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金华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4
2018年中考模拟卷命题人:武义县武阳中学王东武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金华山历史悠久,远在东汉时期①▲(A.及 B.即)与“五岳”并列,被称作“江东名山”,②▲(A.及B.即)至南宋,名满天下,被yù( ③▲)为“天下名山”。
沈约、贯休、陆游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为金华山写下脍④▲(A.huì B.kuài)炙人口的佳作。
徐霞客亲历后描述其为“四山俱远,丹枫疏密,斗锦裁霞,映叠尤异”。
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更是让金华山拥有了极高知名度。
(选自2017年1月23日《金华日报》)(1)联系语境,选出相应的汉字为:①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③。
(3)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④。
2.诗文默写(10分)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
读一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①▲”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②▲”让我们沉醉在边塞奇绝壮美的雪景;读一读曹操的《观沧海》,“③▲,洪波涌起”让我们领略大海风急浪高,惊涛拍岸的气势。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
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④▲,”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⑤▲,”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论语》,“⑥▲,”告诉我们面对不当得的富贵,要视之如轻云。
读一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然后我死了,⑦▲”提醒我们为祖国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3.名著阅读。
(6分)(1)看下面四幅插图,回答后面题目。
(4分)①以上图画出自名著《水浒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两幅画的情节。
▲②作家在写人物时,非常注意细处。
就是一个法号,也是有所寓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同学们在把中考语文的所有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还要多做一些中考语文试卷来练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A.zhèng B.zhēng)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A.pī B.pēi)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wō( _____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bó( _____ );——祖国啊! (选自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古诗文默写。
(10分)(1)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2) _____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3)蒹葭苍苍, _____ 。
(《诗经•秦风•蒹葭》)(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名楼离不开名诗文。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 _____ ,_____ ”,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_____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 )(2分)A.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错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鄙陋)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停止)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连接)C.去国怀乡(国:国家)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D.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_____ )(2分)A.贤于材人远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属予作文以记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安陵君其许寡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5.名著阅读。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卷D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
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搡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
”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
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晴最亮。
三和尚对明于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
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
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
”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
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
”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缕激荡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见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___《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缕激荡答案】缕激荡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
结合第一空后面的“游丝”可知根据拼音“lǚ”应写的汉字;第二空也可根据横线后面的“荡”填写,不要误写成同音字“击”等。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辨B.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根据语境——空前的“清晰”可知应为“辨析”的“辨”而非“辩论”的“辩”。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múB.m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字音的辨识。
“模”是个多音字,在“模糊”“模型”“模仿”“劳模”等词中读“mó”;在“模子”等词中读“mú”,结合语境,可知答案的选项。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___居山中,看“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___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然自失;___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欢快自由;___兴尽下山,“树林阴翳,鸟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自得;然___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4.下面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闻得春雷动。
2018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I u)▲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_」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j i)▲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I U)▲(j i)▲荡(2)填入文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辨B .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m u B . m o2. 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 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 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 )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_____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
,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 )(jī)荡(2)填入文中_____正确的一项是A.辨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B.mó2.(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日:“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人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2分)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4.(2分)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1)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二、阅读(46分)5.名著阅读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金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和解释)
5 浙江省金华市2018年中考语试卷
一、语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子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 藻,存心装饰的甚至扰我嫌(A.è B.ù);我所要求的是语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ǐn 谨和及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ē 苛求.
(选自朱光潜《谈学》)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辞藻”不要写作“辞澡”,“严谨”不要写作“严禁”,“苛求”不要写作“渴求”.
答案藻谨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2.古诗默写.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杜甫《望岳》)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
2018年浙江省金华中考语文真题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
”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
”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
实际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
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于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坏。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
”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
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
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
”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
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
就算是你师父的一点情义吧。
”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7.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试卷(金华义乌卷)语文满分均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备注:义乌卷第5题同金华卷第5题的前3小题,且为必做题;第6题同金华卷第7题;现代文阅读完全相同,题号分别为:义乌卷7-11题同金华卷12-16题;义乌卷12-15题同金华卷8-11题;义乌卷课外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除19-20题外,其余与金华卷相同,题号分别对应:义乌卷16-17题同金华卷17-18题;义乌卷18、21题同金华卷22、24题;义乌卷作文题和金华卷作文题相同,但评分标准略有差异。
义乌卷未单篇考查课内文言文。
【以下为金华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卑.微(bēi)猝.然(zú)主宰.(zǎi)人迹罕.至(hǎn) B.仄.歪(zè)差.使(chāi)愧怍.(zuò)惟妙惟肖.(xi ào)C.诘.责(jié)禁锢.(gù)稽.首(jī)广袤.无垠(m ào)D.妖娆.(náo)愕.然(è)庖.代(páo)鳞次栉.比(zh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零落倔强头晕目眩一拍既合B.琐屑烦燥锐不可挡销声匿迹C.恣睢胆怯开卷有益顾名思义D.厚实慰籍鸡犬不宁一泄千里3.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_________之识;多畏者,必无___ 之见;多欲者,必无____之节;多言者,必无_____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A.卓越笃实沉潜慷慨 B.慷慨沉潜笃实卓越C.笃实慷慨卓越沉潜 D.沉潜卓越慷慨笃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金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5 c 浙江省21题。
(一)(4分)
春水生① 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②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③。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
②汝曹你们,指水鸟。
③禁当阻挡、拦挡。
16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2分)17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
(2分)
(二)(10分)
徐伯珍字楚,东阳太末人也。
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
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并加礼辟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
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班固谓之九岩,后汉龙丘萇③隐处也。
二年,伯珍移居之。
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
家甚贫窭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
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 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的“吴郡顾欢”都是地。
九年级语文模拟测试卷(一)(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干涸.(hé) 阔绰.(chuò) 一霎.间(shà) 戛.然而止(gá)B.伎.俩(jì) 收敛.(liǎn) 口头禅.(chán) 九曲.连环(qū)C.花圃.(fǔ) 牟.取(móu) 地窝堡.(pù) 义愤填膺.(yīng)D.伺.候(cì) 角.逐(jiǎo) 文绉.绉(zhōu) 参差.不齐(c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 )A.颁发辨别关健词通宵达旦B.拮据取缔赤裸裸险象叠生‘C.陷阱促销中轴线锐不可当D.沉湎蓝球练习簿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句是(2分) ( )A.6月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刀郎木卡姆在北京公演,让在场观众目瞪口呆....,深深感受到了新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魅力。
B.金融危机是席卷全球的天灾人祸....,每个国家都不能超然物外。
如何提振国民信心,使国家经济走出低谷,是对各国政府的一个严峻考验。
C.甲型HlNl流感已蔓延全球,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输入型确诊病人百余例。
研制疫苗,尽快实施新的防控方案,已经迫在眉睫....。
D.野马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动物之一,它的头部比例整齐,与牛的呆相相比,它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辅相成....。
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D.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5.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B《石壕吏》——杜甫——唐代——诗人C.《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作家D.《金色花》——泰戈尔——俄国——文学家6.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4分)诗文名句中,描写四季的有很多,如:白居易在《钱塘江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写出春鸟的生机和欢快:“,听取蛙声一片”写出夏夜的热闹;“,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渲染了秋景的肃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写的则是冬日壮丽的雪景。
7.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同学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四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学校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三个专栏。
(8分)专栏一:【你说我说说读书】(2分)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专栏二;[读图时代学读图](4分)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左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仔细观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2)请描述该图标的寓意专栏三:【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2分)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高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性格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掌心化雪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
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
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
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
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
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
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
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
她踌躇地照做了。
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
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
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
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
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
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
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
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
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⑩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
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
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⑾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8.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1)(2)(3)9.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
(2分)心理老师对女孩说:10.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 (3分)答:11.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3分)12.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头,写一句话。
(3分)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不以恶小而为之——(二)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刘彦敏王书生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斯蒂芬·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作一次太空旅行。
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霍金如是说。
“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
”他的母亲这样解释。
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
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工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净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
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真心向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
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儿研究,做点儿学问。
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13.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分)14.第④段中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热衷功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有什么作用? (2分)15.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如果去掉加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2分)16.像霍金这样潜心搞研究做学问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再举两例,为本文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4分)三、古诗文阅读(19分)(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片以“”字(填一个字)统领,主要描写了。
(2分)1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9.解释下列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