于质论述正确的是A.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外在规定性B.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C. 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D. 只有全面了解事物的属性,才能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1.事物联系的条件性要求我们()选项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B.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联系C.对不同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D.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切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蛮干参考答案:D2.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基本政策是:()选项A.独立自主B.又联合又斗争C.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参考答案:B3.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放在首位的是:()选项A.政治建设B.组织建设C.思想建设D.作风建设参考答案:C4.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选项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参考答案:D5.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选项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参考答案:C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选项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动摇参考答案:D7.社会经济基础是指()选项A.该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总和B.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该社会经济资源的总和D.该社会生产资料的总和参考答案:B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选项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C.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D.人民大众同极少数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9.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选项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参考答案:C10.全国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选项A.1949年B.1950年C.1955年D.1956年参考答案:D11.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选项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参考答案:BCD1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选项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参考答案:ACDE13.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选项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E.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参考答案:BDE14.列宁的物质观的意义有()选项A.划清了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界限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C.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D.对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E.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参考答案:ABCDE15.“三通”是指()选项A.通邮B.通商C.通信D.通话E.通航参考答案:ABE16.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选项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平均发展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参考答案:ABD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选项A.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B.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参考答案:ABDE18.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有()选项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自己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E.主要依靠本国党和人民自己的力量去争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参考答案:ABC19.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选项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E.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参考答案:ABCD20.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遵循的原则有()选项A.自愿互利B.公私兼顾C.典型示范D.城乡交流E.国家帮助参考答案:ABCDE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5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
A.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B. 参议会制度
C.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B. 状态和形式
C. 基本方向和道路
D. 客观性和条件性
答案:B
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 资产阶级专政
B. 产阶级专政
C. 农民主专政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答案:D
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 主观性
B. 能动性
C. 随意性
D. 物质性
答案:D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
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