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53.07 KB
- 文档页数:2
回采巷道扩帮段大断面一次成巷临时支护技术顾洪江(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河南 永城 476600)摘 要本文以陈四楼煤矿2802下顺槽中部车场施工为例,对如何提高临时支护的效率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该实践在回采巷道扩帮段大断面临时支护工序中的使用,取得良好的安全效益及经济效益,对类似条件下的临时支护有很好地借鉴意义。
关键词回采 巷道 大断面 临时 支护中图分类号 TD353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7.03.007Temporary support technology of large cross sectiononce-turnning in section largenning cross section of mining roadwayGu Hong-jiang(Henan longYu ener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henSiLou coal mine , Henan Yongcheng 476600)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middle yard construction of Chensilou coal mine 2802 working face as an example, studied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mporary support efficiency and safety. The practice has achieved good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 which has a very good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nditions of temporary support. Key words : mining roadway large section temporary support收稿日期2016-12-27作者简介 顾洪江(1985-),男,江苏淮安人,采矿工程学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陈四楼煤矿生产科从事煤巷掘进技术工作。
大俯角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浅析【摘要】663工作面为大俯角回采工作面,根据该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情况,制定了支架防倾斜、防飞车、防飞矸针对性的安全回采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确保了663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工作面;回采;安全;技术1 概况刘桥一矿主系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的四煤层和山西组的六煤层,分两个水平开采。
近年来,一水平、南翼二水平相继报废,采场已集中在北翼二水平。
六采区为一水平遗留的一块六煤,设计从北翼二水平够采这块六煤。
663工作面为六采区右翼首采工作面,在工作面俯采角度大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工作面回采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 工作面地质情况663工作面为北翼二水平66采区六煤层首采面,工作面平均走向长750米,倾向长200米,煤层厚度1.3~3.7m,平均厚度2.8m,煤层赋存较稳定。
该工作面可采储量为54.17万t,工作面煤层倾角18°~32°,平均倾角为26°。
工作面共揭露4条断层,落差为1.0~1.5m。
煤层伪顶为泥质粉砂岩,厚0.1m;直接顶为粉砂岩,深灰色,较硬,厚约3.7m;老顶为15.4m厚的中粒砂岩和13.8 m厚的砂质泥岩。
直接底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厚5.6m;老底为砂质泥岩,厚度19.7m。
工作面六煤底板至太灰水顶板间距为42~50m,太灰水对工作面回采有相当大的威胁,回采前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3 工作面巷道布置663工作面回采上限标高-150m,下限标高-360m,掘进工程量为2000米。
风巷靠近刘桥镇保护煤柱,风巷掘进520m遇F663-3断层,调整方向进尺80 m作为外段切眼,再调整方向与外风巷平行再进尺130 m到里切眼;机巷上部为待开采区;切眼靠近煤层露头防隔离煤柱。
4 底板水的治理与应用六煤底板至太灰水顶板间距为42~45m,工作面在俯采过程中可能造成对六煤底板的破坏,导致太灰水涌出,威胁矿井安全。
回采前加大对太灰水的治理是663工作面回采首要解决的问题。
东保卫煤矿大倾角“ 110工法”切顶留上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矿井难度的增加,针对东保卫煤矿一采区里部布置为上行开采以及采面的地质条件,考虑到工作面治理瓦斯与冲击地压的需求,东保卫煤矿以‘110工法’切顶自成巷工艺为基础,在一采区里部36层-700右面开展研究了“大倾角‘110工法’切顶留巷(留上巷)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实现了Y型通风以及无煤柱开采,有效地解决了治理高瓦斯与冲击地压耦合灾害的难题。
关键词上行开采大倾角 110工法 Y型通风高瓦斯冲击地压1.工作面基本概况东保卫矿综采工作面一采区里部36层-700右面为一采区里部首采面,该区域采用上行开采的方式进行布置,该回采煤层采高为1.71~1.9m,倾角为23~30°,工作面长度174m,顶板为:基本顶4.5m粗砂岩,底板为:直接底0.8m中砂岩、0.06m煤线、老底2.8m粗砂岩。
36层煤整体呈单斜构造,根据地质资料,该回采区域范围内断层较发育。
1.110工法切顶留巷设计方案通过对采面地质条件及开采条件进行分析,以何满朝院士提出该工艺的核心“拉得住、切得开、下得来、护得住”这十二个字为根本,确定该工艺的各项技术参数;高度重视对切缝钻机、恒阻锚索、聚能管、巷旁墩柱等设备的选择,根据现场的倾角大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好U型钢立柱和码设墙体的方式,具体设计方案如下:1.该工作面采取“110工法”切顶自成巷的方式对-600回风巷进行留巷,留巷长度为820米(b4号点至r13点前13m、r6点前44m至r3点前6m),留巷前期对巷道进行补强支护,利用锚索机配合φ28mm钎头打设3排锚索支护顶板,锚索直径21.8mm。
2.第一排锚索在巷道下帮向上0.9m位置,按走向间距为1.0m铅垂顶板打设,沿走向挂设三眼2.6m钢带,钢带要首尾眼相连,然后用大托盘和锁具锚固。
3.第二排锚索在巷道顶板距第一排锚索向上1.0m位置,按走向间距为1.0m垂直顶板打设,第三排锚索在巷道顶板距第二排锚索向上1.5m位置,按走向间距为1.0m垂直顶板打设。
6217 综采工作面回采将进入末采阶段,末采结束后拆除综采设备,维修后安装到6221 综采工作面。
为确保6217 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作业的安全,特制订6217 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护方案及回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工作面末采期间支护方案一、6217 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地质情况1、工作面位置:该工作面位于 6—2 中煤层,工作面与 6215 采空区相邻。
1.1、工作面井上下位置与四邻情况、地面对应位置、建筑物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地面位置: 6217 工作面位于 6215 工作面采空区的东部,本工作面范围内无村庄及建筑物,对回采没有影响。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6217 工作面左翼为 6215 采空区,右翼无工作面及巷道。
2、煤层赋存情况:6—2 中每层埋深 80 米(地面无需保护的建筑物水体等),煤层厚度 3.27 米,煤层倾角 1-3°,该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 1 层,厚度为 0.1 米,夹矸以上煤层为 2.5 米左右,夹矸以下煤层为 1.5 米左右。
3、顶底板情况:A、老顶为细砂岩,厚 15.59 米,基底式胶结,硬度系数 f=6.8,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岩体较完整。
B、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厚 2.32 米,基底式胶结,硬度系数 f=4.2,自然状态下岩石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岩体较完整。
岩石暴露后易风化,特别是砂质泥岩风化易碎,遇水后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C、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 3.35 米,基底式胶结,硬度系数 f=4.2,自然状态下岩石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岩体较完整。
岩石暴露后易风化,特别是砂质泥岩风化易碎,遇水后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D、老底为粉砂岩,厚 13.95 米,基底式胶结,硬度系数 f=5.6,节理裂隙不太发育,岩体较完整。
4、本区域地质构造情况:本区域地质构造位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东胜隆起区的西北部。
本区域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 1-3°,褶皱断层不发育,但局部有小的波状起伏,无岩浆岩、陷落柱侵入,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型。
大断面掘进一次成巷的支护技术研究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煤炭开采中既要寻求一种经济合理的开采方式,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也要使我们生存居住的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巷道支护技术是煤炭开采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煤矿巷道更多的布置在煤层中,现在的大型矿井中以上都是煤巷。
煤巷不仅大大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减少了一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资金、实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更是减少了煤矸石的排出,减轻了煤矿企业对地面的环境污染。
巷道围岩的稳定是围岩与支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围岩本身就是支护结构或支护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围岩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围岩就处于自稳状态,无须支护也属于稳定结构。
只有围岩自稳能力不足时,才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护,以补偿围岩自稳能力不足的部分,使之成为稳定的结构。
但由于煤巷围岩强度远小于岩巷,所以,煤巷的广泛采用增加了巷道的支护难度。
随着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开采强度与规模大幅度增加,为满足矿井通风、运输及大型设备的安装等要求,巷道断面越来越大。
巷道断面的增大,给巷道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大断面巷道的支护技术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采工作面设备的大型化、开采强度与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了保证正常生产的运输、通风及行人安全,这些都要求更大的巷道断面。
目前,一些大型矿井回采巷道宽度己达5m,开切眼跨度达到10m,断面面积达到15m2 以上,有的甚至更大。
面对大断面巷道采用何种支护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是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之一。
国内外相关专家在研究巷道支护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奥地利Rabcewicz L.V提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理论,NATM法强调应当利用充分围岩的自承能力,讲求适时支护和二次支护,注重形成中空筒状支承环结构,认识到对隧道底板维护的重要性,同时该法主张基于现场监测围岩的受力变形状况的反馈设计思想。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汇报人:日期:contents•回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收尾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录•应急预案与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回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在末采前,应对回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煤层厚度、倾角、断层、褶曲等,以确保安全末采。
地质条件评估对采煤机、支架、输送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风险。
设备安全检查通过瓦斯监测数据,预测末采过程中可能的瓦斯涌出量,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瓦斯涌出量预测末采前的安全评估顶板管理瓦斯防治防火管理水害防治末采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01020304加强顶板支护,确保支护质量,防止顶板冒落事故。
加强瓦斯抽放,确保工作面瓦斯浓度不超限,防止瓦斯爆炸事故。
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电气设备维护,预防火灾事故。
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发现水害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事故。
设备撤除安全:在撤除设备时,要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撤出工作面,防止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安全检查与记录:对末采后的工作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巷道维护:对回采巷道进行及时维护,确保巷道稳定,防止巷道变形或冒顶。
通过以上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末采后的安全检查与处理收尾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收尾工作开始之前,必须确保所有设备关闭并断电,以防止任何意外的启动或操作。
设备关闭与断电材料清理设备拆解与运输彻底清理工作面上的所有剩余材料,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需要拆除的设备,应按照安全程序进行拆解,并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员或环境造成伤害。
030201设备、材料的清理与处置顶板与支护检查检查工作面的顶板和支护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和完整性,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气体检测对工作面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如有有害气体存在,必须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