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30.33 KB
- 文档页数:8
第7课《散文诗两首》第1课时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辨析下列几组近似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祷:注音:(),组词:涛:注音:(),组词:浴:注音:(),组词:裕:注音:(),组词:峪:注音:(),组词:瓣:注音:(),组词:辨:注音:(),组词:辩:注音:(),组词:辫:注音:(),组词: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叶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⑤④②③①B.④⑤③②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二、阅读理解。
生命之芯李雪峰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繁杂慈怜牛棚花梗 B.黄昏乘凉摇摆园院C.繁密遮蔽庭院倾侧 D.莲篷凋谢两缸跳舞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àn)并蒂(tì)嗅觉(xiù)花瑞(ruì)B.祷告(dǎo)烦闷(mèn)徘徊(huái)亭亭(tíng)C.匿笑(nì)沐浴(yù)攲斜(qí)心绪(xù)D.姊妹(zǐ)繁衍(yán)荫蔽(yìn)覆盖(fù)3.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4.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花带来的好兆头)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倾斜,歪斜)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5.在《金色花》一诗中,没有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荷叶•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同步练习五、阅读(一)《荷叶母亲》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2 1 c n j y .c o m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来源: 2 1 ·世纪·教育·网】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 ( hándàn) 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 1 * c n j y * c o m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版权所有: 2 1 教育】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⑨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 分)3.第四段中的“ 菡萏” 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 2 分)4.为什么“ 我不敢下阶去”?( 1 分)5.怎样理解“ 心中的雨点”?( 2 分)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和,其作用(二)春草散章杨林雪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7散文诗二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fán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án()密遮bì()(2)给加点的字注音。
徘徊.() 欹.斜()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散尽了!A.忽然倾侧心绪B.偶然倾侧情绪C.忽然倾斜情绪D.偶然倾斜心绪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举办“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从参赛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
B.老张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C.为了规范市民驾车习惯,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我市交警部门加大了检查巡查力度。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②①⑥④③⑤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⑥④③⑤②D.①③④⑥②⑤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通过物象寄托感情,语言清新雅致。
B.《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原文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 ,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除了你, ?2.下面句中加点的动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D.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打动..——3.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 )(3)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4.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1)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3)仿写:用“假如我变成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二、课外类文阅读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挥开我前后所蒙罩的,使我成“今我”的元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第7课《散文诗两首》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花瓣(bàn) 匿笑(nì) 攲斜(qī)徘徊(páihuí)B.祷告(dǎo)膝盖(qī)并蒂(dì) 笑嘻嘻(xī)C.荫蔽(yìn) 遮拦(zhē)姊妹(zǐ)花梗(gěng)D.覆盖(fù) 莲蓬(peng) 沐浴(mù) 菡萏(hànd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荫蔽怒不可遏花瑞海枯石滥B.祷告坦荡如砥攲斜矫揉造作C.襟怀力不遐供慈怜憨然入梦D.恍惚仰之迩高佝偻振聋发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果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B.我们要科学防控疫情,切忌不能听信、传播谣言,外出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C.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甘南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D.复习时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先筛查知识漏洞,再有针对性地填补。
5.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梗上只留下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6.《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散文诗二首【随堂字词】▶字音字形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ǎo()告nì()笑并dì()mù yù()菡萏..()徘徊..()攲.()斜嗅.()觉烦闷.()/闷.()气落.()笔/落.()枕▶字义词义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匿笑:花瑞:菡萏:徘徊:攲斜:【随堂常识】3.泰戈尔(1861—1941),(国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为“”。
其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4.冰心(1900—1999),原名,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被称为“世纪老人”。
她的《》《》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对、和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曲。
她的散文集《》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课文回顾】阅读课文《荷叶·母亲》,回答问题。
5.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分类一看红莲二看红莲三看红莲环境描写红莲姿态心境6.课文第②~③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7.园里莲花有很多,“我”却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中考预备】插叙及其作用【设问形式】①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②第×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③第×段在文中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思路点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在不改变主题的前提下,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答题格式】①交代了……。
②插叙部分是故事情节的补充交代,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③为下文……做铺垫。
④突出中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⑤推动情节发展。
【靶向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7 散文诗二首考点1 句子理解如何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中心。
荷叶是母亲的形象,红莲是子女的形象,“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表达了对母亲炽烈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
考点2 品味语言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繁杂的”雨声表明夜雨下得很大,为全文奠定了一种低郁的情感基调。
“烦闷”是写“我”在雨夜的心情,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感动”蓄势。
考点3 借物抒情《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昵、亲热的氛围中,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
本文就是借“金色花”来表现神圣的母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荷叶·母亲》写雨中荷叶遮蔽莲花,作者深受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托莲花抒真情,表达了对母亲爱护儿女的感激之情。
基础积累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惊讶.(yà) 匿.笑(lì) 沐浴.(yù) 摩.天(mó) B .祷.告(dǎo) 徘徊.(huí) 并蒂.(dì) 嗅.觉(chòu) C .乘.凉(chén ɡ) 姊.妹(zǐ) 花瑞.(ruì) 烦闷.(mèn) D .荫.蔽(yīn) 菡萏.(dàn) 牛棚.(pén ɡ) 攲.斜(jī)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祷告()嗅觉()罗摩衍那()并蒂()姊妹()莲蓬()菡萏()攲斜()荫蔽()徘徊()烦闷()【答案】nì dǎo xiù yǎn dì zǐ péng hàn dàn qī bì pái huái mèn【解析】区别下列字音:nì-y ì dǎo-zhù qī-y ī huái- hái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答案】(1)臭—嗅 (2)荫—阴 (3)篷—蓬【解析】注意形似字字形差异。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 B.攲斜(倾斜)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答案】A【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解析】(1)句式杂糅。
(2)前后矛盾。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第7课散文诗两首》一、填空题1.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______(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______(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______。
【答案】嗅;阴;蓬【解析】解答此题要靠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字形的积累.答案:臭-嗅;荫-阴篷-蓬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二、选择题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答案】D【解析】A.病句修改正确;B.病句修改正确;C.病句修改正确;D.本句属于句式杂糅,到底是“主要读者”还是“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语意不明,应该删去“的主要读者”.故选:D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句式杂糅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以采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有整体到局部的判断.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各种病因来分析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三、其他2.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______祷.告______嗅.觉______罗摩衍.那______并蒂.______姊.妹______莲蓬.______菡.萏______攲.斜______荫蔽.______徘.徊______烦闷.______【答案】nì;dǎo;xiù;yǎn;dì;zǐ;péng;hàn;qī;bì;pái;mèn【解析】答案:nìdǎo xiùyǎn dìzǐpéng hàn qībìpái huái mèn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结合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下面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