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典故教育后世。如“前车之鉴”“一诺千金”“负荆请

罪”“三顾茅庐”“闻鸡起舞”“卧冰求鲤”“精忠报国”“孔融让梨”“邯郸学

步”“唇亡齿寒”等。

请以其中两三个成语典故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要善于借鉴

蓝天在潇洒和优雅,凭借了白云的闲逸;高山的崔嵬与雄浑,借助了山林的苍翠;大海的壮观与澎湃,亦吸取了海燕与风雨搏击的无畏。善于借鉴他人,补己之短,博取众长,方能脱颖而出,于黑暗中绽放华光,于寂寂中击响生命洪钟,成就自我的辉煌。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的长处优点,皆集取精华我们勇于借鉴,可使自己迅速壮大。我们应该如鲁迅先生所言“放出眼光,动用脑髓”,自己来“借”!

在学习上,我也经常借鉴前人的做法,所以家里买了好多的本子,为什么?当然是作笔记用的了,经常听别人说:“课前要预习,课上要做笔记,课后还需把笔记整理一遍”所以,光一门学科就需一两个本子,从早到晚,每天都埋着头整理笔记,可是,到了考试地带,学习不但没有长进,反倒还退步了,我搞不懂了,于是四处打听,上网寻求另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欣喜若狂的试用,可总是以失败告终,我想:难道借鉴对于学习毫无用武之地吗?

就当前几日的一堂政治课上,我才明白,借鉴是好事,但不能事事都借鉴,这样会失去自我本身的特点与潜智.

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自己的思想成分,因为每一个人自身的修养是不同的,他人成功的方法对自己来说未必是管用的.我们应当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来选择自己的路.必须时刻铭记着借鉴只是借用别人的东西来为自己挖掘道路的工具,这成功的道路还需自己来走过,走完.

善于借鉴他人,是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尤其是在科学探索中,善于对前人的成就总结借鉴更显得重要。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坦言:“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牛顿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探索的经验,在引基础上,经过自己辛勤的思索与探究,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宝库中一颗耀眼明珠,试想如果没有对先人的成功借鉴,牛顿怎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可见,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离不开对别人的借

鉴。

善于借鉴他人,是团队集体在竞争中取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相信大家不会忘记2002年发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一件令国人大为振奋的事情:百老汇街一座有77年历史的罗马风格建筑被命名为海尔大厦。这标志着海尔海外扩张战略的成功。可谁曾知道,当年的海尔学习借鉴了德国海尔的技术,将其全部消化吸收,于是才有了海尔今天的辉煌。借鉴他人,海尔集团在世界白色家电制造业中脱颖而出。

借鉴山的博大可以使我们厚重,借鉴水的坚韧可以使我们顽强,借鉴海的浩翰可以使我们宽厚,善于借鉴他人助你成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本题提供的材料都是和中国文化相关的成语典故。可根据成语的内容总结出相关的立意。“前车之鉴”讲的是要懂得吸取教训、借鉴经验,“一诺千金”讲的是人要讲诚信、守承诺,“负荆请罪”讲的是人要勇于认错,“三顾茅庐”讲的是要礼贤下士,重视人才,“闻鸡起舞”讲的是要勤奋刻苦,“卧冰求鲤”讲的是人要孝顺,“精忠报国”讲的是爱国思想,“孔融让梨”讲的是人要谦让,“邯郸学步”讲的是一味模仿会迷失自己,“唇亡齿寒”讲的是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命题要求以两三个典故为基础确定立意,可通过联想将几个成语典故相联系,如“前车之鉴”和“邯郸学步”相联系,可讨论借鉴;“闻鸡起舞”和“前车之鉴”相联系,可讨论成功的方法等。

参考如下:

善于借鉴

做人要守信

【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结束】

2017-2018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正文} 2017-2018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答题时长(分钟):120 分值:150分 第Ⅰ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查(每小题1.5分,共20小题, 满分 30 分) 1. 2.The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_________ to the new school. 3.We _________ to help you give up smoking. 4.The boys _________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both have golden hair and round faces. 5. 6.I want to apply for a _________ job as a waiter. 7.In an _________ world there would be no need for a police force. 8.I am very _________ to all those who took the trouble to write to me. 9. 10.He was seriously hurt and a doctor_________ an operation on him. 11.The black people were no longer bought and sold as slaves after the slave trade was _________. 12.The government is being widely _________ for failing to limit air pollution. home.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爱芬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 试题2015.5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ATP和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2.下列选项符合右图示含义的是() A.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3.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 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最弱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倍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 4.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都分布在3上 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 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 6.下列关于[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以及植物根的分生区细胞中

C.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D.光合作用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用于还原C3 7.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异养生物有关②都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③都属自养生物的营养方式④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有关生物体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体积的大小 B.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的效率越大 C.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细胞体积增大而增多 D.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只依赖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细胞内的色素逐渐减少 B.细胞分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0.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C.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11.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2.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只含一个DNA分子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成为两个染色体 C.一对染色体复制以后的结果是四条染色体 D.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染色体:DNA=2:1:2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 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将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到达位于O 点正下方的C 点。当滑块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且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已知OB 的距离为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 A .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滑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C .滑块经过B gL D .滑块经过C 2g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弹簧原长为L ,在A 点不离开斜面,则 sin 3( )sin c 3300os 0L k mg L ?≤-? ? 在C 点不离开斜面,则有 ( )cos30cos30cos30L k L mg -?≤?? 从A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夹角为α(范围为30°≤α≤90°);从B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β,则 2sin 30cos mg kx ma β?-= 可知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且减小,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从A 点滑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1cos302 p B mgL E mv ?+= 解得 2cos302 32 p p B E E v gL g m g L L m ?+=+=>选项C 正确; D .从A 点滑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 1cos302 P C L mg E mv '+=?

43 222 2 cos303 p p C gL E E L v g gL m m ' =+> + ? = 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A点以6m/s的速度滑上正沿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不计两转轮半径的大小),传送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8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3m/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2 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2s B.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 C.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J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8J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滑块先向右匀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ma μ= 解得 2 2m/s a g μ ==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01 0v at =- 解得 1 3s t=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1 06 3m9m8m 22 v x t L + ==?== > 物体向左匀加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仍为2 2m/s a=,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速度增大至2m/s v=时通过的位移 22 1 2 m1m 222 v x a === ?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描述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 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变化 D.“落汤螃蟹着红袍” 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四个反应(条件略,已配平),酸所体现的性质与其他三者明显不同的是( ) A.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B.Ag+2HNO3(浓)= AgNO3+NO2↑+H2O 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3Fe3O4+28HNO3(浓)= 9Fe(NO3)3+NO↑+14H2O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B.铁和稀盐酸反应: 2Fe + 6H+ =3H 2↑+ 2Fe 3+ C.氧化钠与水反应: O2-=H2O = 2OH-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2+=CO32 -=CaCO3↓ 4.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a+= Pb2+= SO42-= Cl-B.Mg2+= CO32-= Cl-= NO3- C.Mg2+= SO42-= K+、NH4+D.Ca2+= OH-= Ba2+= NH4+ 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1mol 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将0.5mo1·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6.某学生以铁丝和 Cl2=2Fe+3Cl2 2FeCl3)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精准解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部分 一、完形填空(一)(共 20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n our modern world, when something wears out, we throw it away and buy a new one. The ____1____ is tha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growing mountains of ____2____ because people are throwing out more rubbish than ever before. How did we ____3____ a throwaway society? First of all, it is now easier to ____4____ an object than to spend time and money to repair it. ____5____ modern 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able to produce products quickly and inexpensively. Products are plentiful and ____6____. Another cause is our ____7____ of disposable(一次性的)products. As ____8____ people,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____9____ to save time and make our lives easier. Companies _____10_____ thousands of different kinds of disposable products: paper plates, plastic cups, and tissues, to name a few. Our appetite(胃口)for new products also _____11_____ to the problem. We are _____12_____ buying new things. Advertisements persuade us that _____13_____ is better and that we will be happier with the latest products. The result is that we _____14_____ useful possessions to make room for new ones. All around the world, we can see the _____15_____ of this throwaway lifestyle. Mountains of rubbish just keep getting bigger. To _____16_____ the amount of rubbish and to protect the _____17_____, more governments are requiring people to recycle materials. _____18_____, this is not enough to solve our problem. Maybe there is another way out. We need to repair our possessions _____19_____ throwing them away. We also need to rethink cur attitudes about _____20_____. Repairing our possessions and changing our spending habits may be the best way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rubbish and take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1. A. key B. problem C. project D. reason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dǎī教诲. hǔī犄.角 jǐ干瘪.bīě B、称.呼chēng 召.唤zhào 迂.回yū撩.起līāo C、脊.骨 jí憎.厌zèng 卓.越 zhúo 慰藉.jìe D、睫.毛jí怪癖. pì敷.演 fú洞穴.xu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翔实沉缅逸事绣钝 B、锁碎耗废决择焦躁 C、脉搏笔杆寥廓恢弘 D、若大祟高激励磕拌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单靠报纸和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2)我将冷静地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3)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象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 (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A、偶尔检查不致祛除 B、偶尔检查不至驱除 C、偶然检点不致祛除 D.偶然检点不至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 ....,正适合出外踏青。 B、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C、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都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 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树一帜 ....的勇气。 D、何老师认为,在当今这个网络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信息 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看法可称是不易之论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C、在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中,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D、2004年4月14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投资者恐惧通货膨胀而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数最多的。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二、阅读与理解 (一)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完成回答。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不,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前一代——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他们用热汗和鲜血做出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却还远没有完成,你们当然会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呵呵,你们这一代将是怎样的光荣!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混浊的黄河将因你们的双手变得澄清,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将因你们的劳动变得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二) 回忆《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 ..而思矣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取之于.蓝(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李洋审核人:刘佳菊总分:90分2012.0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目的基因、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DNA、RNA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受体细胞 2.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使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3.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4.目前,科学家把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那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B.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6.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能在特殊位点切割DNA分子 B.同一种酶切割不同的DNA产生的黏性末端能够很好地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它能任意切割DNA,从而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D.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7.质粒作为“分子运输车”的条件是() ①能自我复制②双链环状DNA分子③有多个限制酶切点④有标记基因⑤真核细胞中没有A.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⑤ 8.右图中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④在DNA中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9.限制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及BglⅡ的辨识序列及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切割出来的DNA 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其末端互补序列是()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 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D.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10.下列DNA片段能够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的是() —GC G—GT——CTGCA GC——G —CG TGCAC——G CG——CTTAA ①②③④⑤⑥ A.①和⑤B.①和⑤、②和④ C.①和③D.①和③、④和⑥ 11.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步曲”的是() 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B.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提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提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12.提高农作物抗盐碱和抗干旱能力的目的基因是() A.抗除草剂基因B.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 C.抗冻蛋白基因D.Bt毒蛋白基因 13.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1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15.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 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物理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为10.00cm B.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 C.将蜡烛向左移动20cm,光屏上会成像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20cm 2.小刚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甲所示,他把10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 10min内消耗4g酒精,酒精的热值3.0×107J/kg,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1.8×103J/(kg·℃)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物质熔化时温度没有改变但内能增加了 B.从开始沸腾到实验结束物质所要吸收的热量为7.2×103J C.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2.7×103J/(kg℃) D.该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为30% 3.楼梯感应灯可由声控开关(有声响时开关闭合)和光控开关(光线较暗时开关闭合)共同控制,某同学设计并组装了一个楼梯感应灯电路,出现了以下异常情况:白天有声响时感应灯亮,无声响时感应灯不亮;晚上无论有无声响,感应灯都不亮.经检查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则下列电路中可能出现以上异常情况的是() A. B. C.

D. 4.如图甲,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已知小球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ν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且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从a至c 处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惯性不断减小 B.小球到达b处时,其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D.小球所受的重力始终大于弹簧产生的弹力 5.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是() A.丁丙乙甲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D.甲丙乙丁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一定要消耗机械能 D.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将一个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并保持水平。当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能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 B.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项目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是以流水为参考系 B.2019年10 月1日举行了国庆70周年大阅兵,阅兵队伍中的战士在训练正步时,可以把自己当成质点 C.平均速度v=△x △t,无论当△t多么小,该式都不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D.2019年12月2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实现了“一箭九星”,火箭竖直发射加速升空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与火箭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A、人在桥上走,是以地面做为参考系,桥流水不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故A正确; B、阅兵队伍中的战士在训练正步时,不可以把自己当成质点,否则没有肢体的动作,故 B错误; C、对于平均速度v=△x △t,当△t非常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当火箭竖直发射加速升空时,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推力大于与火箭的重力,不可能是 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4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矢量合成法则时,发现当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10N时,若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5.24N,则他预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1的大小可以取任意值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的大小可取大于零的所有值 【解答】解:合力大小为10N,一个分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3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F2的最小值为:F2min=10sin30°=5N 第1 页共18 页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N2 B.O2 C.CO2 D.SO2 2.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它属于 ①芳香族化合物②脂肪族化合物③有机羧酸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⑤芳香烃 A.③⑤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反应 4NH 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 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 =0.010 mol/(L·s) B.v(O2)=0.001 mol/(L·s) C.v(NO) =0.0010 mol/(L·s) D.v(H2O) =0.045 mol/(L·s) 4.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②氯化铵固体③铜④石墨⑤熔融NaOH ⑥稀硫酸⑦乙酸 A.⑤ B.①②⑥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D.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6.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 2(g)+CO2(g) △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7.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试剂M是盐酸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操作b只是过滤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 ⑤电解熔融MgCl2比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8.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 B.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C15H14O C.分子中含有羟基属于醇 D.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 9.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分子式为C5H12O 且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醋酸的电离平衡左移,且溶液中的c(H+)减小B.加热蒸干并灼烧硝酸铝溶液,最终得到的固体是Al(NO3)3 C.常温下,将 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 pH=4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12.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 不上的。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 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 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 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传世。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 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