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两种编号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4
化验室的化验标注方法
化验室中进行化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标注以确保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标注方法:
1.样品编号:对每个样品进行编号,以唯一标识样品。
可以
使用数字、字母或组合,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易于辨识。
2.日期和时间:在记录每个化验过程时,标注实验进行的具
体日期和时间。
这有助于追溯和对数据进行时序分析。
3.化学品标识:对使用的化学品进行标识,包括化学品名称、
批号、浓度等。
确保准确记录使用的化学品信息,以便追
踪和重现实验结果。
4.试剂标记和配制方法:对试剂进行标记,记录试剂的浓度、
配制方法和日期。
这有助于确保实验重现性和结果的可比
性。
5.操作步骤:记录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使用的设
备、所需操作时间和操作顺序。
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
果的一致性。
6.数据和观察记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测
量数值、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条件。
标注数据的单位和测
量精度,以及可能的误差来源。
7.结果分析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标注结论
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8.签名和日期:在实验记录的末尾,加上负责人的签名和日
期,确认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除了以上的标注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可能还需要额外的标注。
重要的是确保标注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易于辨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和法规遵循。
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土样编码方法
编码要求:
样品编号采用12位码,具体编码方法和各位编码的含义如下:
XXXX
XX
X
XX XXX
说明:
第1-4位数字: 代表省市代码,其中省2位,市2位;
第5-6位数字: 代表取样时间,取年份的后两位数计;
第7位数字: 代表取样点位布设的重点区域类型,以一位数计。
1代表粮食生产基地、2代表菜篮子种植基地、3代表大中型企业周边和废弃地、4代表重要饮用水源地周边、5代表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及污水灌溉区等重要敏感区域;
第8-9位数字: 代表样品序号,连续排列。
以两位数计,不足两位的在前面加零补足两位。
第10-12位数字: 代表取样深度,以三位数计,不足三位的在前面加零补足三位。
关于环境监测中标准样品使用和管理的探讨摘要:标准样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及质量管理等工作中,是一种检验环境监测结果准确度有效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
环境监测机构对标准样品进行使用和管理时,要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对标准样品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标准样品在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关键词:标准样品;环境监测;使用;管理引言: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实施多种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标准样品通常作为校准物质用于检定仪器、作为已知物质用以评价监测方法或作为控制物用以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使用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标准样品的使用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一级与二级。
一级标准物质是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它的不确定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良好,主要应用于标定比它低一级的标准物质、校准高准确度的计量仪器、研究与评定标准方法。
二级标准物质是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可以作为工作标准物质直接使用,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以及日常分析测量的质量管控。
环境监测机构应根据用途和质量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标准样品的选用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监测机构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批准发布的经过溯源的有证标准样品,也可向具备标准物质研制资质的单位定制符合环境标准要求的标准样品。
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对准确度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但是标准样品标准值的不确定度水平应能满足实际使用对不确定度的要求,其量值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溯源性。
标准样品量值的定值有方法限定或属于专属领域的,其准确度并不适用于所有方法。
(2)具体环境监测分析工作中,环境样品的基体组成复杂,为了避免基体效应所产生的误差,应选择组分和特性接近于环境样品的标准样品。
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是指环境中某种特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通常用于监测环境质量、评估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是对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和查询的过程,其结果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的意义。
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是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查询,可以了解污染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环境质量。
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可以监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时发现环境质量问题,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评估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通过查询环境标准样品浓度,可以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是否超过了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二、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的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采样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方式。
1. 实地采样监测。
实地采样监测是指在环境中采集样品,通过现场测试或采样后送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取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环境中污染物的实际情况,但受到采样点选择和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
2. 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的环境样品送至实验室,通过专业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测试,获取污染物浓度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
三、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根据监测对象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
在环境标准样品浓度查询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
3. 注意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监测和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数据的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中的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测的活动。
而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是常用于环境监测中的两种常用检测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标准曲线法(Standard Curve Method)标准曲线法是一种基于光度计测定光吸收法的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检测环境中溶解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含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光吸收值,建立一个浓度与光吸收值之间的标准曲线,然后利用该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标准曲线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2.使用光度计测量各个标准溶液的光吸收值。
3.绘制标准曲线:将各个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相应的光吸收值作为横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4.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使用同样的光度计测定未知样品的光吸收值,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找到相应的浓度。
标准曲线法的优点:1.精确度高: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2.灵敏度高: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物质。
3.可靠性强:利用多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标准曲线法的缺点:1.需要大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为了建立准确的标准曲线,需要准备多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耗费时间和资源。
2.需要精确的仪器:标准曲线法依赖于精确的光度计来测量光吸收值,因此需要高质量的仪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不能检测复杂混合样品:标准曲线法无法分辨复杂混合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光吸收峰,因此不能应用于这种情况。
二、标准加入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标准加入法是一种经典的定量分析方法,通常用于检测环境中微量的化学物质。
其基本原理是将已知量的标准溶液加入已知量的样品中,然后测定混合溶液的浓度差异,再通过计算恢复率来确定样品中的含量。
标准加入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
2.在几个分瓶中分别取相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一、概述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和现象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以了解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
二、环境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方法是指对环境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根据监测的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环境监测方法划分为以下几类:1. 实地采样法实地采样法是指在待测环境中直接采集样品,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环境样品进行详细分析的情况,如水体、土壤、大气等。
2. 远程监测法远程监测法是指通过远程传感器和自动采集设备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获取数据,无需人工干预,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水质监测等领域。
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对环境变量进行预测和预警,有助于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
4. 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指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体对环境的反应来评估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水生态监测等领域。
三、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指用于实施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环境监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利用传感器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环境参数。
目前,光学传感器、电子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分析仪器技术分析仪器技术是对采集的环境样品进行分析的关键技术,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能够准确测定环境中微量物质的含量。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浅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监测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的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控制全过程措施我国土壤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壤退化严重[1]。
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2]。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从而达到了解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目的。
为了保证所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需涉及监测的全部过程,应从环境监测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一、采样、制样质量控制1.布点方法及样品数量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采样布点与样品数容量采取“随机”和“等量”的原则,布点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分块随机、系统随机三种。
样品采集分三个阶段进行,既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对于面积较小的监测单元可直接进行采样。
样品布点及采样数量严格遵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中关于采样的要求。
2.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进行合理的现场踏勘,并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别制定详实的采样方案。
样品采集时,严格按照采样位置、数目等要求要求进行采样,在采样过程中,注意防止污染,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并妥善保管好样品。
3.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采集的样品需送回实验室化验分析。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污染,妥善进行保管。
若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测试,样品应按要求贮存,最好存放在冰箱里。
4.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样品制备过程:样品风干——样品粗磨——细磨样品——样品分装。
样品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制样工作室要求分设风干室和磨样室;样品分装使用干净清洁工具,不可造成二次污染,可采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等。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两种编号方法马先锋李薇(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本文提供了两种样品的编号方法,即纯数字编号法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很好地满足了环境监测对样品编号的要求,可供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参考。
关键词:纯数字编号样品特性参考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xianfeng (Hub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hey are the pure-number numbering method and the number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property.They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y are good for eve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referenceKey words: pure-number numbering sample property reference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应建立能区别不同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制度并形成文件,同时还应建立同一样品在检验前后不同阶段下的标识制度,称之为状态标识管理,以确保样品的标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混淆。
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样品编号是样品状态标识管理的一个部分,样品编号方法的好坏对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的样品编号方法,使得广大环境监测人员的样品编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环境监测工作造成了不便。
1目的为对本站监测样品在标识、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等环节加以有效控制,确保监测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站各类监测样品全过程的管理。
3职责3.1采样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保存、贮存和运输,并为所采集的样品建立唯一性标识。
3.2质控室负责对样品的检查和验收,合格后发放到相关监测分析科室。
3.3各相关监测科室负责对样品保管、流转中的安全和处置工作;分析人员负责按相应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分析,并保证样品在分析期间的安全。
4工作程序4.1 采样人员根据监测计划或监测任务通知单,依据相关采样方案(质控室给出采样编号和具体的质控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采集。
4.2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对样品进行必要的现场固定,并作出标识。
标识以标签的方法进行标注,酸性样品使用红色标签,碱性样品使用蓝色标签,中性样品使用黄色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样品编号、固定和贮存方式、监测项目等。
在样品采集的同时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
4.3采样人员负责对样品进行编号(对送样监测,由样品接收人员进行编号),样品编码规则如下:4.3.1水质样品编码规则XX.XX-XXX XX-X > 样品数量I —,样品种类-------------- ►样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A 样品种类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具体说明见下表:B样品编号XX-X以两位阿拉伯数字及所附带的次级码表示(仅当在同一监测任务中某监测点位采样多于一次时,才使用后面的次级编码)。
4.3.2环境空气样品的编码规则:XX- X--X|1 1 --- 时段序号(每天采样多于1次时使用,分别为1, 2, 3…)------------ 时间序号(第一天用1,第二天用2,第三天用3…)采样点位编号(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01, 02, 03…)4.4采样人员(或送样人员)应及时将样品送交到质控科(现场大气监测的样品除外),由样品管理人员进行验收。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1. 什么是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是指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委员会颁发的,用于规范和标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领域标准样品的编号。
该编号包括字母、数字、符号及其组合,具有唯一性和全国通用性。
2.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的重要性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的设立和使用,对于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监测机构和实验室准确记录和追溯标准样品的信息,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3. 如何理解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主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字母部分可以表示标准样品的类型,如大气、水质、土壤等;数字部分可以表示具体的样品种类和批次;符号部分可以表示加工、制备或保存的方式等。
编号A001-2019表示大气样品第一批次于2019年制备。
4.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的应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管理等领域。
在实际工作中,监测机构和实验室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样品的准确识别和追溯,以及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作为环境监测和保护领域的重要标识和管理手段,对于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下,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相关规定,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维护公共环境利益的必要措施。
总结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的设立和使用,对于规范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机构和实验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标准样品的识别和追溯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有效支持。
以上是我根据你的要求,为你撰写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编号的设立和使用,是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态环境监测样品处置方案1. 背景介绍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经常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中样品处置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不合理的处置会导致监测结果的失真,从而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和项目的科学性。
2. 生态环境监测的样品处置流程生态环境监测样品的处置过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样品能够代表被监测物体的真实情况,尽可能降低潜在的误差和干扰,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应充分考虑监测要求和采样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和方法进行采样,确保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2 样品分类样品根据监测目的和采样对象的特点进行分类,确定样品的测定项目和方法。
2.3 样品标识采集样品后应立即对样品进行标识,标识应包含采样日期、采样地点、样品名称、采样人员、采样器具以及样品保存条件等信息。
2.4 样品运输样品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样品泄漏、破损等情况。
2.5 样品保存样品保存应根据采样对象和测定项目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存方式。
有机样品要保存在低温、避光、防潮的条件下,无机样品要保存在干燥、避光的条件下。
2.6 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分割、解冻、过滤、萃取、浓缩等步骤,根据实验需要确定前处理步骤和条件。
2.7 检测方法样品检测方法要与样品特点及采样目的相匹配,要求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检测下限低等特点。
2.8 数据处理监测结果要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质量评价、异常值处理和结果统计等过程,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监测样品处置的注意事项•样品容器和采样器材选用合适的材质,要注意不同样品和不同测量方法的不同要求;•未知样品慎用未知试剂或不确定性过高的试剂进行检测;•样品处置前需要对所有涉及到的器皿和试剂进行检查,以避免潜在的误差和干扰;•样品处置过程中需要遵守监测规范,严格执行操作步骤,避免出现措施不当、步骤缺失等误操作;•合理处理好生态环境监测样品处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影响到样品质量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96区域治理CASE作者简介:王成功,生于1995年,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及分析。
AHMT 分光光度法和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民用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比较和讨论上海济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王成功摘要:本文通过对AHMT分光光度法和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的采样过程、检出限和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可操作性及标准甲醛溶液的测定进行比较,发现:AHMT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空气采样体积大,方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且能准确测量标准物质浓度,相对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更适用民用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
关键词:民用建筑;甲醛;AHMT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TL27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0-0096-0002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家居和办公场所的装修也越来越注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由于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的污染物释放,形成了民用建筑中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而甲醛更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中之重,甲醛一种常温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当室内温度高于25摄氏度,甲醛易从民用建筑中的各种装饰装修材料挥发出,特别是人造材料和胶黏剂,如刨花板、胶合板、纤维板、涂料等。
同时甲醛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较大,当人长期处在甲醛浓度较大的房间时,会吸入甲醛,导致皮肤过敏、咽喉不适或疼痛、气喘等情况出现,甚至时间较长时会导致癌症。
因此国家在发布的强制性标准GB50325-2010(2013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对甲醛的方法进行了规定,为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但随着标准的发布和长期执行,检测问题不断出现,国家组织人员对标准进行了修订,于2020年发布并实施了GB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本次修订将甲醛的分析方法由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变更为AHMT 分光光度法。
为此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讨论,方便人们更加直观地比较两种甲醛分析方法,更加理解标准的要求。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一、准备工作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二、布点采样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1.布点方法1)简单随机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2)分块随机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3)系统随机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2.基础样品数量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N=t2s2/D2式中:N 为样品数;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式中:N 为样品数;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3.布点数量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农田采集混合样的样点数量见“混合样采集”;建设项目采样点数量见“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城市土壤采样点数量见“城市土壤采样”;土壤污染事故采样点数量见“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4.样品采集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选择布点方式和确定监测项目及样品数量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现场采样;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直接采样;三、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对于制备用具以及制备场所均有要求;制备步骤分为风干、粗磨、细磨、分装等;四、分析方法分析方法除规定或推荐的标准方法外,还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分析记录一般要设计成记录本格式,页码、内容齐全,用碳素墨水笔填写详实,字迹要清楚,需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文字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内容,并在所划横线上加盖修改者名章或者签字以示负责;分析记录也可以设计成活页,随分析报告流转和保存,便于复核审查;分析记录也可以是电子版本式的输出物打印件或存有其信息的磁盘、光盘等;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五、结果表征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用平均数表示, 一组测定数据用Dixon 法、 Grubbs 法检验剔除离群值后以平均值报出;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土壤样品测定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较低的镉和汞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注明检出限数值;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当测定数据很多时,可取两位有效数字;表示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可超过方法检出限的最低位数;关于监测报告:报告名称,实验室名称,报告编号,报告每页和总页数标识,采样地点名称,采样时间、分析时间,检测方法,监测依据,评价标准,监测数据,单项评价,总体结论,监测仪器编号,检出限未检出时需列出,采样点示意图,采样委托者,分析者,报告编制、复核、审核和签发者及时间等内容;六、资料统计与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1.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2.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范围x±2s来评价: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 xI<x-2s,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低背景土壤;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 x±2s,则该元素含量正常;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 xI>x+2s,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3.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附录B尺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其表达式:CPI = X 1+ RPE + Y DDMB /Z DDSB式中 CPI 为综合污染指数,X、Y 分别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 为相对污染当量,DDMB 为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 为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 为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主要有下列计算过程:(1)计算相对污染当量RPE式中 N 是测定元素的数目,Ci 是测定元素 i 的浓度, Cis 是测定元素i 的土壤标准值,n为测定元素i 的氧化数;对于变价元素,应考虑价态与毒性的关系,在不同价态共存并同时用于评价时,应在计算中注意高低毒性价态的相互转换,以体现由价态不同所构成的风险差异性;(2)计算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MB式中 CiB 是元素i 的背景值,其余符号同上;(3)计算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式中,Z 为用于评价元素的个数,其余符号的意义同上;4综合污染指数计算CPI5评价6污染表征式中,X 是超过土壤标准的元素数目,a、 b、 c 等是超标污染元素的名称,N 是测定元素的数目,CPI 为综合污染指数;。
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摘要: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采样是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而有效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评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以及开展大气净化等相关工作的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注意事项引言生态环境监测采样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分析结果正确有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监测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采样直接决定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生态环境监测采样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确定采样时间、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采集工具和容器、避免干扰因素等。
采样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样品进行现场检查、正确标识样品编号并填写采样记录表,以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存在的问题(一)专业水平不足、技术能力缺乏导致采样操作错误现场采样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是生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采样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就可能会导致采样过程中出现样品污染、损失或者误采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在选取样品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不了解样品的特殊性质,可能会在不合适的位置采集样品,从而导致样品的误采或者污染。
此外,如果操作人员在采样过程中使用的采集工具不规范或者容器不符合规范等,也会影响样品的质量。
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就可能会导致监测结果失真,从而影响环境保护的决策和管理。
(二)布设监测站点的不当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生态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及选址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若监测站点的布设及选址不当,例如设置位置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监测数据的不足或者空间精度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如果监测站点设置过于集中,很可能导致对某些特定区域的监测数据不足,使得监测结果不够全面。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监测环境状况的数据质量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重大。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
一、质量控制方法1. 样品采集与保存在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采样地点应选择代表性的区域,并确保样品的随机性。
其次,应使用适当的采样设备,以减少外部污染的可能性。
最后,样品在采集后需要妥善保存,采用低温冷藏或其他适当方法,以防止样品的降解。
2. 样品处理与分析样品处理与分析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在处理样品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并使用纯化或稀释等方法,以消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
在实验分析中,应选择可靠的实验方法,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使用质控样品进行校准和验证。
3. 仪器设备与校准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对数据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进行定期校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记录,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同时,定期进行校准和质控实验,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二、质量评估方法1. 数据准确性评估数据准确性是衡量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估数据准确性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重复测定等。
通过分析比对结果和重复测定数据,可以评估数据的偏差和误差范围,以判断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可靠性评估数据可靠性评估主要考虑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以及监测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首先,需要评估数据的来源,包括监测设备的稳定性、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
其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检查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确保数据处理方法的正确性。
最后,需要评估监测过程中采取的质控措施,如使用标准参比物质等。
3. 数据完整性评估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记录的完整程度和数据覆盖范围。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两种编号方法
马先锋李薇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提供了两种样品的编号方法,即纯数字编号法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很好地满足了环境监测对样品编号的要求,可供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参考。
关键词:纯数字编号样品特性参考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xianfeng (Hub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provides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sample numbering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hey are the pure-number numbering method and the number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property.They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y are good for eve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reference
Key words: pure-number numbering sample property reference
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应建立能区别不同样品的唯一性标识制度并形成文件,同时还应建立同一样品在检验前后不同阶段下的标识制度,称之为状态标识管理,以确保样品的标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混淆。
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样品编号是样品状态标识管理的一个部分,样品编号方法的好坏对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环境监测的样品编号方法,使得广大环境监测人员的样品编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环境监测工作造成了不便。
本文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两种样品编号方法,即纯数字编号法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能很好地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
一、纯数字样品编号法
纯数字样品编号法是在样品采集前根据每一采样人员的采样数量分配给一定数量的数字,数字的位数根据本站的年数据量而定,数据量大则位数多,反之则少,如00000000,00000001,00000002等。
采样人员在采样时每采一个样品,在这个样品的适当位置贴上一个编号,同时,在采样记录表上记上该样品(编号)对应的相关特性,如表1、表2。
表1 某某环境监测站水质采样记录表
采样人: 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表2 某某环境监测站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表
项目名称:雄伟公司验收采样点位:6#
仪器型号:TH-110B 监测项目:二氧化硫
计算公式:V n=2.695×Q×T×P/(273+t)
V n—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l)Q—采样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P—采样时大气压力(kpa)t—采样时气温(℃)
采样人: 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该种样品编号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样品编号规则,方便易行,但不能从样品编号直接看出样品的相关信息。
二、按样品属性编号法
按样品属性编号法,是事先拟订好编号规则,用字母和数字来表样品的编号方法。
如:1、第一部分用4位数字表示采样日期,如080430表示2008年4月30日。
2、第二部分用1个字母表示样品类别,如Q表示气体样品,S表示水样,T表示土壤(固体)样品。
3、第三部分用两个字母表示监测项目,如SS表示悬浮物,GM表示高锰酸盐指数;如果几个监测项目共用一个样品,就在字母下画线,如OD表示化学需氧量样品且其它监测项目可能共用此样品(如氨氮)。
4、第四部分用二位数字表示采样点位,如01表示1#采样点(由于采样点位可能超过10个,所以用两位数字)。
5、第五部分用两位数字表示采样第次,如05表示
第五次采样。
如有一个样品的编号为:080430STP0303,可表示2008年4月30日3#点第三次采的总磷样品(水样);080501QED0402,可表示5月1日4#点第二次采的二氧化氮样品(气体样品)。
采样时同样应注意填好采样记录表,如表3。
表3 某某环境监测站水质采样记录表
采样人: 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由于采样点位编号是样品编号的一部分,因此,监测人员在采样时应知道每一采样点位的编号,最好在进入现场前将采样点位编号列成一览表发到每个监测人员手中。
为了保证编号的唯一性同时减少编号的位数,应将不同类型的采样点(水、气、环境、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统一编号;如果同一天要到不同企业同时进行采样,不同企业的编号也要统一,保证同一天中点位编号的唯一性。
点位编号一览表范例见表4。
而且只能用两个字母表示(为了减少编号位数),因此,必须按一定规则进行。
1、如果本来用两个字母表示的项目可直接引用,如pH、SS、DO等;2、如果本来用三个以上字母表示的项目可在其中截取,如OD表示化学需氧量、BO表示生化需氧量。
3、其它监测项目一般用前两个字的声母表示如LQ表示氯气、JQ表示甲醛,如果两或几个项目的前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时,可取用后面汉字的声母如LH表示硫化氢,HQ表示氯化氢。
常见监测项目的表示方法见表5。
表5可根据不同监测站的具体情况增减。
该种样品编号方法的优点是编号的意义明确,方便分析人员和统计人员识别,但编号规则繁琐,采样人员事先要熟悉。