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2.91 KB
- 文档页数:2
2012-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或掌握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4 年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品种、用量,运用药物频度分析法对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与评价。
结果:麻醉药品用量和金额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19.23%和57.91%。
枸橼酸芬太尼(0.1mg)年销售金额、用量及用药频度(DDDs)均为各年度第一。
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麻醉药品的剂型有待增加,医护人员仍需加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及法律法规的学习。
【关键词】疼痛;麻醉药品;使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088-03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组织器官受损伤的主要信号。
但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经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不但容易导致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劳动力的丧失,生活质量的下降,长期疼痛还容易造成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甚至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镇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按照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疼痛,其中最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各种镇痛药,尤其是以阿片类药物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
近年来随着我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患者的增多,麻醉药品用量也随之不断加大,为了解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本文对我院2012~2014 年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用数据来源于我院药物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我院临床使用情况,筛选其中的6个品种、14个剂型的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依据《中国药典》( 2010版)规定并参照药品说明书、部分参考文献以及临床常规用量,设定各药物的DDD 值,根据公式(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 值)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药物的使用情况。
2014年某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章文;王桂荣【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方法汇总某医院2014年全年麻醉药品使用总量、总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通过排序对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0种麻醉药品品规中,舒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排在前三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为倒数第一位。
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管理,使麻醉药品的使用合理、规范。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6(028)004【总页数】2页(P293-294)【关键词】麻醉药品;使用分析;用药频度【作者】章文;王桂荣【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郑州451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国家按照麻醉药品管理要求管理的药品,而不是具有全麻或局麻药理作用的麻醉药。
麻醉药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用于缓解手术疼痛、癌症疼痛和创伤疼痛,另一方面管理不当流入非法渠道滥用成为毒品,产生依赖性,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现将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4年全年麻醉药品使用分析如下。
1.1 资料来源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麻醉药品处方和信息系统中的规格和价格。
1.2 方法分析2014年1月—12月麻醉药品使用总量、总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及排序。
限定日剂量(DDD值)根据WHO规定、《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第十七版)[1]及药品说明书制定。
用药频度(DDDs)=总用药量/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品使用频率越高,患者倾向性越大;DDDs越小,说明患者使用较少。
麻醉药品使用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排名最后一位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金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倒数两位的是磷酸可待因片和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该院近3年麻醉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目的了解医院药房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该院药房住院患者2014 —2016 年麻醉精神药品的应用情况。
结果该院药房药品销售额逐年递增,但是麻醉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从2014年的524 646元减少到2016年的472 720元,麻醉精神药品金额占全部销售药品金额的比重越来越少,但吗啡和可待因的DUI值3年间一直>1.0。
结论该院药房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部分需要改进。
标签:麻醉性精神药品;用药频度;合理用药;药物利用指数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同时麻醉药品又有治疗作用,可用于减轻或缓解各种疼痛,临床用于癌性疼痛的治疗。
麻醉药品的两面性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治病救人,用得不好会伤人,危害社会。
鉴于该药特殊性,国务院和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文件来规范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
笔者统计并分析该院2014—2016年麻醉性精神药使用情况,旨在为更好地管理使用好这类药品提供数据上的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医院的HIS系统中查询出2014—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统计每种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和销售金额。
1.2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计算麻醉精神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
DDD值:指为达到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参照2010 年版《中国药典》和第17版《新编药物学》以及各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法用量而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DDDS值:DDDS=某药的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顾燕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用量分析,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对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DDDs、DDC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麻醉药品总体逐年升高,但吗啡缓释片使用量减少。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的使用量和频次每年都是最高的,瑞芬太尼注射液2014-2015年DDDs、DDC每年均居于第二位,羟考酮注射液2014-2015年的DDC值位居第一。
结论:我院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麻醉药品;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91-01麻醉药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管理。
使用合理,它能够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如使用不当,未规范使用或者滥用,极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危害病人的健康,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隐患。
因此,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的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住院药房计算机应用系统中2013—2015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价、用量、金额,一共六个品种,7个规格,其中盐酸哌替啶有两个规格:50mg、100mg。
1.2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确定各药的DDD,计算出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DDDs=(用药数量×规格)/DDD可用药频度以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结构,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在临床的使用频率越高。
DDC=某药年零售金额/某药的DDDs值,可作为用药费用方面的指标,DDC 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日均费用,DDC越大,表明患者的负担越重。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引言在医院治疗和手术过程中,麻醉药品是必不可少的药品之一。
麻醉药品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静和舒适。
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需要高度重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背景我院住院药房负责医院内患者药品的配送,药品的存储和管理。
麻醉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药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麻醉药品的管理涉及到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及使用,需要药管部门和医生严格把关。
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药房内的所有麻醉药品。
通过对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麻醉药品种类2.麻醉药品使用情况3.麻醉药品管理和配送情况结果分析麻醉药品种类我院住院药房内共有7种麻醉药品,分别是芬太尼、地奈德、丙泊酚、异丙酚、氟硝西泮、罗库酰胺和咪达唑仑。
其中,芬太尼、地奈德和丙泊酚为常用的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住院药房内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统计结果如下:1.麻醉药品使用次数:共使用了115次。
2.麻醉药品使用人数:共使用了47名患者。
3.麻醉药品使用部位:使用麻醉药品的部位主要分布在手术室、ICU及疼痛科等。
4.麻醉药品剂量:不同麻醉药品的剂量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患者麻醉药品使用的剂量都在临床推荐范围内。
麻醉药品管理和配送情况对于麻醉药品的管理和配送,我院住院药房采取了以下措施:1.麻醉药品的入库和出库必须有药房负责人和医生共同签字确认。
2.麻醉药品的存储需要在特定的麻醉药品柜中,并限制相关工作人员进出。
3.麻醉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医生严格核对和签字确认后方能使用。
4.麻醉药品的配送需要有专人负责,运输途中需注意药品的温度和湿度。
结论通过对我院住院药房内的麻醉药品应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我院住院药房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措施来保障麻醉药品的安全和使用,同时在麻醉药品的选用和使用方面也是比较合理的,但麻醉药品的应用还是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与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2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1期·医院药学·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这两类药品都有明显的两重性,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若不规范使用,则会带来严重社会危害。
为了解某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合理性,笔者对2014~2017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某院HIS系统调取的2014~2017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数据。
1.2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统计分析指标。
各种药品的DDD值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新编药物学》(17版)[1]和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用剂量确定。
用药频度(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
DDDs值越大,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
限定日费用(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
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其值越大,药物的平均日费用越高。
排序比(B/A)=销售总金额排序(B)/DDDs排序(A),排序比值越接近1,表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性越好,用药越合理,排序比<1,表示药价偏高,患者接受度低;排序比>1,表示药价较低或使用频率较高[2]。
2 结果2.1 各年度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此次调查共收集某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7个品规。
某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占比为0.09%~0.39%,所占比例不高;销售金额逐年递增,详见表1。
由表2可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销售金额连续四年均居于前两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排序稳居第3位,其他品种销售金额排序波动较大。
其中,收录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内的药物包括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某院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使用量波动较大,目录内其他品种使用量较少,波动也较小。
我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对2012-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麻醉药品名称、用量、销售金额等,计算药品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等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
结果:麻醉药品用药金额逐年增加,2012-2014年各年度麻醉药品中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瑞芬太尼粉针剂销售金额一直占据前3位。
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一直位居第1位。
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吗啡缓释片现在是我院临床缓解肿瘤疼痛的最主要口服制剂,可待因片较少使用为癌痛治疗。
【关键词】麻醉药品;限定日剂量数;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41-02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该类药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另一方面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一旦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剧痛止痛、人工冬眠及辅助麻醉。
为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应用趋势,并为加强麻醉药品的严格管理和临床使用,现对我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和合理应用作出客观评估,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数据与方法数据来源于我院药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结合我院麻醉药品管理专用账册、处方登记册为调查资料,利用 EXCEL 2007进行统计麻醉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
采用DDDs、金额排序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1.2 DDD值由于各药物的用量不同,为便于统计与比较,WHO提出限定日剂量DDD。
本文大多数药品的DDD值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为准,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及药品说明书来确定限定日剂量。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近年来,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麻醉药品作为一种用于控制疼痛感觉和减轻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的药品,实际应用效果相对稳定和安全。
但对于患者而言,麻醉药品的应用过程中,却有着诸多的疑问和不安,以及使用后的一些副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就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的现状以及影响分析进行探讨。
一、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现状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是一项必要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医疗操作,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在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相对比较稳定,大多数医生都非常谨慎地选择和使用药品。
据统计显示,在我院中,麻醉药品治疗的主要疾病包括癌症、急慢性疼痛、外科手术、内科手术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二、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影响分析1. 麻醉药品的副作用麻醉药品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干咳、干喉、皮肤刺激等,这些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 麻醉药品的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麻醉药品有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痉挛、血压不稳定等危险症状的发生。
3. 麻醉药品的费用问题麻醉药品的应用是与肆意的收费挂钩的,如果数量过多或者不必要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4. 麻醉药品的滥用转移如今,滥用麻醉药物成为了最热门的问题之一。
一些医生为了治病带病,不合规范地处方、滥用,可能会给患者患上别种病。
三、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管理措施为了有效掌握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的管理,医院特地实施了一些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
1. 严格的处方和发配制度。
医院限制处方、发配制度,制定统一标准和流程,申请处方和配制后需要经由专业人员审核、确认和验收,以保障麻醉药品应用的安全性和测试效果。
2. 定期的麻醉药品管理培训。
医院定期开设相关麻醉药品应用培训,让医生更加熟悉和了解各类药品的应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间我院住院药方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
方法:采集我院住院药房012年1月至2015年间麻醉药品使用数量,统计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总金额等等。
结果:麻醉药品的使用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量比较稳定;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透皮贴剂以及盐酸吗啡注射液等的使用频度呈上升趋势,而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使用频度呈下降趋势。
结论: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还应在加强用药监管,严格遵循“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进行用药。
【关键词】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使用频度;情况分析【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74-02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
麻醉药品正常使用有利健康。
但部分麻醉药品连续滥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
使用和贮存应严格管理。
麻醉药品并非毒品。
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国家食药监局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
为保证我院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了解用药趋势,现对2012年1月至2015年间,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麻醉药品与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集我院住院药房012年1月至2015年间麻醉药品使用数量,统计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总金额等等。
1.2方法统计麻醉药品名称,规格,用药频度排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计量(DDD),以及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计算各药的DDDS并排序,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DDDS=药品的总用量/该药品的DDD值),DDDS值越大,表明此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
我院2013~2015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目的探讨本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从医院HIS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麻醉药品的用药信息,计算麻醉药品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序号比(B/A),分析使用情况。
结果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吗啡注射液使用量上升较快,增幅较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量逐年下降;主要由麻醉科、手术室、监护室、肿瘤科、外科使用。
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别是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临床医生共同制订麻醉药品个体用药方案,能够使临床用药更安全,更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zation of narcotic drug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Narcotic medication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by the HI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the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the defined daily cost (DDC),serial number ratio (B/A)were calculated,and use condition of narcotic drugs was analyzed.Results Consumption sum and amount of narcot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among Morphine Injection was rise faster and the amplitude was bigger.Pethid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Fentanyl Transdermal Patches wa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which were mainly used by anesthesiology depertment,operating room,monitoring room,oncology depertment,surgery depertment.Conclusion The use of narcot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ational,which still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management,in particular,clinical pharmacists in-depth clinical and clinicians to jointly develop individual drug regimens for anesthesia drugs,can mak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r,and is abl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Key words]Narcotic drug;Drug use frequency;Using analysis;Rational drug use麻醉藥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