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近王澍_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_陶钧

  • 格式:pdf
  • 大小:407.6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建筑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陶钧,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

———罗四维[1]

1第一步:访谈初识

初识王澍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在2003年CCTV10《人

物》访谈节目中,王澍坐在自己制作的木质板凳上语速缓慢但神情严肃的谈论着他近些年设计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宅屋中亲手制作的八盏木构灯具———他称之为“八间不能住的房子”。虽然是一次关于灯具器物的创作(见图1),但王澍想表达的却是一种暗含结构关系的空间概念。从功能到造型的颠覆性设计以及其亲手精巧的制作,王澍让放置于角落方寸之间的照明器物充满古朴韵味,这是他对传统文化哲理的一种解读。

2第二步:亲述感悟

四步走近王澍

———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陶钧,王畅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

通过“访谈初识”、“亲述感悟”、“游历象山”、“解读文字”这4个步骤,对中国文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与思想

进行一次全面的解读。其中着重分析了王澍在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对王澍所撰写文章的理解来挖掘王澍的文人特质和其所想表达的建筑哲学。

[关键词]

王澍;文人建筑师;象山美院;造园;解读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12)02-0001-03

Four-Step Approach to Wang Shu

———An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i Architect

TAO Jun WANG Chang

(Architecture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architect ———

Wang Shu ’s design works and ideas through four steps:“Acquaintance in first interview ”,“Personal narration of senti -

ment ”,“Travel to Xiangsh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rit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Wang Shu ’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piration and thinking mode when he takes charge of the creation of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Meanwhile,through the dissection of his writings,the author tries to excavate the literati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Shu and his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Key words :Wang Shu ;literati architect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gardening;interpreta -tion

图1

“八个不能居住的房子”

中的一个

王澍:198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2年2月18日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1

江苏建筑

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

南京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师张雷曾这样评价过王澍:“一

个建筑师该有4个本事:会想、会做、会说、会写,而王澍属于4个本事都有的人。”[3]2006年9月,王澍在东南大学开了一场以《以小见大》为题的讲座。在讲座中剖析中国传统文人造园的特点,以此为视角阐释了童寯《江南园林志》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含义。同时,他指出自己的早期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见图2)正是在感悟出“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真正含义后2天之内迅速构思出设计概念的。该主题中的“大”和“小”不是常规尺寸意义上的大与小,而是界定在人的主观感受下,一种对建筑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尺度和比例的控制。王澍的这一感悟来自于一次与童明在苏州艺圃园里喝茶时的偶然发现:在处理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时,改变被观察对象和所处的环境对象,可带来不同的观察焦点和其背景的虚实程度的差异。当小尺度的对象在一定围合区域内作为焦点时,它具有核心控制力,而其身后的大尺度建筑物往往被瓦解成一个虚无的背景。同时,作为背景存在的大尺度建筑物在造型和形体上越简单干净越虚无,处于焦点位置的小尺度建筑物就越孤立越突兀越有主题性。因此,在设计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的过程中尽管王澍遇到了用地紧张、高度受限制且必须满足巨大建筑面积等问题,但是通过几个大小尺度之别的盒子分离、偏转和穿插的手法改变不同的视觉焦点,王澍巧妙解决了较大尺度建筑与周围低山、静水之间的视线关系。由此看来,对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深刻感悟是王澍能够创造出富有人文气息且与自然相契合的建筑作品的关键。

3第三步:游历象山

2002年王澍在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系主任之

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设计实践———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群组建筑。王澍曾这样说过:“必须到现场,这是我的建筑的基本特征。现场和图片的差别会很大,在现场你可能会感动,看图片你可能只觉得不错,但是现场它会有直指人心的一种感动。”因而,为深入了解其设计思想则必定要对其建筑作品亲身游历一番。

王澍有一篇记录当时设计过程的文章———《那一年》,该文记述了象山校区建筑设计各种意念的来源和现场建造经验,再现了一种针对场地和生活世界的设计态度。他是这么描述一次攀登六和塔而带来设计上灵感的经历

[4]

:“六和

塔体积相当庞大,高达60m ,所在山体与象山近似,但走进塔内,体量感完全消失。每层塔六边,共18扇完全相同的窗。我自每扇窗向外拍了一张照片,窗同,山同,但位置不同。我意识到把这18张照片展开,就从内部决定了这组校园建筑面向青山回望的结构,从基座平台上,从院子中,门洞中,门框中,桥中,从房子之间狭窄的间距之中。”为了能切身感受文中所提到的山与塔之间微妙关系,因而杭州的六和塔就成为我游历象山美院前的第一站。跟随王澍的足迹顺塔内楼梯逐级而上,每一层不同角度连续的窗口将四周环境取景定格,如同连续的胶片来展现环境。这种与周围景色的动态交流,不仅消化了塔本身的体积感,而且让塔身变得通透。

王澍将对环境的处理方式上的感悟运用在象山美院的一期校园建筑设计中。校园一期建筑群大约10栋,均居于象山以北,在总平面上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平行,而是存在一种看似无规律的摆动,这种摆动的布局其实完全跟随着象山的山势而来,同时与象山保持一种向心性的张弛度,就像中国书法中的行书,比楷书松弛却又比草书更有控制力。不过,在校园的二期建筑群的设计上,王澍却实现了另一种尝试。二期建筑单体彼此是以不同的院落串联着的,序列清晰可辨。王澍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上进一步的释放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其体现在一种活泼的游走氛围,无论是扭转的建筑形体明示或暗示出的路径,还是建筑彼此间环境不断的转换,都激发了参观者对探索路径的兴趣。二期建筑以3种类型建筑为主,王澍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山房”、“水房”、“合院”[5](见图3)。“山房”的类型取材于杭州灵隐佛寺前的千佛岩,一种崖壁佛窟类型;“水房”则呈现中国南方微波起伏的缓慢水体状态,提供了建筑内外甚至所有屋顶之上的多

种讲学漫步场所;“合院”是最接近城市建筑的,原则是每个建筑内包含3个以上的小院落,是特别适合几个人饮着绿茶安静交谈的地方。二期的11栋建筑中,每种类型都被复制后变体至少两次,每种材料作法也至少被重复两次,但每座建筑与地形的结合方式都有决定性的不同。因而,建筑与景观的区别已经不存在了,建筑往往就是景观。

4第四步:解读文字

王澍一直推崇的法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罗兰·巴特曾

说过:“读者的诞生就是作者的死亡。”在关注王澍建筑的作品的同时,通过对他所写文字的阅读,

也能解读其所想表达

图2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