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
- 格式:doc
- 大小:48.02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文言文常字及其解文言文虚用法之一、代1、人称代,作“他”、“她”、“他”①公与人乘,于勺。
(《曹》)② 佐之,并两尉。
(《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之“文”也?(《 < >十》)④醒侯故使之之。
(《扁蔡醒公》)2、指示代,指代事物,作“它”、“它”或直事物名称。
①学而之,不亦乎?(《 < >十》)②屠自后断其股,亦之。
(《狼》)③子曰:默而之,学而不,人不倦。
(《 < >十》)④鬼:“汝复?”定伯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1、构助,作“的”①君之病在胃,不治将益深。
(《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狗盗之力哉?(《孟君》)⑤叩石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构气助,放在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功。
(《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蔡桓公》)③ 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海》)⑤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
(《》)3、气助,凑足音。
①公将鼓之。
(《曹》)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③ 恨久之。
(《涉世家》)④ 之,二十余四面集,步行弓矢从者百人。
(《大椎》)4、构助,提前的志。
①菊之,陶后有。
(《》)②何陋之有?(《陋室》)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而一、1、表示并列关系的,可“又”“而且”“也”等,有也可不。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矣。
(《 < >十》)②永州之野异蛇,黑而白章。
(《捕蛇者》)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坡,(《核舟》)2、表示承接关系的,作“然后”“就”①学而之,不亦乎?(《 < >十》)②扁望桓侯而走。
(《扁蔡桓公》)③尉挺,广起,而尉。
(《涉世家》)3、表示折关系的,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十》)②予独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而不妖⋯⋯ 可而不可玩焉。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 ,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 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 ,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常用字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
通“屏”(摒)。
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
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òng(纵)。
南北方向。
⑧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初中常见文言文词语及解释嘿,咱就来说说初中常见文言文词语吧!比如说“之”字,哎呀,那可真是用处多多啊!像“渔人甚异之”里的“之”,就是指代前面出现的奇景,这不就像你看到一个超级有趣的东西,然后你心里就想着“这个”嘛!再说说“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而”就表示转折,就好像你本来期待着一件事,结果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是不是有点失落呀!还有“以”,“以衾拥覆”,这里的“以”就是用的意思,好比你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多形象啊!
“其”这个字也常见呢,“择其善者而从之”,就是指“他们的”,就像你在一群朋友中选择那些好的方面去学习一样。
“于”也不能落下呀,“于舅家见之”,就是在舅舅家见到,多直接呀!
咱初中那会学文言文,可真是费了不少劲呢!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拼命记笔记,有时候还互相讨论。
“诶,这个词是不是这么解释呀?”“我觉得是!”那种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学这些文言文词语有啥用呢?那用处可大了去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和思想呀,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
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能知道古人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表达情感的。
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酷的事情吗?
所以呀,初中常见文言文词语及解释真的很重要,咱可得好好学,这不仅能让我们在考试中拿高分,还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呢!你说是不是?。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隶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属于、附属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同上)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鸣金收兵:收拢、聚拢(同上)秋收冬藏:收获收支平衡:收入行收兵,比至陈:收容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用作动词乞或以钱币乞之:求取、讨要乞哀告怜、乞浆得酒:乞讨、求取(与上同)扳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拉扳道、扳手、扳机:转动(通假字与此肯定不同)称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合适(音chèn)称心如意:相当、符合(与上同)称体裁衣:适合(与上同)众人泯然众人矣:常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不同)受受之天:承受(由接受引申而来)受宠若惊:接受(与上同)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甚于选贤举能: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名词(古汉语的用法)(与上不同)贤妻良母:贤惠、有德行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用法)(可以认为与上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受于人:后天的教育(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忆问女何所忆:思念、回想(古今相同)忆苦思甜:思念、回想(与上同)为愿为市鞍马:为此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以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句中意为雕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市愿为市鞍马:买,动词市无二价:做买卖、交易(可认为与上同)东市买骏马:街市、市场,名词市井小人:市场,名词(与上同)旦旦辞爷娘去:早晨、天明,与“暮”相对通宵达旦:早晨(与上同)戎机万里赴戎机:战争(今已不用)度关山度若飞:过、渡过、越过欢度春节、光阴虚度、虚度年华:过(同上)一年一度、再度申明:量词,次度又失期:估计、推测(音duó)朔朔气传金柝:北方、北(通常用这个意义,如朔风、朔方)转策勋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郭出郭相扶将:外城(内为城,城外为郭)七里之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同上)著著我旧时裳:穿、戴(音zhuó,也写作“着”)帖对镜帖花黄:通“贴”扑朔雄兔脚扑朔:动弹迷离雌兔眼迷离:眯着眼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常用字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 ~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 bǐng。
通“屏”(摒)。
抛bàng(棒)。
依傍,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 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 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òng(纵)。
南北方向。
⑧ 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 1.不慌不忙, 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 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其解释文言文虚词用法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
(《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
(《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③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常用字注释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
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
⑦比喻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
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
通“屏”(摒)。
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
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
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
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
量词;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zòng(纵)。
南北方向。
⑧zòng(纵)。
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
大概,恐怕;④通“怠”。
懒惰;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⑦dǎo(导)。
引导;⑧dǎo。
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而: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连词。
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③连词。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
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⑤方法,办法;⑥两船并行;⑦比拟,相比;⑧副词,正在;芳:①花草发出的香味;②美好的;奉:①双手捧着;②恭敬地接受;③尊奉;④敬词。
如“奉答”、“奉和”;⑤供给,供养;⑥俸禄,薪俸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背靠着;③违背,背弃;④失败,与“胜”相对;⑤亏欠更:①改变;②经过,经历;③抵偿;④gèng。
另,另外;⑤gèng。
更加;⑥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孤:①幼年死去父亲;②孤独,孤单;③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④辜负股:①大腿;②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③量词故: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原因,缘故;④副词。
故意;⑤副词。
通“固”;⑥连词。
所以,因此。
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鄙陋;③副词。
本来;④通“故”。
连词。
顾:①回头看;②探望,拜访;③关心,照顾;④副词。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⑤副词。
反而,却;观:①仔细看;②观赏;③给人看,显示;④认识,看法;⑤guàn(贯)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底、食邑;③国都,京城;躬:①身体,引出“亲自”的意思。
规:①圆规,画圆形的工具;②法度,准则;③规划,谋划;④告诫;⑤kuī。
通“窥”,窥测;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⑤归趋,归宿;⑥kuì(溃)。
通“馈”,赠送;过: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越;③错误,过失;④访,探望;⑤量词好:①容貌美,引出“善,好”的意思;②友好;③hào。
喜欢,喜爱;④hào。
古代圆形有空的钱币或玉器,孔外叫“肉”,孔内叫“好”;号:①háo。
大声喊叫;②宣称,称;③号令,命令;④称号;河:①黄河的专称;②银河;恨:①遗憾,不满意会:①回合,聚会;②相和,符合;③时机,机会;④领悟。
理解;⑤副词。
正好,恰巧;⑥必然,一定;⑦kuài。
算账;⑧【会稽(kuài jī)】古地名,今浙江绍兴;惠:①仁慈,仁爱;②恩惠;③柔顺,柔和;或: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又;④语气词。
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⑤通“惑”,迷惑;及:①赶上,追上;②到,至;③趁着;④如,比得上;⑤和,与;极:①脊檩,房梁;②尽头,极点;③最,非常;④标准,准则;⑤疲乏,疲劳;⑥通“亟(jí)”,急;⑦放在驴背上用来驮物的架子。
集:①群鸟在停在树上;②聚集;③诗文集子;④成功;⑤通“辑”,安定;计:①算账,计算;②盘算,谋划;③计谋,策略;加:①家在……上面,放上;②增加;③副词。
更,更加;④连词。
加上,加之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⑤假,与“真”相对;⑥jià。
假期,休假;间:①jiàn。
夹缝,间隙,空隙;②jiàn。
间隔,间断;③jiàn。
隔阂,疏远;④jiàn。
秘密地,悄悄地;⑤jiān。
中间,期间;⑥jiàn。
置身其间,参与;⑦jiān。
近来;⑧jiān。
量词;⑨xián。
空闲;简:①竹简;②简易,简略;③忽视,怠慢;④选拔,选择;⑤检阅,检查;见:①看见;②见解,见识;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④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⑤xiàn。
出现;津:①渡口;②中医指人体内分泌出的液体尽:①完,没有了;②竭尽,全部用出;③达到定点;④都,全部;⑤jǐn,尽可能,尽量;⑥jǐn,任凭景:①日光;②景致,景色;③仰慕;④大;⑤yǐng,影子;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居:①坐;②居住;③留,停留;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⑤占,占据;⑥积蓄;⑦平时;⑧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举:①举起,抬起;②推荐。
推举;③举动;④攻下,占领;⑤全;具:①准备,背板;②饭食,酒肴;③全,都;④陈述;⑤器械,器具;⑥才能;⑦量词绝: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横渡,横穿;可:①可以;②合宜,适合;③大约,约计;④正,当;⑤【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名族的君长的称号;怜:①怜悯,同情;②恋爱,爱惜;寇:①劫掠,入侵;②盗匪;类:①种类;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临:①从高处往低处看;②降临;③面对;④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后起之意);⑤lìn,哭吊;名:①名字,名称;②名义,名分;③名声,名望;乃: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②副词。
于是,这才;③副词。
却,竟然;④副词。
只,仅仅;⑤是,就是;⑥语气词;⑦【乃尔】如此;戚:①斧,古代一种兵器;②亲,亲属;③忧愁,悲伤;④【戚戚】心动的样子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表示另有;②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那些”;③连词。
相当于“如果”、“假使”;④句中语气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⑤形容词词头;期:①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②期望,要求;③jī。
周(年、月);④jī。
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启:①开,打开;②启发;③【启处】“启”指伸直腰股坐,也叫“跪”或“长跪”,“处”指坐;④萌芽,开始;⑤陈述;且:①连词。
而且。
而且,并且;②连词。
况且;③连词。
尚且,还;④副词。
暂且,姑且;⑤副词。
将要,快要;⑥jū。
语气词;穷: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③生活困难;④穷尽,完结;⑤穷究,追究到底;趋:①快走;②趋向,奔向;③cù。
通“促”,催促;去:①离开;②除掉,去掉;③距,距离;④前往,到……去(后起之意);⑤jǔ。
通“弆”,收藏;入:①进入,与“出”相对;②收入,收纳;③交纳;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友好,亲善;③善于,擅长;③善于,擅长;④爱惜;⑤应答之词。
表示同意;⑥副词。
好好地少:①数量少,缺少。
与“多”相对;②削弱,减少;③轻视,看不起;④不多时,一会儿;⑤shào。
年幼,年轻;⑥shào。
小;⑦shào(哨)。
副职;⑧shào。
次序排在后边的;胜:①(旧读shēng)能承担,能承受;②尽(旧读shēng);③胜利,与“负”相对;④胜过,超过;⑤优美的;⑥妇女的首饰;市:①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②买;食:①吃,吃饭;②接受,享用;③sì。
供养,给……吃;④日食、月食;使:①命令,派遣;②任用,支配;③出使(旧读shì);④放纵,放任;⑤连词。
假使;适:①到……去;②女子出嫁;③适合,适宜;④副词。
恰好;⑤副词。
刚才,刚刚;⑥dí。
旧时指正妻;⑦dí。
专主,主张;⑧zhé。
责备,惩罚;书:①记载,书写;②文字;③书信;④文书;⑤书籍;舒:①展开,舒展;②抒发,发泄;③迟缓,舒缓;④安详,舒畅;孰:①熟,煮熟了的;②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③仔细,周详;(①②③后写作“熟”)④疑问代词。
何,谁;属:①zhǔ。
连接;②zhǔ。
委托,交付;③zhǔ。
嘱托;④zhǔ。
聚集;⑤zhǔ。
倾注;⑥隶属,归属;⑦亲属;⑧类;⑨zhǔ。
通“嘱”,看;⑩zhǔ。
副词,适逢;损:①减少;②损害;③丧失;说: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shuì。
劝说,说服;④shuì。
止息,休息;⑤yuè。
喜欢,高兴;⑥tuō。
通“脱”,解开,脱下;素:①没有染色的绢;②白色的;③朴素;④真情;⑤清贫;⑥向来,一向;溯:①逆水流而上;②面向,向着;汤:①热水,开水;②汤药;③菜汤;④【汤汤(shāng shāng)】水大的样子;⑤人名;⑥tàng。
加热;⑦tàng。
游荡;涕:①眼泪;②鼻涕徒:①徒步,步行;②徒党,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③被罚服劳役的人;④空;⑤只,仅仅;颓:①崩塌,倒塌;②跌倒;③落,落下;④乡下刮的旋风;⑤萎靡,衰败;⑥恭顺的样子;亡:①逃亡;②出外,不在;③失去,丢失;④灭亡;⑤死亡;⑥wàng。
通“忘”,忘记;⑦wú。
通“无”,没有;⑧wú。
通“无”,不;微:①隐蔽,藏匿;②深奥,微妙;③微小,轻微;④稍微;⑤地位低下,卑贱;⑥衰败,衰弱;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委:①积,聚积;②托付,委托;③抛弃,舍弃;④放置;⑤曲折;⑥通“萎”,衰颓,枯萎;⑦江河的下游;⑧【委蛇(weīyí)】同“逶迤”;为:①做;②作为,当作;③认为;④是;⑤如果,假如;⑥wèi。
介词,给;⑦wèi。
介词,因为;⑧介词,被;⑨句末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