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女性产后心理状况是指女性在生完孩子后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产后心理状况不仅对产妇本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会对整个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产后心理状况的关注和研究至关重要。
产后心理状况通常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女性在产后身体、生活和角色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不适应和焦虑感。
在这种情况下,产妇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学会应对和调适自己的心态。
下面将从产后心理状况及常见问题的角度来谈一下女性产后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
一、产后心理状况1. 情绪波动产后女性由于生理和生活上的变化,会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
这种情绪波动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妇的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抚养。
情绪波动会让产妇感到疲惫、焦虑和无助,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抑郁情绪。
2. 焦虑产后女性会因为孩子的成长发育和自身状态的改变而感到焦虑。
对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产妇会感到不安和担心,生怕自己的疏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产后女性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外貌变化也会让她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3. 抑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它包括产后忧郁症和更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自责、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孩子的成长。
二、应对策略1. 寻求社会支持产妇应该主动寻找社会支持,包括寻求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和其他产妇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可以加入产后心理健康支持小组,从交流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2. 确立自信心产妇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做好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3. 学会调节情绪产妇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和乐观的态度。
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身心。
4.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产妇要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产后产妇心理疏导与支持产后是一个妇女生命中的重要阶段,但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压力较大的过程。
许多产妇在经历了怀孕、分娩和修复身体的过程后,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和问题。
因此,为产后产妇提供心理疏导与支持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探讨产后产妇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方法。
一、产后产妇的心理问题1.1 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自卑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阻碍了产妇的日常生活和母婴交流,对整个家庭的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1.2 产后焦虑症产后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产妇在面临新角色和新环境时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对宝宝安全的担忧、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未来的担心。
焦虑症也可能导致产后产妇的睡眠问题和食欲改变等身体症状。
1.3 自我身份认同困惑产后产妇在经历了身体和生活的巨大变化后,往往会产生对自我身份的困惑。
她们可能不再只是一个单身的女性或者妻子,而是一个母亲,这对她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
因此,产后产妇需要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新身份,解决身份认同的困惑。
二、产后产妇心理疏导与支持的方法2.1 专业心理咨询针对产后产妇的心理问题,专业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沟通和倾听,帮助产妇理解并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并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
2.2 家人和社会支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对产后产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人应该给予产妇鼓励、理解和支持,并帮助分担育儿任务。
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产后支持组织也可以为产后产妇提供交流、分享和互助的机会,帮助她们建立合理的期望和增强应对能力。
2.3 心理疏导课程和培训针对产后产妇的心理问题,一些医院和社区设有心理疏导课程和培训,旨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产后心理问题。
这些课程通常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调节等内容,通过学习和讨论,产妇可以获取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支持。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科技和观念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妇女的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虽然妇女和家庭对新生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新妈妈们仍难以避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将进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一、原因分析1.身体激素变化:妊娠期间,产妇体内激素分泌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促进产妇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增强,这会使得新妈妈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新生儿的需求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和抑郁。
2.自我形象的改变:产妇自我形象的改变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体重变化、妊娠纹等生理上的变化、乳房变大等,这些改变会使新妈妈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美丽的自我形象感到不安和担忧。
3.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压力:产后很多新妈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生活的改变和财务需求,社交现象的变化,家庭责任的分配,父母和岳父母的忙碌等。
4.孩子的责任:与孩子的责任也是新妈妈们产生僵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如母乳喂养、喂奶须时刻注意,每时每刻都要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这样的压力会使许多新婚妻子感到困惑和无力感。
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为了降低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首先需要为她们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或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积极倾听和理解产妇的情感和愿望,亲切地鼓励和安慰,并导入他们改变负面的思想和态度。
2.生理监控:在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时,医学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控。
对于有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妇女,需要盐饮食、多泡浴保持清洁,并保持精神放松状态。
3.家庭成员的支持:除了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照顾,家庭成员也应该提供产妇正面的支持,积极参与孩子的抚养工作。
家庭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参与孩子的照料活动,帮助新妈妈减轻日常的负担,使之摆脱孤独感和尴尬感。
总之,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会对新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焦虑抑郁情绪,医生、家庭和社会成员应该共同努力,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产后抑郁症患者比较起一般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些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会远远高于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并且这些患者也不会在疾病严重之后才会出现对生命的危害,往往是一开始就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
一、产后抑郁症的症状第一、产生焦虑产后抑郁症患者会经常因为害怕自己不懂照顾宝宝而感到焦虑,同时又担心自己宝宝的健康。
第二、经常失眠产后抑郁症患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经常辗转反侧睡不着。
第三、食欲不振产后抑郁症患者通常没有心情进食,但有时会透过暴饮暴食来宣泄自己的压力,不过过后又会因肥胖而感到内疚和不安。
第四、感到疲惫一般产后的女性都是会感到疲惫,但产后抑郁症患者会疲惫到认为自己有病。
第五、各种抑郁产后抑郁症患者会长时间感到情绪低落、愁苦及悲惨,早上或入夜时分情况会较为严重。
二、这些症状也要警惕当我们了解过以上五方面产后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之后,还要对以下能够被产后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人及时察觉出来的一些症状表现进行关注:1.孕妇生完孩子后脾气变得暴躁。
产后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对别人的儿女或自己的宝宝感到非常暴躁,而发泄对象通常是自己的伴侣。
2.孕妇生完孩子后开始变得焦躁。
产后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很多事情亦做得不好,但也没有动力去改善这些情况。
3.孕妇生完孩子后经常感到内疚。
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因为自己患病而增加家庭压力感到内疚,亦会因用负面情绪去观看事物而不断自责自己。
4.孕妇生完孩子后对很多东西失去兴趣。
产后抑郁症患者对以往享受的事情觉得不再有吸引,以往的兴趣亦变得无聊,特别是对性生活失去兴趣,进一步影响了夫妻双方的关系。
三、产后抑郁症的引发因素生理因素妇女从怀孕至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
有学者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相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对孕期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心理因素妊娠、分娩伴随着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变化,虽然大多数孕产妇适应良好,但也有个别孕产妇出现适应不良。
产后抑郁症不得不知的三大表现对于女人来讲,母亲这个角色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据有关数据显示,有16%的女性刚生完孩子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忧伤感,但是这样的感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消失,这就是在医学上所说的产后忧郁症。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你有产后抑郁症。
实际上,大多数的女性当孩子出生以后都会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是产后抑郁症的更为严重和持久的综合症。
但是有很多的产妇不愿意接受自己患了产后抑郁症的这个事实。
1.思想消极大多数产妇会有思想消极的情况,特别是在面对宝宝的时候,他们会考虑到养育孩子方面的问题,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还会抱怨,认为孩子和自己想想中的不一样。
此外,在产后,女性的身材大不如以前,会表现得非常的烦躁,认为自己的身材恢复不了有忧伤。
此时,家人和朋友要多鼓励一下产妇,给她们灌溉一些积极的人生态度。
2.感到孤独孤独是产后忧郁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
当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来探望的自己以及宝宝的时候,产妇会感到非常的恐惧和紧张。
会认为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宝宝的身上,没有人关心自己,从而心里感到孤独,从而变得孤僻。
此外,有被孤立的感觉也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产妇会变得不想面对外界的环境,总是自己待在房间里,他们变得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变得沉默。
这这个时候,家人和朋友就需要和产妇多聊天,陪产妇撒布,并对产妇给予足够多的重视。
3.无精打采部分女性在生完宝宝以后会变得没有精神。
每天都懒洋洋的,不想做任何的事情,即便是看到自己的宝宝也不会特别热情。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就是产妇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兴趣,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床上发呆,也不想带宝宝或者陪宝宝玩。
这个时候家人要多陪伴和谅解产妇,特别是自己的另一半,对产妇要有足够的耐心。
温馨提示:家人是预防和治疗女性产后抑郁症最好的良药。
女性产后不仅要注意自己心里的调节,其家人也应该多给产妇一些关心和照顾,才能彻底告别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一、引言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产科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产后抑郁症会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母婴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有数据显示,国内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20%。
本文旨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
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帮助产后抑郁症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其痛苦情绪,提高其对母子关系的信心和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二、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1.焦虑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因为胎儿和自身的安全感问题而感到不安。
常常想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对宝宝进行有效的照料工作。
同时,又因为害怕自己出现后遗症而感到恐慌。
这种恐慌和焦虑常常会影响母婴的健康。
2.自责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把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归咎于自己,自责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孩子,或者是没有好好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自责会使患者产生过度的自我压力,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
3.失落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沮丧和消沉,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和兴趣。
无法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常常因为自身的心理困扰而感到凄凉和失落。
三、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1.开展心理疏导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缓解产后焦虑和自责情绪。
同时,逐渐恢复其生活信心和生活乐趣。
2.重视社会支持重视社会支持,引导患者在社会中寻找心理依托,从而强化其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
帮助患者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思想,提高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3.合理运用药物疗法如果患者的症状过于严重,建议适当使用药物疗法。
但是需严格遵循医师的指导,并且在药物治疗期间要配合心理干预和行为治疗,增强患者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避免药物过度依赖和滥用。
四、结语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诊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措施,而心理护理则是心理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其心理负担,缓解其痛苦情绪,提高其对母子关系的信心和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健康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产后抑郁症的三种症状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情绪变化大
产后抑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具体表现为没精打采、心情郁闷、容易、爱流眼泪。
产后抑郁患者,总是觉得自己很空虚,很孤独,心情感到很沉闷。
有些症状比较轻的,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恢复正常没多久,又会陷入抑郁的怪圈。
产妇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绪和自身有关,切莫归咎于他人。
认知发生改变
产后抑郁的患者,对生活缺乏热情,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在处理事情上,反应迟钝。
碰到难题,就老往坏处想,对自己缺乏自信。
严重的患者,会觉得生活毫无乐趣和希望,甚至想自杀。
意志活动降低
产后抑郁的患者,意志活动会发生改变,做事很难专心致志。
心里很想交际,但又缺乏焦急的信心和勇气。
做事很被动,也很依赖他人,这也是一种不想负责任的表现。
这类患者老觉得精神很空虚,生活缺少乐趣。
产后抑郁的症状,主要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三种。
即情绪变化大、认知发生改变和意志活动降低。
如果女性朋友产后出现了上述症状的话,那么很可能与产后抑郁有关。
这时,就应该及时去咨询心理医生,这样才能让产妇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上述为大家介绍的是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清楚产后抑郁症的基本常识,并做好深入的防范,便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概率。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生产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和压抑等症状。
该病症在产妇中发生率较高,通常在分娩后的两周至半年内发病,这给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其发病率和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身体因素生产会对新妈妈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带来的疼痛和疲劳,可能引起新妈妈生理上的反应,产生体弱、贫血、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其情绪。
二、荷尔蒙因素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荷尔蒙,其中孕激素、孕酮等荷尔蒙可能对情绪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分娩后,孕激素和孕酮开始下降,而乳汁素等荷尔蒙则增加,这些荷尔蒙的变化可能对新妈妈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孕期和产后的身心变化、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期望等因素可能使新妈妈感到不安、不稳定和无法应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从而导致妊娠,少量的体力活动、和产后恢复的长期时间使得产妇接触的社会圈子变窄,人际交往不畅可能加重病情。
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因素。
例如,对育婴知识的缺乏、对孩子的照顾能力的不自信、对家庭的责任感等因素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诱因,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对产妇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高新妈妈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感。
一、关注产妇身体和情绪状态监测产妇身体的变化,包括血压、体温、血糖、贫血等指标,及时治疗身体不适;同时,向产妇关注她的情绪状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询问她的感受和经历。
二、加强家庭支持和关爱家庭成员要尽可能为产妇减轻生活、育儿上的负担,尤其是配偶需倾听与关心产妇的情绪和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
三、鼓励产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与同龄人交流的渠道,鼓励新妈妈多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消除负面情绪。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案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抑郁症。
长期的抑郁伴随着轻微的哭闹、乏力、抑郁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心情极为压抑,并且很郁闷,经常为生活中的琐事生气。
但他们认为周围的人是他们抑郁的原因。
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5%到25%之间。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欧洲为7.73%,亚洲为3.5-63.3%;中国上海产后一周患抑郁症的风险为10.08%,广州为27.37%。
这表明研究产后抑郁症的精神评估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1 临床表现1.1 病因物理因素。
孕妇分娩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
在怀孕期间,身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着增加,从而导致抑郁;分娩带来的疼痛和不适以及母亲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极大地影响了母亲的抑郁;心理因素。
性格因素与人际问题发生时的抑郁有关,外在行为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1.2 核心症状产后抑郁症主要涉及三种情绪波动:失去快乐、缺乏兴趣和抑郁。
具体如下:(1)幸福感丧失:该症状是指产后抑郁症女性难以体验日常生活的乐趣。
(2)缺乏兴趣:该症状表明这类群体不积极参与现场活动等活动。
有的患者虽然参加了这项活动,但可能并没有体会到这项活动的乐趣,他们常常认为生活没有意义,生活很悲观。
(3)抑郁症。
患者往往独自悲痛,难以控制自己的悲痛,逐渐变得冷漠和抑郁。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无助、绝望,做出极端的事情。
1.3 躯体症状群(1)减少夜病:产后抑郁症患者有周期性的疾病节律。
尤其是患者夜间病情减轻,孕吐加重时。
(2)精神不振:产后抑郁症患者普遍精神不振,长期嗜睡,生活不能自理。
(3)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研究表明,高达7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很多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失眠,早醒会增加患者的压力。
1.4 心理症状群(1)自杀念头:这是产后抑郁症女性的普遍想法,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
然而,很多患者并没有向家人或朋友清楚表达这样的想法,有些女性甚至否认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1. 引言1.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产妇个体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增加母婴感染和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家庭破裂和婴儿早期发育迟缓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干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维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产妇在生产后身心状态的剧烈变化,以及对新生命的责任感和焦虑感,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中。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会给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对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有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加强对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字数:265】1.2 相关研究现状当前,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试图探究其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产妇在孕期和产后易受到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家庭压力、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些研究还发现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对产妇本人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及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也积极探索护理干预方法,如产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这些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的线索,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产妇在孕期和产后会面临诸多身心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身体上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怀孕和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荷尔蒙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她们的情绪。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及护理措施
摘要
目的:通过对产后抑郁患者临床表现了解,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了解产后抑郁患者表现,进而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产后抑郁临床表现症状多样且持续时间长。
结论:产后的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
通常发生在分娩的数日或数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缓解症状、配合治疗、预防复发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状表现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最常的一种类型,一般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心里状况的影响,提高产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临床表现
(一)躯体症状
1、睡眠紊乱
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
早醒后,病人即陷入痛苦绝望之中。
2、食欲紊乱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约为70%左右。
3、精力下降
常在主观上感到精力不够,表现为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甚至需他人帮助料理日常生活。
4、昼重夜轻
病人的心境常有昼夜节律改变,即情绪在晨间加重。
病人一睁眼,就在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己。
在下午和晚间有所减轻。
(二)核心症状
1、情绪低落
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
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2、兴趣缺乏
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3、乐趣丧失
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三)心理症状
1、焦虑
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经常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
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2、自卑观念明显
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3、认知症状
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
4、多疑敏感
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
5、自杀观念和行为
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
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
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
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
二、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睡眠护理
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
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
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
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2、饮食护理
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2]。
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3、安全护理
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
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
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二)心理护理
1、倾听
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
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2、倾诉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
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
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3],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3、家庭干预
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
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
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丈夫应积极主动照顾婴儿,分担家务,关心妻子,对妻子给予同情、爱护、支持、谅解,避免争吵,且指导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体贴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树立产妇信心,使之感到自己在家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
三、小结
产后抑郁的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长,可持续数周。
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日或数周。
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
为了保障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各种临床表现,准确的评估他们的心理变化,尽早对抑郁的产妇进行相应护理干预,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社会及家庭环境,对产后抑郁症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致谢
在此次论文写作中谢谢老师第悉心指导,也感谢收集资料过程中给予我极大帮助同事们,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吴文清,祈剑云,刘利华,等.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6):421—424
[2] 邵小玲,董晓琪.200例住院患者营养问题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07,6(9):586—588
[3] 张翠红,陈佐明.住院抑郁患者团体治疗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83—184
[4] 冯文,卢晶梅,刘旭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研究.中国实用杂志,2007,23(7):48—50
[5]李福娟.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1):61-62.
[6]黄仙萍.对产后抑郁症相关问题的探讨.护理研究,2004,18(1):109-110.
[7]陈良英.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3.
[8]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9 242
[9]胡电,古航,洪新如,等产后抑郁患者孤啡肽水平初号测定.中国心里卫生杂志,2004,18(6):380
[10]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 191 .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