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
- 格式:pptx
- 大小:346.58 KB
- 文档页数:16
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C .()()XY XY MRS MRS =甲乙D .上述所有条件【答案】C【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B .LK XY MRTS MRS =C .XY XY MRT MRS =D .()()LK LK X Y MRTS MRT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C .()()XY XY A B MRS MRS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答案】D【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B MRS MRS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XY MRS MRT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答案】D【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习题一. 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 契约曲线 帕累托最优 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 )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 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 )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 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K L LK P P MRTS =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 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 s 种产品组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表现经济增长时,要( B )。
A、向内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B、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C、保持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变,以原点为中心画圆D、从原点出发画一条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连线2、线性需求曲线Q=4-2P,则P=1 时,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 B )。
A、2B、1C、0.5D、0.253、对于劣等品而言,当价格上升的时候,有( D )。
A、替代效应引起了更少的消费B、收入效应引起了更少的消费C、收入效应引起了更多的消费D、A和C4、在市场经济中,当鸡蛋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解决鸡蛋供求矛盾的下列办法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C )。
A、实行定量供给B、宣传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C、让鸡蛋的价格自由升高D、进口鸡蛋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6、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 )。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7、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TVC为( B )。
A、30000B、5Q-Q2C、5-2QD、30000/Q8、一般来说,当工资水平较低时,( A )。
A、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D、以上答案都不对9、如果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B、上升C、不变D、都有可能1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11、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下降的是( A )。
20141 完全竞争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花钱做广告来获取更大利润吗?答: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和知识,无需做广告。
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能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不愿意做广告。
2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答: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具有特殊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曲。
(1)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
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
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
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
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2)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
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
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
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
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
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
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1、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稀缺资源的配置。
相对于人们的欲念而言,经济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因此社会不得不以有效率方式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
经济学要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又如何决定资源的配置。
所以,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派给不一样的人。
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纳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如何生产,即采纳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派。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现代社见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进而也就成为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2、什么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索要解说的变量,也就是因变量,它是为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影响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之外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影响内生变量。
如价钱就是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它是由决定供应和需求的因素所决定的。
钱币供应量就是外生变量,它一般是由管理层的决议决定的。
但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在必定的条件下会互相变换,假如钱币供应量为公司经济活动所决定,它又会变换成内生变量。
3、用序数功效论剖析花费者平衡的形成。
答:花费者平衡简单地说就是既定收入下的功效最大化,详细地说花费者均衡是指花费者如何以有限的钱币收入在现形价钱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作合理配置或正确选择,进而使花费者获取的总功效为最大。
序数功效论剖析花费者平衡所用的剖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估算线。
无差异曲线代表了花费者的主观选择,估算线代表了花费者的客观限制,假如把无差异曲线与估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估算线必然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花费者平衡。
以下列图所示:4、简要评论完整竞争市场下经济运转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