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2.54 KB
- 文档页数:10
普集高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命题范围:化学选修5(第一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32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7题51分)1.第一位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化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B .维勒C .拉瓦锡D .牛顿2.现代家居装饰材料中普遍存在甲醛、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有毒物质。
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3.下列基团中,-CH 3、-OH 、–COOH 、-C 6H 5,任意取两种结合可组成的有机物有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4.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表示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芳香烃,不易溶于水B .它的分子式为C 38H 30C .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D .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5.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如图)有不同的特性,a 具有抗癌作用,而b 没有.则a 和b 属于( )A .同分异构体B .同素异形体C .同位素D .同一种物质6.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 2H 4Br 2B .C 3H 8 C .C 4H 9ClD .C7.青蒿素是抗疟特效药属于萜类化合物,如图所示有机物也属于萜类化合物,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5种B .6种C .7种D .8种8.结构简式为的化合物,正确的名称是( ) A .3,4-二甲基-2,3-戊二烯 B .2,3-二甲基-2,3-戊二烯C .2,3-二甲基-1,3-戊二烯D .2,3-二甲基-2,4-戊二烯C 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4,5-三甲基己烷B.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最多有6个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6种10. 科罗拉多大学的克利斯托(S.Cristol)等人合成了一种有机分子,这种分子让他想起罗马的两面神Janus——罗马的守门神,克利斯托的同事迈金泰(Macintyre)就建议将该分子叫做 Janusene。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评估化学(人教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选择题)答题框涂卡注意事项:1.使用考试专用扁头2B 涂卡铅笔填涂,或将普通2B 铅笔削成扁鸭嘴状填涂。
2.涂卡时,将答题纸直接置于平整的桌面上,或将答题纸置于硬质垫板上填涂。
一定不能将答题纸置于软垫或纸张上填涂。
3.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
4.填涂的正确方法:错误方法: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都不具有导电性D.考试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用于气体肥料、人工降雨B.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烧煤取暖时,在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C.都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D.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4.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Zn-65 Ag-10860C 9:115.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高2023级高二上期月考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活化能和活化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化能接近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B .升高温度是通过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C .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做活化能D .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但是对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无影响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不能增加单位质量的硫燃烧放出的热量C .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醋酸溶液来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D .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03.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则H 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 (g)+O 2(g)= 2H 2O(l) ΔH =-574.6kJ·mol -1B .C(石墨,s)=C(金刚石,s) ΔH =+1.9kJ·mol -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1molH 2SO 4和2mol NaOH 反应,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 = -57.3 kJ·mol -1D .500℃、30MPa 下,1molN 2和3molH 2充分反应生成NH 3(g)并放热38.6 kJ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 (g)+ 3H 23(g) ΔH= -38.6 kJ·mol -14.对于可逆反应2M(g)+2N(g)3P(g)+Q(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下列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①v (M)=4 mol·L -1·min -1 ②v (N)=0.1 mol·L -1·s -1 ③v (P)=0.1 mol·L -1·s -1 ④v (Q)=1 mol·L -1·min -1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①>②5.2SO 2(g)+O 2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黑龙江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A.NaAlO2B.Al2O3C.NH4HCO3D.Al【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两者均产生氢气。
且题中问的是单质,故只有铝符合要求,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号】2【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江苏省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Mg(OH)2B.Al(OH)3C.SiO2D.Na2CO3【来源】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答案】B【解析】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B正确;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
【题号】3【题型】单选题【难度】易【年级】高二【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A.Na2CO3B.Al(OH)3C.NaCl D.NaHCO3【来源】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A.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项错误;B.氢氧化铝不是盐,B项错误;C.氯化钠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C项错误;D.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等【年级】高二【省份】甘肃省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B.C.AlCl3D.Al【来源】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A【解析】A、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正确;B、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C、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盐酸不反应,C错误;D、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A。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 二 化 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2.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 .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 .氯化铵与Ba(OH)2 ·8H 2O 的反应C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 .钠与冷水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H 原子形成 H —H 键要吸收热量B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 .N 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 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要破坏氮氮三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D .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4.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2C(s)+O 2(g)===2CO(g) ΔH =-221kJ·mol -1②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 ·mol -1③H 2(g)+12O 2(g)===H 2O(g) ΔH =-241.8kJ·mol -1 ④H 2O(g)===H 2O(l) ΔH =-44.0kJ·mol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1B .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 热量C .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1D .2H 2(g)+O 2(g)===2H 2O(l)的反应热为ΔH =571.6kJ·mol -15.一定温度下,反应C(s)+H 2O(g)CO(g)+H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①增加C 的物质的量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00 mL 2 mol·L -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 溶液,生成H 2的速率不变B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 2的速率C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 .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7.反应CO(g)+H2O(g) H2(g)+CO2(g) ΔH <0,改变其中一种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的是( )A .升高温度B .减小压强C .加入催化剂D . 加入CO8.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a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 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 、Y 、Z 的浓度之比为1∶2∶2D .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 ,同时生成0.2 mol Z9.以下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A. 硝酸铵自发的溶于水B .2N 2O 5(g )=4NO 2(g )+O 2(g ) △H =+56.7kJ·mol -1C .(NH 4)2CO 3(s )=NH 4HCO 3(s )+NH 3(g ) △H =+74.9kJ·mol -1D .2H 2(g )+O 2(g )=2H 2O (l ) △H =-56.7kJ·mol -110.对于可逆反应2AB3(g)A2(g) + 3B2(g) ΔH >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s)+H2O(g)CO(g)+H2(g)。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 .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C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D .14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 与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详解】A .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的单质,不是有机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 错误;B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铵盐和OH -离子会发生反应:+-432NH +OH =NH +H O ,从而使肥效降低,B 正确;C .明矾是常用净水剂,其原理是:明矾内的铝离子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而使水澄清,但是它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C 错误;D .12C 和14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 错误;故答案选B 。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对于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相同B .C(s ,金刚石)=C(s ,石墨)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 .若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A【详解】A .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的焓变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故A 错误;B .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ΔH<0,则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 正确;C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则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故C 正确;D .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焓变为负,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 正确;故选:A 。
田家炳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本试卷共23题,满分100分,共4页。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3分)1.下列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B.C.D.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该溶液可能是( )A.氯化氢溶液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醋酸钠溶液3.常温下,不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溶液的B.溶液的大于7C.溶液能与溶液反应生成D.等体积等的盐酸和乙酸与足量锌粒反应,醋酸产生多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吸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增大B.在任何温度下,纯水都显中性C.在时,纯水中的大于D.时,纯水中,稀酸和稀碱溶液中,5.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熔融状态下的电离:B.的电离:2B 0.5mm 223H O H O H O OH +-++A2323HCO OH H O CO ---++A 2223CO H O H CO +A 2323SO H O HSO OH ---++A()51H 1.010mol L c +--=⨯⋅30.1mol /LCH COOH pH 3=30.1mol /LCH COONa pH 3CH COOH 23Na CO 2CO pH 2H W K 95C()H c +7110mol L --⋅25C ()()14H OH 10c c +--⋅=()()14W K H OH 10c c +--=⋅≠4NaHSO 244NaHSO Na H SO ++-=++23H CO 2233H CO 2H CO +-+AC.HF 的水溶液:D.水溶液中的电离: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原子数为C.将溶液加水稀到,溶液浓度将变为。
青岛二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1.农村地区处理植物秸秆有多种方法,下列提出的几种方法中,不恰当的是A .通过发酵、氨化、固化成型等过程处理后用作牲畜饲料B .把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C .就地燃烧,成为草木灰作为植物的钾肥D .通过化学的有关原理将秸秆通过技术制成甲烷作燃料2.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n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在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 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 g/cm 3的饱和溶液VmL ,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MVDB .溶质X 在25℃时的溶解度为100A(M-18n)BM+18An克C .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3(A+B)g/cm V D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DA MVmol/L3.电解硫酸铵的废水可制备硫酸和化肥,电解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极为电源的负极B .4NH +通过阳膜移向N 室C .电解过程中原料室溶液pH 升高D .M 室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 -=O 2↑+4H +4.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Na 2R 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粒子浓度与混合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H 2R 是二元弱酸,Y 表示2-(R )(HR )c c -或2(HR )(H R)c c -,pY=-lg Y ,题中涉及浓度的单位为mol•L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曲线m 表示p 2-(R )(HR )c c -与混合溶液pH 的变化关系B .a12a22(H R)(H R)K K =103.9C .NaHR 溶液中存在:c (Na +)<c (HR -)+2c (R 2-)D .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2-2+2(R )(H )(H R)c c c ⋅保持不变5.天然溶洞的形成与水体中含碳物种的浓度有密切关系。
万州二中高一上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命题人:洪波审题人:邵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e-20Mg-24S-32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B.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C.深入农村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2.“摩尔庄园”是一款专门为7﹣12岁儿童设计的安全健康益智网页游戏,它和我们高中化学的“摩尔”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们所学的“摩尔”其实是A.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3.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且不必垫石棉网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坩埚④蒸发皿⑤锥形瓶⑥蒸馏烧瓶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⑤⑥4.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分类法更有利于学好化学,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A.硫酸、硫酸铜、纯碱B.水、空气、纯碱C.醋酸、空气、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6.关于化学实验室中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在容量瓶外壁上应标注温度和容量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上述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列分离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 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8.草酸(分子式为H 2C 2O 4,沸点:150℃)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草酸的摩尔质量是90g/molB.1mol 草酸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45g 草酸中约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D.1mol 草酸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 20.1mol·L -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配制1L 该溶液,可将0.1mol CaCl 2溶于1L 水中B .Ca 2+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 -1C .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 -1D .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 -)为0.1mol·L -110.下列判断或叙述正确的是A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得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液一定存在Cl −或CO 32−B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得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一定含有SO 42−C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D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得白色沉淀,若加入盐酸则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 32−11.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 A 个氧气分子与N A 个氖气分子的质量比是8:5B .1mol 氢氧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11.2L CO 2与常温常压下8.5g NH 3所含分子数相等12.常温下,H 2、CO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O 和H 2的分子数之比为A .1:1B .3:2C .6:7D .7:613.相等物质的量的CO 和CO 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②③④B.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⑤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mL3mol·L-1硫酸跟100mL 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1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B.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 H2C.把200mL3mol·L-1的BaCl2溶液跟100mL3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1D.把100mL20%的NaOH溶液跟100mL H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215.下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的标签的部分内容。
四川省射洪中学高2016级高二(上)第三学月测试化学试卷考试范围:选修三、选修四;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钱洪; 审题人:任永泉第I卷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B.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C.电子云界面图中的小黑点越密表示该核外空间的电子越多D.钠原子的1s、2s、3s电子云半径相同2、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s区B.p区C.d 区D.ds区3、关于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炔的键角为180°,是非极性分子B.碳原子sp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垂直C.碳碳三键中三条键能量大小相同,其键长是碳碳单键的13 D.乙炔分子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B.[Cu(H2O)4]2+中Cu提供空轨道,H2O中O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手性分子互为镜像,它们的性质没有区别5、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已知:①元素对应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Z〈Y〈M〈W;②Y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③Z与X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与W 可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台物;④M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M的离子半径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皆为M<WB.YZ 2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W2Z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Y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一定低于Z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D.Z与M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W、M、X以1:1:4组成的化合物是应用前景很广泛的储氢材料,具有很强的还原性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NH3的熔、沸点比第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F3、NF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B.H—Cl 的键能为431.8kJ·mol -1 ,H-I 的键能为298。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26小题,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2、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可能是5B.此溶液不存在C.该溶液的pH一定是9D.该溶液可能pH=73下列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1的溶液中:NH+4、Na+、Fe3+、SO2-4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a+、K+、HCO-3、NO-3C.中性溶液中:K+、Al3+、Cl-、SO2-4D.Na2S溶液中:SO2-4、K+、Cu2+、Cl-4、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B. HCN易溶于水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 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5、相同温度、相同浓度下的八种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物质可能分别为( )A.NH4Cl (NH4)2SO4CH3COONa NaHCO3NaOHB.(NH4)2SO4NH4Cl CH3COONa NaHCO3NaOHC.(NH4)2SO4NH4Cl NaOH CH3COONa NaHCO3D.CH3COOH NH4Cl (NH4)2SO4NaHCO3NaOH6、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1C.NaHSO4晶体的加入抑制了水的电离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7、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①NaOH溶液②水玻璃③Na2S溶液④Na2CO3溶液⑤NH4Cl溶液⑥澄清石灰水⑦浓HNO3 ⑧浓H2SO4A.①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⑥⑦⑧ D.⑤⑦⑧8. 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B.Ka (HF) C.c F-c H+D.c H+c HF9、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 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C.盐酸与锌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10、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 mol11、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D.V1 L ④与V2L 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 V212、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N-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类似c(H+)·c(OH-)=K W ,存在等式c(M+ )·c(X- )= KSP.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20ml0.01mol·L-1 KCl溶液②30ml0.02mol·L-1 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1 HCl溶液④10ml蒸馏水⑤50ml0.05mol·L-1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 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13运用电离常数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①HBrO+Na2CO3===NaBrO+NaHCO3②2HBrO+Na2CO3===2NaBrO+H2O+CO2↑③HBrO+NaHCO3===NaBrO+H2O+CO2↑④NaBrO+CO2+H2O===NaHCO3+HBrO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溶液中c OH-c HCO-3增大15、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OH-+CO2=HCO3-B.用氨水吸收少量SO2 2OH-+SO2=SO32-+H2O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D.向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H2S 2Fe3++H2S=2Fe2++S↓+2H+16、25 ℃时,0.1 mol·L-1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 )A.酸的强度:HF>H2CO3B.由水电离产生的c(H+):①=②C.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①>③D.④溶液中:c(HCO-3)+c(CO2-3)+c(H2CO3)=0.1 mol·L-117、常温下,一些金属离子(用M n+表示)形成M(OH)n沉淀与溶液pH平衡关系曲线如图。
已知:c(M n+)≤1×10-5 mol·L-1时可认为金属离子沉淀完全;pM=-lgc(M n+),pKsp =-1g Ksp。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 n+开始沉淀的pH与起始浓度c(M n+)无关B.不同的金属沉淀完全时的pH相同C.图中Y点与X点pKsp不相同D.Y点:pM=pKsp+npH-14n18、25 ℃时,取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 mL ,分别用0.1 mol ·L -1 NaOH 溶液、0.1 mol ·L -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 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曲线Ⅰ:滴加溶液到10 mL 时:c(CH 3COO -)>c(Na +)>c(H +)>c(OH -)B.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 mL 时,c(Cl -)>c(NH +4)>c(H +)>c(OH -)C.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 mL ~20 mL 之间存在:c(NH +4)=c(Cl -)>c(OH -)=c(H +)D.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 mL 时:c(CH 3COO -)-c(CH 3COOH)=2c(H +)-c(OH 19、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0.01 mol ·L -1的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①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0.01 mol ·L -1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量取浓盐酸 ②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③滴定结束时,读数后发现滴定管下端尖嘴处悬挂有一滴液滴 ④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附着的盐酸冲下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0.已知NaHSO 3溶液呈酸性、NaHCO 3溶液呈碱性。
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HSO 3溶液和NaHCO 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 表示S 或C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 .c(Na +)>c(HRO 3-)>c(H +)>c(RO 32-)>c(OH -) B .c(Na +)+c(H +)=c(HRO 3-)+c(RO 32-)+c(OH -) C .c(H +)+c(H 2RO 3)=c(RO 32-)+c(OH -)D .两溶液中c(Na +)、c(HRO 3-)、c(RO 32-)分别相等2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a 2CO 3 ②NaHCO 3 ③H 2CO 3 ④(NH 4)2CO 3 ⑤NH 4HCO 3,按[CO 32-]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 A. ⑤④③②① B. ③⑤②④①C. ③②⑤④①D. ③⑤④②①22、某温度下水的K w =10-13,在此温度下,将pH =a 的NaOH 溶液V a L 与pH =b 的H 2SO 4溶液V b L 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 =12,b =2,则V a ∶V b =1∶1 B.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 +b =12,则V a ∶V b =100∶1 C.若所得混合液的pH =10,且a =12,b =2,则V a ∶V b =1∶9 D.若所得混合液的pH =10,且a =12,b =2,则V a ∶V b =101∶9923、若pH =3的酸溶液和pH =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A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C .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24、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A .3AlClB .32SO NaC .4KMnOD .4MgSO 25、.在T ℃时,Ba(OH)2的稀溶液中c(H +)=10-a mol ·L -1,c(OH -)=10-b mol ·L-1,已知a +b =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4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 如表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a =8 B .b =4 C .c =9 D .d =626、如图所示,有T 1、T 2不同温度下B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Na 2SO 4可使溶液由a 点变为b 点B .在T 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 4沉淀生成C .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 点变为曲线上a,b 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 ,b)D .升温可使溶液由b 点变为d 点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 (共48分)二、填空题:(共32分) 27.Ⅰ.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 · L -1 CH 3COOH 溶液; ②0.01 mol · L -1 HCl 溶液; ③pH =12的氨水; ④pH =12的NaOH 溶液;⑤0.01 mol · L -1 CH 3COOH 溶液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ol · L -1 HCl 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