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7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现代船舶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为船舶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以满足船舶的各种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构成、特点、应用场景及其发展趋势。
一、系统构成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主要由发电机、变压器、配电板、变频器、推进器等组成。
其中,发电机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则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配电板负责对电能进行分配和控制,变频器则将电源频率转换为推进器所需的频率,推进器则最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船舶前行。
二、系统特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能量利用率高:电力推进系统中的电动机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相比传统燃油发动机,能量利用率更高。
2、航行平稳:由于电力推进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来控制推进器,因此可以实现船舶的平稳航行,减少震动和噪音。
3、维护方便:电力推进系统的机械部件相对较少,因此维护相对简单,寿命也更长。
4、环保:由于电力推进系统使用的燃料是电力,因此不会产生废气和噪音,对环境更加友好。
三、应用场景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大型船舶、高速船和军舰中,电力推进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
例如,在大型油轮中,电力推进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油轮的平稳航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在高速船中,电力推进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航速和更好的舒适性;在军舰中,电力推进系统可以提高舰船的隐蔽性和作战能力。
四、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电力推进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1、智能控制:未来的电力推进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高效能源:未来的电力推进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例如采用更高效的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更先进的能量储存技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3、环保技术:未来的电力推进系统将更加注重环保,例如采用更环保的燃料电池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船舶电力推进技术
船舶电力推进技术是指使用电力驱动船舶推进系统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推进技术,电力推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音和更少的污染排放,因此在现代船舶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产生所需的电力。
2. 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船舶的螺旋桨旋转,产生推进力。
3. 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提供紧急电力供应或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电力。
4.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调节电力系统的运行,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优点包括:
1. 高效节能:电力推进系统可以实现高效节能,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和排放。
2. 噪音低:电力推进系统的运转噪音较低,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
3. 灵活性高:电力推进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输出功率,提高船舶的操纵灵活性。
4. 维护方便:电力推进系统的维护相对简单,可以减少
船舶的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缺点包括:
1. 初始成本高:电力推进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 技术要求高: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和维护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3. 受电网限制:电力推进系统的运行需要依赖电网供电,受到电网供电的限制。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综述报告张文超201221024017一、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发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发展缓慢,且大多数只应用在特种船舶上。
从20世纪80年代起,供电系统、推进电机和微电子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船舶电力推进装置打破了长期徘徊局面,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电力推进系统基本由机械原动机(柴油机、燃气轮机或核动力)构成,用以驱动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再为推进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动机可能是直流、交流同步电动机或交流感应电动机。
同传统的机械推进方式相比,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的船舶在经济性、振动噪声、船舶操纵、布置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点。
船舶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变电、拖动、推进、储能、监控和电力管理,是现行船舶平台的电力和动力两大系统发展的综合;它不是电力推进加自动电站的简单组合,而是从概念到方案、组成、配置、技术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未来的船舶带来一场革命。
二、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船舶电力推进装置一般由原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螺旋桨以及控制单元组成。
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带动推进电机,电机驱动螺旋桨,推动船舶航行。
因螺旋桨所需功率很大,一般需要设置两个单独的电站:推进电机电站和辅机电站,分别给推进电机和辅机供电。
目前的原动机一般使用高速或中高速的柴油机,推进装置一般有直流电力推进和交流电力推进两种。
目前世界上使用电力推进的船舶,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推进与其他发动机推进结合的混合推进;另一类是全电力推进,即使用一个电站供电给推进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
三、船舶电力推进方式的优缺点1.电力推进方式的优点(1)操纵灵活,机动性能好,靠离码头时可不需拖轮协助,有更好的经济性;(2)电力推进装置的操纵由驾驶台直接控制,应付紧急状态能力强,有利于提高安全。
(3)有很好的低速特性,恒功率特性,恒电流特性和陡转特性;(4)因省去了主机与螺旋桨之间的轴系以及舵,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可以增加船舶有效空间和有效载荷;(5)可采用中高速的非反转原动机,主机的选择有很大的灵活性;(6)原动机和螺旋桨系柔性连接,使得螺旋桨的转速不受原动机转速的限制,彼此都可以工作在最佳状态;(7)噪声小,震动小,废气NOx排放减少;(8)若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省去了长轴系,操舵装置和舵,可不设舵机房,也省去了bow throuster,减轻了设备的重量,增加了有效载荷。
科技成果——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技术简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是近年来在船舶行业兴起的一种新的推进技术,具有节能降耗、低噪音振动、提升舱室有效空间、操作灵活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工程、游船、海洋工程船、现代渔船等多种船型上非常适用,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船东接受并实际应用。
其系统包括了柴油发电机组、变压器、变频器、推进电动机等核心设备,之前只有国外少数几家企业具备其技术开发和产品供货能力。
技术开发单位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集成和自主核心设备供货的单位,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推进系统及变频器、推进电机、功率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系列化产品研制生产能力,并建立了产业化生产基地,是国内唯一通过CCS系列化产品型式认可的产品;同时还具备20MW以下核心设备的定制供货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低压690V/中压3300V,20MW及以下各类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集成能力,包括DFE、AFE、直流、混合等多种模式;低压690V、功率3MW以下,中压3300V、功率10MW以下船用变频器系列化产品;低压690V、功率3MW以下,中压3300V、功率10MW以下高、低速船用推进电动机系列化产品。
技术特点具有为船舶提供电力推进系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船用水冷变频器具有效率高、模块化、调速能力强等优点;推进电机具有功率因数高、效率高等优点;功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互动、系统兼容型强等优点。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适用范围挖泥船、游船、豪华邮轮、海洋工程船、科考船、渔船等多种电力推进船舶;海洋工程平台、生活平台等各类海工平台变频驱动领域。
专利状态授权专利10余项。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合作方式市场合作:与有行业资源或资金实力的相关单位开展市场合作,拓展自主知识产权电力推进系统的市场,为用户提供性价比高的电力推进系统及核心设备。
预期效益在船舶电力推进领域,目前国内越来越多船东接受和使用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属于典型的高技术含量装备,一般一船套系统价值都在千万元人民币左右,年产值可达数亿元,毛利润率在30%以上。
电力推进系统1引言传统的船舶推进方式利用柴油机带动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进,但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排放(尤其是对 NOX 与 SOX 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燃用低质燃油受到限制。
石油资源的短缺、燃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影响了船舶营运者的利益。
船舶制造商和船舶柴油机生产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营运中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电力推进作为船舶的新型推进动力,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外已经开发了多种类型的电力推进系统,并在多型船舶上应用。
国内在此领域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作为船舶主动力系统的电力推进系统,由于其高效率、高可靠性、高自动化以及低维护,正成为水面船舶青睐的主推进系统。
2电力推进系统组成电力推进系统一般由电站(柴油发电机组、配电盘、变压器)、变频器、推进电机变频异步电动机(驱动螺旋桨)、一般动力负载(辅助机械需要的电动机如各种泵)、螺旋桨、控制设备等其他负荷组成电力系统基本结构1.电站(柴油发电机组、配电盘、变压器)电站由柴油发电机组和一套主配电板组成。
在电力推进的船舶上,一般配置 2~3 台航行柴油发电机组,另加一台停泊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通常供电给一个 380V 或 690V 的低压电网,为船上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其他主要设备供电。
对电力需求量较大的特种工程船舶来说,电站的用电设备多、容量大,可能采用 3.3KV 中压电网,以降低电网传输电流,减小发电机体积。
2.变频器交流推进电机的控制或变速驱动依赖于变压变频技术。
交流推进电动机的调速主要采用变频调速,这就要求向交流电机供电的电源能够同时改变电压和频率。
目前常用的变频器有三种:同步变频器(交-交变频器)、循环变频器(交-直 -交变频器)和脉宽调制变频器。
间接变频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电网输入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再在变流电路中将直流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输出。
变频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频率变化范围大、功率因数高、谐波易于消除、可应用于各种大功率设备等优点。
船舶全电力推进系统工作特性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船舶的推进系统一直是海洋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航行效率的需求增强,全电力推进系统逐渐取代传统的燃油推进系统成为一种优势的船舶推进方式。
全电力推进系统通过将燃油机设置为发电机,利用电能实现整个船舶的推进和控制,不仅减少了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还具有运行稳定性更好、功率调节更精准的特点。
因此,对于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研究船舶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工作特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包括燃油机、发电机、电动机和推进器的模型建立、系统仿真和参数调优等。
3.全电力推进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实验验证,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检验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全电力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针对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能耗和运行稳定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措施,优化系统性能和效率。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建模、仿真、实验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建立全电力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燃油机、发电机、电动机和推进器的建模,建立仿真平台。
2. 仿真分析全电力推进系统在不同负载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功率传输效率。
3. 设计实验验证方案,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4. 分析实验结果,检验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5. 针对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能耗和运行稳定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措施。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研究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工作特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全电力推进系统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索,为全电力推进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2.建立全电力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系统仿真平台,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和功率传输效率。
3.通过实验验证和分析,检验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优势和新能源1. 引言舰船的电力推进系统是舰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舰船的性能和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舰船开始使用新能源作为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源。
本文将探讨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优势以及新能源在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2. 传统电力推进系统的优势传统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主要由燃料发动机和发电机组成。
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2.1 高效性传统电力推进系统采用燃料发动机进行发电,可以实现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同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以被回收利用,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2.2 稳定性传统电力推进系统通过燃料供应控制燃料发动机的运转,并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系统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并且在长时间航行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3 易于维护传统电力推进系统使用广泛,配件供应充足,维护和维修相对容易。
船舶设备工程师具备相关技能,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3. 新能源在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舰船开始采用新能源作为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能源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能源在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3.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常见的新能源,可以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舰船可以在船体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供电给电力推进系统。
太阳能的应用能够降低舰船的碳排放,减少航行对环境的影响。
3.2 风能利用风能进行舰船推进是一种传统但经济高效的方法。
船只可以配备风能发电机,通过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驱动舰船的电力推进系统。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3.3 潮汐能潮汐能是近年来新兴的能源形式,可以通过潮汐发电机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舰船可以在需要的地区利用潮汐能发电,应用于电力推进系统。
潮汐能的特点是稳定性高,可预测性强,适用于远洋航行的舰船。
4. 新能源在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中的益处和挑战4.1 益处使用新能源作为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能源源,具有以下益处:•增强环境可持续性:新能源的使用可以降低舰船的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Edited by 阳光的cxf 第一章
1. 电力推进系统的优缺点
P10
优点:
(1)机动性能好
(2)机舱小,布置灵活可增加船舶的载货载客能力
(3)推进效率高
(4)节能,有利于环保
(5)适合于特种船舶的应用
P47
优点:
(1)通过减少燃料消耗和维护费用减少生命周期成本,尤其是在负载变化大的地方
(2)增强了系统对单一故障的抵抗性,使优化原动机负载分配成为可能
(3)中高速柴油机重量轻
(4)占用空间少,甲板空间利用更加灵活
(5)推进器位置布置更加灵活
(6)更好的机动性
(7)更小的推进噪声和震动
缺点:
(1)初始投资增加
(2)原动机和推进器之间有额外的器件,增加了满负荷运行时的损耗
(3)新型设备需要不同的操作,维护策略
2. 不同推进方式船舶操纵性能对比
项目机械推进常规电力推进POD推进
回转直径120% 100% 75%
零航速回转180 度所需时间118% 100% 41%
全速回转180 度所需时间145% 100% 42%
全速到停止所需时间280% 100% 42%
零航速至全速所需时间210% 100% 90%
第二章
3. 电力推进系统类型
(1)可控硅整流器+直流电动机。
应用:船舶推进所应用的直流推进电机的容量,在2~3MW 之间。
优点:
1)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接近零
2)动态响应快
缺点:
1)转矩控制不精准
2)换向器易发生故障
3)谐波污染较大
4)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维护困难,效率低
(2)交流异步电动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模式。
应用:这种推进方式只适合于中、小功率船舶,或1000kW 以下的侧推装置,因为微软起动器目前还只有中、小功率的低压产品。
优点
1)几乎没有谐波污染
2)转矩稳定没有脉动
3)设计点运行效率高
缺点:
1)启动电流大
2)启动瞬间机械轴承受转矩大
3)功率因数低
4)功率及转矩动态响应慢
5)反转慢,制动距离长
6)变矩桨结构复杂,价格贵,可靠性差
7)变距桨液压控制系统复杂
(3)电流型变频器CSI (Current Source Inverter) + 交流同步电动机。
应用:10MW 以上容量的电力推进装置
优点:
1)启动电流小
2)价格便宜
3)控制方便,操作灵活
4)能匹配特大功率电机
缺点:
1)时间常数大,动态响应慢
2)电感重量和体积大
3)低速运行时,电流变频器将电流控制在零附近脉动,,输出转矩也脉动,给轴
系带来震动
(4)电压型变频器VSI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交流异步电动机。
在中小功率范围,包
括部分大功率的电压型变频器中
优点:
1)功率和转矩动态响应快
2)系统电源输出频率范围宽
3)启动平稳
4)功率因数高
5)低速功率损耗小
6)推进效率高
缺点:
1)价格贵
(5)交交变频器+交流同步电动机。
单个电力驱动系统的功率范围在2~30MW 之间。
优点:
1)启动平稳,启动电流逐渐增大
2)功率和转矩动态响应快
3)满负荷时效率高
4)不需要减速齿轮,直接驱动螺旋桨
5)性价比高
直流推进和交流推进对比
(1)直流电动机
优点:直流电机调速范围宽广平滑,过载启动和制动转矩大,逆转运行特性好,调速简单。
缺点: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存在功率极限和转速极限
(2)交流电动机
优点:输出功率大,极限转速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运行可靠。
第三章
4. 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
(1)发电系统
(2)配电系统
(3)变频系统
(4)推进器单元
5. 电力推进系统的组件
(1)电站组件
(2)配电板组件
(3)变压器组件
(4)谐波抑制器
(5)变频器组件
(6)检测控制组件
(7)电动机组件
(8)螺旋桨
第四章
6. 变频器性能比较
间接变频器(交-直-交)直接变频器(交-交)
换能形式两次换能,效率略低一次换能,效率较高
换流形式强迫换流或负载换流电源电压换流
元件数量较少,利用效率较高较多,利用效率较低
调频范围宽广、0-几倍电源频率较小、0-1/3 或1/2 电源频率
功率因数较高、>0.94 较低、<0.7
7. 电压型/电流型变频器共同点,不同点
共同点是都由整流和逆变两部分组成
不同点是电压型用电容缓冲无功功率,电流型用电感
第五章
8. 表格分析
(1)所用推进器类型五花八门
(2)大部分采用FPP,少部分采用CPP
(3)最大单机功率小于等于5500kW
(4)驱动形式多样,以虚拟24P 最多
9. 中压电力系统
当电站超过10MW ,采用中压发电机
一般可按所有发电机电流之和乘上8 倍估得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短路容量
中压电力系统绝大多数采用中性点高电阻接地方式
电压等级越高,系统功率越大
10. 中压变压器
(1)推进移相变压器:常用△/ △+Y 接线
(2)作业机械移相变压器/降压变压器:
(3)日用负载降压变压器:一般采用△/△接线;
(4)有些变压器的容量可能很大,甚至接近或超过单台发电机的容量;
(5)大容量变压器接通时的冲击电流会造成发电机过流脱扣或过大的电压跌落,一般用预充磁的方式来降低其冲击电流;
第六章
11.电力系统图分析
第七章
12. 中压配电板
(1)以分割封闭的结构组成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室和低压室而构成标准的每屏结
构;
(2)每屏只装一台断路器馈电一个用户
13. 动力定位/动力定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
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简称DP)是船舶或海上平台不借助于锚泊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实时计算,对船舶各主副推力器的推力进行分配,控制船舶推进螺旋桨和推力器产生适当的推力与力矩,以抵消海洋扰动力和力矩,减少船舶的横荡、纵荡和艏向角,保持船舶在海面某一位置的控制技术。
动力定位船舶是指该船舶或装置可以自动保持自己的位置,也就是通过推进器施加的力。
保持固定的位置或沿着预先设定的移动轨线移动。
动力定位系统是指对动力定位一条船舶所必须的全部装置.包括动力源系统、推进器系统、DP 控制系统。
14. 缩写汇总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不间断电源
DP: Dynamic Positioning 动力定位
IMO: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国际海事组织
DNV: DET NORSKEVERITAS 挪威船级社
NMD: Norwegian Maritime Directorate 挪威海事局
ROV: Remote Operated Vessels 遥控运动体
OSV: offshore support vessel 多任务近海支援船
PSV: platform supply vessel 平台供应船
FPP: fixed pitch propeller 定距桨
CPP: 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 变距桨
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可控硅整流器
MEPS: marine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DOL: direct on line 交流异步电动机+可调螺距螺旋桨模式
CSI: current source Inverter 电流型变频器
VSI: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电压型变频器
Podded propeller 吊舱式推进器
15. 动力定位系统
原理框图
环境因素:
风、浪、流
位置与艏
向指令
推力器船舶特性
控制器
位置测量系统
四个部分:
(1)测量系统
(2)控制系统
(3)推力系统
(4)动力系统
结构框图
16. 控制应用领域
(1)定点控制
水面船舶的定点控位包括纵向、横向、摇舷三个自由度的定位控制,通过控制器的
解算,发出控制指令使船舶在各自由度上保持在设定点附近。
(2)航迹控制
船舶复杂作业或航行过程中,往往需要沿着一条预定轨迹前进。
典型的应用是海洋
考察的区域目标搜索。
航迹控制需要人或上层控制机给定轨迹指令及速度指令,由
动力定位系统来控制船舶沿预定的轨迹前进,直到终点,在此过程中船的舶向允许
控制系统根据航行过程中的海洋环境的变化自行调整。
(3)循线控制
循线控制的功能与航迹控制的功能很相像,其主要差别在于动力定位系统控制船舶
沿预定的路线前进时,必须保持船舶的艏向与预定轨迹的航迹方向一致,不允许自
行调整船舶的艏向。
典型的应用是石油管线的铺设和检修。
(4)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主要用于自动目标跟踪,始终让被控船与目标保持固定的空间位置关系。
一般用于ROV (Remote Operated Vessels)工作母船,它能时刻跟踪作业潜器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