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培养计划(未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培养计划(未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培养计划(未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培养计划(未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本表在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由博士生协助导师填写,一式两份,每份不得超过3页。博士生毕业时,一份报研究生院存学校档案;一份留存博士生个人档案。)

院、系:学习年限:

姓名:专业:

学号:研究方向:

入学时间:导师姓名:

一、指导小组成员

二、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精读、泛读一栏打勾)

三、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含知识结构、外语学习、社会实践等)

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信息宣传先进个人事迹 XXX女,现年XX岁,1992年9月参加工作,具体负责本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无论是自身学习、还是学校信息宣传工作,我都兢兢业业,勤于思考,任劳任怨,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关注时政动态、加强政治素质 一方面,我主动向学校领导请教,每每遇到不熟悉,不明白的地方,领导都会给我悉心解释、谆谆教诲,使得我对政策的理解,文件精神的把握上,有了很快的进步;另一方面,我通过网络,了解时政动态,浏览最新新闻。并收集整理,做成网络书签,以备日后访问。力求在政治觉悟上向党靠拢、思想上与时事维新。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二、发挥自身特长、锻炼专业技巧 利用课余时间和工作之余,我一方面浏览网页,从校内外的各种新闻网站上,学习他人新闻写作的技巧和章法,丰富自己,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学习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坚持锻炼文字录入速度,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 为了拍摄出好的信息照片,抓住精彩的瞬间,我借阅了大量的摄影书籍、杂志,浏览了大量的专门网站,从中学习理论知识,渐渐熟悉了摄影中的专业术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三、时时事事留心、捕捉瞬息事态 学校新闻是时时刻刻发生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必需有敏锐

的眼光和洞察力,必需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关注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同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常常拿着相机穿梭在运动场上,为比赛的同学们捕捉精彩的瞬间;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总有我忙碌的身影。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采集了珍贵的新闻材料;也常常到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装璜美丽的宿舍拍成图片,为其他同学做榜样…… 教育文化宣传工作,是我热爱的工作,我无怨于为其贡献我的青春。将点滴的瞬间凝结成永恒,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让真善美在校园里传播,是我工作的最大快乐,也带给我最大的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期回报领导、老师、学生对我的关心与信任,为校园的文化宣传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人大法学院推免复试名单(二)

人大法学院推免复试名单(二) 据目前报名统计,参加人大法学院推免(法学、非法学)复试名单如下: 人大法学院推免(法学、非法学)复试名单 人大法学院推免生专业人大法学院推免生姓名法律(法学)毕莹 法律(法学)陈珮 法律(法学)陈婷 法律(法学)陈玥 法律(法学)成越 法律(法学)迟毅洁 法律(法学)崔咪 法律(法学)邓灿 法律(法学)董博涵 法律(法学)杜立津 法律(法学)杜天宇 法律(法学)杜文婷 法律(法学)范明玉 法律(法学)冯文博 法律(法学)付安之 法律(法学)付冉冉 法律(法学)高雯 法律(法学)郭畅 法律(法学)赫欣 法律(法学)化赟 法律(法学)黄宇璐 法律(法学)蒋力 法律(法学)蒋丽 法律(法学)李碧霄 法律(法学)李佳 法律(法学)李君娥 法律(法学)李楠 法律(法学)李欣怡 法律(法学)李阳璕 法律(法学)李颐涵 法律(法学)林欣桦 法律(法学)刘婷 法律(法学)刘艳萍 法律(法学)刘煜

法律(法学)陆婷法律(法学)吕柏婷法律(法学)欧宇法律(法学)秦梓瀚法律(法学)任亚男法律(法学)沈伟法律(法学)史书一法律(法学)史雪情法律(法学)孙佳明法律(法学)田园法律(法学)童飞法律(法学)王沪欧法律(法学)王婧娟法律(法学)王丽丽法律(法学)王伶坤法律(法学)王秀淼法律(法学)王亚萌法律(法学)王渝法律(法学)吴茵法律(法学)夏丹丹法律(法学)夏沁方法律(法学)谢颖馨法律(法学)颜燚法律(法学)杨春白雪法律(法学)杨一树法律(法学)尤明月法律(法学)余大友法律(法学)余欣怡法律(法学)余宙航法律(法学)袁娜法律(法学)詹馥静法律(法学)张珊法律(法学)张亚光法律(法学)张亚楠法律(法学)赵晟法律(法学)郑皓元法律(法学)周江柳法律(法学)周锦

人大法硕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3级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非法学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法律硕士 (学习年限:全国统考非法律专业全日制3年,非全日制3-4 年)(学科门类:法学一级学科:法学) 二、培养目标 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79学分。必修课不少于3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0学分;社会实践12学分;学位论文8学分。 四、社会实践 没有法学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法律职业实务背景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务课程性质的必修环节,共四门实践课程,12学分,时间安排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其中法律实践课需在法院或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三个月。 五、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论文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学术报告等形式。因此,在论文选题上应避免进行单纯的宏观性或纯理论研究;应尽可能结合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研究当前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实际问题,要求论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并尽可能做到具有开创性或创新性。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年。附: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开课时间 1、必修课(不少于39学分)学分要求开课时间 ZRQC013法理学 3 学分第1 学期 (Jurisprudence) ZRQC0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 学分第1 学期 (Democracy and Legality Theory of China) ZRQC015刑法学 4 学分第 1 学期 (Criminal Law) ZRQC016中国法制史 2 学分第 1 学期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哲学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哲学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及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同时掌握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自然技术科学常识及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能够在教育研究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国家机关、企业等类单位里从事教学、研究、采编、策划、管理、宣传、公关、文秘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哲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哲学基础与哲学思维的基本能力。 ①掌握哲学学学科的基本视角和概念体系,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前景; ②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和素养; ③具有熟练的运用哲学思维去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2.灵活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具有初步的哲学研究能力; 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③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和整理归纳的能力,具备将哲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衔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了解和遵守行业基本规范。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文化修养; ②具有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③熟悉哲学研究的方式,理解并遵守论文和调研报告撰写中的学术规范和伦理规范。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①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开展基本的涉外交流与合作,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自信、灵活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演讲和文字撰写; ③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 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伦理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经典、西方哲学经典、现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原理、科学哲学导论、宗教哲学导论等。 四、学分 辅修专业总学分31学分; 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50学分

医院宣传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医院宣传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一、严于律己,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该同志坚持学习与理解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运用于工作实践,落实到党员管理、组织宣传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相关医学知识,熟悉医疗程序,掌握医疗科技新进展,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深入病区、急诊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他紧密结合医院管理实际,认真研究报刊杂志刊登的新闻稿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按报纸的版面、栏目要求有针对性地精心采写,大大提高了稿件的质量和发表率。 二、创新方法,做好医院宣传,推动中心工作深入开展 做为医院报刊的责任编辑,该同志与各科室通讯员密切联系,充分沟通,时刻关心医院工作的动态,努力挖掘医院新闻线索,迅速及时向社会展示医院发展的动向和取得的成果,反映各种热点、焦点问题,增进医患了解。一是找准重点,抓住一个早字。结合医院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迅速、及时地反映本单位在医疗技术、医院管理中的做出的成绩。二是反映热点,紧扣一个活字。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医务人员的思想动态,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呼声和愿望,敏锐地发现、捕捉医患之间反映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三是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在反映各类问题时,始终坚持实事,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力求准确.. .专

实在。四是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立足实际,及时挖掘医院管理中特而新的东西,写那些不同于其他单位的自身特点、优势和具有开创性的经验、成绩。 三、深入报道,树立精品意识,追求宣传工作最佳效益 该同志做为一名普通宣传干事,他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创造一流的宣传品牌,塑造医院一心为民、救死扶伤的良好形象。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闻写作知识和数码相机、电脑操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在干中练、在练中学,使自己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电脑文字编辑、排版等基本技能,极大提高了报道采写的时效和质量。近年来,共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通讯、消息等新闻稿件数百篇,编写各类简报26期、院报13期,涵盖医院工作各个环节、于细微处反映医院工作的全貌。为搞好医院宣传,该同志还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和沟通,通过利用多种新闻媒体来宣传医院的科研动态、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新服务,使群众及时了解医院医学的新进展,增加防病知识,获得就医信息,从而赢得医疗市场。 总之,作为一名医院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和宣传者,该同志不断强化新闻宣传意识,拓展宣传工作新手段,提升宣传工作新水平,使医院宣传工作更富于创造性,更贴近人心、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龙谦,男,汉族,共青团员,法学院2018级法学本科生,曾获师大学百名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自入学以来,他积极献血,在大学四年间献血量达19000cc之多,总量相当于3

人大法学院2015年外校推免生通过初选名单及说明

人大法学院2015年外校推免生通过初 选名单及说明 2014-7-2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5年接收外校推免生工作已于日前举行。按照工作安排,申请人网上报名时间,原计划截至2014年6月30日,因存在网络登录不畅等技术问题,故将报名截止时间推迟至2014年7月10日,评审材料和公布成绩时间依次顺延。 7月中旬我院组织各专业教师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根据本科学校及法学院声誉、学习成绩排名、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自述内容、推荐人情况、获奖情况等进行量化打分。每名申请人材料,由两名以上教师打分;成绩复核后,按平均分排名。 目前初选工作已经结束,依照参加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确定以下同学通过初选。通过初选的申请人还应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填报个人信息,通过研究生院审核者,即取得复试资格:复试时间及安排,请申请人及时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以及法学院招生栏目。 一、法学硕士 序号姓名材料评审分数 1 蔡昌盛96 2 宋璇96 3 李诗滢92 4 冯叶91 5 张惠婷90 6 王黛娜90 7 邵树杰90 8 何朔90 9 蒋棒90 10 童蔚89 11 仇思颖89 12 李梦哲89 13 戴飞扬89 14 苏晓东88 15 陈田成88 16 姜民真88 17 蔡金兰88 18 刘云舒87 19 黄陈晨87 20 郑梁仪87 21 张哲87 22 牟玺蓉87

23 葛明瑜87 24 谭晨86 25 廖子浩86 26 朱归壅85 27 徐丹85 28 夏晶晶85 29 刘怡达85 30 方芳85 31 白家美85 32 徐彤84 33 王秋丹84 34 刘赫喆84 35 李倩瑶84 36 江帆84 37 程柯焙84 38 王碧君84 39 孙东阳84 40 马骕骦84 41 公雪84 42 徐传蕾83 43 黄思彦83 44 陈仕梅83 45 徐欣欣83 46 黄桂基83 47 陈肇新83 48 杨杰82 49 许婉霞82 50 吴阳82 51 宁婧82 52 管宇钿82 53 谷佳琛82 54 戴玥82 55 陈柳冰82 56 贲驰82 57 庄诗岳82 58 吴一昊82 59 史蔚82 60 聂晓茜82 61 俞伟81 62 孙艺心81 63 康依媚81 64 黄欣晖81 65 范晓81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2 )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 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 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先秦两汉易学哲学 2. 易学史与易学哲学 3 易学与汉唐哲学 4 先秦儒学与哲学 5. 儒道思想比较研究 6. 宋明理学 7. 中国近现代哲学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学习年限为3-7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计2学分。

专业外语,计2学分 学位专业课,计3学分 第二外国语(英),计2学分。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必修。 前沿讲座,计5学分 (1)前沿讲座的形式: 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 (2)考核方式: 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选修课 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 第二外国语,2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补修课 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2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 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养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信息宣传先进个人事迹 XXX女,现年XX岁,1992年9月参加工作,具体负责本学校的信息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无论是自身学习、还是学校信息宣传工作,我都兢兢业业,勤于思考,任劳任怨,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关注时政动态、加强政治素质 一方面,我主动向学校领导请教,每每遇到不熟悉,不明白的地方,领导都会给我悉心解释、谆谆教诲,使得我对政策的理解,文件精神的把握上,有了很快的进步;另一方面,我通过网络,了解时政动态,浏览最新新闻。并收集整理,做成网络书签,以备日后访问。力求在政治觉悟上向党靠拢、思想上与时事维新。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二、发挥自(: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身特长、锻炼专业技巧 利用课余时间和工作之余,我一方面浏览网页,从校内外的各种新闻网站上,学习他人新闻写作的技巧和章法,丰富自己,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积极学习文字编辑软件的使用,坚持锻炼文字录入速度,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 为了拍摄出好的信息照片,抓住精彩的瞬间,我借阅了大量的摄影书

籍、杂志,浏览了大量的专门网站,从中学习理论知识,渐渐熟悉了摄影中的专业术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三、时时事事留心、捕捉瞬息事态 学校新闻是时时刻刻发生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必需有敏锐 的眼光和洞察力,必需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的工作重点就是关注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同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常常拿着相机穿梭在运动场上,为比赛的同学们捕捉精彩的瞬间;学校组织的大小活动总有我忙碌的身影。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采集了珍贵的新闻材料;也常常到学生宿舍中去,了解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装璜美丽的宿舍拍成图片,为其他同学做榜样…… 教育文化宣传工作,是我热爱的工作,我无怨于为其贡献我的青春。将点滴的瞬间凝结成永恒,记录下美好的时刻,让真善美在校园里传播,是我工作的最大快乐,也带给我最大的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期回报领导、老师、学生对我的关心与信任,为校园的文化宣传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二:20XX年度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20XX年度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事迹材料马庄乡中心校李春艳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帮助下,团结协作、努力进取。李春艳同志紧紧围绕、市、县教育局局确定的信息宣传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工作,突出“教育质量管理年”,不断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

信息宣传优秀工作者先进事迹

信息宣传优秀工作者先进事迹 一、立足本职,服务企业发展 信息宣传工作就是教育、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就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就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宣传工作,并委任专人负责,成立了以公司办公室为中心与基层通讯报道员为骨干的通讯报道网络,同时,完善了企业宣传制度,有力的确保了稿源。其次,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准确向各级主管部门、社会媒体报送有质量、有影响力的信息,传递员工正能量,全年撰写企业技术创新、改革发展、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新闻报道上百余篇,其中市级及市级以上报道十余篇,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树立了良好外部形象。 二、强化能力,提升宣传质量 “临渊见岻方知浅”,自从事宣传工作以来,先后接触不 少出色的宣传报道,深知宣传报道就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业务性强且涉及面广的工作,俗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必须内强素。一直以来,本人坚持“用学习促提升”的理念,坚持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练笔,在练笔中提高,努力把握学习时机,注重拓宽学习渠道,着力提高学习深度,力求让自己的眼界广一点,视野宽一点,思想深一点,笔锋尖一点,为

准确传播组织管理理念、宣传组织典型、报送组织工作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人坚持时政学习、关注行业动态信息,不断加强政治素养。利用休息时间浏览行业网站,在搜集到重要信息后及时进行链接分享,这在促进行业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学习了她人新闻写作的技巧与章法,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写作能力。20XX年以来,本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新闻宣传报道任务,并连续4年荣获X 系统优秀宣传员。同时,负责的《》报也获得广大干部职工的喜爱与认可。 其次,作为企业宣传工作者,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底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摄影技能。为了拍摄出好的信息照片,抓住精彩的瞬间,本人借阅了大量的摄影书籍、杂志,浏览了大量的专门网站,从中学习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多次参加合肥市安全生产协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摄影大赛,其中拍摄的《》、《》等作品先后获得第二、三名的好成绩。 三、因时制宜,丰富宣传窗口 为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与宣传的常态化,公司发生的大事均于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同时,根据企业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要,企业内刊《》每期开辟一个专栏进行信息宣传,设有“百日安全”、“制度学习”、“教育培训”等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招生人数分析

2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招生人数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 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统考各专业录取人数预测及竞争激烈程度分析最新参考统计数据

重要说明: ①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专业每年录取人数为15-20人,招生简章规定通过推荐免试方式录取,要求考生具有理工农医专业背景,培养地点为北京本部。但是每年通过保研方式招不满,故每年有一些从法学硕士统考生中调剂的名额。由于知识产权法学(应用)内保计划录取人数没有公布,而知识产权法学(应用)计划录取总数为15人,学校对其招生计划是全部通过推荐免试方式进行录取。因此,表中统计数据将内保实际录取人数(36人)多于内保计划录取人数(30人)的6人放入了知识产权法(应用)内保实际录取人数一栏。 ②考虑到内保计划录取人数(30人)与实际录取人数(36人)相差不大,且已经将多余的6人放入了内保实际录取人数的知识产权法(应用)一栏。因此,表中内保实际录取人数是按照学院内保计划录取人数进行统计。 ③内保和外保最终录取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保研资格、保研到

其他学校、出国、工作、身体原因等)最终会有部分不能正式入学,比如2012年公布的保研录取人数总计86人,但最终实际录取79人。因此,2013年保研录取人数虽然公布了89人,但是最终录取人数应当会少于89人。 ④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招生总规模基本稳定在165人左右,除去知识产权法(应用)每年招生的15-20人左右,非应用型从法学专业考生中录取的法学硕士人数为150人左右。表中2013年统考录取人数预测是根据每年的招生总数和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给出的相对准确的录取人数,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⑤法律硕士(法学)计划招生人数是60人,培养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生院,学费为20000元/年,学制2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计划招生人数180人,培养地点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本部,学费为20000元/年,学制3年。 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培养方案

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世界史(学科门类:历史学一级学科:世界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世界史学科专门人才。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世界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作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世纪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当代史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方法课不少于6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课不少于1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六、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论文形式:学术型论文。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PUM505 1学期(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PUP504 1学期(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PUP505 1学期(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3学分PUF500 1学期(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6学分) 人类学方法论3学分HAC702 1学期(Theory and Method of Anthropology) (从文化角度来研究人类历史,通过对社会、语言、民族、实物资料等方面的研究,认识和复原古代社会。

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发言材料

夯实基础扎实工作推动宣传信息工作不断提升 几年来,在上级单位有关处室的指导下,我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夯实基础,不断摸索宣传信息工作的方法、规律,信息写作质量和编撰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上报数量和被采用数量大幅度提高,在宣传文化政策、服务领导决策、展示单位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也积累了星星点点的体会。 一、学习业务技能,提示综合素质,夯实宣传信息工作基础 为做好宣传信息工作,在开展工作的同时,我加强了自身知识的积累和相关技能的掌握。首先,我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稿件阅读借鉴,订购杂志《咬文嚼字》认真学习,对领导修改过的稿件反复推敲,分析其他部门和兄弟市优秀稿件,逐步强化写作能力。其次,购买美工类书籍加强网站页面优化、杂志版面美化方面的学习,并在电脑上通过工具软件实践强化。再次,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与采风活动、和摄影爱好者交流以及参加业务培训等方式,积累摄影知识,并在演出、大型活动中实践摄影技能。最后,努力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时事政治,熟悉单位全盘业务,了解系统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 二、带好信息队伍,建好宣传载体,推动宣传信息工作不断提升 在日常宣传信息工作中,我主要开展四项工作:一是组建本系统信息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实行评比奖励制度,收集、组织编

写各类信息稿件,分头发布或报送上级部门;二是在各类演出、活动、专题会议中拍照、撰写宣传稿件、专题文章,并联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三是编发信息简报,平均一期20余条信息;四是与网络公司合作,设计、调整单位门户网站板块、页面布局,并负责网站内容的维护、更新。至今,共设计、大范围改版升级单位门户网站10次,编发200多期信息简报,每年发布、上报宣传信息千余条。 三、几点体会 开展宣传信息工作这几年,有三点体会:一是信息员要有责任心。宣传信息工作循环往复、枯燥无味,如何持续保持工作热情?我认为首先要有责任心,以对宣传信息工作高度负责的思想觉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及时、准确的宣传报道好单位工作,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做好上级部门的参谋助手和“千里眼、顺风耳”。二是信息员要有全局观。宣传信息工作要紧贴单位中心工作,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这就要求信息员平时要多做有心人,注意从会议、文件、媒体等多渠道了解把握全局性工作部署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加强学习研究,学会换位思考,用上级部门的眼光来发现信息、取舍信息、加工信息,不断提高信息报送水平。三是信息员要有敏锐性。要密切跟踪单位阶段性工作重点,把准上级部门关注点、兴奋点,把信息的视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善于抓住和发现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热点、难点,努力做到反映典型经验的信息有推广价值、反映工作思路的信息有借鉴意义、反映重要问题

人大法学院保研复试名单

人大法学院保研复试名单 人大法学院保研复试名单已经公布: 序号人大法学院保研生姓名本科学校 1白家美西北政法大学 2保雅坤南开大学 3鲍颖南京师范大学 4贲驰南京师范大学 5蔡昌盛华东政法大学 6蔡金兰西南财经大学 7蔡子祥中国政法大学 8曹颖人大 9常立人大 10陈仕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陈雅婷华中师范大学 12陈肇新西南政法大学 13成琳吉林大学 14程浩人大 15程虹舒郑州大学 16程柯焙南京师范大学 17程能中南大学 18仇思颖湖南大学 19崔佳琳中国政法大学 20戴飞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1董迎雪人大 22杜嘉能人大 23范晓西南政法大学 24方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5方扬人大 26丰硕中国政法大学 27冯叶南京师范大学 28高佳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9高郦梅武汉大学 30高蓉蓉中国政法大学 31公雪中国政法大学 32龚自力人大 33管宇钿中国政法大学 34洪倩雯人大

35胡晓庆人大 36扈艳西南政法大学37黄赤橙北京交通大学38黄文轩中国政法大学39黄欣晖中国政法大学40季冬梅中国政法大学41贾洁人大 42江珞伊北京师范大学43姜民真山东大学 44蒋礼人大 45康依媚西南政法大学46黎弘博中国政法大学47黎铧人大 48李鹤人大 49李梦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0李倩瑶中国政法大学51李勤峰人大 52李若蓝中国政法大学53李诗滢西南政法大学54李昕霞中国政法大学55连雨晴郑州大学 56梁嘉琪北京林业大学57林淡萍人大 58刘赫喆山东大学 59刘娇娇东北师范大学60刘洁郑州大学 61刘怡达武汉大学 62刘悦西北政法大学63柳长浩人大 64卢岩扬州大学 65马骕骦四川大学 66苗紫萱西南交通大学67聂晓茜南京师范大学68宁婧中山大学 69牛正浩人大 70彭昕电子科技大学71濮云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5-04-16 一、适用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 培养热爱祖国、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传播理念,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适应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5学分,社会实践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见“方案课程及学分要求”。 五、社会实践 学院与重要新闻单位、新媒体机构、政府和企业新闻传播部门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学生在读期间社会实践不少于6个月。 六、论文撰写 (一)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并均获得“合格”以上成绩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面向新闻传播业

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多种形式,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二)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进行硕士论文的开题。由当事人报告未来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理由、核心观点或社会实用价值、已有的学术或知识积淀。开题小组由三位以上的硕士导师组成,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三)学位论文的写作要遵循学术规范,遵守著作权法,治学严谨。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必修课(1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1学期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语言基础 3学分 1学期 (Foreign Language)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学分 1学期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s) (本课程讲授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经典研究个案,提升学生使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闻传播理论 2学分 2学期 (Theories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本课程讲授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学术思辨能力) 中外新闻传播史 2学分 1学期

北大本科培养方案 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位于燕园校区未名湖东北岸的人文学苑第二、第三号楼,南面是第一体育馆,西面和北面是朗润园,东面是经济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12年,191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一百多年来,已培养近10000名毕业生,具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张申府、朱自清、金岳霖、冯友兰、贺麟、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洪谦、王宪钧、牟宗三、顾颉刚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或求学。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这里因此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宗教学系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宗教学系。1982年哲学系设立本科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系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镇。两系实行联体运作,合并招生,共同培养。 两系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教师60人(教授37人、副教授20人、讲师2人,助理教授1人),科研、教学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8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哲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有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还有挂靠的12家研究中心以及《儒藏》编纂中心,在国际权威的QS 排名中,连续三年排在亚洲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名。 两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85人,在读双学位118人,在校硕士生162人,博士生247人。本科每年计划招生45人,其中半数以上是第一志愿入学,且多数学生在各省高考中名列前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学生有60-70%左右将会转入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主要集中在哲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其余本科生毕业以后直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就业。本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针,哲学系、宗教学系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

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2012年度新闻报道和信息工作 先进个人事迹简介 一、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思想意识中有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动机,能主动、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时事政治,有很高的民族尊严感、自豪感。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我热爱新闻宣传工作,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操守,有较高的新闻业务水平,从2011年起,负责中心动态宣传和信息上报等信息宣传工作。一直以来无论是信息宣传工作还是自身业务工作,我都兢兢业业,勤于思考,并始终以“**、**、**、**”的中心精神作为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思想政治上求“正”、业务水平上求“精”、服务质量上求“高”,团结协作,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较好的完成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各项任务,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能够及时、准确向各类区级以上媒体“*****”等报送有质量、有影响力的信息,传递**职工正能量,在中心领导及办公室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宣传工作,2012年共计录用31条信息,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新闻宣传报道任务,工作业绩突出 同时多次在会议、接待、外出培训、开展各项活动、参加各项比

赛时负责的拍照工作,努力将中心医务职工最好的一面用相机记录下来,用我们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来凝聚我们中心的团结力和自豪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新闻宣传的一员,就更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我始终认为,当好一名新闻宣传员,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工作实践,写不出象样的新闻宣传材料,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不好新闻宣传员。因此,我把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作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准则。我工作中积极向领导、同事请教,边学边干,狠抓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使自己的写作能力、业务知识得到较大提升。注重了解当前中心热点、特色工作,为及时反馈**动态奠定了基础。 在自己的人生格言“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做心”的激励下,一丝不苟,认真踏实,创新上进,认真开展宣传工作的态度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今后,我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新闻理论学习,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增加稿件数量,为提升中心及**医务人员美好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基础数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 2012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基础数学(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数学) 二、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2、掌握本学科领域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函数逼近论;复分析;几何分析;调和分析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 五、培养方式及主要培养环节学习进度要求 (一)培养方式 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主要培养环节的学习进度要求 课程学习时间一年,成绩考核合格后,第二学年进行博士学位候选人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公共课、方法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和先修课等五个类别设课,总学分不少于23分。公共课2门5学分,方法课不少于2门6学分,专业课不少于3门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门2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 (三)加强学风建设,严格自律,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严格自律,应当贯彻于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各个环节:在课程学习中踏实认真,刻苦努力,遵守课堂纪律;在课程考试中诚实认真,遵守考试纪律;在学术研究中严谨细致,不慕虚名,遵守学术规范;在论文写作和发表中不剽窃、不冒用他人研究成果,遵守学术道德,严格自律。 六、知识结构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注意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着重掌握专业方面理论和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跨学科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组成 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公共课为5学分;方法课不少于6学分;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先修课不少于2门。

人大劳经硕士培养方案

劳动人事学院 2010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劳动经济学 (学习年限2年)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 二、培养目标 培养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任务是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训练和培养解决中国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问题高水平的专家,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中国劳动经济以及相关领域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一 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 ● 研究方向二 劳动关系 ● 研究方向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研究方向四 失业与社会保险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必修课不少于26 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社会实践1学分。 注:必修课包括公共课、方法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和同等学力考取者应按规定完成2门本科阶段的先修课。 五、社会实践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的社会实践(调查)、业务实习等,计1学分。社会实践(调查)的时间与计划根据导师的要求和安排来确定。研究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六、论文撰写 学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计学分。硕士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有关的论文写作。硕士生修满学分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要和专业密切相关。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向教研室作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可以有学术论文、专题研究报告、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形式。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按计划进度独立完成,保证质量。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科研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介绍 中国哲学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与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 1. 博士生:(1)中国佛学; (2)儒家哲学;(3)宋明理学;(4)佛教伦理;(5)道家与道教哲学; (6)中国近现代哲学;(7)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史。 2. 硕士生:(1)先秦哲学;(2)儒佛道三教与中国哲学; (3)儒道与天人之学 (4)宋明理学研究; (5)中国近现代哲学;(4)佛教文化艺术。 师资力量:本学科有教授、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2名。其中,五十至六十岁之间的教授2名,四十多岁的教授4名。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6名博导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 科研水平:本专业以儒学、佛学、道家道教及三教关系研究为其特色。其中,中国佛学以及三教关系研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其科研、教学力量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名列前茅。多年来,由本专业的教师撰写的多种专著已经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必读参考书。赖永海教授的佛教研究、佛儒关系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洪修平教授的禅宗思想史研究、三教关系研究,徐小跃教授的老庄研究,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王月清教授的佛教伦理研究、先秦典籍研究,白欲晓教授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程恭让教授的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研究、沈文华副教授的道教研究,尚荣副教授的佛教文化艺术研究等,都在学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多年来,本学科点出版学术专著30余种,并且出版大型学术丛刊《禅学研究》一种。 近期科研项目:赖永海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重大项目“南京佛教通史”;洪修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佛教精华”;徐小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民间宗教与佛道二教关系研究”;李承贵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概念、问题、价值综合研究”。本学科点于2000年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了十一卷本《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出版了全球首部《中国佛教通史》(700万字),荣获中国政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等多个奖项。以上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和相关成果,把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招生对象 1. 博士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及应届硕士研究生。 2. 硕士生: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年限 1. 博士生:三年 2. 硕士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