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视距空战的几个观点
- 格式:pdf
- 大小:280.49 KB
- 文档页数:5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针对空中编队作战的算法,其核
心思想是通过多机协同,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力。
该算法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成果,可有效应对现代高技术条件
下的空中战斗挑战。
算法流程如下:
1.目标识别与跟踪:通过雷达、光电等装备获取目标信息,实现目标
识别与跟踪。
2.目标分配:基于目标信息,对编队中的飞机进行目标分配,确保每
个飞机都有一个目标攻击。
3.路径规划:根据编队任务和目标分配结果,设定编队成员的任务及
路径,通过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使各成员飞机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配合作战。
4.指挥与控制:通过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把各成员飞机的控制信息
汇集到一个决策中心,进行指挥控制,实现多机协同行动。
5.战术规划:基于现有的信息,通过各种战术规划算法,制定作战方案,并指示各飞机执行任务。
6.执行与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执行效果,调整算法参数,
优化算法,提高作战效率。
该算法的优点包括:
1.提高作战效率,增强战斗力:通过多机协同,可实现高效率执行作
战任务,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2.减小人员伤亡和战斗损失:不仅提高了参战人员的生存几率,还可减小航空器损失,降低作战成本。
3.具有高灵活性: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该算法具备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作战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4.应对复杂环境:该算法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以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挑战。
超视距空战下空射诱饵弹协同接敌策略
张涛;于雷;周中良;孔庆春
【期刊名称】《弹箭与制导学报》
【年(卷),期】2014(034)001
【摘要】以战斗机携带空射诱饵弹(MALD)进行超视距一对一空战为背景,基于滚动时域控制思想对战斗机及MALD协同接敌策略进行研究.建立战斗机、MALD及目标机动模型;在综合分析MALD欺骗函数、载机优势函数及协同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协同接敌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滚动时域-粒子群算法的战斗机及MALD协同接敌方法,最后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利用MALD对目标进行欺骗,提高我方战斗机在空战过程中的生存性,提高对目标的攻击优势.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张涛;于雷;周中良;孔庆春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94831部队,福建武夷山354300;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710038;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72.42
【相关文献】
1.中距空战下战斗机使用诱饵弹协同攻击策略 [J], 张涛;于雷;周中良;孔庆春
2.隐身轰炸机挂载空射诱饵弹对地突防决策研究 [J], 胡阳光;肖明清;孔庆春;宋海方;高春庆
3.空射诱饵弹干扰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J], 胡阳光;肖明清;孔庆春;郭学玲
4.编队对地突防中的空射诱饵弹挂载策略研究 [J], 胡阳光;肖明清;孔庆春;高春庆
5.战斗机使用空射诱饵弹协同规避策略 [J], 张涛;周中良;于雷;隋永华;张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视距空战中目标机动意图评估
王利芳;李莉;聂志强
【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
【年(卷),期】2012(019)012
【摘要】在超视距空战中,为了正确评估目标机动意图,设计了一种目标机动意图评估算法.首先,将目标机动意图分为9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测量、估计的目标运动参数,从中提取目标特征参数;然后,进行目标威胁判断,评估目标的机动意图;最后,为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且易于工程应用.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王利芳;李莉;聂志强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9;中国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9;中国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
【相关文献】
1.基于战术意图的空中目标机动态势估计 [J], 王福军;梅卫;王春平;魏震生
2.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态势评估方法 [J], 方伟; 方君; 徐涛; 张兵强
3.基于战术攻击区的超视距空战态势评估方法 [J], 徐安;陈星;李战武;胡晓东
4.一种目标机动意图识别方法 [J], 刘志刚;张柯;李捷
5.一种目标机动意图识别方法 [J], 刘志刚;张柯;李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战斗机超视距空战隐身效能分析
赵全;黄俊
【期刊名称】《飞机设计》
【年(卷),期】2011(31)2
【摘要】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超视距空战逐步成为了现代与未来空战的主要战斗方式。
而隐身技术作为提高战斗机空战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正被各国所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影响图的兰彻斯特微分方程,对战斗机在超视距空战中的隐身效能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算例,计算了不同RCS下的战斗机超视距空战交换比,从而分析了战斗机RCS对战场走势的影响。
【总页数】5页(P9-12)
【关键词】隐身效能;兰彻斯特方程;影响图;空战交换比
【作者】赵全;黄俊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8;V221.7
【相关文献】
1.国外隐身战斗机超视距空战问题 [J], 高劲松;陈哨东
2.编队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 [J], 华玉光;徐浩军;唐铁军;刘凌
3.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敏捷性分析 [J], 裴云;侯铁旦;杨青山
4.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敏捷性分析 [J], 裴云;侯铁旦;杨青山
5.基于生存力分析的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 [J], 李义军;黄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一、问题背景超视距空战是现代战争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战斗形态,其中多架飞机组成编队,在高空进行空中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飞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无法直接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算法,使得多架飞机能够共同制定决策,提高编队的战斗能力。
二、算法设计和实现1.建立决策网络:根据飞机之间的战斗力和距离等因素,建立一个决策网络。
每个飞机作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边代表飞机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网络的训练和建立。
2.信息交换:每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获取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并将自身信息发送给周围飞机。
这样,所有飞机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集体决策:基于决策网络和信息交换,每个飞机都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决策结果。
根据自身的状态和战斗目标,飞机可以通过博弈论、最优化等方法,制定自己的决策方案。
4.决策更新:根据飞机自身的决策方案和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的决策结果。
这样,在飞行过程中,每个飞机可以不断地向周围飞机发送自身的动态信息和决策结果,实现多机之间的决策协同。
三、实验结果本算法在超视距空战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
实验设置了多个飞机编队进行空战任务,并使用了不同的决策算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的编队,在战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的决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编队的战斗能力、生存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讨论尽管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如何更好地利用决策网络进行决策更新等。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算法,结合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决策方法,提高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空战决策方法,可以提高飞机编队的战斗能力和合作能力。
该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超视距作战能力与歼-8B系列战机------徐真君(尾页附SL-5甲雷达模拟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歼-8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种双发歼击机。
使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超视距作战是歼-8飞机长期以来不懈的追求。
本文试图以围绕截击作战,超视距作战的发展对歼-8系列飞机的作战能力进行简单的梳理。
由于在歼-8家族中最重要,也是数量最多的分支为歼-8B系列飞机(为行文方便,本文将歼-8II原型机,歼-8II01批次与歼-8II02批次统称为歼-8B型机,208系列几型雷达统称为208雷达),本文将主要围绕其进行讨论。
1. 缺乏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歼-8B系列飞机的空战能力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空战中的使用情况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具有全天候,全向攻击能力,在实际空战中,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经历了一个渐渐成熟的过程。
第一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如PL-1)性能低下在此不做讨论,随后发展了第二代(如AIM-7D,E, PL-4),第三代(如AIM-7M,F,Aspide,PL-11,R-27系列导弹等)与第四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AIM-120系列,R-77,PL-12等)。
一般把距离10KM以上范围的空战称为超视距作战,采用武器大多为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越南战争中,美军在与越共的“米格”系列前线歼击机的空战中开始大量使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战果并不算理想,其原因包括敌我识别困难,导弹武器系统自身性能不够成熟可靠等原因。
1966年2月至1968年3月,美国使用的AIM-7C,D,E型导弹的命中率为9%。
在1972年5月至1973年1月,美共发射AIM-7E-2导弹216枚,击落米格机23架。
这里要注意的是,越战中的米格机缺乏完备的雷达警戒,电子干扰系统,战果多为偷袭所得。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战机被击落334架,AIM-7系列战果为7架敌机,AIM-9击落敌机38架,以色列谢里夫-2近距导弹战果为151架(在蛇-3以前,以色列格斗导弹就已经赢得了其应有的地位,台湾看战果辉煌,也买了谢里夫-2),其余为航炮的战果。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 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