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23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自主学习】一、明朝经济的发展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在____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_____、_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____________政策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____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_____和出海船只的____________做出严格的限制。
③清政府下令只开___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1.了解并记住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资本主义萌芽、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等基础知识。
2.学习和对比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提高辩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认识到腐朽封建制度是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预习检测】(自我检查,心中有数)1.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着分分条,标上①、②……2.“闭关锁国”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读教材第一目大小字和“导入框”等内容,完成题目。
15分钟。
)1.农业方面: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等高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还引进了、、等。
合作探究一:想一想,你还曾学过哪些外国作物的引种?(先由自己找出答案,同桌对照一下,看谁的更完整。
)2.手工业方面:①纺织业:棉纺织业在从南方推向北方;是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②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方面:(1)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和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①以后,苏州、松江等地出现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
他们开设,雇用进行生产,出现了“,”的生产方式。
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用工人。
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②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增多了,生产的也进一步扩大。
请你思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表现是什么?二、“闭关锁国”的政策(阅读第二目课文中的大小字和乾隆帝的信,完成下列题目。
10分钟。
)1.“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
简答题: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①②③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②③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今天所说的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课,题目是《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众所周知,明清是我国古代史的晚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晚期,而与此同时,西方正发生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
明朝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清朝统治在政治上采取“闭关锁国”。
为什么呢?对此,课标明确提出,要能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和分析其历史影响。
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中国近现史上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课的地位非常重要。
本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客观上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主观上政治的“闭关锁国”相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冲突。
如何使学生在这对矛盾中与历史产生共鸣,从而在现实上对改革开放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呢?我在这一矛盾中又充当什么角色呢?我告诉自己:我不仅在组织学生面对矛盾,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①、明清经济的发展,内容虽然多,但不是重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图文归纳的能力;②、明清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清朝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这是我要树立的第一对矛盾,也是重点。
③、创设第二对矛盾“闭关锁国”与“改革开放”和第三对矛盾“改革开放”与现在的金融危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处理,形成这样的认识:开放有挑战也有机遇;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思想上加强学生拥护改革开放的自觉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展示玉米、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导入,简单介绍它们的来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疑问: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起到设疑激趣点题的功效。
识记明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就是明清经济的发展。
第22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记住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5___116页的内容,思考、讨论,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
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3、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
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
(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
4、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1)商品种类增多。
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2)城市繁荣。
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
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5、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2)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硏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2.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政治原因,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资本主义萌芽”学生较难理解。
3.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明清的政治史、对外关系史、民族史,还学习过历代王朝的经济史,理解本课内容难度不大,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要提供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
(二)目标1.能说出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
2.分析史料说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地点、行业、表现、特征。
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来龙去脉。
(三)评价任务1.明朝时期引进的外来农作物品种,纺织业中心,制瓷中心景德镇和青花瓷。
2.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徽商和晋商的概况,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3.能说出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影响,知道它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政治原因。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活动一回顾远古先民培育的农作物品种、汉代引进的外来农作物品种、唐朝引进的农作物品种、北宋引进的占城稻。
粟、水稻、五谷、等。
新课活动二明朝时期引进农作物品种。
(完成目标一)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的引入时间。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理清内容活动一1纺织业、制瓷业的表现。
(完成目标一)苏州、南京、景德镇、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