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洗手、手消毒(快速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5
清洁洗手快速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清洁洗手、手消毒(快速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管理规程题目:清洁洗手、手消毒(快速手编号: 页码: 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附件:颁布者: 首次发布日期: 批准人: 审核日期: 修改日期:1.政策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家属、探视者等来访者共同遵守的规程。
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格遵守的规程。
2.目的清洁洗手、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3.标准在手没有明显污迹或者无明确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清洁洗手和手消毒可以相互代替。
但如果手有明显污迹则必须清洁洗手。
如手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先进行清洁洗手,再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清洁洗手(洗手)洗手具体步骤:第一步:掌心对掌心:手指伸直先不要交叉,揉搓时间稍延长一手指交叉。
第二步:掌心对手背。
第三步:指端在掌心上揉搓。
第四步:稍握拳打开手指皱褶并在掌心上揉搓。
第五步:旋转揉搓拇指。
第六步:旋转揉搓腕部。
手消毒需进行手消毒的区域(如:ICU、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的入口处)须配备充足的快速手消毒剂,定位放置,随时补充。
外科洗手4.定义(无)5.指南本规程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求全院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外科洗手规程是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进行洗手消毒的规定。
相关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互相监督,定期做手的细菌培养。
6.流程(见附件3、附件4、附件5)7.职责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环境清洁过程中,应履行洗手、手消毒规程,以减少病原菌传播。
预防外源性感染发生。
外科洗手:是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都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
外科洗手及手消毒步
骤
学习—————好资料
外科洗手及手消毒步骤
一、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洗手方法
1、外科手消毒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抗菌洗手液于掌心,按六部洗手法充分清洗双手,并认真揉搓前臂和上臂下1/3。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三、手消毒方法
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擦干后,再用无菌纱布蘸强力碘溶液涂抹整个右前臂和上臂下1/3,画圈揉搓整个右前臂和上臂下1/3以保证覆盖所有的皮肤,顺序擦拭手和手臂2-3次,特别注意指尖等处。
同上法涂抹左手指尖、左前臂和上臂下1/3。
过2-3分钟左右手干后,可以开始穿戴手术衣和手套.
精品资料。
1.政策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家属、探视者等来访者共同遵守的规程。
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格遵守的规程。
2.目的2.1清洁洗手、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2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3.标准在手没有明显污迹或者无明确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清洁洗手和手消毒可以相互代替。
但如果手有明显污迹则必须清洁洗手。
如手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先进行清洁洗手,再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3.1清洁洗手(洗手)3.1.1洗手设备:包括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内有黑色胶袋)。
3.1.1.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或手拨式。
3.1.1.2洗手液(建议选择刺激性小、有较好的护肤性能)应避免污染,容器每月清洁和消毒一次。
3.1.1.3不便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3.1.2洗手的指征3.1.2.1接触病人之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之前后。
3.1.2.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1.2.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3.1.2.4对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诊疗操作时。
3.1.2.5穿脱手套之前后。
3.1.2.6餐饮前;便后;回家后。
3.1.3洗手准备:修剪指甲(长度与指端皮肤平齐)、不涂指甲油、手部不戴任何首饰(除手表)。
3.1.4洗手方法3.1.4.1打开水龙头(提倡感应式)。
3.1.4.2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
3.1.4.3洗手液在双手揉搓起泡后开始计时,时间不少于15秒(发生职业暴露时清洁洗手10分钟以上)。
在这时间内注意揉搓频率。
第1篇一、目的外科洗手操作规程旨在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达到接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到病人手术部位,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外科手术、侵入性操作、伤口换药等医疗活动中的医护人员。
三、操作流程1. 洗手前准备:(1)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换上清洁的洗手衣,手术帽必须完全遮盖头发,口罩必须完全遮盖口鼻。
(3)取下手表、戒指等饰品,确保手部清洁。
2. 清洁洗手:(1)卷袖过肘关节10cm以上,用膝打开水龙头,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的洗手液,均匀涂布双手、前臂、上臂至肘关节以上10cm处,注意指甲和指间部位。
(3)按照以下顺序揉搓双手:a.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 手掌与手指背相对,相互揉搓。
c. 手指相互交叉,揉搓指缝。
d. 手指背相对,相互揉搓。
e. 握住拇指,揉搓拇指。
f. 握住指尖,揉搓指尖。
g. 揉搓前臂和上臂下1/3处。
(4)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前臂、上臂至肘部淋下。
(5)取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然后将擦手巾斜对角折叠,先由一手从手腕往上慢慢移拭干至肘上(注:不得回擦拭)。
3. 外科手消毒:(1)取适量手消毒剂,均匀涂布双手、前臂、上臂至肘关节以上10cm处,注意指甲和指间部位。
(2)按照以下顺序揉搓双手:a.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 手掌与手指背相对,相互揉搓。
c. 手指相互交叉,揉搓指缝。
d. 手指背相对,相互揉搓。
e. 握住拇指,揉搓拇指。
f. 握住指尖,揉搓指尖。
g. 揉搓前臂和上臂下1/3处。
(3)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5秒。
(4)流动水冲干净后再用手取无菌擦手巾擦干。
(5)取适量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消毒剂干燥后方可床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四、注意事项1. 洗手过程中,应避免用手触摸水龙头、洗手池边缘等可能污染的物品。
1.政策
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家属、探视者等来访者共同遵守的规程。
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格遵守的规程。
2.目的
2.1清洁洗手、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2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3.标准
在手没有明显污迹或者无明确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清洁洗手和手消毒可以相互代替。
但如果手有明显污迹则必须清洁洗手。
如手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先进行清洁洗手,再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3.1清洁洗手(洗手)
3.1.1洗手设备:包括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内有黑色胶袋)。
3.1.1.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或手拨式。
3.1.1.2洗手液(建议选择刺激性小、有较好的护肤性能)应避免污染,容器每月清洁和消毒一次。
3.1.1.3不便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3.1.2洗手的指征
3.1.2.1接触病人之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之前后。
3.1.2.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1.2.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3.1.2.4对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诊疗操作时。
3.1.2.5穿脱手套之前后。
3.1.2.6餐饮前;便后;回家后。
3.1.3洗手准备:修剪指甲(长度与指端皮肤平齐)、不涂指甲油、手部不戴任何首饰(除手表)。
3.1.4洗手方法
3.1.
4.1打开水龙头(提倡感应式)。
3.1.
4.2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
3.1.
4.3洗手液在双手揉搓起泡后开始计时,时间不少于15秒(发生职业暴露时清洁洗手10分钟以上)。
在这时间内注意揉搓频率。
要用力搓揉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等八个部位(洗手六部法见附件1)。
洗手具体步骤:
第一步:掌心对掌心:手指伸直先不要交叉,揉搓时间稍延长一手指交叉。
第二步:掌心对手背。
第三步:指端在掌心上揉搓。
第四步:稍握拳打开手指皱褶→在掌‘心上揉搓。
第五步:旋转揉搓拇指。
第六步:旋转揉搓腕部。
3.1.
4.4用流动水再次按“洗手六步法”用力搓揉,冲净泡沫。
3.1.5干手方法:擦手纸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3.2手消毒需进行手消毒的区域(如:ICU、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的入口处)须配备充足的快速手消毒剂,定位放置,随时补充。
3.2.1指征
3.2.1.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3.2.1.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2.1.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3.2.1.4接触特殊病原体之后。
3.2.1.5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物之后;
3.2.1.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3.2.2快速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3.2.2.1取适量的消毒剂于掌心。
3.2.2.2严格按照“洗手六步法”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2.2.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3.3外科洗手
3.3.1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见附件2)
3.3.2手消毒前的准备
3.3.2.1换上清洁的洗手衣。
3.3.2.2手术帽必须完全地遮盖头发。
3.3.2.3口罩必须完全地遮盖口鼻。
3.3.2.4摘去手上各种饰物,剪短指甲,除去指甲内污垢,并使指甲平整、光滑。
3.3.3洗手方法
3.3.3.1洗手前,将衣袖卷至肘上1/3处。
3.3.3.2用水湿润双手和前臂。
3.3.3.3取洗手液适量,均匀涂布双手、前臂、上臂至肘关节以上10cm处,注意指甲
和指间部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
3.3.3.4再取适量洗手液揉搓双手(按洗手六步法)) lmin,用流动纯净水〔软水)冲洗双手、上臂至肘部淋下,彻底冲净。
3.3.3.5抬起双手保持高过肘部,并远离身体。
3.3.3.6取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然后将擦手巾斜对角折叠,先由一手从手腕往上慢慢移拭干至肘上(注:不得回擦拭)。
3.3.3.7以相同方法(同一块斜对角折叠手巾,反转后将未接触皮肤的一面)拭干另一只手臂。
4.定义(无)
5.指南
本规程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求全院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外科洗手规程是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进行洗手消毒的规定。
相关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互相监督,定期做手的细菌培养。
6.流程(见附件3、附件4、附件5)
7.职责
7.1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环境清洁过程中,应履行洗手、手消毒规程,以减少病原菌传播。
预防外源性感染发生。
7.2外科洗手:是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都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
相关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士应严格监督医生、护士认真执行情况。
8.相关文件
8.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8.2《医院感染管制手册》
8.3《牙科诊疗的感染控制》
8.4《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
8.5《消毒技术规范》
附件1洗手六步法
附件2 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摘录)
环境类别 范
围
标准
工作人员手(cfu/cm 2 )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5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
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
症监护室病房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附件3 洗手流程
附件4 手消毒流程
附件5 外科洗手流程 洁肤柔消毒
安尔碘消毒
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配黑色胶袋
涂抹洗手液
双手用力揉搓掌心 指缝 手指关节
指尖
腕部
15秒
用流动水再次按“洗手六步法”用力搓揉,冲净泡沫
取擦手纸擦干(1张纸)或烘干机烘干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