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6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1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疾病。
(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
(不愿定是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三、人类遗传病类型(一)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掌控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人类疾病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4、类型:显性遗传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隐性遗传病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二)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掌控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包含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2、类型: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分子与细胞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
紧要包含以下内容:(1)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紧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紧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跟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跟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取,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紧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教材:高中必修二
内容:遗传学
一、基本概念
1. 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
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1. 单因性遗传规律
2. 自由组合定律
3.二因素交叉定律
三、杂交和纯合
1. 杂种优势
2. 杂种劣势
3. 纯合和杂合的区别
四、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1.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
2.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五、遗传疾病
1. 基因遗传疾病的分类
2. 常见遗传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3. 遗传疾病的防治措施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1.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成果
七、基因工程技术
1.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
3. 基因治疗和转基因生物的风险与伦理问题
八、环境与遗传
1.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2. 环境因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3. 环境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遗传学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学习顺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超详细梳理与总结⏹基因❖遗传因子的发现➢几种交配方式★杂交★自交★测交★回交★正交与反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选材:豌豆.优点:①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操作程序.①人工去雄:除去豌豆花中未成熟的雄蕊.②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③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株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花的雌蕊柱头上☆创新设计.①采用单因子研究分析法,一个时期内只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②首创测交方法,用以验证提出的假说☆数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寻找其中的规律☆逻辑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升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定律中的各种比例★3:1☆Aa x Aa.双亲本都为杂合子,进行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1:1☆Aa x aa.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9:3:3:1☆AaBb x AaBb.两个双杂合个体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a)9:3:3:1的变式★1:1:1:1☆AaBb x aabb.双杂合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3:1:3:1☆AaBb x Aabb 或 AaBb x aaBb.双杂合个体与“一显一隐”单杂合个体❖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的过程.书本原图☆减数分裂发成的场所.仅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器官中,如动物的卵巢和睾丸内,植物的花药和胚珠内。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材答案和提示一、答案第一章遗传和变异知识层面的答案1.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遗传物质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和变异规律。
2.什么是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性状和基因的过程。
3.什么是变异?–变异是指生物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包括显性变异和隐性变异两种。
能力层面的答案1.实验:观察子代果蝇的翅膀型态–实验步骤:1.分别取一只具有长翅膀和短翅膀的果蝇作为父本。
2.让它们交配,并使交配后的果蝇产卵。
3.等待果蝇幼虫孵化成成虫,观察它们的翅膀型态。
–实验结论:•如果交配的果蝇基因中都含有长翅膀的基因,那么子代果蝇的翅膀也会是长翅膀。
•如果交配的果蝇基因中有长翅膀基因和短翅膀基因,那么子代果蝇的翅膀可能是长翅膀或短翅膀,具体取决于基因的显性/隐性关系。
2.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差异?–可能的原因:1.父母的基因组合不同,因此子代的基因组合也不同。
2.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兄弟姐妹在生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条件可能不同,导致基因表达差异。
二、提示•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生物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教材时,可以先浏览整个章节的标题和重点,然后逐节深入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好笔记,重点记录和归纳整理,方便复习和回顾。
•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和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以上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材的答案和提示,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得注重自主学习和思考,多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遗传的根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易错知识点汇总1.观察以下图示答复以下问题:⑴能正确表示基因别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①〜④中的, 其具体内涵是;发生时间为,细胞学根底是O⑵ 图示基因别离过程适用范围是提示:〔1〕③ 限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别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2〕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2.下面两图分别是具有一对和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配子类型数量相等.请思考并答复:亲代M An例②]配子蒸H A M.腺祥子代 A.A A JI A IL力口"I-里^子代A B A bb 侬叱iLabh 除C?三奇富券除J⑴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表达在图中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达在图中的 O 〔均填序号〕⑵③⑥过程表示,这一过程中子代遗传物质的来源情况如何? O⑶如果A和a、B和b 〔完全显性〕各限制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彼此间对性状的限制互不影响,那么图2中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有种,它们的比例为.〔4〕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为什么?⑸以下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哪些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提示:〔1〕①② ④⑤〔2〕受精作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3〕4 9:3:3 : 1 〔4〕④⑤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故①〜⑤过程中仅④、⑤ 过程发生基因自由组合,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别离,未发生基因自由组合.〔5〕Aa与Dd和BB与Cc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该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其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分析并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否适合所有生物?提示:“基因在染色体上〞只适合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其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病毒无染色体,故不适合“基因在染色体上〞这种说法.4.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提示:不一定.①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 DNA上.②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原核细胞的基因在拟核DNA或细胞质的质粒DNA上.5.生物的伴性遗传现象与性染色体有关,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为什么?.提示:不是,一般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6.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提示:假设限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那么: 早X a X a X X a Y A©早X a X a X X A Y H今X a Y A X a X a X A X a X a Y a〔今全为显性〕〔?全为隐性〕〔早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可见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7.豌豆、果蝇、玉米也是研究遗传的常用材料,其原因是什么?提示:豌豆: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豌豆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籽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果蝇:果蝇体型小,饲养治理容易,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且大,便于分析;产生的后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玉米:相对性状差异明显,易于区分观察;易于种植,培养,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玉米粒〕数量多,结果更可靠,统计更准确;玉米是雌雄同株,风媒花,顶部雄蕊,下面雌蕊分开生长,且成熟时间不同,自交和杂交均可进行,便于遗传操作.8.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提示:决定两对性状的基因必须位于细胞核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才符合,如果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符合别离定律,如果位于细胞质基因那就两个都不符合.9.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限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1〕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2〕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能否分别依据〔1〕〔2〕结果判断限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说明理由..提示:〔1〕能.〔2〕不能.理由:如果栗色为隐性,那么这匹公马的基因型为bb,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为BB、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即既有白色的也有栗色的.如果栗色为显性,那么这匹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或Bb, 多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均为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全为栗色或Bb和bb,栗色和白色均有.综上所述,只有在栗色公马为显性纯合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后代小马毛色全为栗色的杂交结果.10.精子细胞变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拉体都保存下来,对这一现象怎样理解? .提示:细胞核是精子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也是参与精、卵结合和后代遗传特性与细胞代谢活动的限制中央.而线粒体那么是有氧呼吸产生运动能量的场所.11.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均呈现过不均等分裂,这有何重要意义?O提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使受精卵内有大量的细胞质.细胞质内的卵黄是受精卵最初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见,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对受精卵的发育是有利的.〔提示: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12.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奉献是一样的吗?解释原因.提示:不一样.母亲除了提供一半的核基因之外,还提供了全部的细胞质基因,如线粒体内含有的DNA.13.摩尔根针对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结果做出什么假设及作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提示:限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丫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由于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联系,而且与 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14.用荧光标记法可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中为什么同种颜色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会有两个?提示:观察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其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相同.15.生物如果丧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在自然界中,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提示: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限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16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第1号一第22号是常染色 体,第23号是性染色体.现在已经发现第13号、第18号或第 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 现在还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几条〕的婴儿.请你试着 作出一些可能的解释..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 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 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17 . 一对夫妇生两个女儿,那么女儿中来自父亲〔XJ 〕的X 染色体相同 吗?来自母亲〔X 2X 3〕的相同吗?为什么?1提示:女儿中来自父亲的X 染色体都为X 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 可能为人,也可能为人,不一定相同.118 .根据遗传规律,白眼雌果蝇〔X w X w 〕与和红眼雄果蝇〔X W Y 〕交 配,后代雄果蝇都应该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的.可是有一天,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 〕发现白眼雌果 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 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 一只红眼雄果蝇.你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何验证你的解 释?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 2 000〜3 000个细胞中, 有一次发生了过失,两条X 染色体不别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 有两条X 染色体,或者不含X 染色体.如果含X w X w 卵细胞与含Y 的精子受 精,产生X w X w Y 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 的卵细胞与含X w 的精子受 精,产生OX w 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 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 蝇中找到Y 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 Y 染色体,就可以证实解 释是正确的.19.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 男性,患者的临床表 现是举止异常,性格失调,容易冲动,局部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 全.你认为这种病是父母哪一方、在减数分裂的哪个阶段出现异 常引起的?提示:是父方,可能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复制的 丫染色体没 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 的精子.20 .“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来下 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根底和性别限制的角度,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母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的? .提示: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的缘故.子代雌雄之比是2:1. 21.从细菌到人类,性状都受基因限制.是否所有生物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提示:否.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根底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22.是否所有的真核生物,其基因组的染色体均不等同于染色体组的染色体?说明原因.提示:不是.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二倍体〕,其基因组为常染色体 /2+性染色体;对于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相同.。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
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导语】必修2遗传学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控的重点,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的遗传学名词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全部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
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全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
在原核细胞内,是指*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状、结构和功能类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坚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状、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和谐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7、一倍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雄蜂。
8、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二倍体: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大多,数植物均属此类10、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1、联会:在减数分裂进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进程。
12、染色质或染色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13、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显现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 染色体。
14、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进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2)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2)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8)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1)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2)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9)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3)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3)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33)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38)第2课时受精作用 (45)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49)第3节伴性遗传 (54)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6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66)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6)第2节DNA的结构 (72)第3节DNA的复制 (77)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77)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83)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3)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90)专题五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94)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99)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9)第2节染色体变异 (103)第3节人类遗传病 (109)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13)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19)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19)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19)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23)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23)专题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30)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33)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36)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知识点生物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在高一必修二的生物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关于遗传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染色体和基因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基因是DNA上的功能单位,携带着遗传信息。
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是遗传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学习遗传非常重要。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中生物中介绍了两条基本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性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了隐性和显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
性染色体遗传规律主要涉及到性别的遗传和性联遗传。
3. 遗传的分子基础进一步学习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即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 是由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能够自我复制和编码生物信息。
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基因信息得以传递和表达,为遗传提供了分子基础。
4. 遗传的模式和方法在遗传研究中,有多种模式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解析遗传。
例如,通过遗传地图和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相对距离。
杂交和重组实验可以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和交叉互补现象。
这些方法为科学家们研究遗传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5.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领域,可以应用于农业、医学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克隆技术和基因治疗可以用于医学领域,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研究人类基因组。
6. 遗传的伦理和社会问题遗传的发现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
例如,基因检测和选择性遗传引发了关于生命伦理和道德的争议。
基因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习遗传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这些问题并投入到社会讨论中。
高中生物遗传是探索生命奥秘和发展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掌握遗传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必修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
必修二生物的伴性遗传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伴性遗传的概念:伴性遗传是指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性
别有关。
因此,这些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染色体的遗传方式相似。
2. 性染色体和性别的确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XX),而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
3. 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在一性别中的某些性状或疾病的出现率较高,而在另一性别中几乎不出现。
4. 雌雄同体:某些生物如果蝇等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在形态上几乎相同,而只有配子
形成的方式不同。
5. 伴性遗传的例子:经典的例子是红绿色盲。
这是一种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中某种色素
缺乏导致的视觉缺陷,通常由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引起。
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女性携带一个致病基因时,通常还有一条正常的基因,因此只有一部分女性表现
出色盲症状。
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男
性患病。
6. 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伴性遗传是通过性染色体传递的,所以遗传模式主要涉及到
X染色体。
一般来说,如果母亲是携带致病基因的,她的子女中男性有一半有可能患病,女性有一半有可能成为携带者;如果父亲是携带致病基因的,他的女儿有一半有
可能成为携带者,而他的儿子则不会患病。
7. 伴性遗传的重要性:伴性遗传的研究对于了解性别差异以及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性状
和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表明基因的遗传方式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以上是必修二生物的伴性遗传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由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
则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
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是。
⑸假定残翅(v)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
与其他突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如果在某果蝇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残翅果蝇,那么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
⑹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种群中,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假如已弄清黑身是隐性性状。
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请完成相关实验方案及相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方案]:
①第一步,将与变异的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子一代;子一代全
是。
②第二步,将子一代的与原种群的纯合灰身雄果蝇杂交。
[实验结论]:若后代全是,则黑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则黑身基因在X染色体上。
2.图6-6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_____;若Ⅱ5 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
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_____遗传。
12的基因型为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概率为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3.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设等位基因为A、a)。
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在____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____遗传病。
(2)、、都表现正常,他们的父亲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和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为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
(5)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
(6)若和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7)已知同时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视觉均正常,其父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4.下图为一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据图分析。
(l)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的基因型是_______ 。
(3)图中肯定为杂合体的个体有__________。
(4)若和为正常纯合体,则和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若
和非法结婚,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5、下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
请回答:
(1)甲病属于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
乙病属于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
(2)Ⅱ4和Ⅱ5基因型是______。
(3)若Ⅲ7和Ⅲ9结婚,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只患有甲病的概率是____,只患有乙病的概率是_____。
6、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
的系谱图。
据图回答:
⑴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
_________性遗传。
⑵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
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
⑷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⑸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⑹若8号和11号婚配,出生只患甲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
1.⑴常 X ⑵3条常染色体和X 、Y 染色体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⑷② CCUGAAGAGAAG ⑸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50 ⑹①纯种灰身雌果蝇 灰身 ② 灰身雌果蝇 [实验结论]灰身果蝇,且雌雄均有 雄性黑身果蝇
2.(1)常 显 (2)世代相传 患病 1/2(3)X 隐 隔代相传 aa y X b
Aa y X b
1/4
3.(l )常 隐性(2)AA (3)Aa (4)100% (5)0(6)25%(7)
不连锁,因为色盲基因在X 性染色体上,而某遗传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4.(1)常( 2)Aa Aa 或AA (3) 、
、
、
(4)l /3 1/36
5. (1)隐性 常 隐性 X (2)AaXBX b
(3)1/24 7/24 1/12
6. ⑴ 常;隐 ⑵ X ;隐 ⑶ AaX B X b ;AaX B Y ;AaX B X b ;AaX B X b
⑷ 1/3 ⑸ 0 ⑹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