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高二化学综合练习解析

2015-2016高二化学综合练习解析

2015-2016高二化学综合练习解析
2015-2016高二化学综合练习解析

2015-2016高二化学期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6*3=48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的各自总能量

2.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D.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3.pH相同的等体积H2SO4、HF和CH3COOH三种溶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已知

4、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2 mol SO2+ 1 mol O2 B.1mol SO2+ 1 mol O2 C.2 mol SO2+ 1 mol O2+ 2 mol SO3 D.1 mol SO2+ 1 mol SO3

5、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2气体分解生成CO气和O2气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气体与O2气体生成CO2气体的反应是放热反

C.右图可表示由CO气体生成CO2气体的反应过

程和能量关系

D.在相同条件下,2 mol CO气体与1 mol O2气体的

能量总和大于2 mol CO2气体的能量

7.下列实验装置符合实验目的是

8.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

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 .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 置于M 处,铜棒

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 置于N 处,铁棒质量

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9.常温条件,下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pH =11的NaOH 溶液与pH =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

石蕊溶液呈红色

B .0.1 mol/L 的NH 4Cl 溶液中:c (NH 4+) = c (Cl -)

C .同为0.1 mol/L 的硫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 (NH 4+) +

2c (NH 3·H 2O) = 2c (SO 42-)

D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 (OH -) = c (H +) 10.LiFePO 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环保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FePO 4+Li LiFePO 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LiFePO 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 4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 .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正极移动

C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 4+Li ++e -=LiFePO 4

11.某镍镉电池总反应为,其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阳极反应:

B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C. 放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放电

充电

D. 放电时负极反应:

12.0.1 mol-1L?FeCl3溶液与0.01 mol-1L?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如下反应:,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Cl溶液C.向溶液中加少量AgNO3固体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l mol-1L?FeCl3溶液

1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14、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2C2O4)>c(C2O42-) C.c(HC2O4-)+c(C2O42-)=0.1 D.c(K+)=c(H2C2O4)+c(HC2O4-)+c(C2O42—) 15.将BaCO3形成的悬浊液均分成四份,若分别加入①

溶液②l00mL水③

氯化钡溶液④盐酸后,BaCO3仍有剩余,则各分散系中BaCO3固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16.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

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ΔH

<0。反应中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

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可能为

A.0.20 mol·L-1B.0.12 mol·L-1

C.0.10 mol·L-1D.0.08 mol·L-1

填空题

17.(8分)(1)“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迈进了一大步.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胼来制备. ①用肼(N2H4)为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N2O4(g) △H=10.7kJ· mol-1

N2H4(g)+02(g)=N2(g)+2H20(g) △H=-543 kJ· 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它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试推断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的反应条件(或措施): .

③25℃,101kPa时,14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 kJ 的热,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 0.50L 2.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8. (20分)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

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 +H 2O(g) CO2(g) +H2(g)

△H<0。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右图,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K= 。

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mol·L-1·min-1。若降低

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温度高于850℃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CO H2O CO2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

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 1数值_________0.08 mol·L-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3)在相同温度下(850℃),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

=2mol·L -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 2的浓度为0.5 mol·L -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

“否”),此时v (正)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你判断的依据是 。

19.(14分)(1)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 =2,乙的pH =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物质的量浓度c (甲)=10c (乙)

B .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十分之一

C .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 (乙)=10V (甲)

D .甲中的c (OH -)为乙中c (OH -)的10倍

(2)25°C 下,将0.1mol ·L -1的CH 3COOH 溶液与a mol ·L -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时溶液显中性,则溶液中c (Na +)______ c (CH 3COO -)(填“>”“<”“=”),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Ka=

___________mol ·L -1。

(3)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已知:4NaHSO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44NaHSO Na H SO ++-=++

A .常温下,pH=5的4NaHSO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pH=9

的32NH H O ? 中水的电离程度。(填“>”、”=”或“<”)

(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NaHSO 与氨水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为 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一定量的4NaHSO 溶液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则4[Na ][NH ]+++ 242[SO ]-(填“>”、“=”或“<”不同);用硫酸氢

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24SO -

完全沉淀,则反应后

溶液的pH= 7(填“>”、”=”或“<”)

23、(10分)某铬盐厂生产过程中排出含Cr2O72-的工业酸性废水。为防止污染环境,现采用下列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后再排出。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最后滤出的沉淀有Cr(OH)3和Fe(OH)3,试分析这个污水处理过程,回答:(1) 电解时,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铁(而不用炭)作电极进行电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r2O72-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剂还原,能除去Cr2O72-。减少溶液酸性是整个工艺流程中关键的一步,这个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电解过程中当H+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析出Cr(OH)3、Fe(OH)3沉淀,已知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至少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