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效率及线平衡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8
《生产线平衡》试题姓名工号成绩 , 一﹑填空﹕(12*4=分)1.ECRS原则具体是指﹕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e。
2.生产力是指每人每小时生产台数。
3.生产线平衡公式=各工站工时之和÷(瓶颈工站工时×工站总数) ×100%。
4.6M分析改善法﹐分别是指人员方面﹑机器设备方面﹑材料方面﹑作业方法﹑环境评量工具、仪器。
二﹑问答题和应用题﹕1.N客户要求H公司的交期是:110天(已扣除假期及双休日);交货量为:1210万PCS;现H公司有11条冲压生产线,预估良率为98%,稼动率为85% (每日作业时间是20小时)。
请问单线节拍至少为多少秒时才不会延误交期? ( 20分)解﹕单线日产能=12,100,000/(110*11)=10,000 PCS/(日*线)考虑良率及稼动率的影响,其实际产能应为:10000/0.98/0.85=12005 PCS/(日*线)Tact Time =3600*20/12005= 6.0 (秒)2.某条生产线有5个工站﹐工时分别为:9s,11s,8s,12,10s﹐请计算出线平衡率? ( 12分)解﹕线平衡=各工站工时之和÷(瓶颈工站工时×工站总数) ×100%==(9+11+8+12+10)/(12*5)*100%=83%3. ( 20分)请写出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八大步骤( 20分)解﹕第一步:平衡前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第二步:消除生产的浪费第三步:利用方法研究进行改善第四步: 山积表平衡第五步:建立新的生产流程第六表:实施后的效果确认第七步:改善后的总结报告第八步:标准化。
生产力生产效率及线平衡计算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价值。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技术进步: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劳动力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其工作效率。
3.优化生产过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作业,减少生产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4.资本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引进新设备和设施,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生产力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力=产出/资本+劳动力+其他资源其中,产出可以是产品数量或产品的市场价值,资本指的是企业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劳动力指的是企业雇佣的员工的数量,其他资源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资源,如原材料、能源等。
二、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产品与理论最大产量之间的比率。
它是衡量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反映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优化程度。
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作业,降低能耗、原料损耗等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提高生产质量:减少次品率和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工和报废率,提高生产效率。
3.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工序、提高生产速度等措施,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效率=实际产量/理论最大产量其中,实际产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产品数量,理论最大产量是指在最优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
生产线平衡是指在一条生产线上,各工位的工作负荷平衡,以保证生产的顺畅、高效。
线平衡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生产节拍:根据工序的时间要求和所需产品的产量,确定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
2.计算各工序的标准产量:根据生产节拍和工序的生产时间,计算每个工序应完成的产品数量。
3.确定各工序的工人数量:根据工序的标准产量和工作时间,计算每个工序所需的工人数量。
平衡率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一.引言大家都知道---生产线平衡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人员的合理利用、生产效率的提升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么,生产线平衡率和生产效率到底有何关系?平衡率提升的比率是不是就等于生产效率提升的比率呢?二. 生产效率计算公式演化2.1.首先我们来看下单工序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效率=产出/投入=当日产出量*标准工时/投入总工时=实际产出/目标产出举个例子(例1):假设某工序标准工时为8秒/个,一名员工张三一天工作10小时,他的生产量为4,000个,则他的生产效率是多少?答:根据公式计算如下:生产效率=实际产出/目标产出=4,000/(10*3,600/8)=89%生产效率=当日产出量*标准工时/投入工时=4,000*8/(10*3,600)=89%2.2. 接着我们来看下多任务序生产线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效率=产出/投入=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工时=实际产出/目标产出举个例子(例2):假设有一条三个工序的生产线,A工序标准工时为8秒/个,B工序标准工时为6秒/个,C工序标准工时为4秒/个,每个工序均安排1名员工。
一天工作10小时,整条线的产量为4,500个,则这条线的生产效率是多少?答:生产效率=实际产出/目标产出=4,500/(3*10*3,600/18)=75%(单件标准工时为18秒/个,一天投入3个人的目标产出为3*10*3,600/18,这里容易误以为其目标产量按瓶颈工时来算,是10*3600/8,而算出100%的效率)生产效率=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工时=4,500*18/(3*10*3,600)=75%(生产4,500个的标准总工时为4,500*18)2.3.最后,我们来看下生产线生产效率计算公式演化,过程如下:生产效率=产出/投入=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总工时=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人数*投入时间)=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瓶颈工时/(投入人数*投入时间*瓶颈工时)=当日产出量*瓶颈工时*平衡率/投入时间(备注:一般情况下的的生产效率与平衡率的关系式1)=((投入时间/瓶颈工时)*瓶颈工时*平衡率)/投入时间=平衡率(备注:理想状态下关系式2,实际产出由瓶颈工时决定,此时生产效率就等于平衡率)以例2为例验证下演化是否正确:其平衡率=单件标准工时/(瓶颈工时*人数)=28/(8*3)=75% 生产效率=当日产出量*瓶颈工时*平衡率/投入工时=4,500*8*75%/(10*3,600)=75% =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总工时=4,500*18/(3*10*3,600)=75% 当上例中产量不足4,500时,假设产量为4,000,则其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当日产出量*单件标准工时/投入总工时=4,000*18/(3*10*3,600)=67% =当日产出量*瓶颈工时*平衡率/投入工时=4,000*8*75%/(10*3,600)=67% 以上验证得出,一般情况下和理想状态下平衡率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式1与关系式2是正确的。
一.流水线优化部分:1.输送带的pitch 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1+不良率)2.输送带的速度 = 记号间隔距离 /输送带的pitch 时间3.日产量 = 整日的上班时间/实际际cycle 时间(瓶颈站的作业时间)4.效率 = 投入cycle 时间/实际cycle 时间 =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最后一站5.的作业时间(当然也可用瓶颈站的作业时间来算, 不过观察最后一站总是较简单、实际)6.在流水线上的在制品数量就= ( 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 - 第一站的作业时间 ) * (整日的上班时间/最后一站的作业时间)7. 稼动率 = 在作业的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所谓稼动就是流水线上有效的工作) 二.流水线设计部分:1.先求节拍时间 C=2.工站理论值 N=3.评价流水线效率=4.选择作业分配原则:A 按后续作业量的多少来安排作业(第一规则遇到问题时采用第二规则)B 按作业时间最长安排作业(若作业最长时间相同,任选其一安排作业) 三.生产线平衡部分:1.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人数×CT )×100% =∑ti /(人数×CT )×100%2.生产线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产量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T节拍 C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 T 实际工站数目N ×节拍C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方法工时长的工序的改善方法:A.细分作业内容,将一部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B.改善作业本身C.谋求工序机械化D.通过改良,增大机器的运作能力E.增加作业人数F.调配经验丰富,作业技能高的熟练作业人员G.“瓶颈”工序能力不足的部分,利用加班完成,或用其他方法完成 工时短的工序的改善方法:A.细分作业内容,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取消该工序B.从其他工序转移来部分作业内容,增加作业量C.将同是作业工时短的工序合并起来D.在不影响后工序的前提下,采用继续集中作业方式4、生产线平衡分析步骤决定分析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取得相关人员的理解和帮助分解各工序的作业单元测定每个作业单元的时间实际修正测定工时求出每个线点时间作成线点运行表计算平衡效率(浪费率)研讨工序平衡5、现场生产线平衡分析对生产中的生产线进行分析时,依下述步骤进行:1)对生产线的各工程顺序(作业单位)予认定,并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中2)测算各工序实质作业时间以DM(Decimal Minute)为单位记入平衡表内(1人实质时间栏)注:1DM=0.01分=0.6秒3)清点各工序作业人数,并记入人员栏内4)1人实质作业时间÷人数 = 分配时间,记入时间栏5)依此分配时间划出柱状图或曲线图6)在分配的实质时间最高的这一工序顶点横向划一条点线7)计算不平衡损失上面斜线部分的总和即为不平衡损失的总和 T(Lose)=Σ|Tm-Ti| 不平衡损失=(最高的DM×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如下图8)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平衡率=——————————————9)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10)如使用输送带之动力传送,则应计算输送带的流动速度(M/时间单位)称为节拍时间,符号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