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核心制度

检验科核心制度

检验科核心制度
检验科核心制度

检验科核心制度

7、血库查对制度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8、检验科查对制度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以及标本的质量。(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十三、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医院输血技术规范(试行)》,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1、成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我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科、检验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临床科室主任、护理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科、检验科(血库)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2、检验科(血库)主要负责全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科学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

床用血,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负责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发放工作,保证血液储存、运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承担院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3、检验科(血库)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冰箱内。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是:(1)血站的名称;(2)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3)血液品种;(4)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

日期及时间;(5)有效期及时间;(6)储存条件。禁止将血袋标签

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检验科(血库)在血液发放时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核对相关信息,无误后才能给予发放血液。

4、检验科(血库)的储血冰霜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冰冻血浆、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储血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5、医护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2)血红蛋白

<70g/L,应考虑输血。(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内科输血指南:(1)急性失血参照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2)慢性贫血,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应考虑输血。

6、临床用血申请管理: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前送交检验科(血库)备血。

严格控制600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检验科(血库)工作人员有责任提醒临床经治医生: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应原则上不输血;确因病情需要者须经科主任批准。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急救用血大于600毫升,由主治医师以上同意签字后可随时向检验科(血库)申请;1000毫升以上经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或科主任同意签字后可随时向检验科(血库)申请;但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7、在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风险,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如:血常规、血型、肝功能、梅毒、肝炎、艾滋病等),并医患双方共同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存入病历中。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

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签字后,可以

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并存入病历。

8、护理人员给患者输血时应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根据输血技术规范进行处理、积极救治患者,同时向检验科(血库)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送检验科(血库)备案。检验科(血库)接报告后应立即派相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分析,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处理及是否继续输血。

9、临床输血完毕后,应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检验科(血库)保存和处理。

10、医务科应加强对本院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新上岗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检验科(血库)做好本院用血量及成分血应用比例的统计和月报、年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十八、医患沟通制度

1、医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种告知、谈话、签字、登记制度。

2、医患沟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沟通,有床边沟通、分级沟通、书面沟通、实物对照沟通等。

3、沟通要求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有沟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沟通内容、沟通结果。

4、做到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来电、来人投诉,认真、耐心、仔细地听取病人及家属反映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告知在调查后确定时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5、积极向相关科室及当事医生调查投诉内容,在此基础上及时与投诉人进行沟通解释,在沟通解释时可以通知当事医生参加,真正做到通过医患沟通来化解医患矛盾。

6、一次沟通解释病人及家属不满意,耐心组织多次进行反复沟通解释。

7、如多次沟通解释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协商解决。如不满意,及时引导申请行政调解。

8、行政调解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