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桥梁桩基施工方案

X X至X X高速公路X X段工程

X X合同段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工程有限公司

XXXXXXXXXXXXXX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X年X月X日

目录

1.工程概况-----------------------------------------1

2.施工进度计划及工程质量目标-----------------------6

3.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7

4.钻(冲)孔桩施工过程故障处理--------------------20

5.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投入计划--------------------26

6.机械设备投入计划--------------------------------27

7.施工质量管理------------------------------------27

8.施工进度管理措施--------------------------------35

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7

10.突发事故应急预案-------------------------------43

11.文明施工管理-------------------------------------56

12.环境及水资源保护措施---------------------------60

13.附图:

图 3.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4图3.2—灌注桩施工工序及监理检验流程图----------65图7.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66图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67图10.1—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框图---------------68图11.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框图-------------------69图12.1—环保管理组织机构框图-------------------70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XX至XXX高速公路是广州市路网规划“五环十八射”中的“第六射”,位于广州市东北面,西起华南快速干线春岗立交,横穿萝岗、白云、增城、东进惠州市、河源市,止于惠(州)河(源)高速公路,全长约149公里,是广州市东北向重要对外出口道路。

本施工合同段为XX至XX高速公路XX段第XXX合同段,起于XXX附近(YK5+322),往东北方向经过XXX,到达XXX,于K7+715~K7+750设天鹿湖隧道,路线继续往东北方向延伸,在K7+990~K8+530设置主线收费站,终点位于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附近,桩号为K8+780,接第5合同段起点。路线长3.426km,短链31.55m(YK6+300=K6+35)。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桥6座,总长2135 m,中桥1座,长97m;路基土石方114.5万m3。

本标段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全幅34.5m、单幅17.25 m,计算行车速度120Km/h,双向六车道,桥梁、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为:特大桥1/300,路基、大、中、小桥、涵洞1/100。

本工程桩基数量较多,全部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直径分Φ120、Φ130、Φ150、Φ180cm四类,其中Φ120直径244根、Φ130直径32根、Φ150直径56根、Φ180直径174根,合计506根。

1.2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1.2.1地形地貌

S04合同段为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标高一般在150~370m之间,相对高差一般150m左右。地势起伏较大,山坡坡度一般为15~30。,基岩岩性主要有上元古界(Pt2)混合岩、燕山期花岗岩(γ5)和加里东期花岗岩(γ3)等。

1.2.2地层岩性

线路通过地层相对较少,沿线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冲积物、第四系残坡积物和上元古界混合岩、侵入岩,侵入岩包括早古生代加里东期、晚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

1.2.3地质稳定性

1.2.3.1线路所经地区在区域构造上属于粤中地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改变,区内短裂发育,褶皱偶见。临近线路的区域性断裂带是西坑北西向断裂带,分布于广州龙洞东北西坑~飞鸸坑一带,至少由4条大致平行的断层组成,沿断层发育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和硅化岩、部分地段有石英脉贯入。

1.2.3.2沿线土质的类型主要为中软,等效剪切波速一般大于140m/s,小于250140m/s。覆盖层厚度一般都大于3 m,小于50 m,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区域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地震烈度Ⅵ度。

1.2.3水文地质

地表水:项目区属东江水系,地表水较为发育。本表段主要有水口水库、天鹿湖水库以及山塘鱼塘等,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大。

地下水:项目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补给

充沛。根据埋藏和赋存形式,可分为三类:

松散岩类孔隙水:为淡水,埋深一般为0.5~2.5 m,单井涌水量58~320 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C1-Na·Ca型水。

层状岩类裂隙水:属淡水,泉水常见流量为0.1~0.5L/s,枯水期地下水径流模数常见值为 1.38~4.82L/s·km2,水质类型一般为HCO3·C1-Na型,矿化度一般为0.03~0.08g/L。

块状岩类裂隙水:为承压型淡水,矿化度低,单井涌水量125.6~300.8 m3/d,枯季地下径流模 2.68~5L/s·km2,水化学类型为HCO3·C1-Na·Ca型水,矿化度0.045~0.284g/L。

项目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无腐蚀性。

1.2.4不良地质

区域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崩塌、软土、高液限土等。崩塌体体积最大160立方米,坡高7~9米,崩塌体高3~5米,宽4~6米,对线路影响较小。

1.2.5气象

项目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1.8。C,极端最低气温-0.3。C,极端最高气温39.1。C。

年平均降水量1680.5mm,日最大降水量284.9mm,时最大降水量101.1mm。雨季的开始期在4月初,结束期在9月底,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1%。年内暴雨较集中在5~9月份。年蒸发量1400~16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

风向季节性变化显著,从春季至初秋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

偏北或偏东风,年平均风速1.9 m/s。项目所在地受台风影响,台风季节常出现在每年5~9月份,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1.3所处地域条件

1.3.1交通运输

S04合同段位于广州市东北郊龙洞附近,外围有北二环高速公路、G324国道、S116省道经过,外部交通便利;线路沿线有乡村道路、机耕路穿插,只要对部分乡村道路、机耕路进行拓宽或改造,并适当增加临时便道作为补充,即能满足施工需要。

1.3.2施工用水、电及通讯条件

工程沿线山塘、湖泊众多,施工用水可利用山塘、湖泊水,开工前,应作相应水质分析,靠近自来水管网的地方使用自来水;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

生活用电使用国家电网供电,施工用电大部分使用国家电网供电,小部分偏远处采用发电机供电。

通讯接驳方便,办公室开通有线电话、传真及宽带网络。

1.3.3施工材料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广州北郊区,施工区域附近砂、石材料丰富,可从附近砂石料场购买;工程所用之钢材、水泥等材料为甲供。

1.4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关系

自项目进驻以来我项目部积极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土部门、农林牧部门、环保部门等进行联系,对有关事项进行协商解决。大部分事项已得到处理,有小部分仍然在协商解决中。

1.5桩基工程材料准备

1.5.1钢筋(本工程钢筋为甲供材):

a、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批次及时进行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试验,除型号及规格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外,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必须符合国标的规定,否则不能使用。

b、钢筋要分批、分规格存放,不得混放,并做好标识。

c、存放钢筋不能接触地面,一般应架离地面30cm,雨季露天存放或存放期较长时要做好遮盖,并保证钢筋不能锈蚀。

d、钢筋应顺直,表面洁净,无严重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予清除。

1.5.2水泥(本工程水泥为甲供材)

a、水泥应采用强度、收缩性、耐磨性、抗冻性良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b、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试验单。并应对品种、标号、进场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并按批次及时进行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复验,无复验合格不得使用,使用时按出厂日期择先使用。

c、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不得使用。

1.5.3碎石:

a、碎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b、使用合格的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碎石。

c、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

d、不同料源规格的石料应分别堆放,分别使用。

1.5.4砂:

a、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 以上的中、粗砂。

b、采用合格的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砂。

c、不同料源的砂应分别堆放,分别使用。

1.5.5水:

混凝土搅拌采用深井水,养护用水应清洁,并经过化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硫酸盐含量(按SO3 计)不得超过2700mg/L。

b、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c、pH 值不得小于4。

1.5.6混凝土配合比

a、本工程桩基础砼设计采用C25号,采用华润牌PO.42.5R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符合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要求。按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所做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及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试验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b、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经上报审查批准的试验配合比。

2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程质量目标

2.1工期目标: 7个月15天日。

2.2施工进度计划

2008年10月1日~2009年4月15日。

2.3质量目标

2.3.1工程质量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合格标准。

2.3.2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得分98分以上。

2.3.3全部桩基检测合格并且Ⅰ类桩比例达到95%。

3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3.1施工顺序

场地清理、准备→测量队现场桩位放样→埋设护筒、制备泥浆、导管泌水试验→钻机就位→开钻→记录保存地质资料→钻孔→终孔→初次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混凝土生产→桩孔及泥浆检测→灌注水下砼→拔除导管→清理现场

3.2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

3.3灌注桩施工工序及监理检验流程(见图3.2)

3.4 施工准备

3.4.1钻孔场地准备

3.4.1.1清除各墩台位桩基施工范围以内的杂物,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大致推平、碾压。对于特殊地段,必须进行处理:

A、对于地基软弱地段,进行适当的换填处理,满足钻孔机械及其他设备的使用要求。

B、对于低洼积水地段,施工前先挖排水沟进行排水固结,再适当填平压实。

C、对于沟、渠地段,施工前先以草袋装土围堰,再用土将施工区

回填压实,围堰标高及范围以满足钻孔桩施工需要为准。

3.4.1.2鱼塘地段处理

A、对于整个落在路基红线内的鱼塘,先全部排干水,清除淤泥后再分层回填、压实,回填面标高控制在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米左右。

B、对于部分落在路基红线内的鱼塘,先对施工区域进行草袋装土围堰,然后再排干水、清除淤泥,分层回填压实。围堰回填面标高要比鱼塘水面标高高出1米以上。

换填必须分层填筑压实,保证回填后能够通行混凝土搅拌车和起重吊车。

3.4.2桩位测量放样

3.4.2.1桩位放样前先对图纸提供的桩位坐标、桩顶及桩底高程、桩径等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再进行施工放样。

3.4.2.2根据桩位中心坐标,用全站仪对其进行精确放样,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桩中心2m处按“十字法”设置骑马桩,并用砼加固保护,便于钻孔过程中随时校核桩位,骑马桩等待桩基成桩后才可以废弃。

3.4.3主要施工机械准备

A、本标段全部采用冲孔桩机进行桩基成孔,冲锤的外缘直径不能小于桩径。

B、吊车,必须配备16吨以上的吊车2台,作为钢筋笼安装时起吊或桩机进、退场或移位时使用。

C、挖掘机,最少配备200型以上挖掘机2台,作为场地整理、场内便道维修及挖掘泥浆池时使用。

D、钢筋加工机具,钢筋弯、切机,6台套;电焊机,24台;氧割设备,6套;

3.4.5电力供应准备

A、使用电网供电:在桥位附近报装容量为630KW的变压器,并准备发电量不小于250KW的发电机组,作为临时停电备用。(主选方案)

B、现场发电供电:配备总发电量不小于630KW的发电机组。(次选方案)

3.4.6埋设护筒

全桥冲孔桩均采用钢护筒,以钢板卷制而成,钢板厚度12~20 mm,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基直径0.2~0.4m。

埋设好的护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护筒埋深2~4m,护筒顶部高出施工地面0.3m,同时高出地下水位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不少于2m。

护筒埋设时应控制好中心位置,用护桩(骑马桩)复核护筒中心位置及桩中心心位置,尽量保证两点重合。

3.4.7造浆及泥浆池、泥浆收集池的布置

冲孔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选择并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使泥浆的压力超过静水压力,能在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护壁,阻隔孔隙渗流,保护孔壁防止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泥浆性能指标选择的要求,在钻进过程中,试验人员要定期检测泥浆各项性能指标,以便随时调整,使钻孔工作顺利进行。对地质复杂,覆盖层较厚,护筒

下沉不到岩层的情况下,须使用丙烯酰胺(PHP)泥浆。泥浆池设置于每相邻墩位间,分2个设置,即储浆池及沉淀池,泥浆池的容积不小于桩身体积的70%,满足冲孔用泥浆需要。根据本标段工程地质情况和成孔方法,成孔过程的泥浆性能按下表:

表3.1泥浆性能指标选择

3.4.8泥浆的排放

泥浆的排放采取集中设置,以每2个墩的中心墩处开挖容积不少于200m3的集中排放坑,定期用泥浆车拉至指定地点,不得污染沿线农田及沟渠。

3.5冲孔施工

3.5.1桩机安装及定位

桩机安装时,底架应垫平夯实,并应保持水平及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及沉陷。钻头中心和十字桩中心重合。为防止台风袭击及其他意外情况发生影响钻机稳定,桩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拉紧。

3.5.2冲进

桩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修后开始安装就位,冲击钻根据直径大小采用梅花形或十字形实体钻头,开钻前用护桩校核吊钻钢绳、钻锥尖与孔位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保持钻孔垂直。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开钻。

开始冲孔时,采用小冲程开孔,使初成孔坚实、竖直、圆顺,能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