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绪论共8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3 MB
- 文档页数:85
第一篇、绪论课程简介: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贝类学虾蟹养殖海参海胆养殖鱼类学贝类养殖鱼类养殖一动物的分界及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一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觉,估量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需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确实是分类学的任务。
林奈植物界 60年代原生生物界生物二界三界植物界显微镜应用动物界自然界动物界非生物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电镜应用原始有核界 Whittaker 原生生物界四界后生植物界五界真菌界后生动物界植物界动物界林奈时期,肉眼观看,二界系统。
19世纪60年代,显微镜应用,霍格.赫克尔将原生动物另立一界,三界系统。
电镜发明,提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考柏兰(Copeland)又将原核生物另立一界,四界系统。
随着电镜技术的完善和普遍应用和生化知识的积存,1969年惠特克(Whittaker)又依照细胞的结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
这一系统慢慢被普遍应用。
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时期和多细胞生物时期的三个分支原核生物——细胞的低级时期原生生物——真核生物的单细胞时期真核多细胞时期植物(自养)真菌(腐生)动物(异养)但五界系统并无反映诞生命的最初时期—非细胞时期。
我国闻名昆虫学家陈世壤提出3个总界和六界系统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二动物学的发生进展简史动物学的知识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积存起来的。
狩猎――饲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建动物分类系统(唯物论的基础)16世纪,文艺振兴后,动物分类、解剖学方面高作纷纷问世。
17世纪,显微镜发明,推动了对微观结构的熟悉,组织学、胚胎学、原生动物学取得进展。
18世纪,林奈创建了动物分类系统,提出种的概念,且以为种是神制造的。
法国拉马克反对林奈的观点,提出物种进化的思想,“用进废退”及“取得性遗传”是他的闻名论点。
(完整版)《⽔产养殖概论》课程电⼦版.doc《⽔产养殖概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12690课程中⽂名称:⽔产养殖概论课程英⽂名称:Fisheries Summary课程类型:学科选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36 课外学时:0学分: 2适⽤专业:⽣物科学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开课院系:⽣命科学学院⼆、课程性质和任务《⽔产养殖概论》为⽣物科学专业的⼀门选修课,其任务是介绍重要⽔产经济动植物的⽣物学特性、育种⽅法、繁育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使学⽣掌握⽔产动植物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产过程。
三、课程教学⽬标1.结合⽣物科学的学科特点,系统地讲解⽔产动植物的⼏种主要育种⽅法,使学⽣能够理解各种⽅法的操作原理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运⽤⾃如。
2.介绍主要⽔产动植物的⼀些⽣物学特性,使学⽣了解⾃然和养殖条件下动植物的习性(包括温度、光照、饵料、繁殖等)变化。
3.重点讲授各种经济⽔产动植物的繁育机理和苗种⽣产⽅法,使学⽣对苗种繁育过程的各项操作和硬件设施要求有所明晰。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了解⽔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成就及我国⽔产养殖的⾃然资源条件。
掌握⽔产养殖的重要养殖品种。
(⼆)⽔产养殖动物育种了解国内外⽔产动物育种的进展。
掌握⽔产动物育种中选择、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法,雌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性别控制、细胞融合与核移植、转基因、种质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应⽤技术。
(三)主要养殖鱼类的⽣物学与⼈⼯繁殖了解鱼类养殖的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物学、⼈⼯繁殖理论与技术、苗种培育和养成的理论和技术。
(四)经济甲壳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虾蟹类增殖、活运、保鲜及加⼯的⼀般技术。
掌握甲壳动物的⽣物学特征,甲壳动物的分类知识。
另⼀⽅⾯重点掌握⼗⾜类经济虾蟹的基础⽣物学,虾蟹类育苗与养成的原理与通⽤技术,虾蟹类的增殖、活运与加⼯等技术。
(五)经济贝类的繁殖与养殖了解国内外贝类增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观赏水生生物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如果按生物的分类地位分,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观赏性水生植物,如各种观赏水草2、观赏性水生无脊椎动物,如珊瑚、海葵及各种观赏性虾、蟹3、观赏鱼4、观赏性水生物爬行动物,如各种观赏龟5、观赏性水生哺乳动物,如鲸、豚等。
而观赏鱼根据水温的生态幅的情况,可分为:1、冷水性观赏鱼,如白斑狗鱼2、广温性观赏鱼,如金鱼、锦鲤等。
3、热带观赏鱼依据产业或市场,进行通俗地分类,往往分作:1、金鱼2、锦鲤3、热带淡水鱼4、热带海水鱼(主要为珊瑚礁鱼类)5、原生观赏鱼(或称土著观赏鱼)原生观赏鱼,就我国而言,往往是指除去金鱼、锦鲤之外,具有观赏性、观赏潜力的鱼类。
1、金鱼的主要种类金鱼主要有文种金鱼、龙种金鱼、蛋种金鱼及草种金鱼四类,文种金鱼代表品种为帽子金鱼和珍珠金鱼。
龙种金鱼又称龙睛,体短,头平而宽,眼球发达,凸出于眼眶外,鳞片圆、大,胸鳍呈三角形,背鳍高耸,臀鳍和尾鳍成双伸长,且尾鳍有四叶。
自古以来,龙种就被认为是正宗的金鱼。
蛋种金鱼又称蛋金,其主要特征是体呈蛋圆形,无背鳍,主要类型有红水泡、紫水泡、黄水泡、蓝水泡等。
草种金鱼又称草金,是比较原始的金鱼,主要类型有红鲫鱼、红白鲫鱼,尾鳍类型有燕尾和普通尾两类。
2、金鱼头形变异有平头形、高头形、狮头形、虎头形。
金鱼的眼睛形状有正常眼、龙睛、望天眼、水泡眼;金鱼的尾鳍长尾、短尾、燕尾、蝶尾锦鲤13个品系中最著名的是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
鳉形目热带观赏鱼主要分花鳉科和鳉科,前者的代表性品种有孔雀鱼、剑尾鱼、月光鱼、玛丽鱼等,后者的代表性品种是一些卵生鳉鱼。
鲈形目有24个亚目,151科,其中属于慈鲷科(丽鱼科)、斗鱼科的观赏鱼占绝大多数,慈鲷科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和非洲,两地的慈鲷科鱼类对水质要求差别很大,但在繁殖行为上有很多共同之处,通常都是自行配对;产粘性卵;有明显的护卵、护幼行为。
南美慈鲷代表性品种有七彩神仙、神仙鱼。
斗鱼科观赏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褶鳃,当水中缺氧时,可游到水面用褶鳃吞咽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因水中缺氧而窒息死亡。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2、课程英文名称:Culture and Management of Ornamental Fish Lab3、课程编号:0217234、课程类别:专业课(专业理论课)5、课程性质:选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和民族本科7、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8、开课学期:第五或第七学期9、学时:总学时30(理论课30学时)10、学分:1.5学分二、课程教育目标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又称观赏渔业)是欧美和亚洲很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位置。
为了适应水产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发展观赏渔业对人才的需求,特此在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开设《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正确了解中国及其国际上水生观赏动物的种类,著名的几个水生观赏动物种类;掌握主要几种水生观赏动物的养殖技术;及时了解、分析和消化水生观赏动物新品种的养殖新理论和养殖新技术;并具有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1)教学要求水生观赏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重点掌握金鱼、锦鲤、热带观赏鱼类、具有观赏价值的古老鱼类、观赏龟、水生无脊椎观赏动物、水生哺乳动物,水性鱼类等摄食、繁殖、生长,栖息等习性,掌握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区别。
水生观赏动物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掌握金鱼、锦鲤、热带鱼、观赏龟等水生观赏动物的人工繁殖及其苗种培育。
了解其他水生观赏动物的繁殖和培育的方法和技术。
水生观赏动物的饲养:重点掌握几种主要的水生观赏动物的品种的饲养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水族箱养殖水生观赏动物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水族箱中水生观赏动物的增殖发、方法。
水生观赏动物的病害防治:掌握主要的几种水生观赏动物的常见易得病及其防治措施。
了解其它几种水生观赏动物的病害防治措施。
(2)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和熟悉水生观赏动物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观赏水产养殖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观赏水生生物:是具有观赏价值,供人们观看欣赏的水生生物2.观赏鱼:狭义上讲,仅只具有观赏价值和养殖价值的鱼类广义上讲:它不但包括具有观赏价值和养殖价值的鱼类,还包括许多生活于水中或水陆两栖的似鱼而非鱼类3.热带鱼: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淡水中的观赏鱼,通常能够正常存活的温度在20℃以上4.海水鱼:生活于热带、亚热带海里近岸岩礁间珊瑚丛中的小型鱼类5.原生观赏鱼:生活在淡水中、有观赏价值而尚未被人工养殖或市场交易的野生鱼类6水族馆:收集、饲养和展览水生动物的机构7.观赏水生生物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色彩、体态、泳姿、习性等方面8.我国养殖观赏鱼类的历史悠久,中国金鱼名扬四海,素有“东方圣鱼”之美誉9.中国是金鱼的故乡,发源地为浙江嘉兴和杭州10.锦鲤原产于日本,发源地为新潟县11.新加坡既是观赏鱼的生产出口国,更是转口贸易地12.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观赏鱼出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观赏鱼贸易中心13.中国最早建成的水族馆是青岛海产博物馆14.观赏水产养殖的意义①使人赏心悦目,有利于陶冶性情②寄托美好愿望,馈赠佳品③进行观察研究,获取科学知识④有趣的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15.观赏水产养殖业的特点①占地小、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能出口创汇,已经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观赏渔业②食用鱼与观赏鱼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场价与零售价值差一般都在两倍以上-经济价值③观赏渔业已经成为美国养殖经济的主要现金收入之一。
④我国在观赏水产养殖上具有优势,观赏水产养殖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16.中国发展观赏水产养殖业的优势①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②我国幅员辽阔,水域宽广,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日照较长③水资源丰富,余热水可以利用④产业链延伸广,除了内部的产业外还有其他外部产业⑤金鱼养殖历史悠久,有许多独特的养殖技术得以继承和发展⑥锦鲤、热带鱼的养殖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⑦各种观赏龟、虾、蟹等新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17.观赏水产养殖业的趋势(1)贵族化向普及化 (2)高科技化(3)全自动化 (4)装饰化(5)迷你化、便携化、礼品化 (6)需求的多元化18.发展我国观赏水族业的对策及措施①建立和健全我国观赏水生生物进出口机构和机制②重视国际市场的信息收集和营销研究,及时提供信息,做到产销对路③使中国出口的观赏水生生物能更多更快地占领国际市场④进口部分观赏水生生物,扩大观赏水生生物养殖和销售的品种和数量⑤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了解其营养需求,培育新品种⑥提高观赏水生生物的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第二章观赏水生生物基础知识1.翻鳃:是由于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游离的后缘由内向外反转,从而使部分鳃丝裸露于鳃盖之外2.体色是观赏鱼体现观赏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色观赏的一般原则:①色彩鲜艳②色彩搭配得当3.观赏鱼体色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其来源于皮肤真皮层4.观赏鱼体形: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5.观赏水生生物的摄食类型①杂食性:这类动物食谱较广,如金鱼、锦鲤②动物食性:这类动物较为凶猛,善于捕杀其他生物,如银龙鱼、食人鲳鱼③植物食性:观赏鱼基本上没有纯粹的植物食性,如陆栖龟类④腐屑食性:摄食底层腐烂的动植物和有机质,常以舔食方式取食,如清道夫鱼⑤滤食性:一些生活在水中上层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的观赏鱼类,如匙吻鲟第三章观赏水产动物的种类识别1.珍珠鳞:指鳞片的中央部分向外凸起,且中间色浅,周围色深,较正常鳞片硬而厚实,似粒粒珍珠镶在鳞片上,凸起通常为白色2.别光锦鲤:在洁白、绯红、金黄的不同底色上呈现出黑斑的锦鲤,背部分布有小块墨斑,有如一块甲片,称为“别甲”3.衣锦鲤:指在原色彩上在套上一层好像外衣的色彩,绯斑的每一片鳞片上都有墨,似穿蓝或黑的衣服4.花纹皮光鲤:具有两色及两色以上的花纹且体表有光泽的锦鲤5.蓝衣锦鲤:是红白锦鲤与浅黄锦鲤杂交的后代6.金鱼的家化史: ①半家养时期②池养时期③盆养时期④有意识人工选择时期⑤杂交育种时期7.金鱼外部形态的变异①体色:金鱼有红,橙,黄,白,青,蓝,紫,墨8种单色②体型:总的特征为短圆③头型:金鱼按头部肉瘤生长的不同,可分为平头、狮头、高头3种类型也有的分为平头、狮头、高头、虎头4种类型④鳍型:背鳍、臀鳍、尾鳍不同⑤鳞片:金鱼鳞片分为正常鳞、珍珠鳞和透明鳞(或半透明鳞)3种类型⑥眼睛:金鱼眼睛变异很大,可分为正常眼、龙睛眼、朝天眼、水泡眼4种类型⑦鼻膜:金鱼有正常鼻膜和绒球两种⑧鳃盖:金鱼有正常鳃盖和翻鳃两种8.金鱼的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三方面9.金鱼品种的四类分类法将金鱼分为:草种、文种、龙种和蛋种(1)草种金鱼:①体形和鳍形与鲫鱼相似②身体侧扁,呈纺锤形③有背鳍,有的有成双的臀鳍④尾鳍较长,双叶或三叶(2)文种金鱼:①由草金鱼演化而成②体形短缩而凸圆,头有宽狭两种,嘴与眼小③具有背鳍,臀鳍成双④大尾,尾鳍分叶向左右两侧展开,尾鳍叉多在四叶以上(3)龙种金鱼:①由文种金鱼演化而来②体短,头平而宽③眼球膨大而突出于眼眶之外,似龙的眼球④两瞳孔有侧向和朝天之分⑤有背鳍,臀鳍和尾鳍,都成双且延长,尾鳍四叶(4)蛋种金鱼:①由文种金鱼演化而来②体短而肥,头较宽而钝,形如鸭蛋③无背鳍,背部平,尾鳍和臀鳍成双10.金鱼的选择①体形、动态、神韵等各方面②要求鱼体对称③要求鱼体各部位健全④品种特征要突出明显⑤色彩及大小⑥稀有程度11.锦鲤的优点①锦鲤个性刚强有力,泳姿雄健②寿命长,被称为土鱼,祝鱼③多姿多彩,观赏价值高④性情温顺平和⑤市场价值高12.锦鲤的观赏方法(1)姿态:体形端正,身体雄健,泳姿优美,活泼(2)色彩:色彩是否鲜艳,色泽是否光润,、浓厚、纯正(3)斑纹:鱼体花纹图案分布要对称,左右平衡,位置适中(4)资质:气质、潜质,色彩的质地、体形、斑纹形状位置等(5)品位:各方面要协调匀称,能给人以优雅之感(6)风格:体形匀称、粗壮,气质与色彩格调的搭配13.御三家: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14.红白的特征①白底上有红色花纹者称为红白②红白锦鲤体表底色银白如雪,上面镶嵌有变幻多端的红色斑纹,皮肤鳞片细滑、红色斑纹油润鲜艳、白质细嫩洁白15.判断一条好的红白锦鲤①体形要求不能过胖或过瘦,以健壮为最佳②质地,锦鲤的红斑可分为三大类:鲜红色、明亮的红柿色、暗红色,要求明亮、均匀、稳定,白质要求雪白一片,映衬出红质的优美③花纹16.大正三色①在鱼体的纯白底色上布红色和黑色斑纹②其中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胸鳍上有黑色条纹,最好是背侧有大的绯红色斑纹和黑色斑纹和谐地排列,所有的颜色必须显现在背部上方才算正品17.昭和三色①昭和三色锦鲤产生于1927年日本昭和年代②鱼体的黑色底色上有红、白花纹点缀,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又称元黑③昭和三色锦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华丽而矫健,是锦理中的精华18.白别光与白写的区别(1)白写出在头部必有黑斑,白别光在头部没有黑斑(2)白写躯干上的黑斑延伸至腹部,而白别光的只在背部(3)白写的胸鳍通常为元黑,而白别光的胸鳍有条纹状黑斑或全白19.热带鱼的观赏价值主要体现(1)色彩丰富艳丽:孔雀鱼花纹色彩千变万化,灿烂夺目(2)体态多种多样:鹦鹉鱼憨态可爱,七彩神仙鱼高雅华贵(3)鳍形俏丽优美:神仙鱼腹鳍如一对美丽的飘带(4)泳姿多式多样:游动矫健与缓慢游动(5)习性各具特色:接吻鱼嘴对嘴接吻20.原生观赏鱼:是指有一定观赏价值,但尚未被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或市场交易的野生淡水鱼类21.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1)体色和花纹:要求色彩艳丽或花纹美丽、奇特(2)特殊体型或鳍型:长吻、鳞片怪异、鳍扁平状(3)有趣生物学习性:①求偶、筑巢、口孵、护幼等②射水、会叫、放电、接吻等③反游、倒游、打斗、诱捕等④变色、伪装、拟态等⑤清除残饵、清除粪便等⑥专食青苔,能清洁鱼缸玻璃等22.中国观赏鱼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应该与资源保护结合起来②应该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③应该地方经济发展结合23.中国原生观赏鱼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式可从哪些方面考虑①资源丰富又易于饲养的低质鱼类,可以采用收购驯养后直接销售的方式上市②资源量少或较难饲养但具有开发价值的鱼类,可在原产地或相关区域建立驯化繁育基地,攻破人工繁殖及规模化育苗③注意拓展外销市场,原生观赏鱼往往在当地习以为常,开发利用的重心放在国外市场④注意给准备开发的中国原生观赏鱼取一个恰当、动听、便于记忆的艺名24.中国原生观赏鱼的种类及特征(1)胭脂鱼:①体侧扁,体型随生长而变化,幼时体高,成年体长②头短,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状,唇厚,上下有小乳突③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④幼年为棕色,体侧各有三条黑色横条纹⑤成年雄鱼为胭脂红,雌鱼为深紫色,都长有宽阔的红棕色条纹(2)鳑鲏:①体高而侧扁,头小、口小、眼大②体侧上部带有浅绿色光泽,鱼尾板正中有一条纵行的黑色条纹③鳃盖后上方有一黑色的斑块④幼鱼背鳍上有一个黑色斑块⑤雄鱼背鳍和臀鳍色彩艳丽,常具有黄、程、红与黑色的搭配(3)美丽小条鳅:①体侧扁,眼小、吻长②下位口,唇周有乳突③须三对,吻须两对于吻端,颌须一对,位于口角,尾鳍微凹④背部和体侧多红褐色斑块,沿侧线有一行横斑纹,并有亮蓝色闪光⑤各鳍均为橘红色,尾鳍基部有一深褐色圆斑(4)中国斗鱼:①体侧扁,呈长椭圆形②头较大,侧扁,吻短突③口小,上位,裂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