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课后
- 格式:docx
- 大小:739.84 KB
- 文档页数:9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及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了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南北朝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顺历史头绪,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并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分析综合概括江南地区开发和北方民族走向大融合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孝文帝改革是本课重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国饮食有南米北面,房屋南敞北实,说话南细北爽,性格南柔北刚等,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新课教学:一、南朝与北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4到P115,淝水之战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先后现哪些政权割据立。
教师展示从东汉到南北朝的演变历程。
学生记住南朝的都城是建康。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①引导学生思考P115想一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人南迁,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c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d江南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e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P116说说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农业:a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c推广麦豆,d广泛利用水利加工谷物。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版课后练习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晋时期,南方城市繁荣。
其中人口达到百万,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A、洛阳B、长安C、成都D、建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下列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B、西晋与东晋C、南朝与北朝D、西汉与东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A、成都B、广州C、建康D、洛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江南地区的这一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观的(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区别和发展状况,掌握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了解南北方民族的差异和交往,认识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3.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南北方经济差异;2.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3.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三、教学重点1.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四、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地了解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如何掌握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案例分析法;4.图片分析法。
1. 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阅读教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相关内容,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差异、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2.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他们所熟知的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介绍《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这一话题,引出课本的主要内容,并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 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1.通过图片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2.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南方经济的特点,比如: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水量充沛、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等;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南方的自然条件(如水量、土地),为什么适合种植作物等等。
4. 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1.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如:黑龙江省黑水城防御战、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战、孙中山经过沿海城市和北方城市等;2.通过图片展示北方民族的各类成就并进行深入分析;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北方民族要依赖牧业,与南方种植有什么区别。
5. 总结回顾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联系的认识,概括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片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等知识。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练习题第八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汉至西晋初年,我国居民迁移的特点是( )①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大批南迁③东南沿海居民迁往南洋各地? ④北方黄河流域人民迁往长城以北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特点,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①胡人汉食、汉人胡食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③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交往④汉人与鲜卑人通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信息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除制瓷业以外,南方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①缫丝②冶铸③造纸④制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发展农业B、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南方各地陆续兴建了许多水利设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知识点练习十一第1题【单选题】南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繁荣,当时哪个城市的商业最活跃( )A、洛阳B、长安C、建康D、成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
”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北方地区战乱B、江南经济发展C、南方社会安定D、江南人口众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地区陷入长期战乱,中原汉族被迫南迁,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国家统一完成B、北方民族融合C、专制统治加强D、江南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 )A、东汉末年B、春秋战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三国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
这主要是针对( )A、匈奴族等少数民族B、契丹族等少数民族C、鲜卑族等少数民族D、在北魏经商的外国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南方战乱少,社会较稳定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右图直接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9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东汉的“蔡侯纸”B、王羲之的书法C、东晋的人物画D、莫高窟的飞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 )A、《本草纲目》B、《水经注》C、《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华佗B、王羲之C、顾恺之D、祖冲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艺术水平的是( )A、雕塑艺术B、书法艺术C、石窟艺术D、绘画艺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祖冲之有多方面的科技才能,为了纪念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祖冲之山”。
下列属于他的科技成果的是( )A、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B、编写了优秀农学著作《齐民要术》C、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D、开凿了云冈石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大明历》D、《水经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人在列举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举出了以下四位杰出贡献,其中错误的是:( )A、祖冲之B、司马迁C、贾思勰D、郦道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你计算圆的面积时,必须用到的祖冲之发明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B、王羲之的书法C、顾恺之的画D、云冈石窟的浮雕【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位数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版复习巩固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羌族D、羯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A、曹操B、袁绍C、符坚D、周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西晋统一全国是在( )A、263年B、266年C、280年D、316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齐、宋、梁、陈B、陈、齐、梁、宋C、梁、宋、陈、齐D、宋、齐、梁、陈【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巩固辅导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B、北人南迁的原因C、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D、淝水之战的背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A、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B、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D、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它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方迁移,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人手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经验,这一现象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A、南方人可以吃到北方人做的面食B、北方人成功躲避了战乱C、北方得到安定团结D、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 )①采用汉姓? ②穿汉服? ③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④同汉人通婚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右图反映了1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孝治国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④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前秦⑤北魏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③江南经济的发展④君主专制逐步加强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方人开辟湖田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人兴修水利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晋的都城建康在今天的( )A、南京B、洛阳C、开封D、西安【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十九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复习特训二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白的诗句“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达赖、班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第5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B、江南开发C、中外交往D、政权分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答案】:第7题【单选题】晋江名字的由来: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
说明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晋江流域的朝代是( )A、西晋、东晋B、隋朝、唐朝C、北宋、南宋D、元朝、明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1年,280年西晋完成国家统一。
两个历史事件相距( )A、1051年B、1050年C、491年D、1251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溢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是( )A、北魏迁都洛阳B、北魏改用汉姓C、北魏改穿汉服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教材版本:川教版•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课题: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
•学生通过本课将了解中国古代分南北经济差异、同一时间南北对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的差异与对比;•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历史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差异和对比;•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教学难点•理解南北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具:黑板、彩笔;•材料准备:学生课前习题。
五、教学步骤和内容细化1. 导入 [5分钟]•利用黑板或投影仪,播放相关历史背景音乐,为学生进入历史学习氛围;•提问学生:你了解中国古代的南方经济和北方民族有什么特点吗?2. 课堂讲述 [30分钟]第一部分: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等);•指导学生分析南方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城市的兴盛等)。
第二部分:北方民族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呈现,让学生了解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如北方民族的形成与壮大);•引导学生思考北方民族形成的原因(如环境、历史背景等);•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南方经济发展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通过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进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江南美景,美不胜收。
南方的美丽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今天的江南地区,依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江南地区是这样记载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的食物,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如此落后的江南,以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两晋与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南朝与北朝教师:看书P114页,说一说什么是南朝?都城在哪?学生:宋的统治结束之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420-589) 。
建康为都城。
教师:为什么叫北朝?说说北朝政权变。
学生:因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都在北方,历史上将其合称为“北朝”(439-581) 。
439年,强盛的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时期结束。
534-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