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信号影,1-2mm大小,边缘相切,呈不规则线样排列。
特征性改变:①颞极白质T2像异常长T2信号(O’Sullivan’s sign),并且点片状异常信号在颞部趋于融合[2]; ②脑白质高信号向皮层下弓状纤维部扩展[3]。
[1]Arq Neuropsiquiatr, 2010,68:287-299; [2]Ann Rhrum Dis, 2001,60:859-868; [3]J Rheumatol, 2003, 30:1366-1375
影像学表现
特征性额顶叶“假瘤征象”,皮质下白质长T1长T2信号(图A)。
图B:
有明显强化和病灶周围水肿。
病理改变 血管基底膜增厚,多层化改变。
病理学改变 脑内明显的小动脉硬化:小动脉管腔变窄,内膜纤维性增生、中膜
玻璃样变性、内弹性膜增厚和断裂,平滑肌细胞明显的丧失。
无GOM沉积。
[1]
-[1]中国卒中杂志 2009,4(5):400-407
临床表现
CARASIL发病年龄较CADASIL早,为20~44岁,平均临床病程7.6年
基因分子学
一种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变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卒中。
基因定位于19p13.1-13.2,为Notch3基因突变。 大多数(约95%)是错义突变,70%~80%的Notch3基因突变发生 在外显子3和4,以外显子4突变最多见[1]。80%突变为碱基 C→T,使得氨基酸序列中的精氨酸被半胱氨酸替代[2]。
一般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为3~43年,平均23年[3]
[1]Lancet Neurol, 2009, 8:643-653 [2]Folia Neuropathol, 2009, 47:1-10 [3]Arq Neuropsiquiatr, 2010, 68:28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