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二课时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食物链与食物网【学习目标】1.通过构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准确说出食物链的概念,正确书写食物链。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推理演绎生态系统不同时期各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归纳食物网概念、特点,并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态度责任)3.通过分析实例,解释生物富集现象,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科学思维、态度责任)【学习过程】任务一:食物链1.请同学们用“→”写出它们的任意一条食物关系?2.判断食物链书写是否正确,有错误请改正。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蝉→螳螂→黄雀(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烂泥食物链: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3)兔死狐悲食物链:阳光→草→兔子→狐狸任务二:食物网1.请分析一下生态农场2.0食物网的关系食物链(条数)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即捕食又竞争任务三:生物富集1. 国家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时收到了2份生态农场的农药检测申请,其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你依据结果分别写出它们的食物关系。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1.某湖泊中生活着A、B、C、D 4 种生物,研究者对各种生物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据此回答:(1)写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列表分析此食物网?(3)若此湖泊受到污染,则4种生物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哪种生物?为什么?【课后作业】小组合作调查生活中的生物富集现象,并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调查时间小组序号小组长及成员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过程调查结果食物链(条数)D减少,其它物种变化(短期)缺少什么成分调查过程调查结果自评师评优秀调查分工明确合理,调查方案详细具体,收集资料齐全。
能依据详尽资料,得出准确结论。
良好小组能调查分工,制定调查方案,有资料。
能用资料得出准确结论。
合格小组分工不明确,无成形调查方案,无资料。
能得出准确结论。
【课题与课时】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学历案)1课时新授课【课标概念】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3.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1.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1.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3.1.3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3.1.4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3.1.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3.1.6 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学习目标】1.分析青云湖湿地公园中生物之间的联系,描述食物链的概念,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
2.通过模拟食物网活动,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
3.分析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能够正确解释生物富集现象,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增强环保意识。
评价任务评价要点评价任务一:食物链能够准确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3☆)()☆能够正确书写与东方白鹳相关食物链。
(3☆)()☆能够找出[练一练]中食物链中的错误并改正。
(3☆)()☆任务二:食物网能够准确说出食物网的概念。
(3☆)()☆能够将题目中的食物链连成正确的食物网。
(3☆)()☆能够参与讨论,并将与食物网相关的问题表述清楚(3☆)()☆任务三:生物富集积极参与讨论,根据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总结出生物富集的概念(3☆)()☆与其他同学交流,能够回答与生物富集相关的问题。
(3☆)()☆对标达标每答对一题得1☆()☆合计共()☆()☆【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食物链阅读课本58页的1.2两段文字,自主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食物链?(在课本上标画。
)2.根据屏幕中展示的湿地公园中的生物,写出与白鹳相关的食物链。
[我发现]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正确写出一条食物链有哪些注意事项?1.食物链只包括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不包括_____________。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2、过程与方法:在贴图并表述的过程中,使分析和概括能力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确立环保意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章生态系统第二节的内容。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于有毒物质的富集,结合图解比较容易理解。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授课,学生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有一定的知识做铺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涉及到了,学生具有相关知识基础,有利于对食物链、食物网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理解。
初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但有思维惰性,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要积极创设情境,利用小磁贴和“能量球”等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最大困难是:教材一看就明白,真正理解和应用却困难。
若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既掌握不了知识,也会觉得很乏味。
利用磁贴、超轻粘土等教具,激发学生兴趣,采用探究式教学,以食物链为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将知识化难为易。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构建概念。
五、重点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六、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与教师的引导启发相结合。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自制教具(软磁版、小磁贴、彩色超轻粘土)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要素。
3. 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要素。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要素。
2.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 教学卡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要素。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深入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要素。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绘制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食物链和食物网。
2. 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作用是否掌握清楚?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如何改进?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如何?如何提高?七、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1. 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掌握程度。
6.2.2食物链和食物网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3、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二.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基础探究1、概念: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表示(1)生产者是,是基础环节。
(2)初级消费者是。
(3)次级消费者是。
(4)蛇是消费者。
3、生物富集(1)概念:有害物质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使其浓度随级别的升高而逐步的现象。
(2)结果: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
二、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
2、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相互,某一物种数量突然变化,就会牵动整个,影响生态系统的。
三、练习1.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A.该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B.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D.生物圈里各种生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赖2.梅溪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梅溪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梅溪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B.生活在梅溪湖中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梅溪湖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是太阳D.梅溪湖中存在食物链:太阳→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答案】C3.《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
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树←蝉←螳螂←黄雀B.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蝉D.树→蝉→螳螂→黄雀【答案】D4.在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缓缓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5.下列各项中,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小麦→鼠→蛇→鹰B.阳光→草→兔→狐C.鼠→蛇→鹰→腐生细菌D.草籽→麻雀→鹰→土壤【答案】A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课题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序号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陈莉莉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1、说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2、通过游戏,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
3、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能正确连接食物网。
能力目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分析图片,解释生物富集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人文情感。
板书设计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的概念生物富集二.食物网的概念吃草的虫____________,食虫鸟____________,猫头鹰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草作为_________,是最基本的环节。
教学策略利用导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的方法突破重点、难点教后反思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一.预习检测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______。
2.生态系统中各种______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食物网内各种生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突然发生变化,都会牵动整个______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 。
由此最稳定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______和______进行的,它们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探究、合作交流(一)食物链概念1、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中有没有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谁来说说看。
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蝉要吃什么?黄雀又会被谁吃?将食物链补充完整。
1.教师出示的答案 2.同桌互查3.教师抽查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出食物链的特点。
(二)生物富集1、大家能否利用刚刚所学的食物链知识,推测DDT如何进入鸟体内?2、这种现象称为什么?3、有种农药叫DDT,很容易随水进入海洋,这种农药既不能经代谢排出体外,也无法被分解,来看一组数据,哪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为什么?4、生物富集的定义是什么?(三)食物网1、食物网:2、学生对照课本46页,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并讨论。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明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学习重点
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难点
理解由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图文资料,解释生物富集现象。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食物网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________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
2、食物网内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
只要某一物种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______,影响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二、生态系统
1、营养结构:________和________。
2、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渠道。
合作探究
在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否是固定的?举例说明。
盘点收获
达标检测
1. 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是因为()
A.许多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B.生产者个体数目总是要超过消费者个体数目C.在所有食物链上都有很多的个体D.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状,叫做。
3.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 A、竞争B、捕食C、互助D、捕食和竞争
4、右图示一草原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分解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__的关
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__________,从图中可看
出共有食物链___________条,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
会使___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十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
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 _关系。
(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行为。
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
(4)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步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
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①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②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
B容器加等量不含的完全培养液。
④将两组装置放在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