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安禄山后代现状 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
- 格式:docx
- 大小:7.22 KB
- 文档页数:5
【历史上的今天】0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在1260年前的今天,0755年12月16日 (农历冬月初九),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距今1260年)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
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经过(一)范阳叛变——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
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
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
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
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
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影响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63、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被亲儿子杀的安史之乱之所以被平息,除了唐朝军民顽强抵抗以外,也与叛军只崇尚武力而不讲仁义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
叛军每到一处,都烧杀抢掠,祸害百姓,因而失去人心。
尤其是叛军残暴野蛮,竟然连续出现儿子杀死老子的逆行,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被自己儿子杀死的。
如此不仁之师,岂能长久?两唐书记载,安禄山有十多个儿子。
长子安庆宗,在朝廷担任检校太仆卿,娶了皇帝宗室之女,居住在长安。
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竟然没有让儿子事先逃脱,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安庆宗处死。
所以,次子安庆绪,按顺序就应该是安禄山的接班人。
安庆绪,原来叫安仁执,唐玄宗宠信安禄山的时候,赐名为庆绪。
安庆绪善于骑马射箭,还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任命为鸿胪卿,并兼任广阳太守。
但安庆绪比较愚笨,说话颠三倒四的,安禄山不太喜欢他。
安庆绪积极参加叛乱,又是嫡子,可是,安禄山称帝时,只是把他封为晋王,并没有立为太子。
安庆绪的母亲姓康,是安禄山的原配妻子。
后来,安禄山宠爱侧室段氏,也喜欢段氏生的儿子安庆恩,想立安庆恩为太子。
安庆绪大为不满,怀恨在心,于是起了杀父夺位之心。
安禄山体重达到三百三十斤,由于过度肥胖,身上长年长疮疖。
他称帝不久,病情加重,全身长满块状毒疮。
安禄山病痛难忍,变得异常狂躁暴虐,经常拿身边的人撒气,动辄使用刑罚,连身为谋主的大臣严庄,也时常遭受毒打。
严庄心里有气,恨不得立刻杀掉安禄山。
安禄山有个贴身侍从,名叫李猪儿,从十几岁就开始伺候他。
李猪儿聪明灵活,很得安禄山欢心。
安禄山肚子大,每次穿衣系带,都是李猪儿用头顶着他的肚子,再由别人帮忙,才能勉强穿上裤子。
安禄山称帝以后,觉得应该有宦官,便把李猪儿阉割。
李猪儿鲜血流了好几升,昏死了整整一天,差点没命了。
因此,李猪儿对安禄山恨之入骨。
安庆绪、严庄、李猪儿都仇恨安禄山,自然就搞在了一起,密谋刺杀他。
安禄山病情愈加沉重,视力下降,渐渐模糊,不久完全失明了。
他只得每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由别人照顾。
发动叛乱的安禄山,为何被他的儿子给杀了?
安禄山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从位于今天北京的范阳起兵,拉开叛乱序幕的。
当时的唐朝,因为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武备松懈。
而安禄山却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因此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以每天60里的速度急速南下,当年十二月便攻占了东都洛阳。
第二年(756)正月初一,安禄山就在洛阳正式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摆出了要与大唐争夺天下的架势。
唐玄宗去四川避乱,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称帝,这就是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得壹元宝
当时的战争形势对安禄山很有利,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可是就在他准备与唐朝一决高下的时候,内部却发生重大变故。
正如所有的强势集团的衰落、瓦解,首先都是从内部开始一样。
安禄山反叛势力的瓦解,首先也是从内部开始的,只是表现的更为极端和血腥而已。
安禄山是被他的亲生儿子所杀。
原因也和所有的宫廷剧一样,都是因为父子猜疑。
称帝后的安禄山,因为眼疾失明而性情乖张,更加反复无常,且肆意滥杀。
被立为太子的安庆绪,担心地位不保,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大局,竟然于至德二年(757)年初杀了他的父亲安禄山后,即位称帝。
于是叛军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这就拉开了第二位反叛主角史思明登台的序幕。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为何被儿子杀死?陵墓在哪里?在河北省保定市的曲阳县田庄,2011年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唐代大墓,整个田庄大墓是一座带长斜坡墓道的大型砖室墓,不仅有巨大的主墓室,还有多达十个耳室,全部用青砖筑造,精美的墓室壁画为唐代风格,但所绘人物明显不是汉人。
其墓地宫的规格远超慈禧地宫和光绪皇帝的地宫,建筑技术之高,令人赞叹。
在墓中发现了三具遗骸,此墓历朝历代被多次盗掘,不论地面还是地宫中的文物早已被盗掘一空,甚至在盗洞内还发现有一盘八十年代的英语磁带,看来这位摸金校尉还是一位爱学习的主。
此墓修得非常豪华,但从下葬时的墓道壁画画得匆忙来看,墓主人应当是意外死亡,匆匆下葬的,虽然墓主人有争议,但有不少专家认为此墓的主人应当是“安史之乱”的祸首,曾经做过大燕皇帝,后来被自己的儿子谋杀的安禄山。
田庄大墓田庄大墓全景田庄大墓内的棺床安禄山,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他是唐朝少数民族粟特人,在突厥人部族长大,在唐玄宗时被玄宗和杨贵妃宠信,身兼范阳等三镇节度使,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的最初建立者。
唐代的藩镇割据非常厉害,节度使在地方不仅有军权、行政权还有财政权,安禄山身兼几镇节度使,手下精兵良将无数,渐渐有了反叛的心思,本来他感念玄宗的恩德,想等玄宗驾崩后再反叛,但偏偏他与宰相杨国忠不和,又得罪了太子李亨,于是在天宝十四年以讨杨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由于玄宗指挥失误,一开始错杀了高仙芝等将领,后又胡乱指挥致使哥舒翰在潼关大败,不得已玄宗逃出长安,长安陷落。
长达近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极速衰落,此后唐朝长期陷入藩镇割据,直至唐亡也没有缓过劲来。
电视剧中的安禄山然而安禄山的结局也并不好,安禄山在起兵时就已是三百多斤重的肥胖巨人,俗话说人一胖什么病都来了,他身体长了很多毒疮,视力非常不好,几乎快失明。
而他是一个性格非常暴的人,喜怒无常,不管什么亲近的人,常常是非打即骂。
这个时候他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三个人都准备要他的命,首先是他的重臣严庄,经常被安禄山鞭打相加,怀恨在心;他最信任的宦官李猪儿,本来只是安禄山最信任的内待,因为怕李猪儿与自己的内眷有染,就把他阉了,可以想象李猪儿得有多恨他;最后是他的儿子安庆绪,安禄山非常宠爱幼子,这让安庆绪极为气愤,也非常担心自己的前程,三个人一拍即合,由安庆绪在外面望风,李猪儿一刀就砍向安禄山的大肚子,安禄山挣扎了几下就死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为什么最后被自己儿子所杀
导语: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叛军直向长安杀来,逼得唐玄宗弃都城而逃。
这场叛乱给中原人民带来了一场大劫难,唐朝由此也拉...
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叛军直向长安杀来,逼得唐玄宗弃都城而逃。
这场叛乱给中原人民带来了一场大劫难,唐朝由此也拉开了由胜至衰的序幕。
不久之后,唐玄宗就成为了太上皇,他的儿子李亨即位,史称唐肃宗。
公元757年,唐肃宗即位的第二年,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安禄山集团控制的地域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直至传到了唐肃宗的耳朵里:唐朝最大的敌人安禄山死了。
得到这一消息的唐肃宗精神为之一振,准备趁着叛军内乱,计划出兵长安,收复失地。
那么安禄山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安禄山到底有多胖?《新唐书》云:“腹缓及膝,奋两肩若挽牵者乃能行。
”说禄山老兄胖得肚子上的肥膘赘肉垂盖到了自己的膝盖,行走时,要费力地先耸动双肩,以便牵起大肚皮,然后才能迈开两腿蹒跚而行。
),长年长疮疖,到起兵叛乱之后视力渐渐模糊,这时完全失明。
加上全身长满块状毒疮。
公元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接受臣子们朝拜,疮痛发作就中途结束了。
他由于病痛更加暴躁烦乱,动辄使用刑罚,连身为谋主的大臣严庄也遭鞭棍抽打,严庄于是在夜里伺机干掉安禄山。
他让安庆绪站在门外,自己握着刀带着阉人李猪儿一起走进安禄山的营帐,李猪儿挥起大刀砍安禄山的腹部。
这李猪儿十几岁开始伺候安禄山,很聪明。
安禄山用刀把他的生殖器全部割掉,鲜血流了好几升,昏死过去,安禄山用火灰敷住他的伤
生活常识分享。
安禄山反唐为何3年就被杀易怒引众叛亲离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不仅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命运,甚至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
安禄山本姓康,他母亲是个突厥巫婆。
安禄山的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给突厥将军安延偃。
后来,他继父的部族败落离散,他和几个哥们逃离突厥自谋生路,给自己改姓为安。
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造反。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叛军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35天后占领洛阳。
然后利用玄宗失误,攻破潼关,占领长安。
玄宗皇帝仓皇出逃,逃跑途中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
感染疮疽加失明安禄山的造反生涯很短暂,他第一年造反,第二年称帝,第三年,就被他儿子杀了。
安禄山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据《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
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
又著疽疾。
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
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
”疮和疽,都是皮肤软组织的感染。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安禄山作乱时的健康状况其实非常糟糕,他身上常有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以至于曾为此中途罢朝。
更糟糕的是,他造反以后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失明。
在长期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失明的折磨下,安禄山变得非常暴躁易怒,动不动就打人杀人。
甚至连他的丞相严庄和心腹宦官李猪儿也都随便打,令两人苦不堪言。
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娶了唐朝的荣义郡主,定居长安。
安禄山造反后,安庆宗被唐玄宗杀了。
老二安庆绪一直跟着他南征北战,甚至还救过他的命,一直自视为安禄山的继承人。
但安禄山宠爱幼子,这令安庆绪非常不满,而且很恐慌。
不堪安禄山毒打的严庄和李猪儿与安庆绪合谋,由李猪儿动手把双目失明的安禄山砍死了,之后在床下挖了一个几尺深的坑,用毛毯包着安禄山的尸体埋了。
300多斤的体重除了“长带疮”和双目失明外,安禄山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健康问题:肥胖。
安禄山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胖了。
他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手下的时候,张守珪常嫌他太胖。
为了不让上司嫌弃,安禄山只好控制体重,不敢吃饱饭。
安禄山是谁杀死的?
安禄山是被他次子安庆绪所杀,年五十余。
安禄山为人阴险较诈,且骁勇善战,发动的“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王朝从此朝不保夕,岁发可危,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亦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安禄山是怎么死的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一直很受安禄山的宠爱。
不过,安禄山起兵之后,其长子安庆宗当时正身在长安,最后被唐玄宗所杀。
安庆宗死后,安庆绪作为次子,就成了安禄山的大儿子。
但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安禄山却开始推诿,并不愿意马上立安庆绪为太子。
安庆绪知道,这是因为当时安禄山正宠幸一个姓段的妃子,后来封段妃为皇后。
段妃也有一个儿子,名叫安庆恩,也在图谋太子之位。
安庆绪知道,如果自己继续等待下去,太子之位,将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既然这样,就只能下死手了。
于是,安思绪和严庄联合起来,找到了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趁着安禄山休息的时候,进入营帐弑杀了安禄山。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之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传统的研究视角和多数学者大多只注重于唐玄宗的不理朝政,沉醉歌舞美色,以及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当道;或者叛军强大,组织有方等因素。
然而,许多学者却忽略常常一个史实:安禄山之因此能速成气候,与他的用人之道有专门大关系,史思明确实是他的得力干将。
尽管安禄山后来被其子安庆绪所弑,而安庆绪又为史思明所杀。
但史思明依旧继承安禄山“不拘一格降人才”作风,连续网罗各式人才。
在安禄山和史思明皆为少数民族的背景下,他们不拘泥于民族界线,惟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仍旧值得我们学习。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用人战略安史叛军中尽管有将近二十种少数民族成分,但起关键作用的要紧是汉族人。
然而,安史叛军如此民族结构纷繁复杂的军队,竟能横行盛唐之时长达八年之久,并几度攻陷洛阳和长安两京,原由因此专门多,但从用人角度,如下三方面因素专门值得我们重视。
放宽用人视野。
作为蓄谋叛乱已久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其全然目的是要推翻李唐王朝,建立一个统治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新政权。
基于这一目的,他们因此要充分考虑当时唐王朝统治范畴内的民族结构。
尽管在唐朝的北方、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活跃着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且有的已对唐王朝构成了严峻威逼,但从总的布局来看,汉人一辈子活的地区占绝大部分。
这种布局势必会使安禄山、史思明充分考虑汉族人的能量和势力,不至于把视野仅仅局限在少数民族身上。
广泛储备人才。
安禄山、史思明在叛乱前后都曾广泛搜罗汉族中有能力的人物为其所用。
安禄山、史思明虽是胡人,但他们十分清晰地看到了唐王朝统治地区内汉族是要紧民族,汉族人是其依靠的要紧力量。
为此,他们广泛搜罗唐朝宗室、汉族名流、儒学贤才以及唐朝名将的后代为己所用。
据《新唐书。
郑虔传》记载,安禄山曾“遣张通儒劫百官置东都”,被挟持的百官中就有一些儒学贤才,如郑州荥阳人郑虔著书八十余篇,时号“郑广文”,是当地有名的博学多识之才,就在这时被安禄山授为水部郎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食人肉充当军粮张巡杀妾分肉吃人三万导语:食人一般会出现在大灾或战乱之年,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现象。
唐末曾有人杀掉自己的且与人分食这是怎么回事呢?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食人一般会出现在大灾或战乱之年,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现象。
唐末曾有人杀掉自己的且与人分食这是怎么回事呢?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被刺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
当时,著名将领张巡与太守许远协同作战,共同驻守睢阳。
尽管张巡指挥有方,屡屡以其智谋打败叛军,然而睢阳已陷入叛军层层包围,城内很快粮草尽绝,张巡无奈只好杀掉爱妾,以其肉分给将士们吃。
不仅如此,由于在防守过程中,士兵饥饿,张巡曾下令杀害城内百姓,食人肉作为军粮,这是历史上饱受诟病的食人肉充当军粮事件。
这段历史在新旧唐书均有记载,其中《新唐书》这样写道: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
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
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
张巡为坚守睢阳不得已吃人之事,在他死后掀起了轩然大波,一直以来饱受争议。
站在人性伦理的道理高度上讲,吃人确有不妥。
尽管史料记载,被张巡他们吃掉的三万老弱妇孺大部分是自愿的。
但用古代的儒家思想看,此举有违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突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
这也是事后唐朝廷贬张者士大夫持有的观点。
用现在人权观念看,此举更会引来一片谩骂指责之声,难以逃避道德审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食人肉确实是不应该的。
生活常识分享。
安禄山真的是迷恋段皇后才被亲儿子杀死的吗?本文导读:唐朝在历史上无疑是强大的,自古以来就有强汉盛唐之说。
汉朝的强大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其次文景之治期间汉朝也是很厉害的。
在唐朝时期,大部分亚洲领土都是唐朝所有的,只不过到了唐朝末年,一切都变了。
李世民是唐朝最为出色的皇帝了,对于唐朝来说,李世民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
即使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都不一定能够比得上李世民。
甚至是很多人都认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就是李世民。
在李渊起兵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为唐朝的建立建功立业。
可是到了之后,唐朝的国力就走向了衰弱。
唐朝没有分封制,可是它的节度使与周朝和汉朝时期的诸侯国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到了之后,节度使竟然成为了唐朝的噩梦。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重用之后,他的野心开始暴露出来。
安禄山的出身不好,幼年时期安禄山的父亲就去世了,这时候的安禄山开始跟随母亲生活。
到了长大之后,安禄山成为了当时唐朝的边境贸易人员。
由于边境贸易是存在语言障碍,因此安禄山成为了边境贸易的翻译员。
因此很多人认为安禄山是湖人的后代。
不过这一点没有得到证实,值得一提的是,安禄山精通七门语言,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出色了。
开元二十年,安禄山因为偷取唐朝名将张守珪的羊,结果被抓了。
就这样安禄山走入了军旅中,从这时候开始,安禄山的人生就是另一面了。
安禄山秉性机灵聪慧,于是开始贿赂唐朝的很多官员,见到了唐玄宗,在这时候唐玄宗开始宠信安禄山。
就是这样的事,让唐朝埋下了祸患。
进入军营之中后,安禄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长大之后的安禄山早早结了婚,他的原配妻子是康氏,对于康氏的记载,历史上是少之又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发家的安禄山肯定是娶不到大家闺秀的。
古人是非常重视门当户对的,这一点在安禄山身上也不例外。
安禄山娶到了康氏,于是给安禄山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安庆绪。
想不到的是,竟然是这个儿子安庆绪,将安禄山谋杀了。
这一点恐怕当时的安禄山自己都想不到。
康氏虽然是正妻,但是古代实施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安禄山发家之后,开始了变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安禄山后代现状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
导语:安禄山原本是胡人的后裔,他的父亲是本姓康的胡人,而母亲则是突厥的一个巫师,所以安禄山其实是少数民族的。
安禄山被自己的严庄和自己的
安禄山原本是胡人的后裔,他的父亲是本姓康的胡人,而母亲则是突厥的一个巫师,所以安禄山其实是少数民族的。
安禄山被自己的严庄和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之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不久之后就被平乱了。
所以李唐的子孙继续当了大唐的皇帝,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把一个造过反的的子孙留在这个世界上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出意外的话安禄山的后代是没有人能够活下来的。
就史书中有记载的几个安禄山的儿子是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儿子都这样了,孙子也就都差不多了。
李唐宗室女荣义郡主嫁给了安庆宗为妻子,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后,安庆宗最后的结局也是被唐玄宗给赐死了。
安禄山称帝之后安庆绪就被封为了晋王,但是安庆绪也是杀死安禄山的元凶之一,与严庄等人密谋杀了安禄山之后就自己当了君主。
之后安庆绪在与唐军的对阵之中接连败北,尽管以死相拼也不能挽回叛乱军的颓势,后来退出了洛阳,逃亡到了邺城。
之后史思明收编了安庆绪的部队,被史思明用绞刑给杀死了。
安禄山的第四个儿子,名叫安庆和,公元756的时候被封为了郑王,在公元758年的时候被唐肃宗给处死了。
就算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也大致能够想到,安禄山的儿子落在了唐朝皇帝的手里,八成是没有什么好结局了。
所以安禄山的后代,大概是没有了吧。
杨贵妃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