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史第六章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告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7.48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一章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分期:广告的萌芽时期,包括原始社会时期和先秦时期;广告的初步发展传播时期,包括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广告的发展和兴盛时期,包括隋唐时期;广告的成熟繁荣时期,包括宋元明清时期。
2、先秦时期,我国的政治广告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悬诸象魏”及“振木铎巡于路”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广告的传播1、西汉末年,长安九市中最有名的一市就是槐市。
2、汉代社会广告,零丁——寻人招贴3、汉代商业广告:旗亭:汉代市场内标志性建筑,市官的官舍。
汉代称市亭,也称市楼,并以其上高悬旗帜为标志而被称为旗亭。
悬壶售药:悬壶是中国古代医生的职业标志和广告招揽工具,属于幌子广告的一种类型。
美女当垆(文君当垆):利用美人吸引顾客,进行促销的广告手法。
4、隋唐时期的社会广告:科举放榜——唐代出现的一种特殊广告。
一直延续到清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
5、自宋代伊始从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广告形式——公益广告。
6、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7、彩楼、欢门广告是宋代新出现的广告形式。
彩楼主要是指店铺的门面装饰,欢门则主要指喜庆节日临时用彩色的纸帛或树枝鲜花扎成的栅栏或特殊造型,军事店家为吸引或招徕顾客而设计的广告形态。
8、正面雕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识字样,画面中央雕刻“玉兔抱杵捣药”的图案。
图案两旁有八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分列两旁。
刘家针铺的广告铜板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文物,被视为是印刷广告中的典型代表。
9、中国最早的名人广告大概源于相马专家伯乐(伯乐相马)。
10、明清时代出现名人书写的招牌和楹联广告。
楹联广告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字广告形式。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
第三章中国古代广告的特点及发展规律1、文明社会的文化广告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与服饰文化相关联的广告表现形式。
中外广告发展史时间对比轴列中国外国前4500年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诞生(城市文明)。
公元前26~22世纪,原始社会:背景:生产力低下,氏族部落。
广告形式:悬挂、吆喝。
广告形式:结绳记事,“旌”“木”“鼓”等。
前2000年公元前3100~1500年,古埃及文明(帝国文明)。
公元前22世纪末~前221年,夏商周,青铜文明时期:背景: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后期铁器特点:稳定而保守。
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广告形式:文字(草纸)、叫喊、商品标签等。
广告形式:“禹铸九鼎”、“九旗之物”、“鼓刀扬声”等。
公元前13,前11世纪,腓尼基(酱紫色的国度): 公元前221~前209年,秦:背景: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的使用。
前1000年广告形式:三明治广告人。
商业广告形式,悬牌广告,同时要求“各婴其价”以方便管理。
公元前10世纪~前7世纪,古罗马(城市文明):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两汉:背景:前206年西汉建立,文景之治,使汉朝休养生息社会生广告形式:叫喊、招牌、每日纪闻。
产力有所提高。
汉武帝打击匈奴,保证了国内稳定的社会环境。
公元前800~前146年,古希腊(城邦文明): 社会广告:求贤诏、罪己诏、零丁等。
广告形式:叫喊、海港广告、铸币广告。
公元元年商业广告:旗亭,市鼓、铭刻、音响、悬壶、美女当垆等。
公元220~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背景:阶级、民族矛盾突出,战争不断;民间贸易活跃,广告行业存在的基础尚存;商业经济随着政权的更迭而兴衰,同时。
南方新兴城市商业经济较发达。
500年广告形式以秦汉时期形成的为主,同时出现了露布、捷报等新形式。
中世纪,西方: 12公元581~907年,隋唐:背景:?长期混战得以结束,再次实现了大一统局面;?开通了京杭1背景:?手工业作坊,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庄园经济; 342大运河,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重新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唐朝前期,城市生活繁?出现了集市,如法国的“香槟集市”; 53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民族融合,文化整合。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战国时期,持续到清朝。
这段时间里,广告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中国古代广告史的几个重要时期和特点。
1. 商代广告: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商业发展的时期。
商代的商人使用象形文字和记号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商代时期出现了商标标识的使用,如商家在货物上刻印“商”的字样,以区别其他竞争对手。
2. 魏晋南北朝广告:在这一时期,商人开始使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手段,如广告牌、墙体广告、木刻画、宣传册等。
这些广告手段通常包含文字和图像,用于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
3. 宋代广告:宋代是中国古代广告的重要时期,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的兴起使得广告的需求迅速增加。
宋代商人开始使用纸张广告、标语、悬挂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其中,纸张广告是宋代广告的重要形式,商人常用纸张写下商品名称、价格等信息,然后张贴在公共场所。
4. 明清时期广告:明清时期,广告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商人除了使用纸张广告之外,还采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如木刻版画、印刷品、布告、顶印等。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展示了商品的特点,还赋予了艺术性和娱乐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始终与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密切相关。
古代商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
向民众推销商品,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这些广告手段不仅反映了古代商业活动的发展水平,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中国各个时期的广告分析商业广告是一种文化的形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广告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的广告发展,并探讨其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古代时期的广告多以标语、宣传牌、店铺招牌等形式存在。
这些广告往往采用刻或书写的方式,宣传商家的产品或服务。
此时的广告主要针对当地的居民和过路人,如“粮食出售”、“寻找雇佣工人”等。
这种广告通常简单直接,注重内容的准确传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广告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些改变。
封建社会的宣传广告着重于统治阶级宗族的权力和地位的维护。
例如,在明清时期,官府会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设立告示牌,上面列举了当地官员的名字和功绩,以提升其形象。
此外,商家也开始使用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来宣传自己,这为广告增添了一些文化氛围。
近代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广告作为商业传媒的一种形式也开始发生了革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广告开始采用海报、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和媒介。
这些广告不仅宣传商品,还涵盖了更多的内容,如政治宣传、社会价值观等。
例如,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呈现出一种高度充满政治宣传的特点,强调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广告迎来了新的变革。
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广告行业蓬勃发展,广告内容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此时的广告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和体验,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形式。
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数字化广告成为主流,以网络和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
这使得广告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并迅速传播和影响着消费者行为。
总体而言,中国各个时期的广告和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宣传手段,也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变革的反映。
从古代的简单标语到现代的多媒体广告,中国广告的变化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塑造和重新定义着中国商业文化的面貌。
中国各个时期的广告发展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与演变中国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
中国商业广告历史悠久。
商业广告作为中国古代两种基本形态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更直观、简单地反映和强化了人们的需要,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公元前 21 世纪-1840 年)形式的发展也日趋丰富化, 并且随着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广告形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广告形式进行丰富和发展以外,基本上都会产生新的广告形态,并且直到今天有一些古老的广告形态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不可分。
一、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商业广告的萌芽时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广告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分工以及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对固定的交换场所的出现这些条件都为商业广告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出现原始的商业广告形态---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口头叫卖与实物陈列广告,是我国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
在古代有了交易活动以后,人们进行交易时, 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通过陈列展示交易内容。
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记载,人们认为,这里所提到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并且这种实物陈列广告一直延续至清末。
但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光凭陈列和展示有时并不能把商品交换出去,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伴以高声的吆喝,通过吆喝的叫卖声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宣传兜售商品。
而且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于是,出现了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且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成熟。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隋代: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时期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隋朝,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实现了从封建割据到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建立。
中国的广告历史(1)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
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洐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
为了和他人交换产品,就必须把产品陈列在市场中,通过叫卖吸引他人的注意。
于是便产生了最早的广告形式——陈列和叫卖。
这种广告形式流传至今,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对中国古代商业活动的的描写在中国古典文作品中便可以看到。
《易经。
系辞》记载:“列廛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取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也是社会晚期和奴隶社会时期的商业发展情况和原始的商品销售形式——展示物品和叫卖,形象的广告。
图1.08是一件雕塑作品,表现了那个时期以展示物品和叫卖为形式的广告。
为了拿产品和他人交换,就必须把产品处理遏制住市场中,通过叫喊吸引他人的注意。
(2)封建社会相对鼎盛的广告发展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并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和转变。
在这一时期,商人阶层开始分化,人们开始把陈列于市的实物悬挂在货摊上以招揽客人。
这样,就在实物陈列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成了招牌、幌子等广告形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从秦到隋的800年间,商业的发展规模和范围比春秋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城市进一步发展。
在几百年间,洛阳成为闻名于世的大都会,店铺很多。
所采取的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陈列、幌子等,这时已多为固定店铺所采用,如酒期、垆等。
依次为油坊、大车店、铁铺、染料铺、响器铺的幌子。
唐朝建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唐朝的商业活动中存在着多种广告形式,如口头叫卖、招牌广告、商品展销会、旗帜等。
在北宋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随着大店铺的出现,出现了新的广告形式——门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