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23151教学文案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23151教学文案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23151教学文案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23151教学文案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23151

小数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印江县实验小学李锐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复习能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3、通过复习培养思维灵活性,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体现算法的个性化。

4、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整理、组织练习、归纳、练习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那么在这一单元里,你学到了什么呢?你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吗?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课件出示)

2、出示复习指导

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的自学,怎样自学呢?请自学指导来帮助我们。

【认真看课本86——97页的例题,重点看人物对话、公式和方框内的部分。边看书边动笔整理所学的知识,思考:(1)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2)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你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二)单元知识梳理

1、学生自主整理复习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吗?试一试。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整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同桌讨论

将整理的知识与同伴进行交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展示各同学们的整理结果,并组织自评和互评。(实物展台展示)对于学生呈现出来的好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介绍整理方法。

4、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2)注意:在计算中如果位数不够,就要用“0”来补足位数;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加数或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如果一个小数连续减两个小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小数的和,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即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1、开心吃水果(口算)

2.6+0.4= 5.8+2= 5-0.2=

0.48+0.29= 4.3-1.6= 3-2.3=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各题。

2.94+4.6+

3.4 9.17—3.87—2.13

6.52—5.39+

7.48 7.68+

8.67+4.32+6.33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练习中感受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通过用递等式计算比较得知:一般情况下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简便运算的根据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进行简算,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才能适用简便运算,体会四则运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齐心协力

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练习中感受小数加减与整数加减笔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其内在的本质,掌握计算的方法。(二)、变式练习

1、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和中括号。

3.7+

4.65—2.43 先减后加

25.47—12.53+6.78 先加后减

3.36+7.64—

4.98+2.02 先加后减

3.36+7.64—

4.98+2.02 7.64减4.98与2.02的和的差再与3.36相加

2、拔萝卜(见课件)

3、推算

(1)两个数的差是17.8,被减数增加8.2,减数增加12,差是()。

(2)两个数的差是17.8,被减数减少1.5,减数增加2,差是()。

【设计意图】通过此组变式练习,既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小明家和小英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道上,小明家距离学校752.6米,小英家离学校467.8米,那么小明家和小英家相距多少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寻找题目,让学生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小数的加减法的知识进行了整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94+4.6+

3.4 9.17—3.87—2.13

6.52—5.39+

7.48 7.68+

8.67+4.32+6.33

2、爸爸身高1.76米,小青身高1.41米,小青站在凳子上比爸爸高0.85米,你知道凳子有多高吗?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回顾整理,因为它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教师只在重点处给予点拨、补充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评价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表现的机会,积极的思维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教学中为

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评价、纠错。以达到会做、会讲,会表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由浅入深,既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又将所学的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还兼顾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度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差异生的知识生成。

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如:

(1)对知识的总结不够准确。

(2)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关注度不够。用班班通展示学生的作品会更全面,

同时也能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在以后的复习课中我将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做到真正的学数学,用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

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版本】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 【适用单元】第7单元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掌握Excel精髓──数据处理的入门,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章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Excel中公式的作用,学会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区域;了解公式的格式并学会正确输入公式,了解公式中的运算符和运算次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输入公式并快速填充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Excel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公式的使用、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4.难点:公式的使用;绝对引用符$的使用。 5.教学环境:微机教室 【教法设计】 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索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自主,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主动地去学习。合作,通过小组伙伴关系下相互汲取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索,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就刚刚度过的中秋佳节引入我们必吃的象征团圆的月饼,引

小学信息技术《电脑文件分类存(7)》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4 课电脑文件分类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新建文件夹及为文件夹命名,学会使用排序、移动、复制等操作技巧分类整理文件。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化、故事性的学习场景中,根据分类整理文件的需求,掌握文件整理的基本操作,了解文件夹分类整理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文件分类的意义,培养观察、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信息素 养的形成,培养有条理地规划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文件夹分类的意义,掌握文件夹命名的原则,并能熟练使用文件夹对文件 进行合理分类。 难点:建立文件夹,不同文件夹之间文件的移动、复制操作。 教学方法: 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教 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周末到了,好朋友小兔、小猴都邀请你去他们家做客,(师相机出示图片) 对比一下他们的房间,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小兔房间整洁小猴房间很乱 你能帮小猴整理一下吗? 生汇报: 把学习有关的放在一起、玩具放在一起等等 (师评价) 我们能把家中的生活物品归类存放,那电脑文件也能归类存放,现在我们一起学习《电脑文件分类存》(揭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引出电脑文件分类管理,从需求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任务驱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文件分类 任务二:文件夹新建 任务三:文件移动 1、任务一:整理文件,首先给文件夹分类 带着任务用归类的方法帮助老师整理电脑文件 提问:文件是按什么分类的?哪些文件归为一类? 生汇报: 师生总结:按照文件类型可分为图片、音频等。 (设计意图:学生积极想办法对文件进行分类,提出了许多分类的合理建议,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建立用文件夹分类整理文件的思维方式。) 2、按类别新建文件夹 我们给文件分好类了,以音乐文件为例,给音乐文件建一个“家”,见名知义,给“家” 起名叫图片。 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操作,教师边讲解操作步骤边演示,学生和老师同步操作音乐文件夹的建立。 提问:谁愿意帮老师再建一个音乐文件夹。 指名学生演示,遇到问题老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平台上演示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当学生选择“是”时,没有建成音乐文件夹;选择“否”时,建立了新建文件夹,从而产生了问题冲突,同一文件夹中不允许名字相同的文件夹存在。此环节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自己试着在桌面上建立音乐文件夹、图片文件夹。 3、任务三:文件移动 文件分类了,文件夹也建立了,接下来我们完成任务三:文件移动(将文件移动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以一个音乐文件为例,用拖动的方法移动文件,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操作,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师生共同操作把此文件移动到音乐文件夹中。 提问:你能来试着把一个音乐文件移动到音乐文件夹中吗? 生汇报演示。

《小书包》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 8、小书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三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亻”,竹字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媒体: 课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在听着《上学歌》的时候,请整理好桌面上的学习用品。我们一起走入本节课《小书包》。 二、学习生字 (一)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识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ūbāo chǐ zuòyè běn bǐ dāo kè zǎo xiào 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笔:音节:二拼音节。偏旁:竹字头。认识偏旁:竹字头“”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4、要记住 包字头

单人旁 竹字头 (三)读生字 1、带拼音朗读生字 2、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4、初读了课文。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生找一找课文有几句话。 2、你的宝贝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看课文 3、这些宝贝都是你的好朋友,你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爱护他们,不把他们弄脏,书包好书皮 8、老师总结:我们书包里的文具每天都陪着我们上学,我们要爱护他们保护它们,学会整理它们。可不要忘记叫它们陪我们上学。 四、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早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早”共有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书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书”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数据收集整理》精品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3、教学例2。 (1)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15 22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的第1、2、5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小书包》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小书包》第一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 1 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 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 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 ) 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 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3) 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3.师: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1 ) 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Excel是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当今信息化社会,各个领域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像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学生基本信息列表、工资表格的统计等。然而传统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Excel也就成为了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之一。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创建工作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众多数据的排序、筛选和运用常用函数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 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尝试、比较,体会自定义排序和筛选的功能;通过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Excel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根据数据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操作,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创新的能力,在任务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难点:函数的运用 处理依据:通过教师设置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各种知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四、学习者状态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应采取自主学习和互相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Excel作为一种数据处理软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的软件,操作性比较强,如果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趣数据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也会比较好。 五、教学方法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我采用了讲练结合法、提问和演示教学法,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量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在同一张数据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数据表分析数据了解事物特征、规律和本质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讲练结合,实践运用—→评价分析,归纳总结”三个环节。

(整理文件)教案

整理文件 【教学目标】 1.学会建立新文件夹。 2.能完成一个文件的复制、粘贴的操作。 3.掌握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4.养成合理存放、整理文件,定期整理文件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建立文件夹的重要作用及含义,能完成一个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粘贴、移动的操作,并养成定期对文件夹进行整理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机上用于练习的文件,文件夹。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理思路 师:这个周末我到小华家里去家访,我高高兴兴地去了。进门一看,我大吃一惊,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展示小华的房间(大屏幕展示课件。) 师:看到这儿,你想对小华说什么? 生:哎,你的房间怎么这么乱呀。

生:我来帮你整理吧。 师:你想怎么整理? 生:我会把故事书放到桌子上,把积木放回到盒子里,把玩具娃娃放到柜子上,把衣服叠好并放到衣橱里。(学生操作电脑将物品拖动到合适的位置。) 生:我还会把桌子、椅子摆整齐。(学生操作电脑将物品拖动到合适的位置。) 师:做得真棒!从这两个同学的做法上,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要把房间的物品摆放整齐。 生:应该把物品分类放,这样我们找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师:对。我们整理房间的时候要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今天,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帮我整理一个小房间,愿意吗? 生:愿意! (设计意图:此处教师通过帮小华整理房间的情景导入,表面上是让学生整理杂乱的房间,实际上是给学生输入了运用文件夹整理文件的思维方法,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方法勤操作 师:我的小房间就在电脑里,请看:(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打开“我的文档”,找到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并打开,里面有许多类型的文件)。( 师:这就是我在电脑上的小房间──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请大家参观参观! 师:参观了我在电脑上的小房间,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里面有好多文件呀!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书包教学设计

庆云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 年级一学科语文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主备人刘璐执教人邢俊香备课时间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三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亻”,竹字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 点认字和写字。 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板书设计 小书包 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转笔刀课本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我们的小书包?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小书包。我们去书包里看一看都有什么。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ūbāo chǐzuòyèběn bǐdāo kèzǎo xiào 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四、、观察辨析,学写“书、本” 1.出示“书、本”,学生观察,边书空边说说书写笔顺。 2.指导发现“书、本”两个字都是上紧下松,且竖都写在竖中线上,是关键笔画,要写得直。 3.教师范写“书”,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 4.教师范写“本”,学生书空,再临写。写一个就及时点评,指导。学生再写一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一)我们的小书包(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1、谁来看一看你们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2、学生拿出来给老师看。 3、老师板书: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二)我们的小书包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4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4个句号) 3、同学们齐读第一句话 (1)书包里,什么东西真不少呀?(宝贝) (2)你的宝贝是什么呢?我们继续看课文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你的宝贝是什么呢?(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2)你的宝贝听话吗?我们继续看课文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备课人:德阳市第一小学马小琴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

教学设计《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关注学生学习信息,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学生正确使用信息价值观的渗透。因此在本课设计中,笔者注重将操作结合实际应用,将操作形成技能。本课的设计理念围绕着“以学定教”的思想,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遵循“提出任务--探究合作,完成任务--综合运用,形成技能--评价讨论,深化意识”的思路。在整个课堂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学生自动自发地进行探究协作,完成任务,充分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而教师是整个任务的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和促进者。在此,笔者采用对“爸爸去哪儿2”里面的星爸萌娃进行搭配的任务为主线展开,通过问题的设置将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环节,每个任务环节中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再通过拓展任务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最后通过一个讨论来深化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借助“自我评价表”、“师生互评”,“作品展评”对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形成,基本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武马群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中最基础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必备的操作素质。鉴于本课内容较多,我将课程处理为两个课时。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资源管理器实现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创建、删除、移动等操作。 三学情分析 从中职生的学习特点上来看,他们对学习的耐心和持续度不够,学习差异性大,独立完成能力有限但喜欢与其他学生交流,喜欢动手操作但不喜欢枯燥的知识讲解。因此,在课程设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小书包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小书包 设计意图 书包是大班孩子最喜欢的用品之一,他们背上书包是那样的神气,做小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当一个小朋友背来了一个新异的书包都会引起孩子们的一番议论。抓住幼儿对书包的兴趣,利用这些形状、结构不同,色彩、图案各异的书包,引导幼儿将有关书包的零散经验进行归纳和提升,不仅有利于幼儿加深对书包的认识,更有利于幼儿观察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书包的结构和作用,区别书包的异同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3、敢于想象,大胆表现,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书包每人一个。 2、智、彩笔,每人一份。 过程建议 1、提问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上学必须带什么? 2、发现书包的不同特点。

(1)提问引发思考: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书包,你们的书包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 (2)分组讨论:互相观察、议论,发现书包的不同之处。 (3)集中交流:首先请一名幼儿代表小组发言,说说本组发现的书包不同之处,再请小朋友补充自己的发现。 (4)引导幼儿归纳书包在形状、结构、颜色、图案等方面的不同点。 3、发现书包的共同特点。 (1)提问引发思考:你们的书包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2)分组讨论:互相观察、思考、议论,发现书包的共同特点。 (3)集中交流:首先请一名幼儿代表小组发言,说说本组发现书包的相同之处,请其他幼儿补充自己的意见。 (4)引导幼儿归纳书包在结构和作用上的共同特点。 4、为幼儿设计一个最理想的书包。 (1)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首先肯定大家的书包都很美,有很大的作用,书包是小学生最亲密的朋友。然后提出书包也有不足之处,如背起来很重,收拾书包时时常会忘掉一些文具或书本。可让幼儿自己想像其他的不足。 提问:你们能不能为自己设计一个比现在的书包更方便更好

《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段整理 坂中中心校吴凤珠 设计理念: 在信息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领域,这足以说明它的教育价值。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参与,探究方法——优化思维,引导反思——实践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模式,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段是常用的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0~74 页。 教材解读: “数据的分段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内容。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本课时是初步数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把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 学情分析: 1 、已有基础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在一年级(上册)学会了分一分、数一数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分类用

符号记录信息,在三年级又学会了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到本单元的分段统计中来。这些可以迁移的“经验” ,为学生自主探索数据分段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2、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分段整理数据时,学生可能会出现遗漏、重复的现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4、结合统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分段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 每桌四张记录单,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在11月份将会举行什么重大的活动吗? 生:11月份在学校举办第十届体育艺术节。 师:为迎接第十届体育艺术节同学们会做哪些准备呢? (锻炼身体,宣传口号等) 师:为了迎接第十届体育艺术节,老师建议大家努力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老师想更清楚地了解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情况,从体育老师那里拿到了上周同学们立定跳远测验的成绩记录单。大家想了解一下

小学信息技术《整理文件》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整理文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整理文件》是《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8课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窗口操作、下载网上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新建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文件等文件管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分类管理文件夹中的文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文件的习惯,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感受文件管理的便捷。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下载文字、图片、音乐等文件之后,文件夹里的内容丰富而杂乱。对整理文件的需求很明显,因此有了学习整理文件的想法。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对“分类”的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这一课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教学,更是对“分类整理”概念的教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新建文件夹,能熟悉掌握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文件夹)的方法。 2.学会“回收站”的使用方法。 3.能根据需要整理文件(文件夹)。 4.在整理文件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分类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建文件夹、复制文件、移动文件、删除文件。

难点:分类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演示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收拾房间,感受整理 同学们,还记得你们的学习伙伴“小问号”吗?他的房间乱糟糟的,想请你帮他收拾一下。 你是如何整理的?房间经过整理后,不仅看上去整齐美观,而且能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养成善于整理的好习惯。 看到小问号桌上的计算机了吗?他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随着学习的深入,计算机中的文件越来越多了。你能帮助他整理下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整理房间,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机中的整理文件。 二、分门别类,理解整理 仔细观察小问号计算机中的文件,你想要如何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设计意图: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 师: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怎么统计?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们向选三好生那样进行唱票,有2人在黑板上记录,1人唱票,1人监督,其他同学可在纸上记录。要注意的是每个同学都要认真统计,不能出现错误,数据不准的话,还得重新唱票,那很麻烦。 师:你的办法很好。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 (2) 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你们都同意吗?好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中。 师:同学们看看表中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学生回答:陈小菲。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书上第3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学设计

《第四课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建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粘贴、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相关专业术语理解 起来难度大,虽然已经有第三课的知识做为本节教学的基础,但学生学起来可能还有很大难度。但是现在的学生已经很早地接解电子产和数码产品,操作能力相对以前的学生会强一些,因此,本节课要以“简说多做”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带动性,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也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 贯穿始终的依旧是“学以致用”的思想,遵从“简说多做”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做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

1、建立以自己的爱好为名称的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建有若干个文件。 2、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粘贴。 3、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 4、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 5、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文件和文件夹的使用习惯,明白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井井有条”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到。【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复制和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教学难点: 1、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粘贴、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玩游戏:比一比谁最快?(找卡片游戏) 师:同学们,通过这个游戏,你们知到了什么?

获胜者和输的学生各自发言,说说自己获胜和失败的原因。(学生讨论) 再以学生翻来覆去找作业和超市购物等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杂乱无章”和“井井有条”的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条理地安置东西能提高效率。教育学生:要养成好习惯,把自己的书本或生活用品放置地井井有条。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用的电脑是不是也像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超市呢?里面放着你所需要的各种东西,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里面的东西放置得有条理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些操作,来把我们电脑里的东西好好处理一下,以方便我们使用。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1.新建一个以自己喜好为名称的文件夹,并在里面放置几个文件;如:我爱听的音乐、我的照片、好看的电影等等。 2.自学课本13—16页,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和粘贴、移动、删除等操作。 3、交流学习成果。

小书包 课文解说以及教案

8 小书包 教材解析 本课由6 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早、书”等 5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可以将生字融入文具名称中进 行认读。借 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认读词语,朗读儿歌来正音。注意翘舌音“书、尺”,平舌音 “作、早”,前鼻音“本”。“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后缀时,读轻声,可引导学生回顾第7 课刚学过的“鸭子、杏子”等相关词语,巩固轻声读法。也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图说话,在说话中正音。 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76

(1)生活情境识记。如“书”,可引导学生回忆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等地方见过的书。“作业本”3 个生字,学生天天见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在哪里见 过这 3 个生字,指着认一认。(2)用熟字加偏 旁、加笔画的方法识记生字。笔:毛+ 竹字 头课:果+ 言字旁早:十+ 日字头本:木 + 一 结合“笔”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教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笔”是竹字头。 有些学生课外已认识了不少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认识的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校”和“作”。 笔,会意字。从竹,从聿。“ 笔” 是笔的本字,小篆像用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用竹制成的,故从竹。 (3)在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列举关联的词语,帮助理解字的意思。如: 笔:铅笔、毛笔、钢笔、笔袋、笔套尺: 直尺、卷尺、三角尺本:书本、作业 本、笔记本、课本 2. 写字。 本课要写的 5 个字,有 4 个独体字,1 个上下结构的字。4 个独体字里,有 2 个含有笔画撇和捺,但撇的写法不同。教学时要注意区别。 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 6 画,上下结构。 早 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 4 画,独体字。 书 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碰到横折。 4 画,独体字。 尺 “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2 画,独体字。 刀 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5 画,独体字。 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总述 单元内容简析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和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景,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分类的知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前后例题的联系。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编排结构 课时教学设计 例1 1课时 例2 1课时

)当教师说出一种颜 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举手,每人只能选一种 )初步认识统计表, 与教师合作完成统计表: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观察统计表,自由 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计算全班同学的人数:把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确定全班同学选择订做)学生讨论理解:某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代表全校学生最喜欢的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最 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1)最喜欢(跑步)运动 项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踢毽子)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跑步的比最喜欢跳绳的多(5)人。 (3)二年三班一共有(39)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最喜欢跳绳和最喜欢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9+6=15(人) 学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解决问 4.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1)最喜欢()的人最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