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江西省铅山一中等四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西省铅山一中等四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西省铅山一中等四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

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B.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

D.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2.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3.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A.Mg(OH)2和CH≡CHB.MgO和CH≡CH

1

C .Mg(OH)2和CH 3CH =CH 2

D .Mg(OH)2和CH 3C≡CH

4.用一种试剂鉴别苯酚、己烯、碘化钾溶液、苯四种液体,可选用()

A .盐酸

B .FeCl 3溶液C.溴水D .四氯化碳

5.1mol 某烃最多与2molHCl 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加成产物1mol 又能与10molCl 2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

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该烃是()

A .乙炔

B .1-戊炔

C .1-丁烯

D .1,3-丁二烯

6.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溴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 .乙酸乙酯和H 218O 发生酸性水解反应:CH 3COO

C 2H 5+H-18OH

CH 3CO 18OH+C 2H 5OH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D .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2[Ag(NH 3)2]OH

HCOONH 4+2Ag↓+3NH 3+H 2O

7.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B .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苯酚可以与NaOH 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 反应

D .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Br 3作催化剂 8.由1-丙醇制取CH 3——C —O —CH 2CH 2

CH 3O O

,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序是()

①氧化②还原③取代④加成⑤消去⑥中和⑦缩聚⑧酯化

A.②④⑥⑦⑧B.⑤④③①⑧C.①⑤④③⑧D.②①⑤③⑥

9.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0%B.15%C.20%D.无法确定

10.下列物质是由3种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生成的五肽的结构简式:

这种五肽彻底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 .

B .

C.NH2—CH2—COOHD .

11.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哟哟获诺贝尔医学奖,屠哟哟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可以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青蒿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18O5

B.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到了酯化反应的原理

C.青蒿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青蒿素能与NaOH溶液反应

12.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溴苯(溴)水分液

B 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

C 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

3

D 甲烷(乙烯) KMnO 4酸性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13.中药狼把草全草浸剂给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有机物M 是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 是芳香族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 9H 5O 4Cl

B .1molM 最多能与含2molBr 2的溴水发生反应

C .1molM 分别与足量的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反应,消耗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2mol

D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等反应

14.有研究发现,奥司他韦可以有效治疗H1N1流感,奥司他韦的分子式为22816N H C 4O ·3H 4PO ,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奥司他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含极性键,易溶于水,其水

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 .分子中含有酯基、氨基、苯环等结构

C .1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NaOH 反应

D .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15.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下表示:

,该分子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原子共平面()

A .22

B .21

C .20

D .19

二、填空题

16.(1)2,6-二甲基-4-乙基庚烷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_种。

(2)按系统命名法下列有机物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三种峰且面积之比为6:4:1,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三、有机推断题

17.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

B(C6H12O7)或C(C6H10O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C6H14O6)。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RCHO最易,R—CH2OH

次之,最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A、B、C、D的结构简式。

A:;B:;C:;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淀粉→A:

A→D:

18.肉桂酸异戊酯G()是一种香料,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RCHO+R'CH2CHO

②C为甲醛的同系物,相同条件下其蒸气与氢气的密度比为2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B和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3)E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1的为(写结构简式)。

四、实验题

19.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

Ⅰ.某同学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

A.浓硫酸乙醇乙酸B.乙醇浓硫酸乙酸C.乙酸浓硫酸乙醇

II.已知:R﹣OH+HX→R﹣X+H2O如图是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乙醇、溴乙烷、溴有关参数数据见表:

(3)本实验中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

(4)为除去产品中的Br2,最好选择下列溶液来洗涤产品_______。

A.氢氧化钠B.亚硫酸钠C.碘化钠

III.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M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5)E

装置中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准确称取有机物M(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0.70g,经充分燃烧后,测得A管质量增加2.2g,B管质量增加0.9g,在相同条件下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则M的分子式为。若有机物M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则M的结构简式为。若该有机物M能使溴水褪色,且所有碳原子共面,则

M的结构简式为。

(7)根据上述要求,不考虑空气的影响,组装该套装置的先后顺序为(请按ABCDE 的方式填写)。

五、推断题

20.有机物A~M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且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M

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已知:

(R1、R2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序号)。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从以上转化中不能确认A中的某一官能团,下列确定该官能团的哪些实验方法是正确的________。

a.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苯振荡,观察分液后上层溶液颜色

b.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NaOH溶液共热,待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调节至酸性,最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c.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颜色

d.取少量A于试管中,再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待冷却后加入稀硝酸调节至酸性,最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6)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

7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淀粉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水解产物各不相同,A正确;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可以得到甲烷、苯和煤焦油等化工原料,B正确;C.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料汽油的产量,C错误;D.核酸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由碳氢氧氮磷元素构成,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故选A.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3.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CaC2+2H2O=Ca(OH)2+C2H2,可知Mg2C3+4H2O=2Mg(OH)2+C3H4,C3H4的结构简式为CH3C≡CH;故选D.

考点:考查炔烃的生成

4.C

【解析】

试题分析:A.均不与盐酸反应,只有碘化钾溶液不分层,其余均分层,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错误;B.四氯化碳、己烯、苯均不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己烯、苯均在上层现象相同,不能鉴别,B错误;C.四氯化碳、苯酚、己烯、碘化钾溶液、苯五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的现象为: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白色沉淀、溴水褪色后分层、溴水褪色后不分层、分层后有机色层在上层,现象不同,可鉴别,C正确;D.均不与四氯化碳反应,四氯化碳、苯酚、己烯、苯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鉴别

1

5.B

【解析】试题分析:某烃1mol最多与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C≡C 或2个C=C键,所得的加成产物1mol又能与10molCl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加成产物中含有10个H原子,则该气态烃应含有8个H原子,可为1﹣戊炔;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分子中官能团的判断和H 原子数目的计算

6.B

【解析】

试题分析:A.苯与溴水不反应,在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A错误;B.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水中的O存在于酸中,方程式为CH3COOC2H5+H-18OH CH3CO18OH+C2H5OH,B 正确;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C6H5OH+HCO3﹣,C 错误;D.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的离子反应为HCHO+4[Ag(NH3)2]++4OH﹣CO32﹣+2NH4++4Ag↓+6NH3+2H2O,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7.B

【详解】

A.甲苯中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苯中甲基易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甲基环己烷不能,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属于烷烃,不含不饱和结构,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性质不同是由于官能团不同,与原子团的影响无关;

C.苯酚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表现出弱酸性,乙醇为中性,-OH连接的烃基不同,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D.苯酚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处于羟基邻、对位的苯环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可说明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选B。

8.B

【解析】

3

试题分析:由1﹣丙醇制取CH 3—C —C —O —CH 2CH 2CH 3O O

工艺流程为:1﹣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1,2﹣二溴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2﹣丙二醇,氧化生成,最后与1﹣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发生反应依次为: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即⑤④③①⑧,故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有机反应类型等

9.A

【解析】

试题分析: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的分子式分别为C 2H 4O 2、C 6H 12O 2、C 4H 8O 2,混合物中C 原子与H 原子数目之比是定值,为1:2,故m (C ):m (H )=12:2=6:1,混合物中O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故C 、H 两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30%=70%,故H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116

=10%,故选A . 考点:考查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水解原理是羰基接羟基,氨基接氢可得产物为

,,NH 2﹣CH 2﹣COOH ;

故选D . 考点:考查蛋白质结构和氨基酸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 15H 22O 5,A 错误;B .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利用萃取原理,B 错误;C .﹣COO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错误;D .含﹣COOC ﹣,与NaOH 发生水解反应,D 正确;故选D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C

【解析】

试题分析: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溴和NaOH溶液反应,但溴苯和NaOH 溶液不反应,应该用NaOH溶液除去溴,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A错误;B.NaOH溶液和乙酸乙酯、乙酸都反应,但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和乙酸反应,和乙酸乙酯不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提纯,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B错误;C.苯和NaOH溶液不反应且不互溶,苯酚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所以用NaOH溶液除杂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C正确;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甲烷和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

13.C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有机物M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苯环,是芳香族化合物,它的分子式为C9H5O4Cl,正确;B.M分子的1个碳碳双键可以与1分子的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的2个酚羟基可以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所以1molM最多能与含3molBr2的溴水发生反应,错误;C.M含有的1个酯基水解产生1个羧基、1个酚羟基;NaOH溶液与羧基、酚羟基、Cl原子都可以发生反应,Na2CO3溶液只能酚羟基发生反应,所以1molM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反应,消耗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2mol,错误;D.M分子含有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等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14.D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分子为大分子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会形成胶体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A 错误;B、分子中不含苯环,B错误;C、1mol该物质含有1mol肽键、1mol酯基还有1mol 的磷酸分子,所以最多能与5molNaOH反应,C错误;D、分子中含有酯基、氨基、碳碳双键等官能团,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学生有关官能团决定性质的知识

15.C

【解析】

试题分析:在CH3﹣C≡C﹣CH=CH﹣C6H4﹣CH3分子中,甲基中C原子处于苯中H原子的位置,

甲基通过旋转碳碳单键会有1个H原子处在苯环平面内,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所以最多有12个C原子(苯环上6个、甲基中2个、碳碳双键上2个、碳碳三键上2个)共面.在甲基上可能还有1个氢原子共平面,则两个甲基有2个氢原子可能共平面,苯环上4个氢原子共平面,双键上2个氢原子共平面,总计得到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有20个,故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空间结构及空间想象能力

16.(1)、6;

(2)3,4-二甲基辛烷

(3)

【解析】

试题分析:(1)2,6-二甲基-4-乙基庚烷的结构简式是,以为对称轴,共有6中不同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6种。(2)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3,4-二甲基辛烷。

(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1Cl,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三种峰且面积之比为6:4:1,即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数目之比是6:4:1,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

17.

【解析】

试题分析: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后生成还原性的单糖--葡萄糖.题中的A经氧化、还原生成的B、C、D 均

5

含有六个碳原子,可以确定A是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据题中信息可知,在发生氧化反应时,分子中的醛基(-CHO)最易被氧化为羧基(-COOH),分子式由C6H12O6变为C6H12O7,即B物质为HOCH2(CHOH)4COOH;由题目信息可知,葡萄糖A末端的-CH2OH比中间的结构较易氧化,所以-CH2OH先去氢生成醛基,再氧化为羧基,生成分子式为C6H10O8的物质,即C物质为HOOC(CHOH)4COOH;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经加氢还原生成己六醇,分子式变为C6H14O6,即D物质为HOCH2(CHOH)4CH2OH.B 为一种多羟基羧酸,其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OH-CHOH-CHOH-COOH;(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葡萄糖还原为D

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18.(1)苯甲醇

(2)+H2O

(3)++H2O

(4)6,(CH3)3C—O—CH3

【解析】

试题分析:A的不饱和度为2728

4

2

?+-

=,A经过系列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G

(),则A含苯环,可推知A为C6H5-CH2OH,则BC6H5-CHO为,根据信息可得B、C反应为两醛缩合,结合G的结构可判断出用到了乙醛,即C为CH3CHO,则D为,E为,F为(CH3)2CHCH2CH2OH,(1)由上述分析可知,A 的名称为苯甲醇;

(2)B和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3)E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4)(CH3)2CHCH2CH2OH的同分异构体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只能是醚.醚的异构体以氧原子为分界:①左1个碳右4个碳(丁基),丁基有4种异构,则醚有4种异构体,②左2个碳右3个碳(丙基),丙基有2种异构,则醚有2种异构体,共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1的为(CH3)3COCH3,故答案为6;(CH3)3COCH3.

考点:考查有机推断及有机物的性质,充分利用G的结构运用正、逆推法进行推断19.(1)防倒吸;

(2)B

(3)水浴加热

(4)B

(5)使有机物完全氧化为CO2和H2O

(6)C6H12,,,

(7)DCEBA

【解析】

试题分析:Ⅰ.(1)乙醇、乙酸易挥发,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造成倒吸,故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相当于稀释浓硫酸,故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故选B;II.(3)由于溴乙烷的沸点是38.4℃,而乙醇的沸点是78.5℃,溴的沸点是59℃,故为了将生成的溴乙烷蒸发出,而避免乙醇和溴的挥发,故加热的温度应在38.4℃左右,故选用水浴加热最合适;(4)A.氢氧化钠,加氢氧化钠会引起溴乙烷水解,A错误;B.加亚硫酸钠只与溴反应不与溴乙烷反应,B正确;C.加碘化钠只与溴反应反应生成碘,碘能溶于溴乙烷,引进新的杂质,C错误;故选B;III.(5)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CuO的作用是把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故答案为把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6)B中CaCl2吸收反应生成的H2O,A中NaOH 吸收反应生成的CO2,E为有机物燃烧装置,B中CaCl2吸收反应生成的H2O,A中NaOH 吸收反应生成的CO2,m(CO2)=2.2g,n(CO2)="0.05"mol,m(H2O)=0.9g,则n(H2O)="0.05"mol,则m(C)+m(H)=12×0.05+0.05×2=0.7g,所以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所以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0.05:(0.05×2)=1:2,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2,在相同条件下

7

该M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42,M的相对分子质量=42×2=84,设M的分子式为(CH2)n,则n=6,M的分子式为C6H12,若有机物M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说明M中不存在不饱和键,应该含有1个碳换,其不存在支链,则M为环己烷,其结构简式为:;若该有机物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内,且能使溴水褪色,说明M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4个C原子都连接在碳碳双键上,则M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

(7)产生氧气中含有水,应经过干燥后才可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无水氯化钙吸收水,用碱石灰吸水二氧化碳,整套装置为D→C→E→B→A,干燥管的两端可以颠倒,各导管接口顺序为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装置连接顺序为:D→C→E→B→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的组成、实验方案的优化和设计

20.

(1)

(2)③⑥

(3)

(4)+2Cu(OH)2+2NaOH+Cu2O↓+4H2O

(5)bd

(6)2

【解析】

试题分析:A与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且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均含有-COOH,F

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29210

25

?+-

=

,且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不含不饱和键,

应含有苯环,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M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故F中应含有乙基,且与羧基处于对位,故F 为,M 为.由A→B→C的转化可知,C中含有-COOH,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发生银镜反应,结合F的结构可知,C 为,故D 为

,B 为,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80?260之间,故A中苯环上的乙基中不可能连接羟基,应为卤素原子,A 的结构为

,X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80-28-76-45=31,小于260-28-76=111,X可能为Cl或Br.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 为,E与氢气发生加

成反应生成F.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H 为;(1)B

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⑦中,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还发生中和反应,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⑥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⑦属于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③⑥;(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D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2NaOH

9

+Cu2O↓+4H2O;

(5)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X可能为Cl或Br,要确定X是哪种官能团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A中含氯原子;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溴原子,故选bd;

(6)F()的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醛基;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存在酚羟基;c.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1:1:2:6,说明有4种氢原子,符合以上条件的F分子中有2个甲基、1个酚羟基、1个-CHO,且2个甲基处于间位,另2个分别处于对位,所以F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故答案为:2.考点:考查有机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