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5
寄畅园历史介绍
寄畅园是我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清代著名的苏州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原名“寄畅园西苑”。
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当时是康熙皇帝的御花园,曾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并更名为“寄畅园”。
全园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其最大特色是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有景无穷。
园中建筑布局紧凑,以亭台楼榭、假山池林点缀其间,显得自然而又富有情趣。
寄畅园自建成以来一直是苏州有名的游览胜地,其历史也十分悠久。
据记载,寄畅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
当时的主人陆树声曾任苏州知府。
后因家庭贫困而辞官回家后又在原宅院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恢复了原《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景观。
—— 1 —1 —。
文人园林“寄畅园”寄畅园是位于无锡的一座明代古园,面积约1公顷,经五百年兴衰变迁,兹园面貌未变,总体完好。
1988年被列为无锡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寄畅园的前身名“凤谷行窝”,是由北宋秦观十七世孙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创建的。
园在无锡旧城西郊惠山头茅峰下。
它西枕惠山,南邻惠山寺的中轴甬道,东连惠山古镇。
京杭大运河由市区向西经宝善桥、惠山浜至龙头下,上岸前行几步即至寄畅园。
东南角有孤峰突起的锡山,其山巅的龙光寺和七级浮屠是无锡城的标志,北面原是田野村舍。
秦金于明正德嘉靖年间(1510~1527年)购得惠山寺沤寓房僧舍旧址及屋后案墩、空地,并而为园,拟做晚年养老居所。
案墩是巡抚周忱于正统十年(1445年)视察惠山寺时(寺遭火灾)以为寺左缺青龙,不利风水,因命用毁殿瓦石聚土补之。
火烧后的寺庙废墟,疏松而有肥力,有利于植被的天然更新(借动物间接传播种子或风力吹送种子发育成林),时隔六十多年,幼苗已茁壮成长,蔚然成林,为造园难得的有利条件。
文人秦金看中了这些长得不错的松、柏、榉、朴、枫、杨、柳、槭之类,将是造园可用之材,并利用山麓四周的地形、环境挖池疏溪,引泉入园,筑台建亭,架桥开路,一年光景该园就粗粗建成了,名曰“凤谷行窝”。
“行窝”是指随意简朴的居所,秦金学宋代邵雍名其居所为“安乐窝”,是当时流行的称谓。
“凤”指学者的“儒宫”,“凤谷”是秦金对先祖的敬孝之心,因几代先祖都设馆授徒,教子学业,其父秦霖在胡埭家乡筑有凤山书屋,秦金就读过,即是从这里培育的雏凤。
先祖秦观的墓在龙山(惠山),龙凤呈祥,都是对应的祥灵,龙山凤谷,龙凤相依,龙潜凤飞,胡埭归山又名凤凰山,秦金又号凤山,涵义数层。
园成后作诗《筑凤谷行窝成》:“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
曲涧盘幽石,长松罥碧萝。
峰高看鸟度,径僻少人过。
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秦金一生忠君爱民,廉洁奉公,敬祖孝亲,简朴自律,虽官至一品,六十华诞时,亦不事铺张。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是一处集文化、艺术、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面积达300公顷。
园内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建筑,是南京市内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景区,也是南京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园内的“雨花台”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雨花英烈的铜像和雨花台革命历史陈列馆。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台每年的清明节和八月十三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此外,寄畅园还有着美丽的湖泊和山林。
园内的“秦淮八艳”是园内比较知名的景点之一,这里有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韵味。
另外,游客还可以在园内漫步,欣赏园内风景如画的景点,如“荷花池”、“翠竹林”、“长廊”等。
寄畅园还有着多个主题花园,例如荷花园、月季园、菊花园等,每到花季时节,园内的鲜花绽放,让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自然气息。
此外,园内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传统乐器表演、书法展览、绘画比赛等,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京的文化底蕴。
总之,寄畅园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不仅有着丰富的景点和植被,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无论是追溯历史,欣赏风景,还是放松身心,寄畅园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寄畅园的景点
寄畅园是一座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的古典园林,也是江南地区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寄畅园的主要景点:
1. 八音涧:寄畅园中的一条溪涧,长约30米,宽约1米,溪水潺潺,石峰叠砌,清冽幽深。
传说中水流击石发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声音,因而名为“八音涧”。
2. 七星桥:寄畅园内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八音涧上。
桥身由三块石条并成,全长约2米,宽约米。
3. 知鱼槛:寄畅园内的一处观鱼建筑,位于七星桥北侧,长约15米,宽约
3米。
游客可以在此观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4. 凌虚阁:寄畅园内的一座楼阁建筑,位于知鱼槛北侧。
凌虚阁高三层,长约12米,宽约8米,是园中的制高点。
游客可以登上凌虚阁,俯瞰整个寄
畅园的美景。
5. 嘉树堂:寄畅园内的一座建筑,位于凌虚阁西侧。
嘉树堂内种植着许多名贵的树木和花草,如桂花、玉兰、海棠等,环境幽雅清静。
6. 锦汇漪:寄畅园内的一处湖泊,长约60米,宽约20米。
锦汇漪湖水清
澈见底,四周景色如画,是园中的一大美景。
游客可以在湖边漫步或泛舟湖上,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7. 郁盘廊:寄畅园内的一条长廊,长约40米,宽约米。
郁盘廊曲折蜿蜒,横贯整个寄畅园,是园中的重要通道之一。
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园中的美景,并感受江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景点外,寄畅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门厅、法帖碑廊、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寄畅园这一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无锡寄畅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寄畅园注重以自然为基础的景观塑造。
园内山水环绕,水面辽阔,山势峻峭。
园内的山石、湖泊、小桥、流水等元素都是依照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布置,力求还原大自然的美景。
园内的山石取材广泛,有奇峰异石、古树名木等,使整个园区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其次,寄畅园注重以意境为核心的景观设计。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草树木等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和意境进行设计和布置的。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也是根据传统的意境进行塑造,有的象征着山水世界,有的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仙境。
花草树木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力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再次,寄畅园注重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打造。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园内漫步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使寄畅园更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最后,寄畅园注重以人文为主题的景观呈现。
园内有许多与人相关的景观和活动,如游船、垂钓、草坪休闲等。
这些景观和活动不仅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机会,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特点鲜明。
它以自然为基础,以意境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人文为主题,打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园林景区。
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文历史的底蕴,无论是游客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无锡寄畅园景点介绍无锡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后期园林式古典建筑。
它始建于南宋,历经宋、元、明、清,并在民国初年重修,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造。
它的总面积有3000多亩,以“寄畅园”为主体,由一大片翠竹林,一大片湖泊,一大片庭院构成,有长江、淮河、江海三大景观,以及精巧的琼楼、花林、喷泉、小桥流水等景观,整个园林非常漂亮。
无锡寄畅园景点颇多,如门楼、凤翔楼、湖心楼、碧海楼、新馆、春江楼、古堤、古树、古桥等,特别有凤翔楼和湖心楼,此两者为南宋建筑,也是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凤翔楼共有三层,楼身为石砌的建筑,四周有护城河,楼前广场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湖心楼为六层砖木结构,楼前湖上有石雕岛,古树参天,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还有很多古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梅花林,位于园内的湖心岛上,梅花林有300多株,每年2月将会盛开,满园素雅的梅花,醉人的芳香,让人不禁感叹其神奇之处,梅花林也成为了无锡寄畅园的一大特色。
无锡寄畅园还有一处独特的景点,那就是古堤。
古堤分为三段,每段有一条河,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河水清澈,草木苍翠,整条河道160多米,直径3米,河水深1.5米,两侧有石桥,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有水草,鱼儿游动,景色宜人。
无锡寄畅园的另一特色是喷泉。
园内有11座喷泉,位于池塘边,花园里,山坡上,景观广场上,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高达24米的“孤翁喷泉”,它位于园内中心位置,池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喷泉高度24米,犹如一支玉竿,排列成一个组合而成,灯光照明,晚间更是壮观。
无锡寄畅园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它历经千年变迁,经历了多次改造,古老的建筑,葱郁的植物,洁白的池塘和碧绿的湖泊,整个园林非常美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景点,也是一座特殊而又宁静的景点,值得一游。
寄畅园寄畅园又名秦园,位于惠山横街(原名“秦园街”,1954年拓宽后该现名),毗邻惠山寺,面积15亩。
明正德年间(1506—1520),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改作别业,名“凤骨行窝”。
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
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1445)。
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
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
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
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秦金逝世后,园子转给族孙秦梁,由其父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1506)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骨山庄”。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假山依惠山东麓山脉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声,园内大树参天,竹影婆婆,苍凉廓落,古朴清幽,经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山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各,属山麓别墅园林。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无疑是无锡一大名园。
如果从明代号称“五部尚书”的秦金开始建其雏形——“凤谷行窝”算起,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了。
500年来,寄畅园随着秦氏家族的兴衰,时建时毁、时荣时废、时分时合,历尽沧桑变故。
其情节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令人唏嘘,其中的传说也让人回味。
秦金的“凤谷行窝”规模不大,主要作个人的休憩之用,他的《成斋》诗云:“小结吾庐阅岁毕”,也就是说“凤谷行窝”只一年就建成了。
他死后,园归其侄儿秦瀚及子秦梁。
他们父子俩对该园也作过一番修建。
此后园又转至秦梁的侄儿秦耀的手中。
秦耀(1544-1604)字道明,号舜峰,二十七岁中进士,跨入仕途。
四十七岁上以巡抚身份到楚地视察,正逢当地大旱。
秦耀当机立断,开仓赈灾,使数十万人获救。
这件好事却被政敌利用,诬告秦耀贪污一万五千两库银,被打入了牢狱。
家人用巨款将他赎出,48岁时满怀冤屈回到无锡。
在这种情形下,他只好寄情于山水园林,倾注全部精力和才智,改造“凤谷行窝”。
【寄畅园导游词】寄畅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德胜门街道兴隆巷8号,是一座集园林、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江南园林。
园内建筑分布密集,种类繁多,有池塘、小桥、流水、落花、假山,景色优美,气氛恬静。
历史沿革寄畅园建造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最初叫做宣和公园。
在清朝末年,园内曾经被皇族购买为私家花园。
后来,它被一个民营企业家收购,改名为寄畅庭。
在1949年以后,该园成为一个公园,并正式更名为寄畅园。
园林景观寄畅园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除了仿古建筑群外,还有曲水流觞、花草树木、水池小桥,营造出了江南园林的传统氛围。
园内的古建筑群建筑风格独特,以洛阳建筑为主,巧妙融入了南北园林的元素。
如“小三义”是一组台阶阶梯式建筑,是园内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园内还有一座比较古老的石香亭,建于明朝时期。
游花草树木区游客在游览寄畅园时无论不论季节都能欣赏到不同的花和树。
春季有樱花和都是花开可以让人欣赏。
夏天有海棠花、荷花等,秋季有菊花、映山红,冬季有香樟、梅花,四季开花,香气四溢,让游客在花海中尽情享受五感的感知,回归自然。
游水景区寄畅园园内有两个泉池,分别是东泉池和西泉池。
其中东泉池原本是明代的一个“浴池”,现在是一个清澈见底带着幽深之味之池。
而西泉池则是园内最大的池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水景区,周围种植着参天大树,凉爽怡人,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水上景色,垂钓钓鱼,或者乘船漫游水上。
既是一种休闲娱乐,又是一种品味生活的体现。
特色文化寄畅园是一个具有南京特色的江南园林,同时也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园内展出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品,包括瓷器、陶器、书画、青铜器等。
这些文化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
寄畅园作为南京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论是审美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意义。
如果有机会,您不妨来一次寄畅园之旅。
闲话寄畅园寄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耀。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耀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寄畅园元朝时曾为僧舍,名“风谷行窝”,明朝时扩建。
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乃是仿寄畅园的建筑艺术。
寄畅园大门正对着惠山寺的香花桥,其门匾为乾隆皇帝亲笔所题。
穿过门厅后,是一个大天井,尽头一间敞厅,四壁挂满了名家字画。
从敞厅左转,又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庭院。
西侧一个小天井,一株老藤,一段曲廊,颇负江南园林的风味。
再过含贞斋左行,不远处,可见一巨大的由黄石堆砌的谷道,这就是叠山大师-张南恒与张轼的杰出代表作品,名闻遐迩的八音涧。
八音涧,西高东低,总长度约有36米,茂林在上,清泉下流,怪石嶙峋,变化丰富,堪称绝作。
出八音涧,眼前突然一亮,南北伸展的锦汇漪便在眼前。
锦汇漪宽仅三亩,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水面,其池水的北面,建有七星桥和廊桥,曲折幽深,令人难以猜测水流的去向。
除此之外,沿池还建有郁盘亭、知鱼槛、清响月洞、涵碧亭等等建筑,丰富的园景令水面显得分外得宽阔,极尽曲岸回沙的艺术效果。
寄畅园的西南段还有一方池水,旁侧耸立着一座太湖石峰,丈余高,这就是有名的美人石,其造型犹为栩栩如生,令游人不由得感叹园艺的构思奇巧。
凤谷行窝是从惠山寺日月池畔入园的第一个建筑。
寄畅园景点介绍
寄畅园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以园林景观为主
的旅游景点。
寄畅园占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是一片由山、水、花木、建筑构成的综合性景区。
寄畅园内有多个主题园区,包括水上乐园、冒险王国、生态园、亲子乐园等等。
其中,水上乐园是寄畅园的一大亮点,拥有多种水上设施和游乐项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冒险王国则是一座集冒险、探险、娱乐为一体的园区,里面有高空滑索、攀岩、蹦极等多种挑战性项目。
生态园则是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让游客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亲子乐园则是专门为家庭出游而设计,有各种亲子活动和游戏,让家庭成员之间更加亲密。
除了园区内多样化的游乐项目之外,寄畅园还有许多精美的景观和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水莲花”,这是一座仿照汉代水陆庙建造的景点,建筑风格优美,寓意深刻,是一座非常受欢迎的拍照胜地。
此外,寄畅园还有一座大型的生态水上剧场,每天都有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总的来说,寄畅园是一家集游乐、美景、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适合各种类型的游客前来游玩。
- 1 -。
寄畅园简介寄托在湖南岳阳市境内的“寄畅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园内有恬静的湖泊、蜿蜒的曲径、幽深的假山、精致的亭阁等景观,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与人文的灵魂。
作为岳阳市文化名片之一,寄畅园呈现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寄畅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初时为贡院官邸。
后经多代幸存,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湖南巡抚曹寅所持有,整修并扩建成园林,更名为“寄畅园”。
此后,寄畅园先后归属于清代的高宗、慈禧太后和民国的胡一鸣等巨贾富商。
如今,寄畅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游览寄畅园,别有一番乐趣。
首先,整个园林分为外园与内园两个部分。
外园为中轴线式的传统园林布局,长达千米的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便是半山亭和归心亭了。
半山亭建于早期园林规模扩建之后,如今已成为园林的重要标志之一,多次被中国画家、摄影家所描绘。
在桥上眺望,亭子隐在层层叠叠的树林中,静谧淡雅。
归心亭则位于半山亭之后,其名由来于“登高望远、回归天真”的寓意。
进入内园,宛若进入了一个缩小版的江南水乡。
园内的湖泊环绕,曲径通幽,让人感到宁静、宜人。
内园的重头戏是假山,它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之一,以其神奇绝伦、造型妙趣横生而引人入胜。
其中,太湖流水、天目山、巨舟等假山堪称寄畅园的代表之作。
假山之外,寄畅园还有别具一格的亭阁,如道观、兽舍亭等,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总体来说,寄畅园是一座道观文化、园林文化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寄畅园的历史内涵、园林特色和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品读和传承。
对于游客而言,在寄畅园之地,要注重品味和感触,更要了解和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无锡的一座著名园林。
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私家园林,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是对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1. 寄畅园的历史:寄畅园始建于明代,原名"南院"。
清代时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在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风格。
2. 寄畅园的布局:寄畅园的布局十分精致,园林分为三个部分:中园、东园和西园。
中园是园林的主体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景观。
东园和西园则是中园的延伸,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和层次感。
3. 寄畅园的建筑:寄畅园内的建筑主要有水榭、亭子、廊桥等,这些建筑都巧妙地融入了园林的景观中,使得园林的整体感更强。
4. 寄畅园的植物:寄畅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使得园林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园林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为园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寄畅园的文化价值:寄畅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植物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上就是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坐落在无锡市锡惠公园内该园取
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坐落在无锡市锡惠公园内,该园取王羲之《答
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
现在的面积为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
园景布
寄畅园属类型的园林现在的面积为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园景布
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
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
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漪”。
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园内的大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
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
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难怪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足见其眷爱赏识之情。
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寄
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寄
畅园而建。
游览推荐路线:
寄畅园门厅—凤谷行窝—秉礼堂—含贞斋—九狮台—八音涧—嘉树堂—沿锦汇漪—
先月榭—卧云堂—御碑亭—美人石—凌虚阁—郁盘廊—知鱼槛—七星桥—鹤步滩—
邻梵阁
山门凤谷行窝秉礼堂
含贞斋
九狮台八音涧
嘉树堂锦汇漪先月榭
卧云堂御碑亭美人石
凌虚阁
郁盘廊知鱼槛
七星桥鹤步滩邻梵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