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48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美术——《中国⼯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一、概说1.背景(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个⻓期混战的时代,社会经济、⽂化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2)这⼀时期是⼀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各⺠族⼈⺠四处迁徙,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机会,促进了⼿⼯技艺的发展。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战争频繁,⼤量⼈⼝和⼯业技术⼒量不断向南转移,促进了南⽅的开拓和发展,改变了⻓期以北⽅为⼯艺美术⽣产中⼼的局⾯,⼯艺美术⽣产的重点,开始从北⽅转向南⽅。
2.⼯艺发展的表现(1)⼿⼯业⼯⼈已具有⼀定程度的独⽴和⾃由。
促进了⼯艺品种的发展。
(2)北⽅战争频繁,促进了南⽅的开拓和发展,⼯艺美术⽣产的重点从北⽅转向南⽅。
(3)佛教的流⾏,促进和扩⼤了国内外的交往。
(4)印度僧⼈和⻄域⼯匠为⼯艺⽂化带来了新的成分。
我国吸收并加以消化,创造出了新的⻛格。
二、陶瓷工艺⼈们在陶器制作的⻓期⽣产实践中,致⼒于胎料的精选,窑的改进和⽕度的掌握,把陶器制作得更精致,质地更坚硬细密,以提⾼实⽤性能和外观的纯洁度,因⽽产⽣了瓷器。
1.⻘瓷(1)陶和瓷的区别:①原料不同,陶器⽤黏⼟;瓷器⽤瓷⼟。
②烧窑⽕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800℃左右;瓷器较⾼,12000℃左右。
③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敲击有⾦属声。
(2)产地及其系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产地,主要是以浙江地区为中⼼。
浙江地区的瓷窑,⼤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系统。
①曹娥江地区的越窑。
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六朝⻘瓷中的翘秀。
②东部瓯江地区的瓯窑。
瓯窑制品的含铁量较越窑低,胎⾊较⽩⽽釉呈淡⻘⾊。
③⻄部⾦、衢地区的婺窑。
婺窑制品含铁量较⾼,故胎⾊泛红,为了取得较好的⾊彩效果,运⽤了化妆⼟。
④北部东苕溪地区的德清窑。
烧制⻘瓷、⿊瓷。
(3)⻘瓷的造型①盘⼝壶。
⿎腹,细颈,⼝呈盘形,因此得名(如图6-1所示)。
②鸡头壶。
是具有时代特⾊的⼀种壶式。
它在盘⼝壶的基础上,肩的⼀⾯加饰⼀个鸡头,另⼀⾯安置把⼿,上接盘⼝(如图6-2所示)。
六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汉代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混战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我们把这一时期简称为"六朝"战乱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各地人民的交流,使得不少手工业者能够较自由地进行生产和技术改造。
在各工艺美术品种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漆器也有一定的发展。
佛教的勃兴使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色。
六朝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已进入瓷器时代。
自六朝以后,陶瓷制品成为人们生活器皿中一个主要的品种。
陶和瓷的主要区别,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陶土,瓷器用瓷土。
二是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c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c左右。
三是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最早的瓷器为青瓷。
以浙江地区为中心。
越窑最具代表性。
鸡头壶、莲花尊、魂瓶等为代表器型。
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代表装饰纹样。
另外,河南邓县的画像砖也享有盛名。
三国两晋时期,四川生产的蜀锦最著名。
至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染织工艺已经普遍发展起来。
六朝时期的丝织纹样,改变了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的格式,构成了有规则的波状骨架,而更加样式化,形成几何分割线。
铜器中日用器皿的生产开始衰落,而用于佛教铸造铜像。
六朝时期的金银器出土较多,工艺水平也有所提高。
六朝时期的漆器工艺,较为突出的有夹纻造像、斑漆和绿沉漆几种。
这一时期,石雕工艺成为宗教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成就。
佛教,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产生于印度。
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释加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参悟"苦、集(因)、灭、道"四圣谛而成佛。
在公元1世纪中叶,贵霸文化自身所形成的融汇古印度、伊朗、希腊文化的多文化特点,使佛教艺术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以希腊神像为范本的过渡阶段特征,称之为"犍陀罗"艺术,并主要体现在雕塑方面。
工艺美术史重点内容汇总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2.彩陶。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黄河中上游的最为发达。
3.彩陶的类型(5个):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4.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5.庙底沟型彩陶的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
6.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①满.②内彩。
③点和螺旋纹。
7.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8.半山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富丽、精巧来形容。
9.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4个特点。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0.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
11.鼎。
一般是圆体,三足,双耳。
12. 甗(yan三声),是一种烹饪器物。
全器分两个组成部分,上部为甑,是用以盛食物的;下部如鬲,是用以煮水的。
13. 饕餮纹(注意字)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
14. 夔纹(注意字)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问,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15.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1)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3)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
(4)商代的铜器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
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16.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是《考工记》。
17.簋(gui三声)一种食器。
18.簠(fu三声)西周新增的食器。
19.盨(xu三声)西周新创的食器。
20. 匜(yi二声)水器中新增的品种。
21.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有窃曲纹,是动物纹的简化和抽象化。
一般都组成“S”形,特点是直中有圆,园中有方。
22.人们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它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
周代的玉雕工艺从形式上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差别。
23. 璧,一种礼器。
琮,祭地的玉器。
第四章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24.商代是酒器的组合,并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配历年试题)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1.2 工艺美术的定义解释工艺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1.3 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2.1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背景介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2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如陶器、石器等。
2.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半坡遗址的彩陶等。
第三章: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3.1 商周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商周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3.2 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青铜器、玉器等。
3.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商周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等。
第四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4.1 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4.2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漆器、陶器等。
4.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战国秦汉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佛教艺术等。
5.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等。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6.1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6.2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金银器等。
6.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隋唐五代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唐代的越窑青瓷等。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7.1 宋辽金元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宋辽金元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7.2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建筑装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