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品牌历史及荣誉
- 格式:pdf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3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
公司位于中国长春西南部,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员工总人数超过一万人,拥有大众、奥迪两大品牌,捷达、宝来、高尔夫、速腾、迈腾、CC、奥迪等系列产品。
2006-2009年,一汽-大众的销量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0年前11个月,一汽-大众的总销量已接近80万辆,同比增长25%。
面向未来,一汽-大众提出了“百万辆战略规划”的宏伟目标,并力争提前实现百万辆产销目标。
十九年的辉煌历程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正式成立,1996年全面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
一汽-大众发展至今,已经拥有长春、成都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建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和发动机传动器厂。
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大众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总资产319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企业。
目前,一汽-大众已成为国内成熟的A、B、C全系列轿车生产制造基地,形成日产2000多辆整车,年产近66万辆的生产规模,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成立十九年来,一汽-大众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合资企业之一,获得了国内外多项殊荣。
1991年,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认一汽-大众为“先进技术企业”。
2001年、2002年,公司连续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外资企业”。
2002年,公司荣获“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之首的荣誉称号。
2006 年“中国公众最放心的十大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结果中,一汽-大众夺得八项大奖,并在所有的获奖评比中排名第一,成为公众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汽车生产厂商。
2008年,在中国主流媒体汽车联盟“2008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中,一汽-大众荣获“最具社会责任汽车企业”大奖。
目录大众车名来历 (2)GOLF高尔夫 (2)PASSAT帕萨特 (3)BORA宝来 (3)SANTANA桑塔纳 (4)POLO波罗 (4)GOL高尔 (4)TOURAN途安 (5)CADDY开迪 (5)大众车名来历1937年5月28日,费尔迪南特·波尔舍在奔驰公司的支持下创建了开发公司,同年9月改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也是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是一家国际性集团公司,总部在沃尔斯堡。
汽车公司的德文“VolksWagenwerk”意为使用的汽车,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
并镶嵌在一个大圆圈内,然后整个商标镶在发动机散热器前格栅的中间,图形商标形似三个"V"字,像是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形,表示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文字商标则标在车尾的行李箱盖上,以注明该车的名称。
商标简捷、鲜明,令人过目不忘。
使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壳虫"式轿车(由波尔舍设计),该车在80年代初就已生产了2000万辆。
它启动了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车,紧随其后的POLO、高尔夫、奥迪、帕萨特、桑塔纳等也畅销全世界。
品牌从1985年进入中国也有20年历史了,是中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市场保有量最多的品牌轿车。
各种车型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但这些名字代表什么意义呢?仔细探究车名会发现,最经典的车系大部分都以洋面气流为名,比如帕萨特、高尔夫、宝来、桑塔纳等,旨在用各种风格表现各种车的特性。
GOLF高尔夫在车系中首先要提到这款车,是因为GOLF堪称甲壳虫后的第二大经典,甲壳虫的产量在50年的时间达到了两千万辆大关,GOLF只用了一半的时间——26年,而今天,GOLF却以3200万辆的成绩位居全球汽车销量榜首。
提到Golf,自然让人想到球场上的高尔夫,其实,这纯粹是个误解。
德语中的Golf(海湾),本来想指“海湾气流”,这是这款车作为车系一员的本来含义,但是除了美国人把这款车称为“兔子”(rabbit)之外,在其他讲英语的国家,人们一直把这款车与高尔夫球联系在一起。
成长发展时期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
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
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
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
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2-21 16:25:00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1992年8月一汽轻型卡车投产1994年5月一汽轻型客车投产1994年5月12日一汽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成立。
1997年5月解放重型卡车投产1997年6月10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一汽与马自达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联合重组签约仪式2002年8月29日一汽与丰田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3年1月18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标志着一汽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由工厂化体制向公司化体制转变2003年3月26日一汽嘉信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3月27日一汽解放变速箱分公司成立2003年3月28日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成立2003年6月15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单班年产1万辆解放中型卡车生产线在成都市新都区建成投产2003年6月20日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一汽大众品牌历史选择车型全新速腾CC全新迈腾GTI高尔夫宝来捷达品牌历史1991-19921991年2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
1992年1月21日,公司开始进行首次捷达轿车国产化件试验。
作为一汽-大众诞生元年的第一款车型,捷达迅速以皮实耐用的产品特性红遍大江南北,畅销中国19年,累计销售197余万辆,被誉为“车坛常青树”。
1993-19941993年2月17日,公司在总装车间举行第10000辆捷达轿车下线仪式。
6月,公司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
1994年11月,捷达轿车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1995-19961995年末,在德国总理科尔访华期间,一汽和德国大众及奥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生产的合同。
1996年7月10日,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中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发动机车间全面建成投产。
1997-19981997年5月,一汽集团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立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2月12日,第一辆捷达改型车下线。
7月2日,公司举行第10000辆新捷达王轿车下线仪式。
11月19日,装备自动变速箱的新捷达王轿车(JettaAT)——“捷达都市先锋”下线。
1999-20001999年3月,经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批准,捷达正式注册为国际N组比赛用车,成为第一部跻身国际标准赛车的国产轿车。
2000年4月,在上海国际消费品展览会上,捷达都市先锋和捷达前卫轿车受到了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
2001-20022001年8月,公司在轿车厂总装车间举行成立10周年庆典,暨被誉为“驾驶者之车”宝来的下线仪式。
宝来十年,创新十年,26万个温馨家庭正在享受由这款高品质、高标准家轿营造的幸福生活。
2003-20052003年7月15日,在一汽—集团公司诞生50周年之际,高尔夫轿车在全国正式上市。
70《中国外资》 2018年第8期修,一汽大众才能在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发展日新月异、变化超乎想象的市场中成长为一棵常青之树。
当“物”的品质凝结“人”的价值从1991年推出捷达开始,到2017年底,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投产的产品共有7款。
在这7款产品中,从速腾到新捷达,从20世纪90年代,当一群德国人被派往中国建立一家“合资企业”时,他们全然没有料想到,在20多年后的今天,一汽大众作为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在经历艰难的起步阶段后,已经从一家“成功的企业”成长为中国汽车市场上一块家喻户晓的“金字招牌”。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日渐开放、日益繁荣的中国汽车市场。
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到2005年,仅仅近5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就从年销量100万辆的规模增长到30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00%。
相较之下,德国实现这一增长则花费了将近50年的时间。
正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所言,这完全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2017年,我国新车销量已超过2800万辆,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也造就了一批合资企业“开花结果”:2017年,一汽大众的年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5.0%,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这其中,也离不开一汽大众在技术、品牌和产品等硬件方面的不断加强,以及在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和党群建设等软实力方面的努力。
正是依靠扎根中国、“软硬”兼迈腾到高尔夫,有5款占据了细分市场的第一名,在轿车市场覆盖率已经下降至40%的2017年,仍然实现了同比6.8%的增长。
这背后,是一汽-大众全体员工的努力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当“物”的品质凝结了“人”的价值,就赋予了这家企业超乎寻常的市场竞争力。
1991年末,一汽大众的中方正式员工仅有361人,外籍员工为16人。
到了2018年,一汽大众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4万余人。
他们为何选择一汽大众?“我于2008年加入一汽大众,当年在求职时,即便是并不太了解汽车品牌的我,也为加入一汽大众这家公司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