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的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6.4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的意义

(一)个体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正是问是非、找道路、学做人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发展及人格构建还正处在没有被固定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想法单纯、思维快捷,好奇喜胜爱探究,这些都为青少年的人格构建提供了条件。

但也正因为以上这些特征,使得青少年时期也成为了人格构建的关键期,也被称作“人生的十字路口”。由于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知识结构尚不完善、人生阅历基本为零,导致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都尚且薄弱,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如果没有学校及家庭的适时把控,极易出现偏差,在心理上容易走向极端。此时的外界刺激如果是负面的,就易导致青少年在认知上出现“扭曲”,如果在此时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学生在面对矛盾时内心的冲突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长期下去就有可能会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人格上的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会被逐渐放大,愈演愈烈,最终甚至会导致其在成年后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因此,青少年时期是人格教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人格教育对个体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在其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都只用了其天资与潜力的百分之十,其余百分之九十皆有待开发和挖掘。

就像一座金矿浅层部分很容易就可以被开发出来,但其实这部分矿藏可能只是整座金矿的一小部分而已,真正的金子要用更精密的仪器经过细心勘探才有可能被发掘出来。人的发展也是如此,就潜能发展的观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虽然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而青少年潜力的发展不只依赖于恰当的社会环境条件,还需要个体很好的心理品质。

根据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占20%左右,而剩余的80%是由社会因素和人格因素决定的。根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表明,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起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做法更有助于教学。智力因素主要指记忆、思维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家长非常发愁的说自己家的孩子特别不喜欢学习,一说到学习就犯困,而一说起游戏等玩的东西就特别有精神,玩到半夜也不困。这其中就涉及到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及分数,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逼迫的状态下,在被迫的心理下自然不会对学习产生太大的兴趣,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其厌学或畏惧学习的心理。

从个人成就、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格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格教育不像传统教育那样片面的注重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要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态度以及动机等内在因素,通过培养其形成乐观的、健全的人格,间接的引导其对读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传统教育中那样大的心理压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同时有着良好心态的人也能够更好的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挑战。一个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势必会遇到各种机遇与挑战,在面对挫折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决定着其未来的人生走向,在一个有一个十字路口面前,只有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能最终走向真正的成功。从一个人的人生来看,学习的好坏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好坏。有的人学习一般但心理上也没有

什么过重的负担,因此一生也平安幸福;有的人学习很好,获得的成就很高,但生活却总是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中;还有的人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更有的人书读的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天之骄子,可是如果其人格是扭曲的,结果就会成为本文所例举的把知识变成利剑的高智商犯罪者。人的一生并不能仅从知识获得的多少,技能的高低来评判好坏,人生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精彩的、重要的事情,如果因为成长过程中只重知识而忽视了人格的养成,一旦造成了人格的扭曲,除了给社会造成危害以外,还会给辛勤培养他们的父母、亲人带去无法挽回的痛苦。当然人格教育也并不是完全不重视知识的培养,只是说不能再像传统教育那样过分、甚至是单一的眼中只有学习。人格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在完善自己内心的同时去学习知识,做一个心理没有缺陷的、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在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的同时才是对社会有用的真正人才。一个人格各方面发展均衡,拥有乐观的性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通往幸福的人生。有学者曾对美国1524 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在学习或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适应不良问题,另外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属于适应困难者。

我国的中小学中存在适应性问题的学生其实也不在少数,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青少年时期正是容易产生适应性问题的心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在其心理上形成不可挽回的阴影,这一阴影在其成年后会更加凸显,他会始终觉得适应生活和社会环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生活和工作中会时刻伴随着失败感,时而还会感到彷徨和迷失。因此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构建人格的方方面面,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的身心发展有其顺序性,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再去引导效果就会比较微弱了。因此,青少年时期作为人格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个体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培养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社会,社会大环境中到处都充满着竞争性与创造性,在这样的舞台中,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国与国之间较量的不单单是军事力量、外汇储备、政治手腕等这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真正较量的是综合国力。而最能体现综合国力高低的不是发射了多少颗卫星,也不是有多少颗核弹头,真正体现综合国力的是社会文化和人的素质。西方著名学者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过:21 世纪的竞争与其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关于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前面已经论述过了,可以说人格素养的高低对国家及社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书中曾说过的那样:“新的浪潮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使分布于社会的普遍人格发生变化,不是产生一个新人,而是重塑一种全新的社会人格。”

由此可见,提升人的素养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它还肩负着

更为重要的使命就是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教育必须要跟的上社会的脚步,最终要为社会服务,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提出“学校即社会的观点”。而当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社会中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机遇也越来越多,那么学校如何使未来社会的公民具备这种迎接机遇、面临挑战的能力呢?光凭传统的知识教育是不够的。现在的青少年真正的进入社会可能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