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楤木人工培育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7.05 KB
- 文档页数:2
龙牙槐木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牙梭木(AraIiaeIata(Miq.)Seem.)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苗木的选择与处理、栽植、抚育管理、更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龙牙槐木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23/T318-2003国有林区育苗技术规程3产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选地与整地4. 1选地宜选择阴坡或半阴坡的中下腹,排水良好,土层厚度220cm,pH值5.5〜7.0,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
有林地选择郁闭度应在0.5以下,宜有龙牙椒木野生分布的阔叶或针阔混交林下。
4.2整地4.2.1清林整地前先清林、割草,保留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珍贵树种、主要经济树种。
采取带状割灌,带宽6m,茬高5cm以下,保留带2m,将割下的灌木堆积于带两侧。
4.2.2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整地,春季适于现整现造。
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直径40cm、深(20〜25)cm,密度为(6600-10000)株/而,行株距(1.5×1.0)msE(1.0×1.0)m,呈品字配置。
5苗木的选择与处理苗木地径20.5cm,苗高215cm。
包装、运输按DB2歹T318-2003第19条执行。
苗圃起苗时用泥浆蘸根。
6栽植1.1 栽植时间春季顶浆栽植为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完成。
6. 2栽植方法栽植时应用带水的器皿装苗,保持苗根湿润。
应把苗放入穴中心,使其根系舒展,株行对齐,根际处比穴面低(1-2)cm,回填至一半时,将苗轻轻上提,边填边踩实。
龙牙楤木的栽培技术(1)采种龙牙楤木种子在9月中、下旬成熟后,要抓紧采收。
因等到果落时,在地面搜寻十分困难。
在收集种子时,要十分注意区别五加科树木的种子,不可将刺楸、刺五加等种子混进。
通常龙牙楤木球果为五棱形,直径4毫米。
果形较小,这是识别真伪的关键。
(2)育苗①播种育苗。
种子越冬催芽。
春播的种子需经越冬埋藏处理。
即在采收后,将种子浸在清水中搓洗,除去果肉,漂除瘪种,除去杂质,将种子混入湿沙。
沙子含水率40%,即用手一攒,沙成团又不出水,沙子体积为种子的3倍.在背风向阳处挖宽50厘米、深30厘米、长以种、沙数量而定的小沟,将种、沙放入沟内,沟上覆一草帘,每隔2—3天将沟内种、沙上下翻动1次.待大地即将封冻时,在背风向阳处挖一埋藏沟,沟深40厘米(在当地冻土层内),宽50厘米,沟底铺l0厘米含水40%的湿沙,将种、沙放进沟内,距沟面再覆盖10厘米厚湿沙,上覆土30厘米,沟中间由底向上树立l秫秸草把,以利种子微弱呼吸.待春天气候稳定转暖时取出种、沙,在阳光下翻晒,见30%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秋播种子按上述种子前期处理方法,在当年大地封冻前播种。
龙牙楤木种子有后熟特点,采收后要人为创造适宜的温、湿条件,使种胚继续发育,再经变温处理,才可得到80%以上的出苗率。
播种作床。
龙牙楤木育苗以床播为好。
床宽100厘米,高10-15厘米,选择土质疏松的壤土。
在山地育苗可按上述作床规格。
顺山打床,一般不用施肥。
播种方法。
分条播与撒播两种。
即在床面每隔10厘米,均匀撒播l条种沙;撒播即将种沙均匀撒播床面,再用筛子将细壤土撒铺床面,厚2厘米即可.每公顷用湿种11250—15000千克。
间苗。
苗出齐后,要以5厘米×l0厘米或5厘米×8厘米株行距间苗,切不可贪密恋苗,每平方米保苗100—110株为宜,每公顷产苗75万—90万株。
病害防治。
龙牙楤木幼苗抗病虫害能力很强,但也有个别植株感染叶斑病。
在6月上旬喷1次300倍液的代森锌即可防治。
野菜刺龙芽人工栽培技术作者:赵兴荣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10期刺龙芽,又名刺嫩芽、刺老芽、龙芽楤木等,其嫩芽富含大量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果酸,有抗癌、保肝、降血脂、安神等功效,可以做菜鲜食,也可以作为食品加工业和高级冲剂的主要原料,为驰名中外的“名菜良药”。
目前,刺龙芽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野菜品种之一,但由于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刺龙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进行人工繁育栽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长习性刺龙芽为五加科小乔木,高1.5~3米,枝密,2~3回奇数羽状复叶,花期8月,果期9~10月,果实成熟时黑色。
野生刺龙芽多生于山地杂木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
其根系强大,入土深,耐干旱,不耐涝,生长期间忌积水,在土壤水分充足、没有积水时生长良好。
属于长日照作物,每年开花结果1次,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并且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春化阶段后,遇到适宜的条件才能萌芽生长。
二、苗木繁育1. 苗圃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山地育苗坡度要小于15°)、无农药残留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
①种子繁育。
选择5~7年生、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实呈黑色、种子呈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期。
a.秋季露地育苗种子采集和处理。
采收时应将果实和细小的花枝一同采下,放入口袋中,置于潮湿、阴凉的地方存放10~15天,待种子完成后熟后取出,清除杂质花枝后,在日光下晒干,搓去果皮,筛选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备用。
b.春季露地育苗种子采集和处理。
将成熟的果实采收后,趁鲜时放入水中搓洗,除去果皮、果肉、杂质后,将种子与细河沙按1∶4的比例混拌,种沙湿度为60%(手握沙成团,松开即散),在室外选地势较高、无积水的地方挖坑进行储藏。
②播种育苗。
a.整地做床。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育苗田,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千克,深翻土壤后做床,床面一般宽1~1.2米、高10~15厘米(高度根据土壤含水量确定)。
刺龙芽林下间作栽培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刺龙芽又可以称为刺老芽、辽东楤木、龙芽楤木、鹊不踏,主要分布在我国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地,刺龙芽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食用口感佳,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接下来本文为大家介绍刺龙芽林下间作栽培技术。
1栽植技术1.1栽植地选择选择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立地地方,要求该地排水性能好,坡度≤30°,禁止选择冲风口处。
1.1.1冠下栽植:适用于中龄林以后的天然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当光照不足的时候可以采取上层木抚育或修枝措施,调整林木郁闭度。
1.1.2林间空地栽植:不同林龄阶段要保证林中有20m2以上的空地用于栽植刺龙芽,当植株生长受到负面影响时,要对侧方林木采取修枝措施。
1.1.3林缘栽植:不同林龄阶段可栽植的林缘部分,当林内部分林木生长受到负面影响时可对上方林木修枝,同时要及时清除影响龙芽生长的灌木。
1.1.4间作:红松、落叶松等新植林地皆可实施间作,红松栽植密度可设计为5m×5m。
幼林抚育采取全割方式。
1.2栽植1.2.1苗木选择:选择Ⅰ级苗(苗高>10cm,地径>0.6cm)或Ⅱ级苗(苗高>8cm,地径>0.4cm)造林。
1.2.2栽植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深度≥25cm时;秋季10—11月,刺龙芽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1.2.3营养杯苗栽植时间:春季或雨季。
1.2.4苗木处理:裸根苗造林栽植前对苗木进行修根、蘸泥浆、蘸保湿剂等技术处理;营养钵苗木造林前2天浇1次透水。
1.2.5栽植方法: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方法;栽植时苗干要竖直,深浅要适当,填土1/2后提苗踩实,最后覆盖一层表土;栽植穴规格30cm×30cm×30cm,冠下栽植密度为1.8m×0.6m;林间空地栽植密度为1.0m×0.6m;林缘栽植密度为1.5m×0.6m或1.5m×1.0m;间作栽植时在新植林内行间隔行栽植,株距0.6m。
龙牙楤木的繁育栽培技术刘炳刚【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年(卷),期】2017(020)010【总页数】1页(P47)【作者】刘炳刚【作者单位】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甘肃天水 741039【正文语种】中文龙牙楤木(Aralia elata Seem)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
灌木或乔木,高达5m。
又名务娄头、乌龙头、鹊不踏、虎阳刺、鸟不宿、飞天蜈蚣等,各地不一。
分布从海滨至2500m的森林、灌丛及林缘地带,多见于该垂直区的杂木林中,在甘肃东南、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两广均有分布。
其根、茎、皮均可药用,尤其嫩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龙牙楤木芽已成为城乡人们餐桌上的山珍佳肴,各产区均很盛行,大有经济潜力。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个体为采种对象,在9月中下旬,注意观察果穗变化,待果皮变黑、果枝变黄、树叶将脱的时节,及时采种。
将采来的龙牙楤木种籽阴干,去除杂质装袋备用。
由于龙牙楤木的果实壳质硬,加上壳外还裹着树脂和蜡质,不易发芽,需要经过人为的处理,方可提高发芽率。
先将龙牙楤木种籽放在水泥地上,用鞋底人工搓揉,物理除去表皮油脂,再将种籽和牛粪按1:3的比例匀拌堆浸置于深1m左右的坑内,上覆沙土20cm冬藏。
春季3月份播种前15天左右深翻田地,晒耙作畦或打垄。
垄栽需做垄宽40cm、沟宽30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cm。
畦栽需作畦宽1m,沟宽30cm,畦面种3行,行距50cm,株距25cm。
在2~3月份龙牙楤木萌发新芽前,挖取野生龙牙楤木用种苗,或于3~4月挖取龙牙楤木根部萌发的子苗作种苗,栽种在垄或畦面均可,或者在畦面横向开浅沟将堆浸一冬的种籽连同牛粪播入浅沟内,覆腐殖土1~2cm后压实表土,种苗栽播完成后,视墒情灌水,畦面覆草帘保温。
龙牙楤木茎干上布满皮刺,当植株长到1~1.5m高时,及时剪去横向侧枝,保持植株向上生长,控制植株在3m以内,以利于采割芽包。
种籽繁殖的实生苗,在翌年及时疏移或出售。
林地内人工培育龙牙木恢复其资源的栽培技术林地内人工培育龙牙木恢复其资源的栽培技术【摘要】龙牙木是东北三省即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特有的野生树种,其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倍受欢迎的绿色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由于近几年人们掠夺式采集方式的盛行, 使包括龙牙木在内的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其至濒临绝迹,可采集量和仓储量逐年下降,导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出路,而在林地内实施人工培育的方法就是恢复龙牙木资源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人工培育;龙牙木;栽培技术;播种育苗龙牙木又称为刺老鸦、刺嫩芽,属于五加科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非常有名的山野菜,也是我国东北三省特有的野生树种。
龙牙木生长在森林环境中,无污染,味道清香,含有大量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钙元索、磷元索、锌元索和镁元素等,是备受欢迎的绿色食品,具有非常高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rti 于人们长期的掠夺式采集,加上丰产林用地面积的增加,导致野生资源被严重破坏,龙牙木可采量急剧减少,市场供需矛盾逐年增加。
随着人工培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林地内人工培育龙牙木恢复其资源势在必行。
1龙牙木的形态特征与生境龙牙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为灰色,树枝灰褐色,枝上密生竖刺,高为1. 5-6叫叶为2-3回羽状复叶,叶柄长度为6-13cm 且有刺,花色为淡黄色或白色,花期一般在7-8月,果期在9-10月。
龙牙木是我国东北三省特有的野生树种,喜沟谷、阴坡、半阳坡和潮湿地,通常生长在海拔为250-1000m的混交林、阔叶林、次生林中或沟边、林缘等,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能得到更好生长,喜肥沃且略呈酸性的土壤,适宜生长的空气湿度为30-60%,是天然的中庸树种。
2林地内人工培育龙牙木恢复其资源的栽培技术2. 1播种育苗种子繁育种苗出苗整齐,且便于田间管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采用种子繁殖方法首先就要采种,龙牙木的种子一般在9月中旬或下旬成熟,应抓好采收吋机,否则果实落地后采收起來就具有一定困难;种子采收后用于春播,需要进行越冬催芽,可先将种子浸入水中,将果肉和机粒清洗掉,清除瘪种,然后将种子混入3倍含水率为40% 的湿砂中;根据种了和湿砂数量挖合适大小的沟,将容器放置在沟内,并在小沟上方覆盖一层草帘,最好每隔2天或3天翻动一次种子和湿砂;等到进入冬天大地将要封冻时,在背风向阳处挖设埋藏沟,并在将含水率同样为40%的湿砂铺在沟底,然后将盛有种了和湿砂混合物的容器放入埋藏在沟屮,覆上30cm厚的土层。
L i n y e y u a n y i 龙牙楤木(Aralia mandshrica),又称刺龙芽、刺嫩芽、刺老芽等,是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无污染的山野菜之一,其味美、鲜脆、爽口,营养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富含三倍于人参的皂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病、慢性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因此,刺龙芽是一种食、药兼用植物。
由于人们长期掠夺式的采芽方式,导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已造成货少价扬、供需矛盾日趋紧张,迫切需要人工育苗及栽培,以清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一、试验地区概况试验地区为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地处苇河林业局西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28003′,北纬44040′,平均海找300m ,年降水量800-950mm ,平均气温3℃左右,年积温2100-2400℃,无霜期110-130天。
育苗地为苗圃地,土层厚50cm 左右,栽培园区为充分腐熟化的农耕地,坡度为100,中性坡,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40cm 左右。
二、材料和方法选择阳坡土壤肥力中等或偏下,最好没有上层木覆盖或上层木郁闭度在0.5以下的地方,挖取野生苗根段或整株,根段长不少于20cm ,整株高度最好在1.0m 以下,马上移栽在水肥条件都较好的土壤中,定植株行距为1.0×2.0m ,根段成45-600角斜插在定植穴中,当年松土除草2次,全年抚育2次,第二年选择50株苗木贴地面10cm 左右用刀割掉地上枝条平茬。
九月下旬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采集浆果,搓去果皮,落雪后将种子在25-30℃的水中浸泡4-6小时后,捞出种子拌雪后室外雪藏处理,第二年播种前20天,将种子消毒后混沙放在20-25℃条件下催芽,定期翻动,待三分之一裂嘴后播种,插种量为0.7kg/亩,播种后用遮光率50%左右能遮阳网遮阴,防止床面干燥及幼苗日灼,同时对晚霜也起到防护作用,待小苗长出2片真叶后逐渐练苗,直至全部撒掉遮阴网。
蔬菜龙牙楤木的露地栽培栽植前应先深翻土地,清除树根和石块,做成1-1.2米宽,高20-40厘米的畦,两畦之间留宽1米左右的作业道。
移栽定植的时间可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生育期短的地区以春栽为好。
萌芽后移栽成活率较低,且容易发生病害。
定植穴深约30厘米,穴距约1米。
为了促进生长,每穴施入硝酸铵15-20克,磷酸二铵10-15克,硫酸钾5-10克,与土混匀,上盖一层土,以防肥料直接与苗根接触,影响成活。
栽植深度15-30厘米。
也可直接将根段按定植株行距直接扦插于田中,可省去育苗、起苗及移栽的过程。
当苗期管理的工作量加大了,且出苗不齐,还需补苗。
定植当年,以除草为主。
生长季节如发生病虫危害,应及时防治。
2-3年生的植株,每年春季采芽后,要进行修剪整枝,以防止植株过高,促进多发分枝,以提高翌年的产量。
修剪的方法是,靠近枝条基部,留4-5个侧芽,将上部剪去。
修剪时间不宜过迟,否则枝条成熟不好,越冬困难,影响下年产量。
修剪时间,不同地区要灵活掌握,原则是给新梢生长留足100日以上的时间。
4-5年后,植株生长势明显下降,需砍伐更新。
更新是在春季化冻后,将老株周围的根系切断,采收结束后将老株从基部砍除。
这样既不影响当年的产量,又可达到更新的目的。
每年要适当进行追肥。
追肥可用农家肥,也可用化肥。
追肥应在春季或秋季。
追肥方法,农家肥可直接铺在畦上,化肥应刨坑施入,后覆土。
为了控制当年枝条的生长高度和促进枝条成熟,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B9。
方法是在植株生长旺盛季节(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晴朗天气,用300倍的B9液,喷洒茎叶。
第1页共1页。
龙牙楤木林下种植技术论文摘要:龙牙楤木的冬季生产可在每年的11月中、下旬采集当年生芽条,选择外皮完好无损、无病虫、芽尖饱满的枝条,将其剪成50~70厘米的小段,每30株用草绳捆成一捆,竖立摆放在湿润处,以防风干。
发现土壤严重水分不足时,选坏天气刚过去,好天气刚开始时,上午浇水。
龙牙楤木作为食药兼优的野生经济植物,是中国东北林区特产的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
龙牙楤木的嫩茎叶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可作蔬菜食用,不仅风味独特,香美可口,且营养丰富。
龙牙楤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对人体具有强壮作用。
龙牙楤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龙牙楤木也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工业用树种,其种子含油量为34.9%,可供工业用或制肥皂用。
龙牙楤木营养价值很高,作为食物畅销国内外市场,其加工已逐步成为山野菜加工业中的一个主要的项目。
随着市场对龙牙楤木需求量不断增加,仅仅依靠现有的野生资源利用已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龙牙楤木的生物学特性和林下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大规模培育优质壮苗奠定了基础。
1龙牙楤木的形态、地理分布、环境习性1.1 龙牙楤木的形态及地理分布龙牙楤木是被子植物门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别名刺嫩芽。
龙牙楤木为灌木或小乔木,高1.5~6米。
小枝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毫米,基部圆形至心形;幼枝上常有细长直刺,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毫米,边缘有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稀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或沿脉被柔毛。
花有细长梗,花轴为二回总状分枝,集生于二回分枝的花轴先端,花轴及花梗上密生短柔毛,膜质,苞披针形,樽杯状。
花冠淡黄白色,卵状三角形,开花时反曲。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
1.2 环境习性龙牙楤木多生长在土壤肥沃、潮湿或半阴的沟谷、杂木林阔叶林、次生林和混交林中,也有生长在沟边、林缘、灌木林等地,为半阳性树种,在全日照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野生木本蔬菜楤木(刺龙芽)栽培技术大关县科技局、大关县科协自2000年起立项对“刺老苞”快繁与应用进行研究,2001年获得昭通市科技局的立项支持,2002年又获得省科协的立项支持。
几年来科技人员开展了楤木的生理生物学规律研究、种子的采集与储藏、多种处理的种子快繁实验、根扦插、茎扦插等课题实验工作,在系列研究后,我们总结出下列《野生木本蔬菜楤木栽培技术》,请同行业人士多多指教。
一、楤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蔬菜兼药用植物楤木[Arlia.chinensL],又叫“刺龙芽”、“树头菜”。
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我地群众称“刺老苞”。
野生“刺老苞”广泛分部于我县海拔1000~2200米的地区。
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不仅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其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
野生“刺老苞”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其嫩茎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
“刺龙牙”茎叶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很高,植株总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中医学研究认为,楤木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炎、镇静、利尿、强心、活血止痛、怯风除湿、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进行楤木蔬菜栽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
刺龙芽采用春季习惯性采摘,亩产量200公斤以上;采用一年多次采摘,一年可采摘7~8次,每亩可收获嫩茎叶500公斤左右,每公斤销售价10~40元不等。
且种植后通过一定管护,就可多年采收利用,经济价值较高,是一项很有前途的野生蔬菜开发项目。
为此,大关县科技局、大关县科协自2000年起立项对“刺老苞”快繁与应用进行研究,2001年获得昭通市科技局的立项支持,2002年又获得省科协的立项支持。
龙芽楤木人工栽培技术
朱学文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1(52)4
【摘要】龙芽楤木是东三省特有的野生树种,其嫩芽风味鲜美,药用价值高,现野生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文中详细介绍了龙芽楤木的种子繁殖及人工栽培方法,以为改善龙芽楤的人工栽培现状提供借鉴.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朱学文
【作者单位】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市150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9
【相关文献】
1.桦甸市退耕还林地间作龙芽楤木栽培技术
2.龙芽楤木栽培技术
3.野菜龙芽楤木栽培技术
4.小陇山林区龙芽楤木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5.龙芽楤木根茎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