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4
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下图是三种类型的植物,独立完成下列问题:A B C (1)据图判定:图A的植物名称是 ,属于 植物。
图C代表的属于 植物。
(2)通过比较可知,结构最原始的是图 ;图 所示植物是古代重要的演变成煤的植物。
(3)图B起固定作用的是 ,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图B所示植物只能生活在 环境中。
(4)图C常通过 进行繁殖。
图C植物长得比较高大的原因是其根、茎、叶里都有 组织和 组织。
研学【我的疑惑】【重难点突破】李明学习了藻类植物的知识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绵是藻类植物,必须生活在水中吗?请你针对他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来探究一下。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水绵若干、培养皿、清水。
(3)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 、B,在A 中注 入2/3的___________, B 中_________ ,保持 __________ 。
两个培养皿并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②取一些比较长的水绵,一端放入A 的水中,另一端放在B 中。
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A 、B 培养皿中水绵生长的情况。
(4)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学结合上面所学知识点,完成拓展延伸。
结合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设置对照试验,解决重难点中的问题。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完成填空。
初中生物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前预习】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__________,也有多细胞的,如:___________;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海水中的常见的藻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藻类植物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化,它们用__________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___的陆地环境中,植株一般都很_________,通常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但是,茎中没有__________,叶中没有_________,根非常简单,被称为_________。
4、苔藓植物的叶往往只有_________,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两面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把苔藓植物当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___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_________。
它的根、茎、叶中有专门的____ _____。
6、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如蕨的嫩叶叫蕨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可供药用;_________是一种优质的绿肥和饲料.【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导学过程】任务一:学习藻类植物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请分析: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请阅读课本P72第二段回答。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学会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习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1、识别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结构上的进化特点。
四、知识梳理(一)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像池塘、湖泊、海洋等水域中都有藻类植物的分布。
2、形态结构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常见种类常见的藻类植物有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4、与人类的关系(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海带、紫菜等可食用。
(3)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在工业和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
(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像树干、墙壁的背阴处经常能见到苔藓。
2、形态结构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作用。
3、常见种类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等。
4、与人类的关系(1)苔藓植物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
(2)保持水土。
(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2、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3、常见种类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肾蕨、满江红、卷柏等。
4、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像蕨菜是一种美味的野菜。
(2)药用:许多蕨类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3)作为绿肥和饲料: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
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是不结种子的植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与农村生活较为贴近且知识点明确,知识内容相对较容易理解,农村生物教学资源丰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主性的构建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能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奥妙,体会它们的神奇和美丽,也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进行野外实地教学,安全是我们预先要考虑周全的问题。
针对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偏于胆小不善表述的特点,让他们尝试自己充当小老师上台讲述,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七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农村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还比较弱,教师要预先务设好一些人选,在没有人愿意主动当“小老师”的情况下,可采用提名推荐。
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问题的预设,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蕨类植物的药用了解较多,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作为农村中学如何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调动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改变生物学学习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作为一名农村生物教师要不断积极探讨和思考的课题。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1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对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不同绿色植物的理解。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植物。
教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三十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你愿意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让我们走近它们吧。
既然最后一种叫做种子植物,也就是说前三种是没有种子的植物,我们把藻类、苔藓和蕨类统称为非种子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三种绿色植物。
2、新课讲授(一)藻类植物课件展示“想一想,议一议”部分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当中的问题:鼓藻、栅藻、新月藻等这些形态奇怪的生物为什么属于植物呢?教师提示学生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学生回答: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没有。
这些生物都是绿色的,细胞中有叶绿体。
教师纠正:这些生物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具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素。
它们可以利用光能维持自身的营养需求,因此它们也是植物。
课件展示藻类植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按照细胞数量分: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课件展示不同的藻类植物。
教师: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是绿色的,也有的是褐色或紫红色的;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提问: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课件从四个方面展示: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海洋藻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目前可作食用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这三类植物的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进化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常见植物的名称,但对于植物的分类和不同类群植物的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生物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尝试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认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到绿色植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的学习。
本节既是学习绿色植物的开始,又为八年级学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及“生物的进化”奠定基础。
师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资料分析,获得观察、分析比较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获得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3.教学重、难点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三、学情分析通过对细胞的生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三者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却了解不多。
再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不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需进一步培养和改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直观的实物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教室,而是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样,在体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热爱生物学科。
四、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归纳总结法、启发引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器材,水绵、蕨类、苔藓植物实物,PPT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主要围绕着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三者。
初中生物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导学过程】任务一:学习藻类植物观察教材第72~73页的彩图,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精讲点拨】藻类植物的特征: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任务二:学习苔藓植物观察教材第72~73页的彩图,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精讲点拨】苔藓植物的特征: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殖方式:任务三:学习蕨类植物观察教材第76~77页的彩图,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3、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精讲点拨】蕨类植物的特征: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殖方式:【列表比较】【达标检测】1、将下列植物类群与其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蕨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2、古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现象,是______植物大量繁殖的原因。
古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句中,“苔”是指______ 植物。
由此可以判断,这段台阶一定处于________环境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而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_______植物。
3、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4、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植物界中的非种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本章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生物分类知识,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它们的进化趋势。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
3、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2——77完成练习)1、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_种。
可以分成四大类群、、和。
2、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海带等。
它们大都生活在___ __中,没有、、分化。
3、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 ___ 和。
但是茎中没有,叶中没有,根非常简单,称为。
因此,植株一般都很。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此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
4、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环境中,它有、和的分化。
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专门的。
大片植物灭绝后,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年代形成。
二、课堂助学1、预习展示:投影出示预习答案,学生交流讨论。
2、情境引入:播放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生物圈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大致可以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3、合作探究:探究一:藻类植物——结合图片、实物和已有生活经验,讨论。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藻类植物有的生活在,有的生活在。
(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见到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注意:颜色、有没有专门根茎叶等器官)(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藻类植物可以释放,是鱼类的,可以供人类和。
探究二:苔藓植物——结合图片、实物和已有生活经验,讨论。
(1)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么?苔藓植物一般具有 ___ 和。
但是茎中没有,叶中没有,根非常简单,称为。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1)识别不同种类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地位。
三、知识梳理(一)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1)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常见种类(1)单细胞藻类:如衣藻。
(2)多细胞藻类:如水绵、海带、紫菜等。
4、与人类的关系(1)释放氧气,可供人类和其他生物呼吸。
(2)可作为鱼类的饵料。
(3)有些藻类还可食用(如海带、紫菜),有些可药用(如鹧鸪菜)。
(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
2、形态结构(1)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为假根。
(2)植株矮小。
3、常见种类葫芦藓、墙藓等。
4、与人类的关系(1)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保持水土。
(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2、形态结构(1)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2)植株较高大。
3、常见种类肾蕨、满江红、卷柏等。
4、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如蕨菜。
(2)药用:如卷柏、贯众。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煤炭。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表格:|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常见种类|与人类关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二)合作探究1、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并讨论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2、为什么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从藻类植物到蕨类植物,植物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逐渐复杂和完善的?这说明了什么?(三)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A 肾蕨B 葫芦藓C 紫菜D 满江红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 有茎、叶和假根,无输导组织B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C 无根、茎、叶的分化D 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是()A 有了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B 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C 有了根,且茎、叶中有输导组织D 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四)拓展延伸1、了解当地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学习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绿色植物大约有______种。
孢子植物:包括植物、植物和植物
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植物和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有的生活在____中,有的生活在______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______的地方。
2.结构特点: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3.吸收营养: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和________,也能进行______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______作用的________。
4.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释放______;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人类________;可供人类________;可供____________等。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______环境中。
2.形态结构:植株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______和______的分化。
茎中没有______,叶中没有______,根非常简单,称为______。
3.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______细胞,
____________等有毒气体可以从______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__________________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环境中。
2.形态结构: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比较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______,用______进行繁殖。
3.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食用;______、贯众等可供药用;______可作绿肥和饲料;古代蕨类可形成煤。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师生总结
三、达标检测
1、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原因的是()
A.主要生活在水中B.可进行光合作用
C.无根、茎、叶的分化D.植物体都很小
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
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癣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
C.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江水、湖水中
D.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江水、湖水格外绿
3、人们常把一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栽在花盆里供观赏,我们应该把这些盆栽植物放在什么地方?()
A.阳光下,经常浇水
B.阳光下,保持干燥
C.背阴处,经常浇水
D.背阴处,保持干燥
4、苔藓植物假根的功能是()
A.吸收水分
B.吸收有机物
C.固着
D.吸收无机盐
5、肾蕨地面以上的部分是植物体的( )
A.茎和叶B.叶C.茎、叶、根D.叶、果实
6、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
A.远古时期的苔类B.远古时期的藻类
C.远古时期的蕨类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7、下列各类植物中,不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植物进化过程中,最初出现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
【参考答案】
二、1、答:养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回逐渐变绿。
2、答: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因此,也称为孢子植物
3、答:因为他们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4、答:苔藓植物无根,茎和叶中无输导组织,只能靠叶和茎吸收水和无机盐,因此不能生长的很高大。
5、答: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
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答:蕨类植物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有很多孢子;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1、C 2.C 3.C 4.C 5.B 6.C 7.B 8.D 9.A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