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4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高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8小题单选,选对每题4分,9-12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本题共计52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C.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4.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在2s内速率从4m/s变为2m/s,则其加速度大小是()A.一定是1m/s2B.一定是3m/s2C.可能是3m/s2D.以上都不正确5.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警报,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达到出事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A.a种方式先到达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 B.20 m C.30 m D.40 m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关于小球受弹力个数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8.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9.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不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t2时刻,丙车加速度与大于丁车的加速度C.0~t1时间内,乙车做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1.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1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不变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二、实验题第1小题每空2分,第2、3小题每空4分13.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电源(填交流或直流).每隔s打一次点(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m/s,(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计36分14.小球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向上以30m/s的速度滑行,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小球速度变为0时,经过多长时间?(2)小球8秒经过多少路程?15.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伸长了15cm时弹力的大小.16.特技演员从高80m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在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6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加速运动t0=3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演员刚好能落到汽车上(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汽车看作质点,g取10m/s2),求:(1)汽车开到楼底的时间t;(2)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和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高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8小题单选,选对每题4分,9-12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本题共计52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解: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比如地球,所以B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C.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由图象知,2﹣4s内图线的斜率为0,即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故质点并不是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质点3s末的纵坐标为2m,即表示位移为2m,2s末对应的位移也是2m,则2s末到3s末即第3s内的位移是0,故B错误;C、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变化情况,即质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而此图象为折线,故位移﹣时间图象不表示轨迹,故C错误;D、由图象知4s末的纵坐标为2m,即表示位移为2m,故D正确;故选:D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考点】加速度.【分析】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解答】解: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正确.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故D错误.故选B.4.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在2s内速率从4m/s变为2m/s,则其加速度大小是()A.一定是1m/s2B.一定是3m/s2C.可能是3m/s2D.以上都不正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注意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解答】解:若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为:a=,负号表示方向.若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a=,负号表示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警报,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达到出事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A.a种方式先到达B.b种方式先到达C.c种方式先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作出三种方式运动时速度﹣时间图象,根据位移相等、到达出事点时的速度相等比较时间的长短.【解答】解: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三种方式末速度相等,作出速度图象所示,由于到达出事地点时三种方式的位移大小相等、速度大小相等,由图象看出c种方式所用时间最短,则c种方式先到达.故选C6.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 m B.20 m C.30 m D.40 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直接求得结论.【解答】解: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公式h==0.5×10×4m=20m.所以B正确.故选B.7.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关于小球受弹力个数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根据物体处于平衡,通过假设法判断绳子是否有拉力,从而确定小球受到几个力作用.【解答】解:物体受重力和绳2的拉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若绳1有拉力,则小球不可能平衡,所以绳1没有拉力,知小球受到2个力作用即重力和弹力,所以只受1个弹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产生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可以作为阻力,也可以作为动力.【解答】解:A、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如随传送带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B、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其大小等于沿接触面的其他外力大小,故B错误;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如随传送带运动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故C错误;D、静摩擦力可以为动力、阻力或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故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不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无法确定【考点】重力.【分析】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故A正确;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不指向地心,只是近似指向地心,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水平支持面垂直,和倾斜支持面不垂直,故C正确;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故选:AC.10.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t2时刻,丙车加速度与大于丁车的加速度C.0~t1时间内,乙车做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运动图象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由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t2时刻,丙车加速度与大于丁车的加速度,故B正确;C、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1时间内,乙车做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故C正确;D、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C11.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相同,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出落地的速度之比.【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均为g,则加速度之比为1:1,故C错误,D正确.根据知,高度之比为2:1,则速度之比为,故A、B错误.故选:D.1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不变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解答】解:A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因此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A错误,D正确;B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大小,以及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C正确.故选:CD.二、实验题第1小题每空2分,第2、3小题每空4分13.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每隔0.02s打一次点(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0.25m/s,(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1.0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打点时间间隔是0.02s.(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以求出瞬时速度.(3)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交流电源,每隔0.02s打一次点.(2)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0.1s,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 B===0.25m/s.(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1.0m/s2.故答案为:(1)交流;0.02;(2)0.25;(3)1.0.三、计算题:共计36分14.小球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向上以30m/s的速度滑行,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小球速度变为0时,经过多长时间?(2)小球8秒经过多少路程?【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得小球减速到零的时间;(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上滑和下滑的位移,即可求得通过的路程【解答】解:(1)小球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2)前6s内上升的距离为后2s内下滑的距离通过的总路程s=x1+x2=100m答:(1)小球速度变为0时,经过6s时间(2)小球8秒经过100m路程15.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伸长了15cm时弹力的大小.【考点】胡克定律.【分析】(1)由题意知,图象反映了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能直接读出F=0时弹簧的长度,即原长.(2)由图知:l=5cm时,F=10N,即可求得弹簧被压缩的长度,由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3)再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弹簧伸长了15cm时弹力的大小.【解答】解:(1)当F=0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图读出F=0时,l=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l0=10cm.(2)由图知:F=10N,l=5cm则弹簧被压缩的长度x=l0﹣l=10cm﹣5cm=5cm=0.05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N/m=200N/m;(3)当弹簧伸长了x′=15cm=0.15m,弹力的大小为F′=kx′=200×0.15N=30N;答:(1)弹簧的原长为10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3)弹簧伸长了15cm时弹力的大小为30N.16.特技演员从高80m的大楼楼顶自由下落,在演员开始下落的同时汽车从60m远处由静止向楼底先匀加速运动t0=3s,再匀速行驶到楼底,演员刚好能落到汽车上(不计空气阻力,人和汽车看作质点,g取10m/s2),求:(1)汽车开到楼底的时间t;(2)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和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汽车运动的时间和人运动的时间相同,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2)先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设出匀速运动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抓住位移之和为60m 即可求解.【解答】解:(1)由得:==4s(2)对车:v=at0联立解得:a=8 m/s2v=24m/s答:(1)汽车由静止出发开到楼底的时间为4s;(2)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8m/s2,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4m/s.2016年11月25日。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开学考试物理学科试题注:卷面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 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2. 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 -t 图线.已知在第3 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 .从同一地点出发B .A 在B 前3 m 处C .B 在A 前3 m 处D .B 在A 前5 m 处3.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 B.Δ-t1t2+ C.2Δ+-D.Δ+-4. 如图所示,A 和B 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 与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 的受力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5. 在日常生活中,小巧美观的冰箱贴使用广泛.一磁性冰箱贴贴在冰箱的竖直表面上静止不动时,它受到的磁力( ) A .小于受到的弹力 B .大于受到的弹力C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和受到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6.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 、B 用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使A 、B 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MF mB.MF M +mC.F -μ+m M D.F -μ+m +MM7.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运行速率为v ,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 ( ) A .r 、v 都将略为减小 B .r 、v 都将保持不变C .r 将略为减小,v 将略为增大D .r 将略为增大,v 将略为减小8. 如右图所示,a 是静止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一个物体,b 是与赤道共面的地球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对于a 物体和b 、c 两颗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物体运动的周期小于b 卫星运动的周期B .b 卫星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大于c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C .a 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c 卫星运动的线速度D .b 卫星减速后可进入c 卫星轨道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a ≠0,b 所受摩擦力F f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 fa 大小不变B .F fa 方向改变C .F f b 仍然为零D .F fb 方向向右10. 如图所示,小球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剪断B 、C 之间细绳,当A 球重新达到稳定状态后,则它的 ( ) A .运动半径变大B .加速度变小C .角速度变大D .周期变小11.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 的物体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轻质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 N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 m/s 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则(g =10 m/s 2) ( )A .物体相对小车仍然静止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12.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十年一次的大阅兵仪式,各个部队和军种都在紧张的演练,在空军演练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 s内空降兵和伞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阻力,10~15 s整体所受重力小于空气阻力B.0~10 s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0~15 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第10 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第15 s末D.10~15 s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的大小在逐渐减小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7分)13.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B.每节课45 minC.数学考试9:40结束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3.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D.“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4.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7.第16届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其中,亚运火炬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以上城市传递,起点为中山市,终点为广州市,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火炬传递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当成质点B.研究火炬传递的运动时,只能选择中山市为参考系C.由起点中山市到终点广州市,火炬传递的位移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D.火炬传递的平均速度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与传递时间的比值8.关于质点的位移、路程、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0,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只有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一定相等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就在变化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10.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和后2s位移分别为AB=8m和BC=12m.该质点的加速度及经B点的瞬时速度分别是()A.1m/s2、5m/s B.2m/s2、5m/s C.1m/s2、10m/s D.2m/s2、10m/s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两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6分)1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12.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13.物体M的加速度是+3m/s2,物体P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的加速度比P的加速度大B.物体P的速度变化比M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M的速度一定在增大D.物体P的速度可能在减小1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3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6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D.4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15.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B.物体做减速运动,位移在增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小,加速度很大D.物体运动方向向东,位移方向向西16.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3t2﹣4t,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0时,质点的坐标是x=﹣1mB.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沿x轴正方向C.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v t=(6t﹣4)m/sD.质点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7.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18.(10分)(2012秋•北林区校级期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m/s.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9.(15分)(2018秋•友谊县校级月考)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s末的速度为6m/s,则:(1)汽车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2)汽车在前6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3)第3s内的平均速度.20.(17分)(2014秋•嘉峪关校级期中)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B.每节课45 min3.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C.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4.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一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7.第16届亚运会已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其中,亚运火炬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以上城市传递,起点为中山市,终点为广州市,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火炬传递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当成质点B.研究火炬传递的运动时,只能选择中山市为参考系C.由起点中山市到终点广州市,火炬传递的位移等于传递线路的总长度8.关于质点的位移、路程、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0,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只有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一定相等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就在变化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s和后2s位移分别为AB=8m和BC=12m.该质点的加速度及经B点的瞬时速度分别是()2222解:根据.段的平均速度,则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两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16分)1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12.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13.物体M的加速度是+3m/s2,物体P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的加速度比P的加速度大B.物体P的速度变化比M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M的速度一定在增大1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3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6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a==5m/s15.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B.物体做减速运动,位移在增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很小,加速度很大16.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3t2﹣4t,其中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0时,质点的坐标是x=﹣1mB.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m,方向沿x轴正方向C.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v t=(6t﹣4)m/s解:根据=3t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7.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18.(10分)(2012秋•北林区校级期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4~6V,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打一个点.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 2.19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 3.28m/s.段的平均速度为=2.19m/s点的瞬时速度约为=3.28m/s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9.(15分)(2018秋•友谊县校级月考)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s末的速度为6m/s,则:(1)汽车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2)汽车在前6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3)第3s内的平均速度.内的位移:内的位移:内通过的位移:内的平均速度:20.(17分)(2014秋•嘉峪关校级期中)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认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t+由逆向思维法可得: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jc;高中物理;木子;pyyz;sddrg;wslil76;听潮;成军;wgb;wxz(排名不分先后)2018年10月20日。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答案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C
2.B
3.B
4.C
5.C
6.D
7.B
8.C
9.D10.A11.D
12.BCD 13.ABC 14.BC 15.ABD
16.
17.
18.(1)
.(2)利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点的瞬时速度为:
.
由题目中数据可得:为常数,其中,,所以解得.
故答案为:,.
19.汽车过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4m/s
(2)它刚上桥头时的速度是.
(3)桥头与出发点之间的距离是.
20.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30m/s或;
猎豹加速时的平均加速度是.
21.
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为;
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为.
22.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会相撞.。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 . 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作质点C .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D .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则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 . 位移、时间、速度B . 路程、速率、位移C .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 . 速度、时间、加速度3.一物体从A 点沿正东方向以5m/s 的速度运动6s 到达B 点,然后又以10m/s 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s 到达C 点.则这10s 内物体的路程、平均速率、位移和平均速度大小正确是( )A . 路程为50mB . 位移大小是70mC . 平均速率是7.5 m/sD . 平均速度大小是5 m/s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6m/s ,经过2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6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 加速度大小为6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B .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6m/s ,与初速度同向C . 加速度大小为6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D . 加速度大小为6m/s 2,平均速度为6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5.物体从长为L 的光滑斜面顶端开始下滑,滑到底端的速率为V 0 ,如果物体以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上滑,上滑时加速度与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同且恒定,则可以达到的最大距离为( ) A .B .C .D .6.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 物体在第2s 内、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 . 物体在第2s 末返回出发点D . 物体在第5s 末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2.5 m 7.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 的时间间隔为5s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为3s ,则AB 之间的距离是(g 取)( ) A . 80m B . 40m C . 20m D . 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到6题单选,7到12多选。
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两根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2倾斜,绳1恰好竖直状态,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2.某物体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7s内物体的A.位移大小为35m,方向向下B.平均速度大小为6m/s,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路程为125m3.滑雪者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雪者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雪者初速度的大小为A.V B.(+1)V C.V D.V4.A、B两物体相距7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阻力作用下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度直线运动;此时B的速度,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则从如图所示位置开始,A追上B的时间为A.6SB.7SC.8SD.10S5.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起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0角,如下图所示,在O点正下方有A、B、C三点,并且.当在A处钉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被钉子挡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为hA;当在B处钉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被钉子档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为hB;当在C处钉子时,小球由静止下摆,被钉子挡住后继续摆动的最大高度hC,则小球摆动的最大高度hA、hB、hC(与D点的高度差)之间的关系是A.hA=hB=hC B.hA>hB>hC C.hA>hB=hC D.hA=hB>hC6.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则下列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B.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倍C.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n倍D.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的倍7.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不变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C.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D.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8.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α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 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点,如果划船速度大小相同,且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船也能到达正对岸B.两船渡河时间一定相等C.渡河过程中两船不会相遇D.两船相遇在NP直线上9.如图所示,倾角为ɑ的斜面体A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相连,B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端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撤去固定A的装置后,用力推A使其向右运动(B没有到达滑轮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固定不动时,A对B支持力的大小等于mgcosαB.A运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一定不等于xC.A运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为2xsin(α/2)D.若A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B的速度大小为v cosα10.宇宙空间存在两颗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未知星球,经过发射绕表面运行的卫星发现,两个星球的近地卫星周期相等,同学们据此做出如下判断,则正确的是A.这两个未知星球的体积一定相等B.这两个未知星球的密度一定相等C.这两个未知星球的质量若不等,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不等D.这两个未知星球质量大的,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11.假想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如图所示,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颗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则A.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 B.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9)FC.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D.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12.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将球S1以初速度v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M点右方地面上N 点处,将球S2以初速度v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A.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1=v2B.速度变化量相等C.水平位移大小相等D.都不是匀变速运动二.实验题(13题6分,14题9分)13.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物理学科试卷注:卷面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选不全得3分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3.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
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1)汽车的速度也减小;(2)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3)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4)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其中正确的是---------()A.(1)(3)B.(2)(4)C.(1)(4)D.(2)(3)4.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B.,C.0, D.0,6.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殃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7.下图中,哪些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8.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8 m/s2 B.1.4 m/s2C.2.0 m/s2D.2.6 m/s2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10.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是一个恒量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率是一个恒量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变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二、填空:本题2小题,每空4分,共28分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 G=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 G=________m/s.(三位有效数字)12.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两位小数),(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 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三位小数),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三位小数),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两位小数)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 如以30km / h速度行驶全程的14, 接着以10mk/ h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34, 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用km / h表示)14.(12分)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的遮光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吉水二中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陈飞 2011、9、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是平均速度是()A.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C.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0m/s;D.在市区某段对汽车限速,不得超过60km/h。
2、某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米/秒2,在任1秒中( )A.该秒末速度比前1秒初速度小2米/秒;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米/秒,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C.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米/秒,其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米/秒,其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飞机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以把飞机当作质点;B.确定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4、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
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我们下午3点20分出发,不要迟到;B.我校的百米跑记录是12秒8;C.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世界杯足球决赛在今晚8时开始。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是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成了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7、图1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8接触时间为0.1s ,则台球在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A 、20m/s 2 沿球弹回的方向B 、20m/s 2沿球撞击的方向C 、180m/s 2 沿球弹回的方向D 、180m/s 2沿球撞击的方向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x =4t +2t 2+3,x 与t 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A .4m/s 与4m/s 2B .0与4m/s 2C .4m/s 与2m/s 2D .4m/s 与0 10、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1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 ,它中间位置21x 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21t 1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1>v 2 B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v 1>v 2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二.填空题(11题4分,12题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4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曲线运动,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外力的合力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外力的合力一定是变力2. 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所以是匀速运动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定C.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3.火车转弯处的外轨略高于内轨,若火车以规定的车速行驶时,则提供向心力的外力是下列各力中的( )A.外轨对轮的侧向压力B.内外轨对轮的侧向压力C.火车的重力D.内外轨对轮的支持力的水平分量4. 小船渡河时,船头指向始终垂直于河岸,到达河中央恰逢上游水电站泄洪,使水流速度变大,若小船保持划船速度不变继续渡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B.小船到达对岸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5.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假设脚踏板每T秒转一圈,脚踏板驱动的大牙盘半径为r1,小的飞轮半径为r2,车轮的半径为r3,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可表达为()A. B.C.D.6.家用台式计算机上的硬磁盘的磁道和扇区如图所示。
某台计算机上的硬盘共有N 个磁道(即N 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每个磁道分成M 个扇区(每个扇区为1/M 圆周),每个扇区可以记忆K 个字节。
电动机使磁盘以 n 转每秒的转速匀速转动。
磁头在读、写数据时是不动的,磁盘每转一圈,磁头沿着半径方向跳动一个磁道。
则在不计磁头转移磁道的时间情况下,计算机每秒内最多可以从一个硬盘面上读取的字节数为( )A . KMn B. KMN C. KMN/n D. KMNn7. 如图中的a 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 ,最后作出了如图中的b 所示的x -tan θ图象,2/10s m g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学科试卷注:卷面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1-8题为单选题,每题4分;9-13为多选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52分)1、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铝薄皮做的,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C.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2、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s,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20m C.30m D.40m3、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A.加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匀速运动 D.无法判定4、有一块长方体木板被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放在水平面桌面上,A、B紧靠在一起,木块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垂直于板的左边推木块B,使两木块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A.木块B对木块A的弹力大于桌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B.木块A只受一个摩擦力C.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D.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5、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材料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如图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2,则()A.N1>N2 B.N1<N2C.N1=N2 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 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A.轻杆B端所受的力逐渐减小B.轻杆B端所受的力逐渐增大C.拉力F大小不变D.拉力F逐渐减小7、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B.悬绳剪断瞬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加速度最小8、如图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两个小玻璃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它们的角速度ωA=ωBB.它们的线速度大小vA<v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A=aBD.它们的向心力大小FA=FB9、如图所示,一个电影替身演员准备跑过一个屋顶,然后水平跳跃并离开屋顶,在下一个建筑物的屋顶上着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物理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选不全得3分
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通
过一座桥所用
的时间
B.研究人在汽
车上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3.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
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1)汽车的速度也减小;(2)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3)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4)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其中正确的是---------()
A.(1)(3)
B.(2)(4)
C.(1)(4)
D.(2)(3)
4.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
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B.,
C.0, D.0,
6.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殃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7.下图中,哪些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8.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8 m/s2 B.1.4 m/s2
C.2.0 m/s2
D.2.6 m/s2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10.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是一个恒量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率是一个恒量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二、填空:本题2小题,每空4分,共28分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