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语文 五种表达方式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教学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口语表达技巧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口语表达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口语表达教学材料,如文章、话题等。
2. 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口语表达小游戏,引起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清晰发音、适当语速、逻辑顺序等。
2. 举例说明这些技巧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理解自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重要性。
三、口语表达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如“我的梦想”,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倾听、提出建议。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并对他们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口语表达技巧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并明白了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初中五种表达方式微课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运用五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3. 提高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例文;3.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如句子、段落等;2. 提问:你们觉得写作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五种表达方式,让我们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有吸引力。
二、讲解五种表达方式(15分钟)1. 记叙:以时间、地点、人物为顺序,讲述事情的经过。
2. 议论:表达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事实、例证等来支持观点。
3. 说明:解释某个事物、现象、原理等,使读者理解。
4. 描写: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景物、场面等,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
5. 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心情,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分别找出例文中的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表达方式;2. 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表达方式。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五种表达方式;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2. 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要注意灵活运用五种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3. 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文章、网站等资源,供学生课后学习和拓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五种表达方式的概念和特点,并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在写作练习环节,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五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提高了写作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对表达方式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指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阅读:《五种表达方式》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科书七年级上册。
【教学背景】:这节微课教学的对象是刚上初一的七年级某一名学生。
他对于表达方式没有全面的学习过,也许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过,所以希望通过这短短的8分钟视频教学,能让孩子明白表达方式的含义,表达方式的种类及区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表达方式的含义2、表达方式的种类。
3、能区分五种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种类。
难点:能区分五种表达方式。
【教学策略】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讲解透彻,简单易学,教学的有效性高。
首先老师通过介绍概念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能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然后通过举出若干典型案例,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很快区分五种表达方式,最后一组达标测评,巩固了所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六环五问一中心)环节一:直接导入环节二:明确目标:环节三:妙点揣摩:环节四:达标测评:环节五:成果采撷:【教学过程】【环节一】直接导入:同学好,由于我们刚上初一,对于表达方式还很陌生,所以今天老师要讲解的知识点就是表达方式。
【环节二】明确目标:过渡: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表达方式的含义。
2、表达方式的种类。
下面就来学习这两个内容。
【环节三】妙点揣摩:妙点一:表达方式的含义:过渡: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指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感情或观点时所使用的语言组合样式。
(幻灯片播放)简单的说,就是表达文章内容的方式,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的手段。
过渡:那么表达方式有几种呢?妙点二:表达方式的分类:常见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
(幻灯片播放)为了快速记住五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记住这段顺口流:(幻灯片播放)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和抒情,以上三种最常见,再加议论与说明。
关于初步学习语文表达方式的教案教案:初步学习语文表达方式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并掌握语文表达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文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课前预习。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语文表达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做一个小练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每天用语文表达进行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语文表达很重要?”Step 2 了解语文表达的方式1. 教师给出语文表达的主要方式,并逐一进行解释和讲解: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非语言表达。
2. 教师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Step 3 口头表达的技巧1. 教师介绍口头表达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声音、语速、语调、表情、姿势。
2. 教师通过模仿和示范,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进行口头表达。
Step 4 书面表达的要素1. 教师教授学生书面表达的基本要素:标题、开头、主体、结尾。
2.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篇范文,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Step 5 非语言表达的技巧1. 教师用图示和动作来解释非语言表达的基本技巧: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表演来熟练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Step 6 总结和展望1.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总结语文表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式。
2. 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语文表达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口语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提升语文表达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清晰的教学目标、简明扼要的解释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语文表达的基本方式。
尽管没有采用传统的小节和标题形式,但通过分步讲解并进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表达方式。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 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描写有哪些类型?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什么叫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要求?人物描写包括:①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肖像描写的要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要独特、新巧、切忌因袭雷同.②行动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③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搞好语言描写,首先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看后相信这个人只能这样说话:其次,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④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进行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强加给人物;二要铺垫好寄托心理活动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三要与其它描写方法交错穿插,不宜作过长、静止、单调的心理描写.▲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场面描写有什么要求?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 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 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另一种是特写式.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一、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 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二、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④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描写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六种,即: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表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都是从描写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是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它,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因此,人们又叫这种方法为“烘云托月”法.工笔描写与白描,是从描写的程度上来说的,工笔描写,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白描、即轻描淡写,简单的勾勒.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 静态描写,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描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要真切具体.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纸上.②要选好角度.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见证人的角度.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③要精炼生动.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字活泼形象.▲什么叫抒情?抒情有什么作用?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抒情的方法有哪些?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②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感情融人叙事之中的一种抒情方式;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④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想感情.▲抒情的要求是什么?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②要同内容和谐一致、保持一致格调、形成有机联系;③要有积极、健康的情趣.▲什么叫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的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议论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议论方法有:①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可先叙而后议,亦可先议而后叙.要把议和叙紧密联系,使议出自叙,言简意赅、灵活、自然.②寓理于情,即把议论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③借端生议,就是由所描绘的事物联想发挥而进行议论. 这种议论必须与所描述的事物有内在联系, 同时又要联想开去不拘泥于描述对象的本身. ④ 寓议论于篇外.即,在文章开篇或结尾之处,加上一种既有独立性,又与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的议论文字.除此之外,还有引证代议,发问提议等.▲议论有什么要求?①议论要有独到见解,要有深度、有分量、有所指.②要精当贴切.精当即言简意明、切中要害、鞭辟入里;贴切即恰到好处,③要因文制宜、文学作品议论要少而精.▲什么叫说明?说明有什么作用?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说明的作用是: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②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说明的方法有哪些?①比较说明、即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不同问题或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使各自的本质,特征显示得更为突出.比较有横的比较和纵的比较.横的比较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问题间的比较;纵的比较则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或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②分类说明.即把被说明的对象按同一标准分成不同类别,逐类加以说明;③比喻说明,即找出与被说明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事物、事理,用以说明对象.④诠释说明、即以下定义的方式说明事物或事理.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使它与那些易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此外,还有举例说明,引用说明、问答说明、描述说明、图表说明、数字说明等.▲说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①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②要善于说出事物的疑似之处;③说明要客观地进行;④说明要用浅显,准确、详尽的文字.课后拓展名言名句: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案:初中表达方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的灵活性,丰富写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1. 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的安排与组织。
2. 描写:对人物、景物、场面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
3. 说明:对事物、事理进行解释、阐述。
4. 议论:对问题进行评论、分析、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四种表达方式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3. 示例:给出四个不同风格的作文片段,让学生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运用。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表达方式进行练习,例如:叙述一场比赛、描写一个季节、说明一个原理、议论一个话题。
5. 展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练习成果。
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提出建议。
6. 总结: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各种表达方式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表达方式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2. 示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风格。
3. 讨论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4. 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组织能力等。
3. 学生互评和自评: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展示表达方式的定义、特点、示例等。
2. 作文素材:提供不同风格的作文片段,供学生练习时参考。
3. 评价表:用于学生互评和自评。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五种表达方式
导入:写作的人在创作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吸引人,往往会使用多种表达方式。
什么是表达方式?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五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什么?
读一遍定义,再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理解。
(教师)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哪些?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一、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
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列举书上的例子
(如: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
二、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列举书上的例子
(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一)
1、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例:他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2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3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例: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
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了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4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让学生描述一下发试卷时的心理活动)
例:我的心理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例:月亮出来了,冷冷的……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一、渲染故事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三、推动情节发展
四、暗示社会环境
五、深化作品主题
○1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
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二)、
1.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也叫直接描写)
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
(也叫间接描写)
例: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
三、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举书上的例子
1.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1寓情于事:就是在事件的叙写之中,体现出作者的或褒扬、或贬损的情感取向,
让读者在了解叙述内容的同时,感情也受到熏染。
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我的老师》
○2寓情于景:当作文需要表达我们内心的喜悦、激动、悲伤、恐惧等情感时,如能
借助外界景物描写来加以表达,则可以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
例: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3寓情于理:当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激情涌上笔端时,往往借
助议论来抒发情感,凸显主旨。
例:“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
四、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举书上的例子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五、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
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说明文
举书上的例子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叙述重过程,
议论重观点,
描写重印象,
说明重介绍,
抒情重情感。
读五个句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方式。
1.白兔向诸神之王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赏赐。
(记叙)《白兔和月亮》
2.孔乙己露出颓唐不安的神情,脸上笼上一层灰色(描写)《孔乙己》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抒情)《生命的意义》
4.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而且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议论)《怀疑与学问》
5.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 并没有确却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