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 格式:ppt
- 大小:7.92 MB
- 文档页数:113
中国通史目录
版本一(《中国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前言、自序、绪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中国民族的由来、中国史的年代、古代的开化、夏殷西周的事迹、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古代社会的综述、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汉武帝的内政外交、前汉的衰亡、新室的兴亡、后汉的盛衰、后汉的分裂和三国、晋初的形势、五胡之乱(上)、五胡之乱(下)、南北朝的始末、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唐朝的中衰、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北宋的积弱、南宋恢复的无成、蒙古大帝国的盛衰、汉族的光复事业、明朝的盛衰、明清的兴亡、清代的盛衰、中西初期的交涉、汉族的光复运动、清朝的衰乱、清朝的覆亡、革命途中的中国。
版本二(《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
卷一总编绪论、上世(包括三皇五帝事略、古代文化发生次序)、夏商周事略、春秋分并事略、战国分并事略、东迁以还文化之变迁;中世(包括秦室兴亡事略、楚汉之际事略、西汉事略、东汉事略、三国事略、两汉三国政教之大概、两晋兴亡事略、南北朝兴亡事略、两晋南北朝政教之大概、隋室兴亡事略、唐室兴亡事略、隋唐政教之大概、五季之乱)、近世(包括北宋兴亡事略、南宋兴亡事略等)。
卷二地形编,卷三食货编。
请注意,不同版本的中国通史目录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您根据您所持有的版本查看目录。
中国通史具体介绍中国通史是指对中国历史从古代至现代的全面介绍和研究。
本文将对中国通史的各个时期进行具体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等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多神信仰王朝。
在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封建制度管理各个封建诸侯国。
春秋时期,诸侯开始逐渐壮大,并形成以鲁、齐、晋、楚、秦、燕、赵、韩、魏等国为代表的“八国”格局。
到了战国时期,这些封建诸侯国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秦为首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
二、秦汉时期(公元221年-公元220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基础,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封建社会。
东汉时期,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即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的对立。
西晋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世袭制政权。
三、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治的时期,分为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
南朝包括刘宋、南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周五个朝代。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战乱和动荡,但也出现了许多文化繁荣的现象。
四、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朝由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隋朝的开国之功是统一了南北朝时期分裂的中国,但其统治时间较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以征服东突厥和高句丽等北方战争为标志,疆域辽阔。
唐朝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也达到了顶峰,被誉为“贞观之治”。
五、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王朝。
十国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南汉、南唐、后蜀、南吴、吴越、闽国和南汉这十个割据政权。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动荡,频繁的战乱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国通史每集知识点《中国通史》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历史的作品,每集都有很多知识点。
以下是每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集的知识点较多,只能简要提及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集:中国古代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公元前3000年的夏朝的建立以及贵族制度的出现。
-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的崛起及商代青铜器的发展。
-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的建立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第二集:封建社会之春秋时代-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灭亡,春秋时代的分封制度。
-春秋时代的列国时代及列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
-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兴起,提倡仁义道德的教育思想。
-鲁国向晋国称臣,晋国联合列国废除鲁国的封地。
第三集:封建社会之战国时代-战国时代列国的割据形成,七雄争霸。
-商鞅变法,推行法家思想,引发社会变革和经济繁荣。
-孟子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仁政和君主责任。
-荀子主张法治和严刑峻法,代表了法家思想。
第四集:封建社会之秦汉时代-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秦始皇的,设置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及度量衡。
-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高祖刘邦的起义,建立西汉,开创了汉朝。
第五集:封建社会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由曹魏建立晋朝。
-五胡乱华,北方民族入侵,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流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桓谭的文学创作等。
第六集:封建社会之隋唐时代-唐朝的盛世,科举制度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
-唐朝文化的繁荣,如诗歌、绘画等。
-公元751年的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塔里木大战,标志着唐朝的衰落。
第七集:封建社会之宋代及元明清时期-宋代的科举制度,放宽士人的考试条件。
-宋代的经济繁荣,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
-元朝的统一,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的征服,打破了宋朝和南宋的抵抗。
-明朝的光辉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启蒙,出现了世界级的船舶探险家。
《中国通史》是一部由白寿彝先生主编的通史性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
全书分为五卷,分别为《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和《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第一卷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脉络;第二卷至第四卷则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夏商周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第五卷则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包括晚清、民国等时期。
总的来说,《中国通史》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中国历史的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通史复习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